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神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本就少得可怜的商税矿税。而明末的工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官绅勋臣所经营的工商经济才是明末经济的主体,将明末的“三饷”强加在失去土地的农民头上,难怪李自成带有欺骗性的“开门迎闯王,三年不纳粮”的牛皮会把大明皇朝“吹倒”,几百年后也有类似的牛皮把另一个皇朝吹跨掉。
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不可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特权阶层富绅才是商业市场的主导,朱慈焯无可非厚地把重税压在勋臣与商业官绅的头上。因为他清楚如何对付“商人重利”这个社会顽疾,也因为古代社会在科技教育上的落后才会出现“皇帝”这个角色。
站在历史的高度,朱慈焯细细地对明末百年进行了考研,发现如果没有“我大清”对本民族灭绝性的屠杀,加上几百年的奴役性统治,华夏汉族不可能会落后于西方而成为世界首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杨元成为第一个为皇室建造行宫的地方官员,这就表示城关镇将成为郑国与明廷的双重“直辖”地区。实际上他是郑国唯一的“总督”,朱慈焯对“自己”的前途作了非常光明的定位,只是这个附魄杨元总是误会皇上对他的厚爱。
建造行宫便有了“内库”六百万元的贷款,其实是各州治下的建设基金,于是上九州在山海关有了第一家支行,郑国“皇家银行”的高管都来自郑皇宫内务府衙门,执行总裁便是兰陵女王冉悦。
山海关支行真正的总部一直设在金陵城的兰陵王府西院内,它与紫微宫凤城殿只有三百米不到的距离。而外界一直以为陪都凤城地处“长江”上游,或许在广陵郡府附近,据说行船至下关兰陵女王府码头的水路仅有六十里。
杨元对正在改建中的吴国各地的城池交通知之不详,只知道自己在辖地没有太多的财务权,费用之支使还需看“银行行长”的眼色,立国初期不可能存在“很宽松”的财务政策。
让杨元最沮丧的是那个设在“南京钟山风景区”内的对外通道出入口,现在已被拉伸了五、六公里。其入口已在长江之右广陵城外的高山台原之上,而去往“凡尘”的出口仍在钟山石真人“小别墅”的园子里,此时已成为郑氏皇室的仙家林苑。
新建的洞府郑皇室投资了三十公斤荧光石,变成一个暖室春城,杨元面无表情地为之赐名为“昆明城”,同时也给四个城门取了名字,看着里面的“日”字型运渠中水流不止并冒着淡淡水汽。他的脸上只有苦笑,“神仙到底是神仙啊!在寒冷的北国也能造个五万平米的春城出来。”
本以为这里将成为造人作坊,却原来是自己搬家之前的告别仪式,这个“昆明”仅作为山海关守军的避寒之所,真正的郑军马上要从广陵城移驻过来,将进驻昆明城进行冬季强训。
石进宝失去密域后的第一次碰面脸上不见一丝怒意,反而一脸灿烂充满了喜气,等走到杨元跟前时才装出很愤怒的样子。
走近了哭丧着脸大声道:“杨总督,如此可满意了?如今小仙仅有千户食邑,你可如何赔偿于我!”
“滚!”两人的这次会面注定会很不愉快。
“你?”石进宝没想到杨元早已换了人,“哼听说你得了三支千年老参,可有这回事?”
“关你屁事!”杨元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石进宝本想跟杨元低价进几支山参,没想到碰了这么一鼻子灰,没好气地骂道:“好你个杨元,小仙好心给你送图舆来,竟然如此无礼”只是没想到杨元根本没把“江山”当回事,头也不回地去了。“等等小仙,我还有事与杨总督商议!”
以后终究会在杨元治下,闹翻了石进宝的设想便无法实施。石进宝可也是吴国的大股东之一,将成为新一代奴隶首主。郑国境内仅杨元治下的吴地实施奴隶制度,国内新贵都想迁住吴地境域,有求于杨元的权贵不在少数,这可不是石进宝可得罪得主。
“哎呀,这玩笑可能开大了。以前杨大人可不是如此不好说话啊!”张举在边上笑着打哈哈,又道,“还不快去,今日可是杨总督的乔迁之喜啊!”总督对郑境一直属于一个不能理解的职务,军政集于一身在郑国被称作节度使,而广陵王之总督更象是篡了吴王或兰陵女王权力的“吴国相”。
对石进宝而言失去这个私人境域是早晚的事情,就算不失去依靠万余人力再经营二百年直到失去光明,这六千顷国度荒凉。如今转让了域域财产不仅得了十万银元,而且还得了个江都县世袭县主的实职,治下子民将达到十一万三千多众,过几年将会更多。
而且郑国国君还非常大度,并没有完全没收自己的私境,开关闭合风雨岁月仍由自己掌握,仅仅严格控制了对外通道。这理所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不然子民们总有一天会造反外逃,冉魏有段时间为此事伤透脑筋。
几天前石进宝被唤回境域,没想到老主子兰陵公主竟然会在他的私域之中,跟他商谈了开通密境之事,并由皇室内库出银替他在金陵城内建造观庙,同时要求将境域的时速暂时提高了“六倍”。
第二日清晨,当石进宝起来准备再去觐见兰陵公主时,才发觉密境已经与外面的世界毫无二致,境域不再死寂闷热而是到处充满了生机。原来私域与郑境已开通,外面的无数生灵已在吴国繁衍生存,山林的飞禽走兽,湖海的鱼虾蛇蚌,无数的家禽无数的人连境内“东海”也被扩增了四千五百顷,还增添了荧光粉和巨量的岩液。
石进宝欣喜的同时更恨谢真人当年对自己“违心的称赞”,这个境域明明是个半成品,竟然说他的修真已“业满”,慧根远超于他。
“现在好了,百姓们再也发现不了四周的青石壁,一望无际的天空跟外面毫无二致。”石进宝急步跟在杨元身后,细述开通吴郑通道的好处。
“这么说你原来的境域里没有鱼虾**?这不是个死境嘛!”杨元回想着,当时“跟”着朱慈炅进去转了半个来小时,确实没注意到这些。
石进宝答道:“有是有,都是当年购入了养进去的,也就一千不到的数量。可就是没抓到几个!原来世间万物的生存繁衍非人力所能助之,小仙当年实在狂妄了些。”
“一百五十万丁口一夜之间都降生了?那五十万人怎么分配?广陵可多是荒山野岭。”杨元只是没得到金陵地区而略带沮丧,现在想想暗道出入口拉伸换位之后更适合他这当总督的城关、吴境两头跑。
原来洞府中的小庵庙被拆除,山海关总督衙门就造在这个二十来亩大院山谷中,原来的山梁洞门已全面改造,这个“北城门洞”已改造成总督衙门石门楼。
“昆明城”的西城门正对着衙门前院的石铺广场,北侧便是上九州进入吴国的唯一通道,将有七万五千新兵通过总督府大院进驻昆明城。
二十多亩的院落本因不算小,可是现在既是军政府办公机构,并兼作上战争时期的“物流配管中心”,里面设了各州的“办事处”,还有一个占了一亩多地的溪流水潭。
再加上小广场上人满为患。
看着公文上总督的职权与吴国的奴隶制社会制度,这些“优惠”条件确实令杨元很心动,一千标准户五千名奴隶将是名下的一份财富,还能“聘用家臣”帮助管理领地及国中事务,更可以调用山海关总督治下、城关镇的文武官员与军队。
由于金银有限,允许吴国镜内使用独立的货币体制,与郑国只能以金银与物资进行结算,吴国镜内的广陵郡可作为两种制度的过度区,所以除了官员与军队尽量减少两地百姓间的交往。
。。。
第七十一章 过度地区(三)()
公文还规定了吴国镜内的户籍管理制度,除了广陵境与山海关两地的百姓可自由往来,其余地区的子民不允许擅自离开和进出。并对想在吴国镜内购置土地与人口的官员也有所规定,除了皇上亲准,只有雍州的官员才允许在吴境买房置地,官眷往来进出还需持有总督衙门开具的通告证。并指定主要居住地为金陵与广陵,入迁吴地其余城乡户不准擅自离境。
如果没有这个国中之国,杨元肯定会恃机离开,这对朱慈焯而言是一大损失,同时他对“自己”又非常了解。朱慈焯只是用大威德明王“引诱”自己“入瓮”的经验,将杨元一步一步往套子里装,这种办法对他有效,对付杨元也同样有效。
刚看完公文,便听得有凡仙空中传音,让山海关总督杨元恭听上谕。这次杨元条件反射似地站起身,迅速地在椅子边跪了下去,堂上的一群官员也跟着齐齐跪下。
远距离的口谕在神皇帝国算不得是传说,在冉魏建国初期也有这种现象,朱慈焯的郑国就更加稀松平常了,因为遍布各处的众多凡仙都是小明王的耳目,拥有远距离传递讯息或语音的能力。
只听得空中传来朱慈焯轻柔的说话声,声音并不响亮,仅杨元周围十步之内的官员才能听得真切。朱慈焯此时站在十公里成港区驾驶舱内,此时的移动密境就象是大明宁远附近的菊花岛,不过是个海拔五百多米高的山岛。
此时他刚刚开启了一次云阐,放行了一艘大海船,正向山海关内城的水城门使来,船上装着外埠运来的日用品,需要杨元配合着送到冉魏境内出售。
那是一船加班加点制造出来的“日用商品”,郑国境内还没有零售,多属皇室作坊生产的产品。同时也赠送给杨元一些“私物”,并运来了汽车与燃油,暂借给杨总督在吴国境内使用,那里将建成通行四郡的江底隧道。
最后朱慈焯说道:“吴国境域所迁皆为商周两朝交替时期之子民,农工匠作之能低下,以经商者居多。郑欲将吴国建设成一个经商游玩的重镇,不宜过多伐坏山岭秀木,少置耕地良田。是以,还望总督衙门多加控制境外平民的入迁。朕以为,杨总督治下税赋暂时还是以丁口数目为准绳,待朕告天敬主极位之后再细核税赋制度。杨总督意下如何?”
杨元忍着心里不骂,听完之后大声道:“陛下英明,臣杨元谨尊上命!吾主万岁万岁,万万岁!”现在人口这么多却说按人头税,五年之后想要境内的人口尽管直说。
如今地大物博,郑国与郑明一样只缺人口不缺江山,朱慈焯在这里收了一熟粗粮后,暂时性粮根并不紧。最后说道:“郑国银元不宜外流,对外商贸最好以物换物,杨总督以后还需懂得律已奉国,且记下了!”语气轻柔却带着不容再犯之威,朱慈焯这是对杨元最后一次考验。
“臣将牢记陛上的恩典,皇恩浩荡,愿效死命!”杨元大声应着,掷地有声。
“平身吧!”仍是轻描淡写,做了几天皇帝的朱慈焯此时并不缺少能臣强将。
“谢主隆恩,吾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元担心再次失去身体,所以这次再不改有所拒绝,连不敬的心思都不敢有了,决定暂时过段当郡王的好日子,因为还有个魂魄也在哭诉认错想要回这个身体。
其实杨元已感受到小明王对“杨元”的厚爱,对自己更加优待,不然不可能对朱明后裔如此冷酷,回头想想比前世被人当狗使不知好上多少倍。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