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影侯-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中愈并不是担心什么,只是因为他觉得,有些时候,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能左右很多大臣的意思。
特别是当方中愈没有办法以明确的证据来说服其他人的时候,这个时候皇帝朱允炆的支持,恐怕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现如今,不管怎么说,朝廷与方中愈之间多少还是有一些利益关系的,那些大臣们支持归支持,但涉及到严重利益的地方,他们也是会斤斤计较的。
当然像兵部尚书,齐泰,驸马爷梅殷,这样的人来说,他们跟方中愈的私交很好,所以很多方面还是会帮助方中愈的,但帮助归帮助,有些事情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的吗?看来朕果真没有看错你,想不到你的谋划既然已如此之远,朝廷那一帮庸臣,看来朕之前相信你是正确的,恐怕到目前为止,朝廷还没有多少大臣想到了,该怎样去对付草原上的人,他们的胆子已经慢慢的被磨灭了。”
建文皇帝知道在某些方面,那些大臣们确实是了不起,但是在血性上面,他们却总是抱着一丝幻想,认为敌人不会对他们怎么样,草原上的人无非就是来劫掠一番,然后就离开了大明的国土。
可是这是大明应该承受的吗?这不是。
大明的百姓也是人,大明生产的物资也是他们生活下去的必要物品,为什么就一定要被别人劫掠呢。
不管放在哪里,这样的道理都是讲不通的。
这是大明,确确实实在战马上有一些缺陷,所以现如今,各种各样的问题,结合起来之后,骑兵变得越来越弱,对外战争基本上都是追不上。
开国年间,这或许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大明帝国已经35年以上了有些东西早已不是开国连接那样的情况,所以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出现,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加大力度整顿军营的缘故。
卫所还没有完全崩坏,只是有一些**,甚至是减员严重的情况,但是现如今朝廷只是加大了对他的控制力度,而并没有完全废止。
这种制度在目前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啊。
君臣之间的谈话总是进行的很,因为他们两个能够以平常心来对待彼此,所以这个时候聊到一些内容,就比较轻松愉快了。
当然,整个朝堂之上,也就是方中愈有胆子这样做,或者说本身是因为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所以对于皇权的敬畏,仅仅是因为现目前他所有的一切来自于皇权,而且他也确实见到了皇权的恐怖,但他骨子里没有那一种,完完全全就要把皇权当作生命的道义,所以跟其他人不一样,总是会顾忌一些。
所以这样的情况就显得非常的正常,因为其他人不具备这种条件,而方中愈具备,所以他没见过皇帝朱允炆之间的谈话就简单了,很是轻松愉快,这也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这一段时间,太子经常念叨你,而且你教给他的那些东西,确确实实让他开拓了眼界,按照你的意思他们要学的课程还有很多,这些课程终归是要推广下去的,对吗?”
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的自然是方中愈为太子和他弟弟量身定做的课程,涉及了前世里,九年义务教育中比较初级的科目。
对于他们来讲,他已经想不起太多内容,但是那些基础性的东西他还是能够想起来的,虽然不能够讲得太透彻,或者说没有能力,把所有的内容都覆盖到,但是只要是能做的,他自然是一直做下去,再加上有行业学会帮助这些都是很好的总结资料,幕僚团队也在一直帮他做的事情,所以编纂出一种比较简单的课程书籍还是小事一桩的。
所以太子用了那几本书之后,感觉还不错。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提到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
第0679章 家中又来不速客()
做事还是得有目标的,每个人都有目标,人要是没有目标,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有目的的做事是方中愈现在所奉行的原则,他身边的人也是这样被他影响的。
听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问话,方中愈并不奇怪。
之前他确确实实的努力做了不少的事情,也跟手下的人讨论了许久,甚至还亲自去找那些私塾先生和一些老夫子去探讨。
发现现如今学堂里教的东西还是停留在之前那些文化上,也就是说关于一些技巧性,或者说能让他们在社会上生活的东西非常的少,所以方中愈才有了,要给他们普及一下更多教育的想法。
编纂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方中愈找了很多个人一起研究,当然是把他知道的一些东西都说出来。
然后其他人再根据他所说的东西,然后加以总结和整理。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他之前所做的那些论述。
时间越久,方中愈忘记的就越多,因为在这个时代,他用上这些东西的情况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记忆总是会慢慢模糊的,当你没有长时间的使用一件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可能就会渐渐从你的生命中消失。
方中愈有的时候会很想念母亲。
可是他知道现在没有办法回去所以只能在哀愁的时候想念一下。
教科书的事情,其实现目前来说,他们都支撑得起,无非是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陛下,其实这些事情都很简单,只要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就行了,当然更多的还是钱粮,毕竟教育事业是一个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简简单单几天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所以花费的时间就比较久了,陛下,只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然后时不时的问一下就行了,国子监那边会把这些都安排下去了。”
“这是自然,朕相信你说的,有些事情自己清楚,事急不来的,但不做的话真有些觉得对不起太祖,高皇帝,对不起父皇,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只希望能够尽快的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
这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里话,对于别人,他从来没有说过,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对于方中愈他总觉得还是要告诉他一些,毕竟这可能是他唯一能够用朋友的心思来对待的人。
朝廷这么久了,做事情还是没有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需要,所以压力肯定是有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那些官员呢。
朝廷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下面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忙了,因为他们不仅要不断的学习,而且还要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这就占据了他们很多的时间,不过这也是朝廷从上而下要求的。
大明的官员们都需要不断的进步,现如今他们之前按照朝廷所发给他们的为官既要做事情。
现如今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但是现在朝廷没有管的太严,不过新的为官方式已经讨论了很多次。
这个事情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因为官员们做事总要有一套准则的。
他们也都能接受,而且现如今这套准则越来越严厉,但是职权划分得越来越清楚,也就是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人,负责任。
所以很多人还是挺喜欢现如今的这套政策。
虽然在某些个人利益方面,他们被影响了,甚至被剥夺了,但是如果朝廷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名声和权力,他们自然也是愿意这样做下去的,支持这项政策是他们能够做的最大的事情。
方中愈现如今都很忙,已经很久没有去给太子上课了,不过之前他的一些心得也不断的交给太子。
当然还有那些跟在太子身边学习的小孩子们。
毕竟关注的眼睛太多了,当初方中愈因为这个职位受到了很多的诟病,但是如今虽然没有人再提这些事情,不过既然挂了这个职位还是要去走动走动的,所以他不忙碌的时候还是会去看看。
建文皇帝朱允炆没有拒绝方中愈教太子什么样的东西儿,其他人也自然不敢多话,连皇帝都默许的事情,他们要是反对的话,岂不是跟皇帝对着干?
所以有些时候做事啊,不仅仅要看你面对的是什么事情还要看你这件事情后面牵扯到哪些人?有哪些人在这件事情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才是决定你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把这件事情的态度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一个处事之道。
方中愈喜欢做实事的年轻人喜欢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做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也受到了他的影响,之前朝廷的官员,重要岗位上的官员,年龄都还比较大,甚至是都在地方有一些任职经验,但是毕竟在朝廷内部已经很久了,所以多少有一些老油条的意思。
但是如今朝廷的重要部门几乎都安插了年轻人,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亲自审查过的。
那些年龄大的官员们,虽然心里有怨言,但是也不敢明确的说出来,毕竟能力这件事情不能光靠嘴说,还得靠做事。
年轻的官员能够做很多事情,是他们都知道的。
但是在为人处事上,虽然没有他们圆滑,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多,不过做事情终究还是以做事情为主,而不是去处理人际关系。
并不是说人际关系都不重要。
只是现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钻研人际关系的那些人。
所以这就不得不要求那些年纪大而且经验充足的官员,继续学习,改变自己,否则他们将会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甚至是在整个部门都会被边缘化,被那些年轻人抢尽做事的权利。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好解释,那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不好好做事的人,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这种淘汰的方式近乎严格,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不过朝廷现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只能说那些人不会被完完全全地赶出朝廷部门,但是掌握不了实权,倒清水衙门的几率确实大了许多。
今天方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一个人,其实之前也来过方式,只是那个时候特别的正大光明,甚至是巴不得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来了。
但是今天他来的时候却没有带多少人,虽然没有做什么隐藏形迹的行为,但是也是非常的低调。
方良亲自把他带到了方中愈的房间里,在方中愈还不知晓的情况下。
看见老大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中愈赶忙站起来。
“阿良,怎么回事?老侯爷都已经到府里了,你也不提前说一声。”
中愈看着阿良,眉头一皱,以前阿良不会这样的。
“好啦,不用这样做了,老夫不会怪罪于你,你也不要怪罪于他,是老夫让他这样做的,毕竟今天也没有想把事情弄的太招摇,就这样悄悄的过来了。”
来的人正是长兴侯,耿炳文,之前他也来过一次,但那个时候双方做了交换,甚至是最后把自己的大儿子驸马爷耿睿送到了中愈的身边,中愈也给了他很大的权限,在锦衣卫里面,可以说是算得上是高层人物了。
所以之前锦衣卫所做的事情老侯爷基本上都知道,方中愈也没有想瞒着他,当然一些特别机密的事情自然还是要让他没有权限知道的。
老侯爷爷倒是没客气,一下子就点穿了中愈的心思,其实方中愈心里很清楚,阿良这个时候没有通报,就把老侯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