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裴氏甘心做煤黑子,就要让他们见到利益。蜂窝煤只是最低端的应用,简易锅炉加上浴室以及土暖气才显得高大上。
简易锅炉只需要一个燃烧室、一个加热舱、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一个蒸汽引出口就可以了。两个出水口,一个连接浴室、一个连接到土暖气上。
初民们想净身洁面只有去河里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养成了沐浴的生活习惯,至迟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记载。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人有临河祓禊的习俗,即暮春三月到河中洗浴亦祓除不祥,去病消灾。由此产生的节日,叫做上巳节。
上巳节和其他民俗一样,演变到了后来,已经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形式。
壮族:在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
侗族:在这一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
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
朝鲜半岛:三月三是燕子回归日,女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踏青,野餐时吃杜鹃花饼,喝杜鹃花酒和桃花酒,同时以蝴蝶占卜婚姻等等。
小东倭:这一天是女儿节,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又称人偶节、上巳节、雏祭节。
只有琉球还保持原汁原味:妇女会在海边洗澡,祈求健康。
影视作品中的浴器,以木桶和木盆为主,但那只是普通家世的浴具。
十六国的时候,后越的国君石虎的沐浴十分讲究。他将各种香料药物,装进丝织袋中,泡在池子里。到了严冬季节,将几十条铜制的龙,每条龙重几十斤,烧红后放在池子里,使水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种浴池,名叫“焦龙池”,又称“清婷浴室”。
但是,以古时的条件来说,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洗澡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否则,就不会出现“汉朝每五日一沐、唐朝每十日一休”的规定了、否则,礼仪聘礼就不会特别强调“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了。
取暖对古人来说也挺麻烦的。
石器时代的古人将地面烧热然后躺在上面,或者是围着篝火而眠。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
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
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
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
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现代人通常采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殊不知,聪明的古人也有办法去调节室内温度。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
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是什么使得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以椒为泥涂室”。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
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
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也被后人效仿。据世说新语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
同样,这样的做法只是有钱人的玩法,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炭盆取暖就是已经是很了不得了,就更别说什么手炉、足炉、熏炉了。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明代时,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
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除了用炭盆取暖,女真人发明的火炕才是最实用的。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覆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殷清风弄出来的土暖气,和九十年代农村的土暖气没什么区别:一端是进水口、水管连接散热片、再循环回到暖气炉的回流进水口。
思路有了,“装备”也有了,剩下就是安装的事儿了。
殷清风说明来意后,长孙氏兴高采烈的亲自给他指定安装的偏殿。
殷清风和任五商量一下后,将木墙拆掉、再用水泥将柱子也砌在墙里,剩下的空间足够了。
任五指挥人砌墙、砌浴池和挖掘排水管,殷清风则指挥人安装锅炉。
他搞不清热水器是如何分流冷热水的,所以他建了一个锅炉用来加热的,另建一个水塔来提供冷水的的。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澈,他在水塔里铺上净化层:最下面是细沙、往上是粗砂、再往上是鹅卵石。
水塔除了给浴室提供凉水,还要给锅炉提供净水。没有加压泵,所以水塔要高于锅炉,而锅炉的下端出水口又要高于浴室的进水口。一切全凭重力来完成水流的流向。
为了简便往水塔里倒水,他还“设计”了一套滑轮组。只要某个小太监站在梯子上,就可以轻松完成提水、倒水的过程。
水泥墙需要凝固。
在东宫凑合了一夜之后,第二天上午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候。
浴池的大小事先已经计划好了,所以,殷清风只需要计算出墙的面积和瓷砖的面积,就可以指挥工匠开始粘贴瓷砖了。
虽然这些工匠都是第一次接触贴瓷砖的活儿,好在只要严丝合缝外,并没有太多难度。
就在长孙氏已经等得心焦的时候,殷清风笑眯眯的出现在她面前,“小侄不辱使命,现在请婶婶前往一观。”
长孙氏脸露喜色,却矜持的说道:“带路吧。。。”
她刚说完,就自顾自的走在前头。
殷清风莞儿一笑,跟在身后。
“哇、唔”
一声惊讶后,长孙氏赶紧用手捂住双唇。
青色的墙体和地面因为有瓷釉的反射,显得熠熠生辉。但这不是长孙氏惊讶的原因。
浴池长五米宽四米,其中一面池壁是斜面的,而斜面的顶端是四个圆形的凹面。只要人躺在斜面上,再将头部枕在凹面里,哪怕是睡着了也不怕。
古人用的浴桶,只是一个大一点的木桶或木盆。想要洗澡,或者站着或者蹲着,属实很累人。
现代的公共浴池,也差不多,大多是方形或圆形的浴池。想要泡澡,必须等老老实实的坐好,根本就没有什么舒适可言。
殷清风自己改进的木桶,是在里面加了一个两层台阶。想慢慢享受的时候,可以坐在台阶上不紧不慢的洗。
所以,他现在设计的浴池就带有斜坡和枕窝。
浴池四面的瓷砖上是百花图案、天花板是百蝶图、浴池斜坡的背后是百子嬉戏图、正面的墙上是百凤求凰的图案。
所有的图案都是浅浮雕,就连地面为了防滑,也是素色的一组组诗词图案:
庄姜的作品燕燕、许穆夫人的载驰、班婕妤的怨歌行、卓文君的白头吟、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苏蕙的回文诗璇玑图、左芬的离思赋、谢道韫的泰山吟等等,总之,都是唐之前出名才女的诗、歌、赋。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四友,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但,这个说法要很晚才出现………最少,是在绘画这种技艺被大多文人掌握之后的事儿。
从帝舜的妹妹“夥首”………这个文献最早提到的专业画家开始,一直到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为止,绘画的技术更多的是掌握在为帝王、诸侯建造陵墓的工匠手里。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古代图画都是从墓室里找到的。
从曹不兴开始到唐朝初期,可被载入史册的画家只有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萧绎、谢赫、曹仲达和杨子华等等寥寥无几的人。
这些人里面除了最后两位是北朝人,剩下的都是东晋和南朝出名的家族的子弟。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绘画只是他们个人的爱好,并没有作为一个“族学”传承下去………除了殷清风出身的殷氏出外。
殷氏家族可是被世人真正称为“累代工书画”的家族。
长孙氏低低的惊呼后,环目四顾。
她喃喃的说道:“以后本宫都想长住于此了”
第219章 挥起屠刀()
绘画需要工具,更需要媒介。
所以,“纸”作为绘画的媒介才是绘画兴旺与否的基础。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方絮被人们意识到可以在上面写字后,便被人们主动制造出来,但由于其成本相对竹简和丝帛来说还是太高,所以只被上层阶级所掌握和使用。东汉蔡伦正是根方絮的产生方式据改进了造纸术。
从此以后,以麻纤维为主的纸张代替了丝纤维的方絮。
纸,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在问世之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因为掌握了大量竹简,也就是书籍的那些家族立刻将造纸术据为己有。他们很清楚,一旦纸质的书籍大量出现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他们一面自行培养造纸的工匠以供自家使用,一边严谨技术泄露。所以,蔡侯发明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