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第9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变动。看着领主和高级武士们依旧保持着奢华的生活,而不顾及他们和底层民众的死活,原本效忠于领主的武士阶层也开始了分裂。
不过这些年轻的武士并不敢直接将目标放在领主和高级武士身上,便只能将怨恨放在了迫使日本开国的外国人身上。尊王攘夷之说自然引起了这些人的共鸣,因此虽然江户幕府及各藩藩主都在禁止张溥的学说流传,但是张溥的名声却在日本底层迅速的传播开了。
张溥的学说究竟能不能富国强兵,吉川幸助并不清楚,但是他倒是知道一件事,在张溥的尊王攘夷说兴起之后,兴亚会的在日本的发展突然就顺利了起来。中下阶层的武士、商人和市民都在拥护他们这个团体,这令他不由生起了对张溥的兴趣。
他今年往来大阪大学十余次,倒是有半数时间是找张溥交流的。两人除了经义和复国强兵等言论外,谈的最多的便是有关崇祯元年以来大明实施的改革政策。
今日两人坐在廊下,饮着清茶,吹着习习凉风,但是两人脸上的神情却极为慎重。他们正在讨论的是有关大明土地改革的政策,往日和吉川幸助言谈甚欢的张溥,今日却完全和对方意见相左,将土地改革斥责为乱行,没有半点肯定之处。
吉川幸助看过了下人带来的短信后,便若无其事的将之收进了袖袋内,然后对着张溥苦笑的说道:“原本还想和张先生继续聊下去,但是衙门里有事找我,看来今日这场清谈要留待下次了。”
张溥平复了下有些激动的情绪,向着对方拱手说道:“吉川奉行可自便,我对于土地改革的看法已经全然在此,希望吉川奉行不要被小利所迷惑了。
士绅大户才是国家之根本,把士绅大户的土地分给那些奸滑之民是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的,只会培养出好逸恶劳的风气。一旦民心尽丧,国家岂能得存?”
吉川幸助起身后对着张溥深深一鞠躬后,认真的说道:“小子今日受教了,张先生果然大才,可惜为小人所阻。这是大明之不幸啊”
第572章 日本备战()
走出了大阪大学后,吉川幸助不由停下脚步向身后的建筑望去,口中不无惋惜的说道:“可惜了,如果大明的朝堂上都是张天如这样的读书人,日本的日子就好过了。”
和张溥多次长谈之后,特别是今日关于土地改革政策的交流,让吉川幸助意识到,对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改革派,而是披了一件改革外衣的孔孟之徒。
跟他从大明皇帝及叶雨轩身上感受到的那种革新开化气息不同,这一位赞同社会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将社会恢复成过去士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就是所谓的上古之治。
如果是没有接触过大明皇帝的改革之政和经历过在叶雨轩身边工作的经历,吉川幸助也许会认为,张溥所描述的那种:皇帝垂拱而治,小民在乡村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社会很美。
但是有了这种经历之后,吉川幸助便意识到这样的小农社会是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江户幕府就曾经试图建立一个等级分明世袭罔替的小农社会,但是在大明和南蛮人的坚船利炮之下,在日本人心目中看似强大无比的幕府,就这么被打的跪地求饶了。
小农社会的缺陷在这一刻顿时就显露了出来,想要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你就得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上天。没有外敌入侵时,这样的田园生活还能维持的下去,但是一旦有强大的敌人瞄上了日本的财富,那么这样的田园生活也就不复存在了。
大明皇帝有句话说的好啊,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世界各国都在竞逐富强,任何国家试图关起门来过安稳日子,都是在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何竞逐富强,大明已经替日本作出了一个最好的范例,对外开海通商,对内则要打破四民体制,允许四民之间进行阶层流动。
而吉川幸助也亲眼看到,在这些年外国商人依仗特权掠夺日本财富时,生活还过得去的地方,便是在大明总督府治理下的大阪、长崎等丰臣幕府的天领。这些天领内的农民之所以还过的不错,便是因为总督府一开始便对天领实施了土地改革,把丰臣家的土地全部赎买给了农民,至于那些丰臣家直属家臣则从授田制改为了年俸制度。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丰臣天领下的经济不仅成为了日本最为发达的地区,丰臣家的力量也完全压倒了幕下各藩。也许这些来自大明的官员只是想把日本当做了改革的试验场所,但是对于吉川幸助这些日本官员来说,这却是一场免费的义务教学,让他们理解了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武力建设。
而丰臣天领内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和日本其他各藩死气沉沉的模样,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贪恋享受的领主和拘泥于传统观念的高级武士,已经成为了日本富强起来的最大障碍。吉川幸助和兴亚会的一些同志,开始意识到:尊王攘夷救不了日本,打破幕藩政体,全面仿效大明进行改革,才是日本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出路。
但如果一开始就将目标瞄准幕藩政体,恐怕兴亚会自己内部就要先来一场大内斗了。并不是每一个加入兴亚会的人,都是为了复兴日本,有些人只是厌恶于,外国人在日本的特权而已。用尊王攘夷的口号去团结全日本的不满之士,然后再利用这样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正是吉川幸助日益成熟的一个想法。
从这一点来看,张溥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念,倒是为兴亚会凝聚了大批人心,这也是吉川幸助虽然看破了张溥理念背后的实质,也没有揭破他的缘由。
“大人,请上马吧。”吉川幸助的随从站在他身后轻轻的叫醒了他。吉川幸助转过身来,在随从的帮助下上了马,接着便向着自己所在的衙门慢慢走去了。
当吉川幸助抵达奉行所的时候,其他四位奉行都已经在会议间等候着他了。吉川幸助进入了会议间之后,便令杂役们退出了外间。
随着外间和门的关闭声响起,跪坐在榻榻米上的吉川幸助才对着同僚们说道:“菲律宾传回的消息,想必大家已经了解了。我想知道,诸君对于这件事持有什么看法?然后我们奉行所应当如何向当值大老汇报?”
寺社奉行淀渥武藏第一个回应道:“这有什么可考虑的,前往吕宋的日本人,都是同四海贸易公司签订了契约的农业工人。这件事自然应当等待大明先发声,而我们跟随着大明表明态度就可以了”
军事奉行平野五郎立刻不满的打断了他说道:“这是什么话,这些土人伤害的是我们日本人,他们现在还没停手呢,我们自然应当立刻做出应对来。看南蛮人的脸色也就罢了,难道我们现在连南洋土人的脸色都要看了吗?”
野间纯一郎和水野信古赶紧劝说住了两人,水野信古这才对着吉川幸助说道:“吉川奉行一直是叶总督的副手,现在也是周总督所看好的助手。我们五奉行虽说执掌着太阁幕府的行政、外交诸权,但是总督大人的意见,对于幕府还是很重要的。还请吉川奉行先谈谈大明对吕宋事件有可能的反应,及我们做到什么程度不会招致总督大人的干涉吧。”
其他三位奉行顿时安静了下来,和水野信古一起等待着吉川幸助的发言。吉川幸助低着头思考了一阵子,方才对着四位同僚说道:“吕宋事件和总督府无关,总督大人是不会干涉幕府的决定的。更何况,周总督初来乍到,连自己的权力还没能摸清楚,更不会多生是非。
至于大明的反应,其实应当看成大明方面期待日本对吕宋事件作出的反应是什么。是的,吕宋岛被伤害的不仅仅是我们日本派出的契约工人,这些土人同样也损害到了四海贸易公司的财产,也就是大明在海外的财产。
我们耐心等待下去,必然会等来大明同马尼拉的交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出声自然就安稳了许多。但是诸君有没有想过,到了那个时候马尼拉还用在乎我们的反应吗?他们只会和大明进行磋商,而将日本的损失放置在一边。
日本想要收回现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利权,并正式成为东协的一份子,在国际事务上获得发言的权力,就有必要让各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正常国家。什么是正常国家,利用本国的力量去保卫本国的利益,就是正常国家。
所以,我们应当先于大明出声,向马尼拉提出交涉,其后再准备动用武力保卫日本侨民的安全,这才是一个正常国家应该具有的反应。”
会议间内一片安静,除了水野信古、平野五郎两人表现平静,另外两位奉行则是被吉川幸助的话语给吓到了。过来好一会,淀渥武藏才面红耳赤的说道:“你疯了吗?现在的日本有什么力量去打仗?要是引起大明对日本的不满,你是想要让东协再来一次征日之战吗?”
负责军事的平野五郎却认真的对吉川幸助说道:“我支持吉川奉行的主张,先交涉再动用武力。我们组建了五大常备师团和海军部队,并不是用来在国内震慑那些无能的藩主的。”
水野信古迟疑了一下,也跟着说道:“现在从各藩逃入天领的无业游民越来越多,而天领内可供开发的新田却越来越少。就目前来看,向海外输出劳力,是消除这些无业游民暴动最好的方式。但如果我们不能在海外保护侨民的利益,那么这条路也会被堵上,到时军队就要用在对内镇压的行动上了。与其让他们在国内自相残杀,倒不如去海外碰一碰运气。只要大明不站在我们的对面,这一仗还是能够打一打的。”
吉川幸助这才开口说道:“为了开发国内的工矿业和筹备向海外移民拓殖的事业,我此前通过叶总督的关系,在大明发行了150万大明元的国债。现在看来,这笔钱倒是可以用来暂时充做战争经费。
只要我们能够赢得这次和马尼拉战争的胜利,我可以向诸君保证,一定不会如同前一次同荷兰人的战争那样,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诸位请想一想,光是一个吕宋岛,适宜耕作的土地就已经远超过大阪平原了。如果我们获得了胜利,凭什么不能从西班牙人身上割让出一片土地归于日本所有?”
野间纯一郎看到三位奉行已经表明了态度,终于也改变了摇摆不定的立场说道:“如果吉川奉行有这样的把握,那么我也是愿意支持的。”
淀渥武藏看着大势已去,也软化了下来,不过他依然不是看好吉川的冒险计划,因此便婉转的说道:“萨摩老大人刚刚去世,光久大人还在藩内处理交接事务。忠广公因为前次和大阪市民的冲突,被迫返回了熊本养病。长州大人也只关注于藩国事务。现在大阪轮值的两位大老,光政大人还太年轻,忠利大人向来没有什么主见,他们真的会统一我们的计划吗?”
吉川幸助笑了笑说道:“小事上面自然是五大老说了算,但是这种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大事,岂是几位大老能够独断专行的。说服两位大老的任务,请诸君交给我来处理。不过接下来,对于战争的准备,还请各位服从于我的安排,开始着手进行。”
在吉川的强力压制下,淀渥武藏终于不再提出什么意见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