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武南明已经不在怯懦的呼喊,悲号,哭喊,深明大义,也不像没有头脑的弘光南明一样,居然蠢的把失去大明江山的责任推给大顺逆贼,而请清军一起汇剿大顺农民起义军,自绝于民族。
他们立国了,正式的承认自己是一个国家了,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场,所有立志反抗清军的大明土著和大明百姓都往隆武南明的南明国跑,壮大了敌人的力量,也把马得功惊吓的跑回了桂林,将半个广西府相让,丢失了前面多铎,等王公费尽千辛万苦打下的地盘。
还有一个一直消灭不了的鲁监国明军,突然和郑成功合流,变成了鲁国。
经过梳理以后,整个朝廷的清朝大臣们发现,原先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地方反清势力,居然都成了实力强大的国家,统一大业变成了国战。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所有人都认为是华夏军。
刚刚年过四十的多尔衮威严的坐在已经成年的顺治帝下首,也不管顺治帝如何想,直接摆出叔父,重臣的威严,对下面的文武百官道:“说说吧,如何应对当下的局势,各方都需要援兵,各方都在催饷,列位臣公你们有什么看法?”
“王爷,臣认为应该从盛京调兵,先灭察哈尔部,草原不稳,我国就无从南下,曾经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对我国才是重大威胁,至于南方,现在的兵力自保还行,等洪大人训练完毕新军再同华夏军决战,到时候,蒙古八旗兵力空出来,就像我们曾经攻打明朝一样,三十万骑兵大军南下,加上几十万绿营清军,选一统帅,足以荡平所有的威胁。”大学士刚林起身说道。
刚林是多尔衮提拔的亲信大臣,多尔衮问话,他立刻站出来回应。
多尔衮点点头,“说的有道理,其他诸臣,你们有什么建议?”
范文程站出来道:“王爷,臣认为还是先完成统一大业,剿灭永历南明才是,永历南明现在是大顺余孽支撑,为南方最弱的势力,鲁国次之。
鲁国虽有海上强大实力,然步足在路上战力委实不堪,屡次登陆陆地上都做不成什么事情,派随便一个参将级别的大将领军两三万足以打败他们。
他们登陆不上来,我们也无法去海上追缴,所以不足为惧,隆武明军如今背靠华夏军,可令济尔哈朗亲王分兵去帮助孔有德剿灭,再派遣一些军队足以压制或者剿灭。
听说华夏军和他们已经起了龌龊,以后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能得到华夏军的强力支援了。先剿灭永历南明,再剿灭隆武南明,再同华夏军决战,一举定乾坤,这样才能迅速的统一江山。”
多尔衮逼着眼睛听他说了一通,微微点头,“不错,范大人说的不错,不过草原上也不可忽视,你认为谁可担当统兵大将,完成剿灭察哈尔蒙古的重任?”
范文程思索了一下,“满洲镶黄旗靖远大将军鳌拜可领军平定草原。”
多尔衮睁开眼睛,想了想,“好,就鳌拜了,双管齐下,一定要剿灭草原叛逆,到时候率领三十万蒙古大军,六万清军大军拿下,一举荡平南明余孽。”
(本章完)
第350章 燧发枪问世()
但多尔衮实际上并不是想说这些事情。
他之所以在朝会上这么拐弯抹角的说话,是因为他的实力已经被削弱了。
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战死,一个被俘,他的部将谭泰也被杀了,河洛会和他也是部下和盟友的关系,也被华夏军俘虏了。
环视整个清朝,他所掌握的两个旗的旗丁和部族损失最大,这个方向上都是征战东南的军队,而他侄子和兄弟们的实力却没有多大损失,明军的战力不堪复用,一触即溃,根本不需要其他路线上出征的兄弟和子侄们出力,光汉军旗和绿营兵这些汉人军队就打的明军哭爹喊娘的,实际上清朝的军队在他们手里损失不大。
清朝军队入关前,在皇太极那会儿不过六万多人,后来增加到十二万人,他带领军队入关以后,增加到了十五万人,这几年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女真子弟们,加上从白山黑水里面搜寻出来的生女真人,已经改造过来的几十年过后的汉二代,实际上已经是以女真人自居的各旗旗丁,已经扩张到了三十万兵卒。
加上蒙古各部族组成的蒙古八旗,蒙古人的兵力也在增长,也有二十万骑兵,虽然这么十几年来消耗了不少,老去了不少,但依然有二十万人。
汉军旗是新依附的最近几年的明朝将领率领的汉人军队,经过训练,洗脑,管教,抬旗等方式发展而来,对清朝忠心的汉人组成的军队数目也在不断增大,也有三十多万人,这是征服大明的主力军之一。
蒙古八旗加上,汉军旗八旗,两支主力部队,由几千人的清军八旗督促着,攻打各处大明残余势力,前面损失不大,后面这几年损失越来越大。
而这损失最大的却是他的实力。
他选错了进攻方向,他的兄弟,子侄们却损失不大,因此他听说汇报回来的情报,华夏军抓住了河洛会,尚可喜,多铎,也就马上决定通过另一种方式把他们弄回来。
现实他如何能认不清楚,一时半会儿,清军的各支军队被永历南明,各地起义军,还有大顺军余部,牵制在各地战场上,无法汇集起来攻击华夏军。
要解决华夏军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时间能解决的,但如果不把他的兄弟多铎弄回来,那么自己在朝中就会被兄弟,子侄们动摇地位,夺去兵马,推翻下台。
虽然清朝实行了明朝的皇帝负责制,但他并不是皇帝,清朝也没有彻底的实行了明朝的皇帝负责制制度,他们还是草原狼,讲究的是谁的实力大,谁就能当头狼,明朝人总爱把自己比作狼,这就是幻想,他们才是狼,明朝人只能是头上长犄角的羊而已。
回头看看已经逐渐成年,眼神再也没有以前那么清明单纯的顺治,多尔衮的危急感就越来越重,先把兄弟弄回来,把自己的部将弄回来,起码恢复一些实力才能在接下来的政治风暴中站稳脚跟,否则的话,下场必将是粉身碎骨。
开朝会之前,他已经把能有实力发言的各个兄弟和一些子侄们都派出去了,如今是一些不要紧的宗室,皇亲在朝,他召集的都是倾向于他的汉人朝臣,来决定这件事情。
至于身后的顺治,现在还轮不到他说话。
听到他的问题,范文程那会领会不到他的意思,马上上前奏道:“可派遣秘密使者前去金华府同华夏军协商换回我朝宗室亲王,贝勒等人。”
多尔衮问道:“我朝如何和华夏军相处?他们会答应吗?”
范文程道:“一定会答应,臣研究了张强这个人,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他们不会和咱们开战,就像我们汉人长做的那样,我们汉人总是喜欢先弄自家兄弟的财产,只有自家兄弟的财产被弄的没有了,他们才会向外扩展,或者满足于现在,只要我们给的条件优厚,比如金银,他一定会答应的。”
几个女真大臣鼻子里面哼出几声不屑,轻蔑的冷哼,眼神离开范文程的身上,自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焦点。
范文程极为谦卑的陪着笑脸向他们微微颔首。
“这个任务由谁去完成呢?”多尔衮问道。
“洪大人在前线,不如就由洪大人去办吧。”范文程道。
多尔衮想了想,洪承畴也是自己招募的汉臣,也是属于自己一系的,而且善于筹谋,让他去最合适。
“但,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还在那里?”多尔衮担心的问道。
“不是已经把他调去帮助靖南王孔有德打南明国了吗?把莽古尔泰调去四川,云贵打李定国不就行了?”范文程这个谋士做的相当称职。
“好,不过,没有他们两军,如何压制的住对岸的华夏军,如果华夏军乘机攻打过来,我们该如何动作?”多尔衮问道。
“鲁国被排挤出大明土地上,派刚林大人去鲁国,带着郑芝龙的家小去,不就对了?”范文程道。
多尔衮眼睛一亮,“范大人这一招妙,归还了郑芝龙的家小,可以动摇郑成功的信心,而放出消息给华夏军,可以让华夏军疑神疑鬼,离间华夏军和鲁国的关系,鲁国和华夏军必然相互牵制,分担了洪大人正面的压力。还离间了朱以海和郑成功,虽然不一定有多大效果,但一定会造成他们君臣不和,互相猜忌,起码让张煌言他们对郑成功是不是想要学他老子一样归附我大清。弄得鲁国不宁。”
顺治在身后听着他们的奏对,眼神里面冒出了火花,他已经十六岁了,帝王家的孩子早熟,虽然现在还是一个图章皇帝,但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政了。
多尔衮看到范文程眼睛看向身后,蓦然回头,顺治的眼神马上恢复了刚才的木然,继续当自己的傀儡皇帝。
多尔衮转过头来,摸着下巴,“不行,把豪格调到洪大人哪里,他从四川走到扬州也得些时日,刚好能接上两人调走的空隙,保持军队的数量优势,这段时间有一段空隙,可以让洪大人施展他的所学,尽量办好这件事情。”
范文程道:“王爷说的很对,王爷英明。”
(本章完)
第351章 不得闲()
“啪”一声,刚刚研制出来的燧发枪在手中打响。
下枪,从上面涂着桐油打着石蜡放水的双层粗布弹药口袋里面摸出散装的一个个加硬的牛皮纸包裹的蘑菇型子弹纸筒,左手持枪,右手大拇指指甲盖对着蘑菇型硬压环盖帽凸起轻轻的一划,然后一弹,盖帽就飞落在地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一个小小的三角形硬痕迹就出现了。
顺着这个折痕,里面的火药颗粒就倒进了枪管里面,颗粒火药是已经称量好的,已经用少许胶水粘合在一起的经过了烘焙的整体颗粒火药,也就是说把颗粒火药又做成了定量,大的,可以直接点火发射的颗粒火药。
这种颗粒火药是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射程能达到一百二十米的定量火药颗粒,射程误差不会超过正负五米,在一百一十米上绝对能打死一个不穿铠甲的人,什么布衣,棉甲,皮甲,哪怕你是穿了两层一指厚的松木板,也能轻易击穿。
一百二十米,相当于二百四十步,或者按照后世人计算的0。75米一步来算,也差不多是二百步左右,这个距离,即便是使用重型长弓的清军弓手也不能有效的把箭射这么远。
这个距离上,即便是战马冲锋,燧发枪手都可以打两轮以后,敌人才能进入一百米射程,而蒙古人的弓箭最近得到三十步或者六十步才能发挥作用,因为他们大都是用的是硬弓,短弓。
三十步也就相当于是十五米,六十不也就相当于是三十米,等他们进入这个射程之内,哪怕是两列的火枪手队也可以发射至少五到七轮子弹了。
如果火枪手足够多,敌人根本进不了一百步之内,相当于五十米远,三段式射击能保证敌人永远在五十米之外徘徊,当然敌人如果兵力充足,不怕死伤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也许能凭着人数消耗不少火枪手的子弹,也许能再突进点。
可燧发枪的改进使得这种发射速度提高了不止一点,简化了装填速度,简化了火枪手的从下枪到射击,到再次射击准备的时间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