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军神 >

第53章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53章

小说: 三国之大汉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兄曾经那般英雄了得,自己又岂能自甘后人?孙权在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把心中的郁郁说了出来:“只是满朝文武,战和不定,争论不休。扰得我心神疲惫,不胜其烦。公瑾若在,何至于此啊……”

    孙权心中所有的烦闷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整个人似乎都苍老了许多,他开始怀恋起有周瑜在的时光。

    听了孙权的一阵叹息,吴国太立时明白了,眼前这个儿子心中所有的苦闷,只是缘于他缺乏一个有主谋的能吏辅佐。

    “今日朝堂之上,张昭、顾雍、步陟等一般老臣所论,甚失我望。公瑾、子敬、子明均先后离我而去,如今竟不知问计于何人,儿心中时时苦闷……”孙权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烦闷。

    “西曹掾阚德润老成持重,多有奇谋,可堪大用。我儿何不问计于此人?”吴国太提醒道。

    孙权一手拍额,恍然大悟。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赤壁之战时,若非此人出使曹营,沉着冷静的骗过曹操,周瑜的苦肉计险些功败垂成,赤壁之战能取得辉煌战果,此人功不可没。也是自己这些天来压力太大,心中郁郁,竟将如此大才忘之脑后。

    “儿即刻传阚德润议事。”孙权连日来阴沉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久违的笑。

    吴国太微笑的点了点头,看了看孙小妹,示意她扶自己回去休息。孙小妹用激励的眼神看了看孙权,然后和那候在一旁的侍女扶着吴国太离开了。

    是晚,阚泽来见孙权。

    孙权试探的问道:“刘备举倾国之力来犯,已连胜十余阵,我军连败,士气低迷,势难抵敌。德润可有良谋?”

    “臣只懂编书立撰,研究算数之术,于军国大事不甚了解,不堪大用。”阚泽拱手施礼道。

    阚泽的话不像是谦逊的客套,孙权有些失望,瞬间变了脸,显漏出忧心忡忡的神情。

    阚泽顿了顿,朗声道:“今有擎天之柱,主公如何不用之?”

    “是何人?”孙权再一次看到了希望,急切的问道。

    阚泽禀道:“当年军中大事都由大都督周公瑾决断,后鲁子敬继之,鲁子敬之后有吕子明,如今三人均已不在。然我东吴尚有陆逊,陆伯言,现在荆州,此人虽为儒生,实则有经天纬地之才。向日吕子明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皆出自此人之谋。”

    孙权沉吟道:“陆伯言乃一儒生,让其带兵,恐怕不是刘备的对手。”

    阚泽力辩道:“伯言之才实不在周郎之下,若不用此人,则东吴危矣。”

    孙权仍然还有些不放心,忧虑的道:“我亦知伯言大才,然伯言年少,人望甚低,若使其统领三军,恐难以服众。诸将不服,则必生乱。”

    “此事不难,主公可择日筑坛,赐白旄黄钺、印绶兵符,假节钺。授其杀伐决策之大权,则众人无不自服。我明日即以全家力保伯言,以绝众人之口舌。”

    孙权沉吟半晌道:“如此甚好,就依卿之言,择日拜陆伯言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应敌刘玄德。”

    当下君臣达成共识,这一晚,孙权睡了一个踏实安稳觉。

第76回 蜀军移营危机凸显() 
蜀军江北大营,中军大帐。

    黄权来回渡着方步,动作不急不慢,但却难以掩饰心中的焦躁。

    “子轩,数万大军尽皆移师山间林荫之处,主公这是何意啊?”黄权突然停住了脚步,向芈桓问道。

    黄权一有什么疑惑不解的事情,便会找芈桓商量,问计于他。他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所以他自获悉该项军事行动之时,就第一时间找芈桓过来商议。

    几天前,刘备发布了一道军令,全军上下尽皆将营寨扎于山间林荫之处,暂避酷暑,好生修整,待秋后天气转凉,再寻吴军决战。这是一道让人很费解的命令,山间林荫不同与平原旷野,数万人扎营,必然要依照山势连营数十里。

    岂有连营数十里而可御敌的,这其实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刘备戎马一生,亲历的大小战役不下数百,如今怎么会犯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呢?黄权百思不得其解,故而心中焦躁。

    而此时的芈桓则正自陷入沉思,在这件事上还真不能怪刘备的无能,他其实别无选择。如今虽然已经入秋,但却依然酷热难当,比之往年更胜,这也许就是传统气象学上所指的三伏出伏之后的秋老虎吧。

    自入夏以来,蜀军将士因天气炎热、难耐酷热,早已水土不服,全军上下多有病倒。长此下去,这对蜀军士卒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如此一来,蜀军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乘胜退兵,要么速战速决。然而最近吴军都深沟高垒,摆出一副坚守不战的态势。蜀军不甘心退兵,而又求战不得,这样死拖下去,必然会因士气衰竭而至惨败。

    这种显而易见的道理,芈桓和黄权能看到,英明如刘备自然也能看得到。于是不甘就此收手的刘备,便做出了第三种选择,这种选择并不高明,甚至风险极大,但他没有办法。

    这是一场豪赌,拿蜀军数万精锐和众多荆襄、川蜀才俊作为赌注。或许在刘备的心中,还在期待着高风险投入的巨大回报。

    但作为穿越者的芈桓,却清楚的知道,他将会输得很惨。那将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其凶险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赤壁之战。蜀军因此丧失了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以及大量精英人才,消耗了近半的国力。

    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诸葛丞相北伐,无人可用,临时征召的新兵,未经实战,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北伐大计功亏一篑也就不难理解了。

    “子轩?”黄权见芈桓一脸怪异,不解的问道。

    芈桓猛然从思绪中醒过来,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忙向黄权不好意思的点头示意道:“黄将军请讲,我在听。”

    如果说蜀军移营己方战略布局失误的话,他却在担心另一件事,一个蜀营君臣上下都忽略的细节。东吴这次拜将者乃是陆逊,正因为此时蜀军上下,对这个人缺乏了解,以至于傲慢的轻视。而这个人却功于心计,城府极深,其低调的行事风格完全的隐藏了他的恐怖能力。

    如果不是自己事后诸葛,恐怕也会被他伪装的表象所迷惑吧。芈桓还深深的记得取荆州之时,他是如何的迷惑君侯,使其掉以轻心,抽调了荆州军马,致使荆州空虚而遭突袭。这是血与泪的经验。

    “主公求战不得,心中焦躁。将士又都水土不服,多生疾病,故而出此下策。实则是无奈之举。”芈桓理了理散乱的思绪,才对黄权说道。

    “主公是想暂避酷暑,意图秋后寻敌决战?”黄权眉毛一挑,叹息一声道,“我恐其必是一厢情愿,岂有连营数十里而可以御敌者?吴军必然不会坐视。”

    芈桓皱着眉道:“如今气候炎热,天干物燥,倘若吴军用火攻。。。。。。”

    芈桓没有见过夷陵之战蜀军惨败的景象,但他知道水火无情,赤壁之战尚未过去多久,那一场大火之中,魏军的惨状,至今仍历历在目。他能想象蜀军面临同样的灭顶之灾,将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因此他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

    听到此处,黄权不觉脊背发凉,惊得阵阵冷汗直冒。他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战局,那吴军就一定已策划很久了,吴军的避战难道是大战前的假象?他之前只认为吴军或许会发动袭击,但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会是一触定胜负的大决战。

    黄权紧紧的盯着芈桓狐疑的问道:“吴军真的正在酝酿着一场大战吗?据我所知,东吴此次所拜之将乃是一孺子。此人只知消极防御,没有勇气与我决战。”

    芈桓听了黄权的话,心中的担忧更加深了几分,紧锁着眉头道:“陆伯言实有大能,其才不在周公瑾之下。其之所以避而不战者,乃是见我军连番胜仗,士气正盛,故而暂避锋芒。岂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在等待我军再三衰竭露出破绽的战机,以求一战而胜。”

    黄权一拍脑门瞬时明白了过来,蜀军客场作战,长时间的拖下去,必然对蜀军不利。

    黄权倒吸一口凉气,蹙眉道:“吴军等的就是我军移营的这个战机?也就是说他们即将发起突袭?”

    芈桓面色凝重的看着黄权点了点头。

    经芈桓这么一点拨,黄权心中所有的疑团都已经能得到解释了。前几日得军中密探来报,东吴水师正在打造战船,并积极训练水兵,这次东吴所拜水军统帅是胡综,号为解烦督,因其所训练水军名为解烦军之故。

    这支军队人数虽不多,但无不经过严格的筛选,严苛的训练,战斗力极强,可以说是吴军水上的精英特种兵。据说是为解除孙权因蜀军东征之烦,故而得名。

    不仅如此,曹魏方面也有了新的动向,张郃引两万人,进驻襄阳,夏侯惇亦率两万人,进驻合肥。其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吴军将会发动总攻,而且志在必胜,这一点连魏军都已经有所察觉,并作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牵一发而动全身,种种迹象表明,吴军试图水陆夹击蜀军,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而魏军也调兵遣将,试图插入进来分一杯羹。

    黄权没有想到问题竟然如此严重,他定定的看着芈桓良久。对于芈桓的大局观,他在心中除了震惊之外,全是钦佩。

    见黄权向自己投来火热的敬佩目光,芈桓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或许对方误以为自己是什么天纵奇才。但自己其实不过是个开挂的作弊者,双方本就不是站在对等的位置之上,又岂能同日而语?

    芈桓心中惭愧万分,但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得清楚,只会越描越黑。况且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所以芈桓也不多加解释,急切道:“当务之急,应劝阻主公,收回移营的军令。”

    黄权猛然惊醒,慌忙道:“我即刻上书!”

第77回 说刘备芈桓往南营() 
一连两日,并无江南大营方面的回音,芈桓与黄权在焦急的等待中渡过了两天两夜。

    只至第三日,却等来了尽弃水寨,登岸扎营的将令。

    这个刘备怕是疯了吗?芈桓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北营将士浴血奋战,好不容易得来的水上优势,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样的优势又岂会持续太久,若不善加利用,战机稍纵即逝。

    南营若动,则北营势孤,刘备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然而水军要以贻误战机作为代价,为他的错误决定买单吗?甚至不惜牺牲数十条费时费力建造的拍杆战船。

    “主公不纳忠言,为之奈何?”黄权眉头微皱无奈的说道。

    “这可不成,我欲前往江南大营,面呈我主,陈述利害,望其收回成命。”芈桓犹豫片刻,蹙眉道。

    “如此也好。”

    黄权不确定芈桓的劝说能否凑效,但为今之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走之后,将军要密切留意魏军动向。吴蜀此番在江南必有一场恶战。若江南有动静,我恐魏军亦闻风而动。将军宜早做准备。”芈桓忧虑的道。

    “子轩尽可放心去,水寨之事我自处之。”

    “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即刻出发。”

    黄权点头应允,互道珍重之后,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