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知营里可以获得一枚集体的红旗勋章,索科夫的心里不由一喜,暗说有了这枚勋章,以后部队的番号就变成了“荣获红旗勋章的伊斯特拉营”,营里的指战员如果得知这个消息的话,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的。
见到索科夫喜形于色,罗科索夫斯基又补充一句:“你们所获得的这枚集体的红旗勋章,我们在发表消息时,只能宣称是表彰你们奇袭德军中转站所取得战果,而不能提是因为成功地营救了雅科夫。我这么做,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索科夫等罗科索夫斯基一说完,便连忙点了点头:“只能是袭击德军中转站,并取得巨大战果的情况下,才有机会获得集体的红旗勋章。”
对于索科夫的机灵,罗科索夫斯基感到很满意,他后退了一步,把手背着身后问道:“米沙,你还有什么请求,都可以向我提出来。”
索科夫想起自己来这里之前,曾听别尔金提到,切尔内绍夫打算从自己的营里抽调两个连,来加强集团军右翼的防御。他一直想对罗科索夫斯基提这事,却始终没有找到机会,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司令员同志,我听说师长打算从我们营里抽调两个连,去加强和友军结合部的防御。”
罗科索夫斯基等索科夫说完后,扭头望向了马利宁,有些惊诧地问:“有这事吗,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是的,司令员同志。”马利宁连忙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切尔内绍夫说师里的兵力有限,因此便准备从无名高地调部队过来,因为他认为那个方向在短期内,暂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这不是胡闹嘛。”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不满地说道:“伊斯特拉营的人数虽然多,但他们负责的是一个单独的方向。若是调走两个连,遭到敌人的猛攻,剩下的部队能顶住吗?你立即去给切尔内绍夫打电话,让他取消原来的这道命令。”
马利宁点了点头,起身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看到罗科索夫斯基同意了自己的请求,不再从自己这里抽调部队,索科夫的心里暗松了一口气。他停顿了片刻,又开口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还有一个请求!”
“还有请求?!”听到索科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不禁微微蹙了蹙眉头,不悦地说:“你还有什么请求,就尽管说吧。”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索科夫见罗科索夫斯基有些不高兴,连忙向他解释说:“我们营里没有反坦克武器,我们的战士只能抱着集束手榴弹,和冲上来的坦克同归于尽。”
“我知道了。”罗科索夫斯基走到桌前,俯下身子,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走过来交给索科夫:“我给你们二十支反坦克步枪,以及配套的弹药,你可以立即到仓库里去领取这些物资。”
索科夫接过纸条,向罗科索夫斯基敬了一个礼,正准备离开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雅科夫叫住了他:“米沙!”随后,他走过来,和索科夫来了个热情的拥抱,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米沙,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救命之恩!”
:。:
wxi7
第140章 反坦克炮()
军需仓库门前执勤的梅莎特少尉,看到远处有一辆带篷的卡车,正沿着街道朝仓库缓缓驶来。他看清楚卡车前面挂着的牌照,是军需仓库的临时牌照后,心里觉得挺纳闷的,今天仓库里的车一辆都没出去,这辆车又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呢?
一名拿着信号旗的中士也看到了这辆车,他用手肘碰了碰梅莎特,好奇地问:“少尉同志,那辆车好像是仓库的车!”
“牌照倒是仓库的,可今天仓库没有车出去啊。”梅莎特吩咐中士:“让车停下来!”中士立即上前两步,冲着正驶过来的卡车,挥舞手里的信号旗,示意对方停车。
等卡车一停,梅莎特便带着中士上前,想问问这辆卡车是从何而来,到仓库做什么。他刚来到车旁,司机就探出头,笑着说道:“梅莎特少尉,原来是您在执勤啊。”
司机一说话,梅莎特立即就认出,对方是前几天到城南去送军服的,不过去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由于在战争期间,常有运输车辆被前线军队征用的情况,少尉对这种事情早已司空见惯,还以为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司机,没想到今天他却自己回来了。
“你一个人吗?”梅莎特一边问,一边探头朝驾驶台里望。
“少尉同志,还有我。”坐在司机旁边的索科夫连忙朝少尉挥挥手,笑着对他说:“我是到仓库里来领装备的。”
梅莎特看清楚坐在车里的,是前几天来领专门的那位少校,连忙抬手朝对方敬了一个礼,公事公办的说:“少校同志,请出示证件!”
索科夫连忙掏出罗科索夫斯基写的便条,夹在自己的军人证里,隔着车窗递了出去。梅莎特接过证件,仔细地翻看着,特别是罗科索夫斯基的那张便条,他更是反复察看笔迹,在确认无误后,将证件和便条递还给索科夫,随后冲站在门口的战士喊道:“把路障搬开!”
卡车在仓库的停车区停下,索科夫下车后,带着阿西娅来到了军需官办公室的门口。虽然门是虚掩着的,但索科夫还是礼貌地敲了两下门,听到里面有人喊:“进来吧!”他才伸手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正在桌后伏案工作的军需官,听到有人进门,头也不抬地问:“有什么事情?”
“中校同志,”索科夫走到桌前,笑着对军需官说:“我是来领装备的。”
军需官听到这个声音有点熟悉,一抬头,却看到了一张他最不想看到的脸。想到此人上次从自己这里讹了一箱肥皂的事情,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板着脸没好气地问:“索科夫少校,你又到这里来做什么?”
“中校同志,我到这里来,还能是做什么,当然领装备的。”索科夫将罗科索夫斯基所写的纸条,放在了军需官的面前,笑嘻嘻地说:“这是司令员同志写的条子。”
军需官拿过条子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立即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我这里没有反坦克步枪,别说二十支,一支都没有了。”
索科夫以为是军需官故意刁难自己,便陪着笑说:“中校同志,我的营装备的都是轻武器,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上次为了炸毁一辆敌人的坦克,我们牺牲了七八名战士。如果二十支反坦克枪给不了,那给十支也行。有了这种武器,将来面对敌人的坦克时,我们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军需官把罗科索夫斯基的便条往桌上一放,叹了口气说道:“索科夫少校,不是我不给,真的是仓库里没有。各师都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这种反坦克步枪成了抢手货,每次后方的补充一到,就立即被一抢而空。”
“中校同志,”眼看反坦克步枪是得不到了,索科夫只能退而求其次:“就算没有反坦克枪,您总要给我们一点别的反坦克武器,总不能每次都让我们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吧。”
军需官想了想,反问道:“索科夫少校,你的部队里有炮兵吗?”
听到军需官的提问,索科夫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有的,有一个炮兵排,不过到目前为止,一门火炮都没有……”
“行了,有炮兵就行。”军需官不等索科夫说完,便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军需仓库里还有一门反坦克炮,摆在那里已经很长时间了。今天我就自作主张,送给你们了。”
军需官领着索科夫和阿西娅,来到一个仓库前,他指着墙边的一门炮管长长的火炮,说道:“就是这门毫米反坦克炮,炮管长4米,全重1150公斤,最大射程8400米,最大射速13…15发/分钟。”
索科夫原以为军需官给自己的反坦克炮,充其量是有“敲门砖”之称的37毫米反坦克炮,没想到却是一门5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就在他对这门反坦克炮爱不释手时,又听到军需官说:“由于这种火炮的造价昂贵,比同类火炮贵十倍左右,因此只生产了371门。至于炮弹嘛,喏,墙边的四个箱子里,装的都是这门炮的炮弹。”
听说旁边的箱子里就装着炮弹,索科夫立即兴高采烈地打开了其中一个箱子,等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中校同志,怎么一箱只有三发炮弹啊?”他的心里忽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二营长的意大利炮都还有十七发炮弹呢,而自己在仓库里领的这门反坦克炮,居然只有十二发炮弹。
“没办法,”军需官耸了耸肩膀,无奈地说:“这种火炮在去年十二月就停产了,所以配套弹药的生产也就停止了。就只有这么多炮弹,你要的话,就拿去;不要,我也不勉强。”
一旁的阿西娅听军需官这么说,连忙拉了拉索科夫的衣袖,小声地问:“米沙,我们该怎么办?这个反坦克炮,要还是不要。”
“中校同志,”索科夫的心里在想,虽然只有十二发炮弹,但只要能击毁德军两三辆坦克,那也算值得的。想到这里,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果断地说:“这门反坦克炮,我要了。”
来仓库一趟,只收获了一门炮弹少得可怜的反坦克炮,索科夫心里自然不甘心,又缠着军需官说:“中校同志,一门炮太少了点,您再给我们一点别的反坦克武器。比如说反坦克雷,您给我们来两百颗!”
“什么,两百颗?!”军需官听到索科夫狮子大开口,差点暴走了,“你以为反坦克雷的生产是烤面包,把面团往烤炉里一放,过十几分钟拿出来就成形了?”他深吸了两口气,眼睛望着天空说:“就十二颗反坦克雷,你要不要?”
索科夫和军需官胡搅蛮缠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还能从他这里讹出点什么,谁知他居然主动给了十二颗反坦克雷,这真是意外的惊喜,所以忙不迭地答应了:“要要要!我要!”说完,他朝一旁的阿西娅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再给自己帮帮腔。
阿西娅看到索科夫的眼色,立即心领神会,便走到了军需官的身边,抓住他的手臂,摇晃着说:“中校同志,就算您给了我们反坦克地雷,但如果敌人的坦克不从我们埋雷的地段通过,这反坦克雷还是派不上什么用途啊。您看,能不能再给我们点什么别的武器?”
军需官本来想一口回绝的,但低头一看,居然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兵在恳求自己,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他迟疑了片刻,长叹一口气,对索科夫说:“好吧,索科夫少校,考虑到你们营的实际困难,我就再给你一批反坦克手雷,”他张开手掌比划一下,“就五十颗,多一颗都没有了。”
:。:
wxi7
第141章 布置阵地()
别尔金看到索科夫回来时,居然带回来一门反坦克炮,甚至还有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不由喜出望外,连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些反坦克武器,德国人就算来再多的坦克,我们也不用担心了。”
但索科夫却泼了他一盆冷水:“副营长同志,我们能获得的反坦克武器就只有这么多,用完了,可就没有了。”
“什么,就只有这么多?”别尔金看到战士们正从车厢往外搬的木箱,有些失望地说:“这未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