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之刺遍江湖 >

第232章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232章

小说: 盛唐之刺遍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宪宗和吴元济的“眼神对恃”持续了几秒钟。

    终于,宪宗轻舒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吴元济,你老实认罪,朕自会秉公处置。”

    “谢陛下。”

    吴元济跪在地上,俯下身去,磕了个头。

    看表面形势,宪宗高高在上,吴元济磕头认罪,是一个很自然的“御审”场面,但是罗子骞心里明白,这一场较量,其实是吴元济完胜。

    他的脑袋反正是保不住的,能够闹个“痛快的”,再保住妻儿,已经是莫大的便宜了。

    这其实……是个让人没想到的局面,也是个有趣的结果。

    吴元济被抓了,跪在皇帝面前,本来是极度劣势,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吴元济铁嘴钢牙,大放厥词,哪壶不开提哪壶,然后……他居然……达到目的了。

    大鼻子啊大鼻子,也真有你的。

    ……

    罗子骞无意之中,看了一场“吴元济智斗皇帝”的热闹,觉得颇为过瘾,这场较量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是颇为耐人寻味。

    比起自己刚才在丹凤门外大战熊弼,别有一番意味儿……

    ……

    不过,罗子骞心里非常明白,对于这种“宫廷秘事”,最好还是装傻,你得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看懂。

    皇帝那些不欲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你若是知道了,那离着掉脑袋,也就不远了……

    ……

    李之明走上前去,对宪宗躬身施礼,“禀陛下,刚才在丹凤门外,罗子骞力战刺客,殊为英勇,已经将刺客熊弼,格毙于街头。”

    “哦,很好。”宪宗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愉悦的神色。朝着罗子骞轻轻点了点头,“罗子骞,那个刺客是什么来历?”

    “回禀陛下,”罗子骞上前两步,“刺客名叫熊弼,绰号霹雳天王,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手下。”

    “哼,又是李师道。”

    宪宗的脸上,涌上一丝愤懑,但随即又一闪而逝,他对罗子骞说道:“此事先不必声张,现在,大家都去麟德殿。”

    “尊旨。”

    罗子骞明白宪宗的意思,他说“此事先不必声张”,是为了不刺激李师道,反正李师道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儿,暗中准备对付他就是了,没必要先大吵大嚷。

    现在,把别的事先放放,去麟德殿参加盛宴。

    噢……国宴。

    宪宗皇帝要在麟德殿宴请所有来到长安的罗家军官兵,一下子宴请两千多人。

    哇……好大气魄。

    那麟德殿盛得下吗?这您可就少见多怪了,大明宫里地域广阔,别说宴请两千人,便是宴请两万人,也绝无问题。

    虽然遇到了刺客,并且还受到了吴元济的“要挟”,让宪宗都觉得意外,也有些不高兴,但是这毕竟都是些小插曲,从大局来说,今天还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在数万老百姓的注目下,胜利之师押解着敌首凯旋,大壮了国威,提振了民心士气,这在国家历史上值得书写一笔。

    现在,审完了吴元济,要大摆宴席,君臣同乐。

    ……

    麟德殿建在太液池西,高大壮观,南北长一百多米。

    为什么这座宫殿会有这么长?

    其实,麟德殿和其它的大殿一样,都是一个“组合建筑群”,包括前殿、中殿、后殿,中殿左右各有一个方亭,后殿两边还各有两座楼。高低错落,连绵成片。

    殿前是一个宽大的广场。

    这个广场有多大呢?可以骑着马打“马球”。

    麟德殿,就是这么宽阔宏伟。

    现在,两千多人马,全都开到麟德殿前。

第399章 韩愈() 
罗子骞这才换下侍卫服装,穿上官服,回到了罗家军的队伍里。

    一群兵将,喜气洋洋地把罗子骞簇拥在当中,一片欢天喜地,刚才在丹凤门大街上,一场大战,踢死霹雳天王,这是硬碰硬的功夫,让官兵们的兴奋与骄傲简直是达到了顶点。

    “罗将军,真提气。”

    “罗将军,真给咱们罗家军长威风。”

    ……

    麟德殿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扎起了布棚子,案几桌凳已经摆好,酒宴都备好了。

    (可不是现代那种高桌高椅哦,而是低矮的长条案几,铺在地上的厚布垫,是坐在地上吃的。)

    每个桌案上,都放着成坛的美酒。

    士兵们一片欢呼雀跃,能够参加“国宴”,这是莫大的荣耀,回去能吹一辈子牛逼的。

    直到七老八十了,也可以得意洋洋地捋着白胡子说:“我当年参加长安城大明宫里国宴的时候……啧啧……”

    那是多么荣光的事情啊……

    ……

    本来按照陈弘志等人的安排,罗子骞、李愬、郭乐等大将,是要在殿里设席位的。但是罗子骞婉拒了,他说:“请裴相国他们,在殿里吧,我和我的士兵们在一块儿。”

    在这个光荣而喜庆的时间,理应官兵同享。

    结果,裴度、李愬、李光颜等人,也都纷纷表示,“我们也不在殿里,大家就都在外面吧,千人同乐,那是难得的场景,何必把自己搞得冷冷清清?”

    于是,大家就全在外面设席。

    寒冷的冬天,因为两千余人的欢腾,整个麟德殿前,一片热火朝天,也没人觉得冷了。再加上这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简直有点三月小阳春的感觉。

    ……

    酒宴前面的前奏,是由一位官员,代表皇帝宣读表彰嘉奖文告。

    这位官是谁?韩愈。

    哇……唐宋八大家的头一位啊。

    名贯古今的大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那是闪耀于史册的杰出人物啊,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

    不过,说起来有点可笑,唐朝的官兵们,对韩愈的了解和尊敬,只怕比罗子骞还差得远。

    罗子骞,从小是读着韩愈的文章长大的,象《师说》、《杂说》、《进学解》等等,象异曲同工、兼收并蓄、业精于精……这些使用广泛的成语,都是当初韩愈创造的。

    但是,在唐朝,韩愈可没这么大的名气和影响,相反,他是个命运多难的人。

    说起来有点可笑,韩愈这个人,才高八斗,做起官来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七上八下”。

    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凭着才学,能当上大官,然后又被贬,然后再当上官,然后又再被撤职……就象个葫芦在水里似的,一会上来,一会下去。

    每次当大官也当不长,屁股在官位还没坐热乎,便给一脚踢开,罢免了。屡次三番,宦海沉浮。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就一个:这个人太耿直了。

    只要是瞧见有不平的事情,韩愈可不会管你老羊上树,一定要直言不讳,痛陈痛斥,在皇帝面前无所顾忌,“当当当当”一通乱冒。

    每每把皇帝惹急了,听烦了,于是,把官帽就给他撸了。

    撤职!

    然而,这个人实在是太有才了,他推动了散文更新运动,大力提倡儒学,开辟了诗文发展道路,在诗文、道学、理学等方面均有独到建树。

    因此,每每皇帝怜惜他的才华,便又想起他来,重新启用,再加上裴度、白居易等人,同韩愈关系很好,总是帮他说情,就这么着,往往又能东山再起。

    但是,架不住他嘴没把门的啊,一通直言直谏,又把皇帝给惹恼了,于是,贬,把你贬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一边凉快着去吧……

    这些年以来,韩愈考中过进士,当过校书郎、国子监博士、监察御史、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行军司马、袁州刺史、国子祭酒、右庶子……种种大大小小的官职,其履历之丰富,简直是无人能比。

    有点眼花缭乱。

    要是让他填履历表,那可麻烦了……

    ……

    这一回,韩愈也是刚刚“平反”。

    说起来,挺有意思,前几年因为关中大旱,灾民遍地,流离失所,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痛心不已,亲自前往关中,察看灾情,结果跟当地官员打了一架。

    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地的地方官好大喜功,向朝廷奏报“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下,韩愈如何不怒?当即痛斥,并写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上报朝廷。

    你上报就上报吧,但这位韩老先生,脾气可不是一般的耿直,他在奏疏里,除了叙述灾情,还把那些隐瞒灾情不报的官员,抨击了个遍,直斥他们“祸国殃民”。

    这也罢了,他们欺君罔上,应该痛斥,但是,这就算完了吗?没有,韩愈在文章里,直截了当,告诉皇帝,你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一二三……

    皇帝看了奏章,不高兴。

    你在我这儿装明白,装得过分了吧?我还轮不到你姓韩的来给我下命令。

    当然,那些受到韩愈痛斥的老臣们,自然更不高兴,群起而攻之。

    就这么着,皇帝一声令下:免。韩愈被撤职,远赴阳山当了一个县令……

    这回,裴度瞅准时机,向宪宗保奏,说是韩愈才干过人,应该回来帮他处理淮西事务,好说歹说,这才把韩愈给弄了回来,当了个“行军司马”。

    反正韩愈对于官职升降,也习惯了,回来以后正赶上皇帝龙心大悦,宴请罗家军士兵,因此命令他:“写一篇文章,铭记此次淮西大捷。”

    这对于韩愈来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拿起笔来,一挥而就。

    ……

    当韩愈代表朝廷,站在麟德殿的高台上,向罗家军官兵们宣读他写的《平淮西碑记》的时候,心情最激动的人,可就算得上是罗子骞了。

    这是载于史书的大事啊。

    一代文坛巨匠,就站在面前,朗诵自己的千古名作。看着朝服峨冠的韩愈,一脸着重地站在麟德殿前的台阶上,罗子骞眼里那股景仰幸福之情,简直……不能形容了。

第400章 天南海北() 
李愬对罗子骞笑道:“罗郎,看你怎么这么激动啊。”

    “李兄,这是韩愈啊。”

    “韩愈怎么了?”李愬不解地问道:“你以前认识他?”

    “不认识。”

    也难怪李愬不明白,韩愈在当初,并不得志,甚至也算不上大人物,远不如他在后世那么声名显赫,光耀千古。而且……论现在的官职,韩愈要比罗子骞小得多,他甚至还没周香玉官大。

    李愬笑道:“这位昌黎先生,才学真是没的说,堪与白翰林相媲美,只不过脾气太倔,屡次直言犯谏,这才数次遭贬。沦落流离。”

    罗子骞默默点了点头,心道:“韩愈若有你李愬一半狡猾,他也不至于这样沦落了。”

    ……

    韩愈开始宣读文章:

    唐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玄宗,崇极而圮,河北悍骄,河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克,益戍以兵。夫耕不食,妇织不裳,输之以车,为卒赐粮。外多失朝,旷不岳狩,百隶怠官,事忘其旧。帝时继位,顾瞻咨嗟;惟汝文武,孰恤予家。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魏将首义,六州降从……

    文章很长哦,作者可不敢全篇照搬上来,也没必要。

    说实话,韩老先生这篇文章,水平是没的说,骈四骊六,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