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世帝唐 >

第322章

永世帝唐-第322章

小说: 永世帝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这桥是沟通三晋大地与关中地区重要无比的大桥。所以,在搭建桥体后,还要对桥身、护栏等进行修饰。等一切完成,差不多也就到了二月了。”

    “二月。。。”李晋安道:“太子在正月立春时要参加圣人主持的籍田礼。等籍田礼过后,叔叔谏言太子亲自到这里来主持通桥之礼仪。”

    立春时节,阳和起蛰,万物皆春。先祖们认为是“斗柄东指”的结果,必须用一种盛大的仪式庆祝和迎接。于是,声势浩大的籍田礼活动应运而生。

    籍田礼亦称“藉田”。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

    藉田源自原始社会,春初部落长带头耕种,然后才开始大规模春耕生产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丰收)的礼俗之一。又称“亲耕”。寓有重视农耕之意。

    自周、汉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举行,亦有废而不举行者。届晨,以太牢祀先农神,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犁三推三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诸侯王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属耕播毕,礼成,命天下州县及时春耕。

    后汉书礼仪志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

    迎春活动中要出“春牛”。最早的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

    各朝代塑造土牛的时间不同。

    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清代则在每年六月,命钦天监预定次年春牛芒神之制,到冬至后的辰日,取水塑造土牛。

    所谓“春牛芒神”之制,实际上是根据历法推算那天是立春之日,以便确定春牛和芒神的位置。芒神虽然是神,并且还是天上的青帝,但是,这位青帝却跟老百姓非常接近,大家感到这是一位平凡之神,也很亲切,往往将芒神塑造成牧童模样。

    礼记上所说的“策牛人”,到后来,就演变成牧童,而称之“芒神”了。

    迎春活动出土牛,既表示送寒气,又告诉人们立春的迟早,要求适时春耕。

    如果立春在十二月十五,牧童走在牛的前头,说明当年春耕早;如果立春在十二月底或在正月初,牧童与牛并行,说明农耕不早不晚;如果立春在正月中,牧童便跟在牛后,说明农耕较晚。

    把李世民叫来主持通桥仪式?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啊想想怎么拍马屁呢?争取给他拍肿了!

第351章 王氏末路() 
拍李世民这样人物的马屁,注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论江湖地位,他是千万帮众的大唐帮派的二首领,未来的山大王。所以,权与利就不用想了;论钱财,在家国天下的思想下,国库里价值几个亿的金银铜钱都是他口袋里的。钱财也打动不了他。

    李世民爱字,尤其是王羲之的字。

    古人好风雅,上至高官权贵,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不爱收藏的。若论古代皇帝里书法成就最高的,当属宋徽宗赵佶,一手瘦金体独步天下。但要说对书法作品最狂热的,那一定是李世民了。

    李世民时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褚亮父子、颜勤礼、殷闻礼和殷令名父子等等,皆以书法闻名。

    除了设立弘文馆传习书法书外,李世民还将书法列为科举考试录取人才的重要一科,明订“楷法遒美”为科举选士标准之一。

    由于李世民既重视网罗书法人才,又重视书法人才的培养,不但唐代书法人才辈出,以后历朝的文人皆以书法的优劣也评定一个人的成就。

    李世民一生钟爱王羲之书法,还曾亲自为王羲之撰写传记。一生钟爱王羲之书法,还曾亲自为王羲之撰写传记。

    相传,当时有个叫辨才的光头藏有王羲之的最佳作品兰亭集序不愿出售,李世民就让御史萧翼化装成商人设计将兰亭集序骗到手中。

    由于对王羲之遗墨的搜集整理,又加之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的充分肯定,王羲之书圣的地位基本确立。可以这么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王羲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崇高地位。

    在颜氏家训杂艺篇中,颜之推提到‘梁武帝秘阁珍藏的图书、字画散失以后,我见到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书、草书作品,家里也曾获得十卷。’。

    但这事儿不能对李世民说。

    首先,那些王氏父子的字帖是颜氏的不是他的。其次,就算他从颜氏手里要来一两副字帖送给李世民,也与这黄河桥无关。他想拍马屁,还得从眼下这座桥着手。

    于是,他对李晋安说道:“可否请叔叔将太子出行的时间延后到三月中旬。”

    李晋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殷清风以为还要再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法李晋安,结果李晋安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但他还是解释道:“因为时间仓促,渭水桥建得比较简陋。

    但这里是沟通北都晋阳与帝都长安的重要桥梁,若还像渭水桥那般简陋,就彰显不出大唐天下一统的宏伟气概来。若是有胡人来此,并回到其故乡说,大唐那里有座丑陋无比的大桥,那小侄可就罪该万死了。”

    李晋安刚才多少也往这面想了,但他没想到什么胡人的问题。让殷清风这么一说,他立刻同意这座桥已经上升到事关国体的高度了。“你可有把握能在三月中旬之前完成?”

    现在是十一月初,距离三月中满打满算也就四个月多上几日,他真怕时间不够。“要不,再往后延延?”

    殷清风想了想,“小侄争取!争取在三月中完成。”

    李晋安还是不放心的说道:“等到籍田礼的时候你再通知我,若是成了,我再和太子说一声,若是不成,我再想办法帮你拖延几日。”

    殷清风无声的向李晋安行了个礼。

    在风陵渡凑合了一夜,再往长安走就顺利多了。

    马车进了春明门,李晋安说道:“你先回府里吧。若想去东宫最少也要梳洗一番,若是不想去,我代你向太子说一声。”

    殷清风道:“这等小事就不给叔叔添麻烦了。现在时光还早,若是不去东宫向太子禀告,总是失礼的。”

    “也好。”

    回到府里,第一件事当然是拜见父母了。

    殷元还没从学院回来,殷清风陪着裴氏、闻氏和柳氏说了一会儿话就回西院去了。

    十多天不见,不但殷清风有些思念家里的妹子,妹子们更是想他想得要命。殷清风的身影刚在西院大门出现,就看见月眉几个人在向这里跑来。

    “郎君”“郎君”

    殷清风感动的伸开双臂将冲过来的妹子们搂在怀里。

    相互诉说了衷肠,又简单吃了一口饭,殷清风再次出门去见李世民。

    黑旋风已经殷清风身份的象征了,哪怕已是宵禁的时间,巡街的和看守宫门金吾卫见到黑旋风就知道马上的人是谁了。所以,殷清风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东宫。

    没见到李晋安的身影,只有李世民自己一人在书房里练字。

    见到殷清风进来,李世民又写了两笔才落笔说道:“你在陕州那里也要建一座桥?”

    殷清风躬身道:“侄儿选择的地点,水流相对平和河道也较宽阔些,即使在河中建桥,也不影响船只往来。”

    李世民摇摇头,“知道你是好心,但你不应该留下那王承。王承性子贪婪,我这日正想找个由头罢黜他呢。被你这一搅和,我反而不好。。。算了,你也是无心之失。”

    殷清风刚才还奇怪李世民先问的不是三门的事情,而是问起了建桥,原来是出在王承身上啊。王承贪婪,那太原王氏呢?一丘之貉吗?

    可。。。你是太子啊想罢黜某个官员,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来吗?非要做些蹩脚的小动作,这样有意思吗?

    “你现在说说陕州的事情吧。”

    殷清风正定心神,“那三道礁石分别靠近河道的南北两岸以及河中偏北一侧。侄儿将两侧的礁石炸毁后,侄儿观水流已变得平缓,可使船只正常通行,且河中那道礁石过于巨大,所以就任其留在那里。”

    李世民早知道结果了,但殷清风来了他不得不问。他笑着说道:“我已经派人在那里勒碑为纪,让以后往来那里的船夫知道他们应该感谢谁了。”

    殷清风赶紧说道:“自然是感谢大唐太子殿下了!侄儿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李世民道:“多说无益。听晋安说,太原王氏的人要拜见你?”

    在如何对待世家的问题上,殷清风前后给了他两次截然相反的谏议。

    经过与殷清风的多次交谈,李世民对如何治理这天下已经渐渐有所明悟。他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在两个谏议中各采取一半。既不能坐看世家的势力强盛,也不能彻底消灭他们。

    他不敢保证他的后代能像他一样强势,那就给他们留下一个并不强大的对手吧。

    太原王氏在朝堂上几近无足轻重,但在那些世家当中和百姓口中,依然还是世家的分量。如何对待王氏,将预示着他对待那些世家将是什么态度。这需要拿捏好分寸。

    事已成定局,殷清风也不再和李世民争论什么扬不扬名的事情。但太原王氏这事儿得要李世民来定调子。“请叔叔明示。”

    “你当也知道,王氏的两支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的过往辉煌。富贵时他们未必相互守望,但患难时或许要相互扶持。所以,这一次王度是只代表太原王氏还是两支王氏,这就有区别了。”

    琅琊王氏在前隋时就已经衰败为普通家族,在朝中只有一人官职高一些。。。不对,王续因是许敬宗的姻亲。。。”

    殷清风心里一哆嗦,他就知道这事儿瞒不过李世民。

    由此,他联想到更多。

    他可以为自身利益派王雄涎暗杀王续一家,就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造李世民的反。。。。。若李世民这么认为的话。。。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看了殷清风一眼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叫王鼒的,仕隋朝为安都通守,封石泉明威侯。现在虽然没有仕唐,但多有财力。

    再说说太原王氏。

    王氏的家主,现在是其家族第四十八世的王度。

    王度的祖父王杰于周朝建德年间,曾跟从武帝征邺,为前驱大总管,后官至济州刺史,最终得了一个国公的爵位。

    其父王隆在隋开皇年初,以国子博士诏云龙门,曾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国之得失。他虽然只做过两任县令,但其妻为河东裴氏嫡女。

    王度本人做过前隋的著作郎、芮城县令、持节河北运粮赈给陕东,后被杨广罢黜。

    若他只是一个在乡的家主也倒罢了,其弟王通所授门徒具为名士,如薛收薛伯褒、温彦博温大临、杜淹杜执礼等;另一弟王绩在五年前待诏门下省。

    若王度只代表太原王氏,最多只是求你帮其族中子弟在仕途中更顺利些;若他代表两支族人,可能还要在钱财上有所图谋。

    不管他们求什么,你只管应承下来。若是你像对待裴氏和韦氏那样,要求其两支合并为一起也可以。

    但前提是,他们要迁徙至长安。

    你对他们说,你可以帮他们买下一个坊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