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当中的关节还有许多需要打通。
最起码,辽国绝对不会坐视他武大在燕云十六州坐大,恰恰相反,他们势必会对武打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压。
第316章 假肢?()
(第四更~求正版订阅,求票,谢谢。)
有许多人都曾经说过,成功不只需要努力,更需要机遇,需要天赋,然而事实上,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而言,还没有资格拼天赋,更不会有从天而降的所谓的机遇。
有句老话说的好,努力不会有收获,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这句话,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许多人都选择了无视,甚至不屑一顾,这是一种要不得的颓废心理。
武大穿越而来,而且穿越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绿帽王,他是如何崛起的,看似是轻而易举,实则是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努力着,才将阳谷,将武府彻底发展了起来。
然而如今,一朝惊变,虽不能说是尽数付之东流,但以他如今的处境,的确需要重头再来。
无论他在大宋境内有多少兄弟多少作坊,如今的他,全都拿不回来;
无论他以前过的是如何的锦衣玉食,如今的他,只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啃着不见油水的干粮。
二龙寨,实在太穷了,莫说是可以炒菜的菜籽油,这里连水煮青菜都是奢侈,大多数只有野菜
唯一开荤的日子,就是大胜的时候,平日里兄弟们在山上打猎攒起来的猎物,可以大鱼大肉一次。
众所周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武大却没有丝毫抱怨。
或许换了其他人,从堂堂武大官人转换为一名强盗土匪,会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会颓废不甘,但武大没有。
或许,他有不甘。
说通了胡县令之后,就算终于打破了僵局,这是武大进取的第一步。
以前在阳谷发展的迅速且根基牢固,但这里不同,这里是异国他乡,以武大如今所处的位置,他已经失去了原来所有的根据。
在这里,他没有几名信得过的兄弟;在这里,也没有处处维护他武府的百姓;在这里,也没有他可以借势的朝廷大员,只有一个位置尴尬的胡县令,却还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就连聚集百姓,都需要武大出谋划策。
总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武大如今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机遇,他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句话说的似乎有些酸气冲天,不是咱们所擅长的风格,但事实上,的确就是如此。
如何重新崛起,如大宋境内的阳谷遥相呼应,这是一个大问题。
武大没有其他的大本事,他只会赚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钱能使鬼推磨,哦,不好意思,是有钱能使磨推鬼。
武大的想法很简单,想办法先赚第一桶金,然后推动发展自己的商业帝国。
当初他刚穿越到阳谷的时候,是因为西门庆那货出资拿了第一批启动资金,构建了制盐坊,打那之后才一发不可收拾。
而如今,武大身边没有投资人。
所以,他如今所勾画的作坊,必须是一些小玩意,一些不值钱的东西,造价简单,薄利多销。
而且,他弄出的作坊必须是新花样,必须不能与阳谷的有所重复。
如若不然,只要不是傻子,有心人只需稍微动动脑子,就会明白他武大官人跑到燕云十六州来了。
当然,这件事到最后肯定还是瞒不住的,但以如今武大所处的局面,必须先瞒住,而且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
到底应该勾勒什么样的作坊,才能既不引起各大势力的猜忌,还能造价低廉,且有市场,这就让武大伤透了脑筋。
武大把自己憋在屋里数个时辰,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冒出来,又一个一个被推翻。
折腾了半天,武大发现自己居然迟迟无法动笔。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武大点燃油灯,怔怔出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武大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黔驴技穷了
“邦邦邦”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突然传来的敲门声。
武大敞开门,便看到一位老汉端着一碗饭,站在门口。
“二当家的,吃完饭再忙吧。”
老汉衣衫褴褛,一头白发,咧着嘴,露出一口缺了门牙的黄牙,显得极为憨厚,又有些可笑。
武大接过饭碗致谢,又问道:“老人家,您是……?”
老汉笑吟吟的,“二当家的,我就住在您的隔壁,我姓王,山上的兄弟们都喊我老王头,您有什么吩咐直接喊我就成。”
你有困难我帮忙,我佐壁我姓王?
武大啼笑皆非,“原来是老王头,进来坐吧。”
老王头迟疑了片刻,跛着脚,一颠一颠的走进武大的房间,却没敢落座,显得有些局促。
“老王头,坐啊,都是自家兄弟,没那么多规矩。”
这老王头武大也听说过,只是一直都没见过。
听说他原本是附近山上的一个猎户,摔断了腿,当初二龙寨成立之初,便把老王头喊来了寨子,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饿死不是?老王头一辈子都没成家,是个老光棍,为人却很实在,入了寨子之后不想光吃饭不干活,可他又帮不上忙,就帮衬着给兄弟们做饭吃。
这么多年过去,老王头在二龙寨也是资格极老的老前辈了,深得大当家袁有望的信任。
大概是这几日武大老把自己憋在屋里,大当家的便把老王头安排在了武大隔壁,给武大做饭送饭啥的。
“老王头,您这腿……这么多年也没找大夫给瞧瞧?”
“看啥哩,咱这儿又没大夫,县城里的大夫也都被当兵的抓走了,没地方治哟。”
武大点了点头,老觉得自己似乎想起了什么,可又无论如何都抓不住。
瞎聊着吃完饭,老王头收拾了碗筷就走了。
武大揉着脑袋,冥思苦想。
不知过了多久,武大突然眼睛一亮,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
老王头说哩,这附近没大夫,城里头也没大夫,这个不是重点,武大也不会看病,重点是老王头的腿……折了,没人给治,这才是重点。
如今大宋正与辽国开战当中,虽然自从雄州城一役后只有一些墟模的交锋,但缺胳膊断腿的还是数之不尽的。
缺胳膊武大没办法,断了腿还是可以琢磨琢磨的。
做个英勇的假肢贩子,这个想法如何?
武大摩挲着下巴,诡异的笑了起来。
第317章 绝世名医?()
有些事情,是触类旁通的。【//小说 更新快请搜索】乐…文…
假肢这件事情,看起来很不靠谱,实际上对于武大的帮助的确很大。
如今胡县令正在二龙寨的暗中帮衬下,秘密聚集百姓前往良乡县县城。
无论这件事能否成功,恐怕胡县令的这个县令之位,在此事过后,辽国会随便抓县令的一个小差错,大做文章,让他滚蛋下台。
胡县令好歹是吴刚的好言知己,胡小月的父亲,武大需要给他一份功绩,一份可以保住他县令之位的功绩。
想必,如若胡县令突然上报,说他为朝廷寻觅了一位可以帮辽兵“嫁接”假肢的异人,这件功劳便足以保住他那个小小的县令之位
其次,武大可以借着这件事,与辽*方扯上一丝关系,日后做起某些事情来,想必会也更加如鱼得水一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武大要能成功做出假肢来。
如果是在后世,隆胸、整形那种微观手术都能做到,做个假肢算个屁啊,可在大宋这个年月,可就难为死武大了。
原因无他,他手上没合适的材料,何况他也不会做假肢,需要慢慢琢磨。
武大一声令下,四大金刚屁颠屁颠的给武大抗来了一堆圆木和铁疙瘩,然后按照武大的吩咐,给武大打下手。
没材料,只能拿木头和铁条来试手了。
其实这玩意很简单,铁条烧红了融在一起,搭个简易的骨架,然后再用道具将圆木切开,锉出外形,用铁钉镶嵌在一起,一个粗糙的假肢就算完活了。
只是,舒适度有待提升。
武大预估,用动物的骨筋(比如牛筋)熬制出来取代圆木作为外形材料,用百炼钢来做骨架,无论是舒适度还是耐久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百炼钢结实耐用,多次反复锻打排除了钢中的夹杂物,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唐宋之后,虽然因为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导致百炼钢工艺有所减少,但武大相信,他整不来这玩意,辽*方一定有能力弄来。
人多力量大,不多时,几副腿部假肢出炉。
二龙寨也有那么几个断了腿,整日拄着棍子瞎溜达的兄弟,武大把他们叫来,给他们安装上了假肢,还真别说,这玩意好使。
虽然由于尺寸不够精准,走起来一跛一跛的,更无法做到健步如飞,可起码走路已经不成问题。
这是大喜啊,二龙寨的兄弟们佩服武大的手段之余,更对那几位断了腿的兄弟高兴,没说的,开宴!
自从武大来了二龙寨之后,二龙寨开宴的次数明显增加,武大表示很担忧,照这个速度下去,附近的动物估计要被自己这些人给吃没了。
……
最近胡县令很忙,附近几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县令,秘密赶到了他的府邸,密谋了许久,各自散去,准备聚集百姓事宜。
这些下令都是华夏子民,为了百姓做事,本就义不容辞,何况他们虽然是一县之长,但也没少受辽军欺辱,有机会打压辽兵的气焰,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
武大的突然造访,让胡县令有些措手不及。
他对于武大的身份已经深信不疑,他也相信武大的手段,可是他很害怕武大这个时候又来了,是不是又要让他整出什么幺蛾子。
武大此行带了一名“嫁接”的假肢的兄弟,胡县令再次见识了武大的手段,听说武大要把这么大的一件功劳拱手相让,胡县令不由怦然心动。
人性总是贪婪的,虽然他胡县令骨子里还没忘本,还没忘记自己是汉人,可只要能升官发财,他绝对不会拒绝
从前线退下来的辽军伤兵有很多都会路过良乡县县城,胡县令去请人,而武大则乔装打扮了一番,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出双眼,静待“客人”上门。
不多时,一名浑身披甲的辽兵头目,带着几名辽兵,气势汹汹的冲进来了胡县令府邸。
辽人的容貌与汉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头颅很圆且很宽阔,额头狭突,狭鼻狭面,鼻颧角偏大,下巴处生有浓密的络腮胡。
辽人头目很不友善,目光凶厉的看着武大,“哇啦乌拉”说了几句什么,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话,语气很是不善,大约他是不太相信武大能为辽兵装上假肢。
胡县令的脸色有些难堪,他是懂的契丹语的,对那头目解释了几句,又对武大说道:“这位是大辽一位步兵指挥使大人,他要请先生您摘下面罩。”
胡县令之所以用“先生”来称呼武大,自然是为了掩盖武大的真实身份。
武大没搭理他,让身旁的兄弟将他腿上的假肢拿下来,武大再帮他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