大晋太宰-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季想到了青藏高原民众的长相,一眼就能看到肯定是和三哥没什么关系的,起源肯定是中国境内的黄种人。这就说明哪怕印度距离青藏高原,在地理上复地比中国近得多,青藏高原仍然和印度人没关系。
后来司马季就从帝俄的扩张路线上想明白了这个原因,原因就在于同纬度扩张。中国最后能掌控青藏高原的原因,和俄罗斯东进占领西伯利亚是一样的。俄罗斯人的起家之处就是寒带,寒带气候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适应,而对中国这边,则是两个世界。
青藏高原则安全相反,这里只是海拔高,但维度和中原是一样的,而且面对中国这一边是缓慢的爬坡,虽然距离看起来很远,但是可以慢慢适应。而对着印度那一边,抬头就是八千米的喜马拉雅山,中国这边是有一个台阶一点一点爬上去,印度那边的情况是要徒手爬五层楼。
光比较直线距离没有意义,所以遥远的西伯利亚归了俄罗斯,和中国复地很远的青藏高原却让近在咫尺的印度无法染指,想明白了这一点,司马季就发现了羌人和慕容吐谷浑部的价值,这两个族群难道不是我大晋失散多年的兄弟民族么,一家人。
“来的最快的应该就是慕容吐谷浑部和羌人了,昭然,时间不长你就能见到你的伯父了。”忙完了一天的司马季,搂着已经有人妇之态的慕容昭然在花园漫步,询问道,“是不是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
“自从伯父和父亲分开之后,就只有书信联络,双方相隔数千里,昭然也是没见过的。”慕容昭然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不知道这位伯父长得什么样。”
“到时候请到燕王府来,见一面联络一下感情,是你的伯父,自然也是为夫的伯父。”司马季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一番,能把自己牙酸倒的话,也真亏他说的出来。
“那昭然就谢谢夫君了,要是父亲知道了,说不定也会很高兴的。”慕容昭然想到家里的情况,脸上闪过一丝黯然,“希望这种事以后不要再发生在慕容氏了。”
“嗯?”司马季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意思?不再发生?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两人原本感情良好。因慕容廆被挑拨,渐次疏远,有一次更以马匹互咬为由与慕容吐谷浑争执,后慕容吐谷浑表示求去,虽慕容廆致歉修好,但慕容吐谷浑认为嫌隙已生,决心求去,于是在公元三十年前率所部西迁。
想到这司马季低声问道,“是不是你的兄长慕容翰的事情?”
慕容昭然仰着脸看了一眼司马季,随后有些苦涩的点头道,“弟弟长大了,兄长在族内受到了不少非议,夫君可有办法。”
“原来是慕容皝的原因!”司马季了然的点点头,他对慕容皝没什么了解,就是他两个儿子慕容恪和慕容垂比较有知名度。现在的慕容皝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比慕容翰的岁数小上很多。
慕容昭然这么一说,司马季就知道这位小夫人的潜台词,当年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的事情,和现在慕容翰和慕容皝的情况类似。慕容吐谷浑是慕容氏的长子,不过是庶长子,慕容廆的母亲才是慕容涉归的正妻。
现在慕容廆的正妻则是出身段氏鲜卑,慕容翰是庶长子,慕容皝才是正妻所生的嫡子。慕容昭然也庶女,慕容昭然一个女孩自然是不在竞争范围之内的,段氏不会对她怎么样。不过段氏和慕容氏有联姻的传统,一定会给慕容廆压力,让他尽早确立慕容皝的地位。
不要以为只有中原王朝的皇族才有尔虞我诈,人家草原人一样不少。司马季记得,慕容翰最终的命运可不如自己的伯父,慕容吐谷浑率众西迁也保全了自己。慕容翰最终可是死在了慕容皝的手中,慕容昭然现在这样,肯定是为自己的兄长担忧。
“既然接受了我大晋的王爵,继承王位自然就有礼法,本王不会让你的兄长有生命之危。这样,你可以给慕容翰写一封信,让他到京师来。”见到小夫人一脸的担忧,司马季声音一缓提议道。
在各方部族首领邻来之前,司马季每天都在奋笔疾书,根据中国历史历代王朝上对付各方部族政策的办法,把这些手段都记录下来,这些手段主要是明清的手段。
才刚刚接到大晋天子圣旨的各方首领、夷帅、蛮王肯定不会想到,近几年多有封赏的燕王,在他们兴高采烈上路的时候,正在总结历代利弊得失,准备对他们分化瓦解。
首先到了京师的慕容吐谷浑,也不知道频频举杯敬酒满是豪爽之态的燕王,为何总是问自己当地的草场环境是为什么?但还是知无不言全部作答。
“你们和羌人都是我大晋的臣民,本王一视同仁。”司马季仰脖喝酒,青藏高原的归属就看这些兄弟民族给不给力了,他是没办法让晋人上高原去住的。skbdowngg
第六百三十章 各部之父()
现如今司马季只能选择一个成功率最高的方向进行开拓,南征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候问题,但这个气候问题好歹在农业社会的范畴之内,青藏和蒙古高原那都是需要晋人放弃耕种的生活转成游牧去开拓,再者这两个方向也确实装不下多少人。
苏维埃尚且拿西伯利亚没有办法,共和国尚且无法阻止东北人口流失,司马季是多大个脸认为自己能扭转这个社会规律?还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扭转?
他能够让这些地方的势力和大晋确立臣属关系,辅以软硬兼施达成目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在南征这段时间当中,别让其他方向的势力打扰到。也就是近百年之内,不论是西北正北还是东北,都不要形成对晋朝背刺的机会。
索性现在大晋度过了宗室内战,仍然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甚至司马季把国家用明清两朝的手段来维持内部稳定,而其他方向的各部势力仍然是一盘散沙。这就比汉朝面对匈奴,唐朝面对突厥的战略环境要好得多。从辽东到凉州都算上,晋朝面对的鲜卑分成六个大部,至于其中的小部族司马季都不愿意去算,基础还是不错的。
羌人和慕容吐谷浑部,现在已经在后世的青海境内,换句话说他们的领地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只不过还在爬梯阶段。
在慕容吐谷浑的面前,司马季展现了最新的地图开疆成果,让人抬上来了方圆两米的地图,当然这个地图就不包括长江以南了,而是长城一线一直到西域,包括了一部分的青藏高原,还特意强调道,“此图不包括吴蜀旧地,只不过是我大晋疆域的一部分。”
“这?”慕容吐谷浑不得不承认自己感受到了震撼,和他现在所辖的领地相比,整个大晋帝国的巨大在地图上有了直观的了解,简直大到冲击了他一部首领的想象。
司马季隐晦的扫了一眼慕容吐谷浑的脸色,是不是有点波兰看俄罗斯,越南泰国看中国的感觉?司马季觉得是有的,有就对了,这是一般人看地图时候,面对一个占地巨大国家的本能反应,这个人可能不会承认,但心里会产生一种畏惧。
此图绝对精确无疑,而且是按照比例缩小的,丈量单位是后世单位米,三年来他已经下了法令重新统一了度量衡,后世的度量衡可不是脑袋一拍就出来的,吨这个单位,就是一立方米的水,米制是在由法国创立的一种测量单位制,它以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
米制的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标准;各基本单位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使用方便。这是米制战胜其他各国度量衡的最重要的一点。而米制引申出来的重要单位吨,是一立方米水的重量,在任何国家水都不是寻找不到的东西,用来制定重量在合适不过。
司马季所知,各朝各代的重量和长度单位都有些差别,使用米制主要还是精确,一个人身高六尺三寸,说实话还是很容易看出来差别的。这一点从很多美帝打篮球的身高上就能看出来,美帝使用的就是英寸,最大的应用范围应该是显示器,其他方面好像没什么存在感。
新度量衡已经推行三年,至少已经在各州城池站稳了脚跟,司马季相信随着时间肯定会站稳脚跟的,毕竟比精确来说,米制的优点太明显了。
“伯父?”慕容昭然轻声提醒着久久不语的慕容吐谷浑,一张地图有什么好看的。
“原来我已经离家这么远了!”慕容吐谷浑指着慕容氏所在的辽东,但实际上他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各部鲜卑的领地虽然也化出来了,但上面一个大大的晋字,明显是表明鲜卑的领地都在晋朝疆域之内。
“慕容氏已经封王了,是代天子管理辖地,维护草原和平。”司马季当然知道慕容吐谷浑沉默的原因,他这张地图都不能算是地图开疆,应该算是贷款开疆。直接把还没有占领的地方,不管是谁的都划进来。
疆域的轮廓类似后世很著名的乾隆地图,不过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大晋藩王的土地难道不是大晋的么?既然四部鲜卑既然都封王了,那依附在他们手下的小部族,自然也是大晋的,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化外之地不好管理,我大晋也没有侵夺草原的意思,但草原变化莫测,部族崛起和衰落就是一个冬天的事情,封王之后就可以代天子管理草原。”司马季不慌不忙的道,“这样有新崛起不服慕容氏、段氏的部族,便可以请求大晋支持讨伐之。本王怎么会对昭然的父兄不好呢,对不对?”
“夫君待我慕容氏很好!”慕容昭然挂着温婉的笑容道,“这样有草原新的部族不服我们管制,面对的就是慕容氏和大晋的联合讨伐。”
“就是这个道理!”司马季满脸微笑,心中也叹了一口气,实际上匈奴曾经也有这个待遇,就是在鲜卑西迁的时候,因为要面对一个不了解的新敌人,汉朝尝试扶持匈奴顶住鲜卑西迁,当然最后没有成功。
慕容吐谷浑想了一下,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他们这些部族和晋朝的关系其实是很明显的就是臣属关系,只不过说出去不太入耳而已。
“不知道宁西王愿不愿意接受我大晋的官印呢?”司马季拍了拍手,立刻外面就有人拿呈上来了一枚金印,绝对黄金所铸分量十足。这上面司马季从来不扣,匣子上还有一张圣旨,开口道,“如果伯父接了,以后便可以代晋征讨蛮夷。”
“慕容吐谷浑接旨,愿意生生世世侍奉上国。”慕容吐谷浑跪下大声道。
“本王恭喜宁西王!”司马季一只手拿着酒盏,走到下跪的慕容吐谷浑身边一只手扶起对方,用酒盏撞一下对方的酒盏。
过了几天,司马季又如法炮制,封了羌人首领为王。就算是农业时代来看最为标准的烂地青藏高原,他也觉得最好是分为两个部分为好,太团结和睦了,对我大晋就不好了。
在南方各路夷帅、蛮王入京之前,司马季先把西面的两个部族搞定,便专心等着其他人上门,将作监的金印可备了相当多。当然这个接不接选择权在他们,不接么,连一个姿态都不愿意做,说明这个人早有反心,直接当场干掉就行了。
“本王仔细想想,自己简直就是各部族的父亲!”连续接待了几天各部夷帅、蛮王之后,有些疲态的司马季对着张宾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