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魔术师-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未说完,王富贵又是一巴掌扇在了徐才脸的另一边。之后,王富贵气急败坏的指着徐才,对押解着徐才的太监们下令道:“掌嘴,掌嘴,给我狠狠的掌这个胡说八道狗才的嘴。”
片刻后,徐才已经被打的满口鲜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王富贵缓缓的踱着步子,对所有的宫女、太监尖声说道:“咱们都是陛下的仆人,无论什么时候,这一点,都不能忘。陛下和他的家人就是我们的主人。我们的恩宠,都是陛下善心大发,赏赐下来的。奴大欺主,这是这皇宫之中,最大的忌讳。我不管你们以后能够升多高,有多得意,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奴大欺主的事情,永远不要在这皇宫中出现,要不然,你们就离死不远了。”
说着,王富贵指着徐才说道:“这个狗才,消减宫中冷宫里废妃的用度也就算了,竟然胆大包天到连太上皇、连杨妃娘娘的用度都敢消减。没看到皇后娘娘每天清早还要带着太子、魏王、晋王去给太上皇问安吗?没看到杨妃娘娘也是和陛下伉俪情深,位于这宫中四妃之首吗?徐才这个狗才,瞎了他的狗眼了。得罪了蜀王殿下,还敢顶撞,这是一个奴才该做的吗?是时候。该让他清醒清醒了,别以为自己做上了主事,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说罢,王富贵扭转了身子。看也不看徐才一眼,冷冷的吐出了两个字:“杖毙”。
那群押解着徐才的凶神恶煞般的太监们,不由分说的将徐才按翻在地,之后就抄起水火棍,一下一下的打在徐才的身上。
徐才痛苦的想大喊。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周围的宫女、太监们纷纷噤声,只有水火棍打在徐才的身上,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响彻整个掖庭殿。
不久,徐才就被打平了,成为了一滩肉泥,没有了任何的气息。
王富贵缓步走出了掖庭宫,走到掖庭殿殿门口,方才回身,低声的说道:“都散了吧。今日的事。都长一个记性,太嚣张跋扈的,都把气焰收一收。如果有人还敢胆大妄为,徐才就是你们的下场。”
第二日清晨,大唐皇帝李世民得知了徐才被杖毙的消息,还有蜀王李恪故意摔倒,和徐才大声争吵的事实。大唐皇帝李世民用手轻拍额头道:“恪儿在借刀杀人吗?朕被利用了。李恪才六岁啊,英勇果敢却像小时候的朕啊。”
说罢,李世民对王富贵下令道:“蜀王李恪做事果敢,深体朕心。加封蜀王李恪三百户的食邑。”
不久,蜀王李恪被大唐皇帝陛下加封了三百户食邑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大唐朝野。
大唐帝都长安,封德彝的府邸。
封德彝高兴的说道:“蜀王殿下。不愧是继承了大隋和大唐两家皇室高贵血脉的亲王啊。仅仅六岁,就将权谋用的如此浑然天成,将大唐皇帝陛下都利用起来,为他杀人。天纵之才啊,老天何其厚待大唐,又何其眷顾大隋啊。”
说到大隋。封德彝不禁老泪纵横,他对着天空说道:“炀帝陛下,您看到了吗?您的外孙蜀王殿下是多么的优秀啊,老臣觉得蜀王殿下一定会延续大隋的荣光的。”
说罢,封德彝放声痛哭道:“炀帝陛下,封德彝得陛下知遇、提携大恩,老臣是终生不忘啊。老臣为了光复大隋基业,是殚心竭虑,费尽心思,可是天不佑臣啊。大唐最终还是一统了天下,巩固了根基。大唐已经深入民心,事不可违了,可是老天并没有完全放弃了大隋啊,他不但给陛下一手创建、扶持起来的南方士族送来了千年不遇的揣摩大才岑文本,而且更给炀帝陛下送来了一位好外孙——蜀王殿下。老臣和文本必将统领着南方士族全力扶持蜀王殿下上位,以延续我大隋的荣光。”
第二日,封德彝带着岑文本来到了甘露殿外。
封德彝向守卫甘露殿的侍卫们递上了自己的腰牌道:“麻烦转告公主殿下,就说老臣封德彝求见。”
不久,封德彝就被引进了甘露殿,引进了甘露殿内的一间佛阁之内。
佛阁面积不大,大约有二三十平方大小。佛阁正中摆放着一个香炉,香烟袅袅。正对阁门的一面墙壁,墙壁上悬挂着菩萨画像,画像下方则摆放着供桌,供桌之上摆放着一本佛经,供桌两边则摆放着两把黄花梨高背椅。杨妃娘娘身穿素色衣裙坐在左边的高背椅之上,手拨佛珠,正在默默的诵经。
封德彝看到杨妃,快步走到杨妃近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对杨妃行礼道:“老臣封德彝,拜见公主殿下。”
杨妃睁开眼,对封德彝说道:“封相使不得的。您是大唐正一品的国公,我不过是从一品的贵妃,您怎么能够行跪拜如此大礼呢?要行礼,也是我行礼啊。”
说着,杨妃缓缓的站起来,微微的蹲身,准备行礼。
封德彝连忙劝阻道:“公主殿下,不可。老臣蒙先皇大恩,是大隋的臣子,怎么能够让公主殿下向我行礼呢?”
听到大隋两个字,杨妃顿时一愣,面露苦涩的说道:“大隋?大隋吗?封相,大隋九年前就已经亡了啊。”(。)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拜谒公主()
封德彝对杨妃说道:“不,公主殿下,大隋虽然被那些乱臣贼子夺去了,可是大隋还有希望啊。老天为大隋送来了像当今陛下一样英明神武的蜀王殿下,也为我们大隋送来了千年难得一遇的揣摩大才——岑文本,只要小心谋划,老臣相信,蜀王殿下肯定是能够继任大统,延续大隋的荣光的。”
杨妃惊讶的说道:“封相,你是想让我的恪儿走上那条路?那条路可是有进无退、异常血腥的啊。”
封德彝回答道:“蜀王殿下既是我大隋炀帝陛下的外孙,又是当今大唐天子的儿子。他继承着大隋和大唐两家皇室的高贵血脉,这天下除了他还有谁有资格再做这天下之主啊?”
“可是恪儿只是庶子。承乾才是嫡长子,而且承乾已经被册封为皇太子了,他可是如今的大唐储君,大唐未来的天子啊。”杨妃诧异的说道。
封德彝冷冷的回答道:“息王建成之前也是皇太子,也是大唐的储君,大唐未来的天子,可是大唐如今的天子却是当今陛下。李建成连数日之后的事——玄武门之变,都不能确定,李承乾这位大唐储君,他就敢保证自己数十年后,就真的能够坐上大唐天子的位置?”
杨妃花容失色道:“这条路,可是条不归路啊。一旦走上去,就只能勇往直前,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不行,我不能让我的恪儿走上这条路,我是他的母亲,我只希望他一辈子安享富贵,平平安安的。”
封德彝劝慰道:“公主殿下,殿下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他不平凡的聪慧、能力。殿下是老天送给大隋,送给大隋炀帝陛下,送给我公主,送给老臣和老臣统领的南方士族最好的礼物。殿下身负大隋、大唐两家皇室的高贵血脉,更是天资聪颖之人。他是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坐上那最高的位置的,成为天下之主的。”
杨妃没有回答封德彝的话,而是缓缓的闭上眼睛道:“封相,大隋已经亡了。十数年之前就已经亡了。我是不会把我的恪儿交给你们的,我是他的母亲,我只希望他一辈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封相,你走吧。我希望离开我的恪儿,我不想让他走上那条路。受到任何的伤害。”
封德彝怔怔的愣在了原地,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最终无奈的低下了头,唉声叹气。
正在这时,蜀王李恪走进了佛阁,走到了杨妃面前,奶声奶气的说道:“娘,我以后想坐上那最高的位置,成为天下之主。既然懦弱的承乾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天下之主,我比他优秀的多。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听到蜀王李恪的话后,杨妃猛然睁开了双眼,吃惊的望着自己的儿子,而封德彝向突然间被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子兴奋起来,连声夸赞道:“蜀王殿下,好志向。这天下之主的位置,李承乾坐的,凭什么殿下就坐不的呢?殿下可是身负大隋、大唐两家皇室的高贵血脉,是得到上天眷顾的。论血脉。这天下之主的位置是只能让殿下坐。这天下是再也没有比殿下的血脉更高贵的了。”
杨妃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一般,吃惊的看着蜀王李恪,问道:“你确定,你真的要走哪条路?那条路可是只能进。不能退的。外人都觉得那个位置上的人风光无限,拥有整个天下的权力和财富,可是作为炀帝的女儿,当今天子的妃子,我深深的知道,那个位置上的人的种种无奈。最是无情帝王家啊。在他们眼中,有的只是自己的权力,一旦权力丢失,他们的性命就会被终结。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力,他们是什么人都敢杀,什么事都敢做的。他们是这世上最孤独的人,对谁都不敢完全信任,即使这个人是他的父母,他的兄弟,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都不敢信任,因为这些人都会伤害他,威胁他的皇位。他小心翼翼的戒备着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会从噩梦中惊醒,经常会因为种种无名的猜忌而杀人,他们看似强大无比,可是他们却像个可怜虫一样,死死地守着他们皇位,害怕任何人去触碰他的皇位,终结他们的生命。”
说着,杨妃慈爱的用手抚摸着蜀王李恪的头道:“恪儿,这样一条极度危险的路,你是真的决定走吗?母亲是只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啊。”
蜀王李恪异常坚决的说道:“母亲,我愿意,即使这条路再难走,我也愿意。我有一种预感,似乎我这一生是注定要走这条路的。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对我似乎有着莫名的吸引力,我觉得未来总有一天,我是要坐上那个位置的。”
杨妃满含无奈的说道:“路是你自己选的,也是你自己走的。母亲也没法替你决定走那条路。既然选择了,那你就去走吧,希望你不要后悔。”
封德彝则高兴的向杨妃介绍了岑文本,并举荐岑文本为蜀王李恪的老师。
杨妃上下打量了一下岑文本一下,见他气度沉稳,说话稳当,不由得点了点头,面露欣赏的说道:“你莫非就是那位我大唐朝堂之上,一份奏折,就坏了我大唐吏部尚书高士廉和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的谋划,并将高士廉彻底撵出大唐帝都长安,撵回晋阳老家的那位岑文本岑大人?”
岑文本连忙恭恭敬敬的对杨妃躬身行礼道:“下官岑文本拜见杨妃娘娘!”
杨妃看着岑文本满意的点了点头。她让李恪对岑文本行了拜师大礼。
之后,杨妃对岑文本说道:“岑大人,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恪儿是我唯一的儿子。恪儿,从今天开始,就交给你了,希望你全力教导于他,教他为人,教他做事。拜托了。岑大人,你是恪儿的恩师,也就和我这西宫,是一家人了。如果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情,我虽然一心事佛,不问政事,陛下也要求后宫不得干政,但是你毕竟是我大唐的栋梁,恪儿的师父,我若得知,我必会从中转圜,从中回护的。”
岑文本躬身向杨妃表示感谢。(。)
ps:故事会越来越精彩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王之路()
待封德彝、岑文本离去,杨妃抚着年幼的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