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影侯-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借出名气来了呢。
中愈也不扭捏,站起来走到发言台上,清了清嗓子,“同学们,可能你们都比我年长,或在其他的领域都各有擅长,比我有经验,现在我站在这里,你们在下面听着,你们可能都有些不服气,我都能理解,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耐下性子,听完这一堂课,我保证,多年后,你会感谢自己,在今天,听了我的课。”
“咦咦咦,嘘嘘嘘”,下面唏嘘声一片,众人的表情很奇怪,本来以为你会讲些实实在在的知识,谁知道就是吹牛逼,信你才怪呢?说大话我也会啊,印象分一下子就下降了。
熟悉的同窗间,相视一眼,都明白彼此的意思,这个真的是希直先生的公子,出尽风头的方中愈,宫里那位看中的人,这完全不搭边啊。
不过大家都是文明人,有自己心中的操守,就算不是很喜欢中愈的嘴脸,还是认真的听着,等待着他的下文。
助教和博士们,倒还是淡定,毕竟以他们的阅历,就从中愈写的诗词,还有《大唐西游传》这个故事来说,中愈说这话到不伤大雅,毕竟像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还没有他这种成绩,甚至说,他已经超过了不少助教,毕竟,助教中通诗词的不多,能写出好诗词的更少。
老大人在二楼看着,喝了口茶水,笑了笑,越发的看好这个后生了。
“你说,方少爷会讲些什么?不会真讲些写诗词吧?”一想到这个,他就有些郁闷,大家赶过来可不是来听诗词的。
“不会这么那个吧,想必方公子肯定会讲些不一样的,不然,来这里可就没什么意义了。”
“瞎说啥呢,不过这开讲的几句有些狂妄了啊,哪有这样自己夸自己的,不过这种风格我喜欢,哈哈哈。”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么个意思,有人报以认同的态度,有人则面露不屑,方公子狂妄有狂妄的本钱,你要是也能做到,你也可以这样说。
人群渐渐安静,众人等待着他的下文,这就是监生的素质,他们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别人怎样,自己认可就是认可,不认可就是不认可。
“首先,我想请各位助教,各位同学,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树上的梨会掉到地面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
中愈说完,就闭嘴了,等着他们思考。
楼里的众人都认真的听着,想着自己的答案,众人中反应快的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简单的问题,生活中很常见啊。
可是深思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给出解释,看向中愈的眼光就有些变化了,这小子都在想些什么?
楼上的助教们到是深吸一口气,大家都在忙些四书五经,忙着入道儒学,这小子,这是在做些什么呢?
他们突然想到,这位公子的父亲,是一位大儒,难道这也是他教的?
老大人,到是眼中光芒一闪而过,似乎是有些不同寻常啊。
第0112章 水往低处流(求订阅)()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中愈要给他们灌输不一样的种子,让他们认识到这大自然除了他们修习的儒学,还有其他的东西,他要让这群人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所以迷汤还得灌,灌得他们晕晕乎乎,灌得他们看清事实,灌得他们认可自己。
大堂内讲台下的人群,渐渐的骚动起来,大家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似乎都在表达着自己的看法,想要得出最标准的答案,来展示自己的思维敏捷,在众人面前表现表现。来获得楼上众位博士的青睐,毕竟,谁不想一飞冲天。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说道:“你这不是废话吗?梨子熟了当然得掉到地上,你要是让我摘了的话,它这会儿应该在我的肚子里,哈哈哈。”
说完,他自己都笑了,然后引起一大片笑声,众人被他的幽默惹笑,这也是很多人的答案,在他们眼里,梨子一直都是掉在地上的啊,这么简单的答案,有什么要问的。
当然真理有时候真的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事情并没那么简单,毕竟中愈没必要开这个玩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傻,开了玩笑收不回来也会是个问题,况且楼上还有那么多人盯着呢。
中愈听见了他的答案,心里想到,这小子就是个吃货吧,回答问题还不忘记了吃,不过这身板也没看出吃了不少东西啊,瘦瘦的,好东西都浪费了吧。
中愈脸上的笑容不减,挥挥手示意他坐下,“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出来,大家讨论讨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大家面面相觑,他们也认为梨子掉了很正常,若是不采摘,烂了自然掉,这么多年他们的感知就是这样的啊,不说梨子,只要看得见的水果,烂了都得掉。
见下面没有继续回答的声音,中愈说道,“刚刚这位同学,你说的的确是一种说法,听起来也没什么毛病,但我想问问你,既然梨子烂了会掉,那他为什么要往地上掉,不向空中飞呢?”
众人一听,心中一惊,脸色也有了变化,怎感觉方公子在胡闹呢,这不是笑话吧。
可是仔细一想,是啊它怎么不往上飞,非要往下掉呢?
这怎么回事,我听错了,还是我笨,众人突然觉得好像被坑了,这玩意儿怎么解释。
众人这才发现,本以为这是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现在才明白,好像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却又一时没有谁能够想出合理的解释,为大家答疑。
众人看着中愈,希望他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毕竟没有谁比出题人更知道答案。
中愈看看大家,笑着说道:“道理也很简单,在咱们这片土地上,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大地上的事物。各位仔细想想,行走的人,建造的房屋,散落在地上的石头,是不是紧紧的在地面上,并没有飞上天去。”
立马就有反应快的学子反驳,“不对,鸟也可以飞上天去,大家都知道。”
“你说的对,鸟是可以飞上去,那它为什么会飞上去?”
“因为鸟儿有翅膀。”
“是的,有翅膀,但是鸡也有翅膀,为什么它不在天上飞呢?”
中愈停了一会儿,这个问题已经把大家问懵了,至少没人回答。
“因为鸟煽动翅膀的时候,对空气有了压迫,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量,比地上产生的力量要大,所以它能够短暂的飞上天空,请大家记住,它的确能够飞上天,但是它不是永远的停留在空中。
原因有二,其一,它累了,饿了,要吃要喝要休息;其二,土地上的这股力量吸引着它,它要是不下来,就会让它更累,更饿,让后丢掉自己的命,所以它不得不下来。我把这种力量称之为引力。”
众人听着,这似乎能够解释的通,楼上的博士们眼中一亮,中愈的解释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他们想到的是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先儒张载张夫子的气力之学,中愈还修有气力之学,这倒是没想到,只是似乎还是有些不像啊。
难道这是这小子自行领悟的,要真是如此,这就可怕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难道真有所谓的天授之才?
这是楼上众人心中的疑问,他们对这个还是很敏感的,毕竟,思想国子学是他们研究的对象,对于自己领域中的理论就算不精通,也会涉猎,作为自己前行的辅料。
“觉得如何?”老大人扭头,问着另一位司业张大人,张大人的年纪也不小了,在这国子监也干了不少年了,跟老大人搭档也很久了,自然知晓老大人的意思。
“的确有些意思。”张大人看了看,正在侃侃而谈的中愈,“希直先生在汉中待过一段日子,中愈也在,他对横渠先生的气力之学有所涉猎并无奇怪,只是,似乎有些不同,说不上什么感觉,但似乎很实用。不过至少今天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树上的梨子会掉下来,想来他说的并不是假话。”
老大人却道:“那你是认可了,不过这小子肯定藏着掖着没说完呢,且在听听吧。”
其他的博士,助教也在交谈:“虽说有些不知真假,但在此之前的确没有人将梨掉落地面拿出来考究?数千年来,都是视为生活中平常之事,从未根究其理。如果方公子的这一番理论,能带动得起世间治学开始讲究起格物致知,便是大功一件啊。”
这倒是啊,光这一件事情,怕是又要在他的事迹上加一笔了,以后要是给他作传,怕是要费上不少笔墨了。
看着下方的中愈口若悬河,讲述自己的理论:“众所周知,水呢,是往低处流的,也许也有往高处的,但是我还没有见过。我觉得这是由于咱们身处的这片大地对水流有吸引力而形成的一种规律,你们仔细想想记忆中的河流,是不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峦山俊岭的阻碍,水也总能找到相临的低点而迂迴、包抄、溢漫、潜出、曲折地前行,从来没有停止,直到注入大海。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里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复回,就足以说明前人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已经在诗作中体现了。”
谈起李白,大家并不陌生,诗仙的名号在哪里都是吃的开的,虽然现在已经不是盛唐,诗词歌赋没有那么的受欢迎,但是有好的作品还是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就如同中愈之前的那几首诗作。
第0113章 小孔能成像()
众人在他的引导下,慢慢的思考着中愈所说的话语,他们想起记忆中见过的河流,奔腾的黄河,从应天穿过的长江,还有家乡里的小河流,愈发相信中愈的话是有道理的了。
中愈看着大家,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搞得眼神,说道:“这样吧,做个小实验,大家看看,应该就能明白。”
中愈端起自己的茶杯,走到台子的前面,让众人看着他的操作,大家都探出头来,看着他的动作。
中愈俯下身来,在地面上的一点,缓缓地倒下一茶杯水,示意众人看着。
前排的众人盯着那一滩水渍,看着它,慢慢的汇聚在一起,出奇不意地走出自己独特的轨迹来,真的,就在他们眼前,慢慢的流动,明显可以看出,比之前倾倒的点,低了很多,延伸了出去。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啊,自己以前也倒掉过茶水啊,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中愈回到讲台,“每一样事物不用力则不动,比如不用力气,桌子是搬不起来的,不使劲推车,车是不会跑的。”
中愈停下来,等他们慢慢消化,这些知识前人或所或少都有些感悟,只是没有中愈说的那样简洁明了,似乎一下子就直指问题深处。
至于中愈之前所穿插的“如果没有力改变,将会永远保持现有的状态,除非有一个力迫使它改变状”的这个知识倒是引发了学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明显地感觉到这跟平时所学的不一样,说法让他们觉得很拗口,很有新意。
他们在心里也能举出事例来验证这个说法,“冬日冻住的河面上,如果没有力来改变,冰面上的车辆会永远的滑行下去。”会永远滑下去吗,很明显,不会。
众人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是惊讶,之前他们的教学都是,夫子讲,学生听,夫子将自己理解的知识灌输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