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之刺遍江湖 >

第228章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228章

小说: 盛唐之刺遍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妃点了点头,“罗子骞,其实……你可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们,能在外面,天高地阔,走马江湖,择一知己共度一生,唉,想想也让人心驰神往……”

    罗子骞默然了。

    秋妃说的,都是实话,在宫里过这样锦衣玉食,却是无滋无味的生活,并且还时时处处提防倾轧,真是既气闷又痛苦。

    “罗子骞,你记住,无论宫里宫外,切不可提起‘舒王’、‘罗令则’这几个字,那是本朝最忌讳的字眼儿,若是妄加议论,不会问你什么青红皂白,也不论你立过多大功劳,也一定是立刻斩首的。”

    罗子骞站起身来,朝着秋妃作了一个揖,“谢谢娘娘指点迷津,罗子骞终生难忘。”

    ……

    “罗子骞,我问你一句话,假如哪天有人要杀我,你能救我一把么?”

    “这个……罗某若有可能,一定倾力相救,不过,娘娘多虑了,圣上不论以前……再怎么如何,现在算得上十分英明,见识极高,尤其是天下初定,四海昌隆,应该不会出事。”

    秋妃点了点头,“你说得倒对,圣上登上大位以来,确实才华出众,治国有方,这些年来,宫里平静安祥,从来没闹出过乱子,不过,他这人宠信宦官,早晚有害。”

    罗子骞发现,秋妃是个见识极高的女人,一语中的。

    确实,宪宗是个明白人,算得上好皇帝,但是宠信宦官这一条,确实有点差劲,吐突承璀……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罗子骞,你在宫里,时日不会太多,但是每时每刻,均须多加小心,除了保护圣上这一条之外,无论看见什么争权夺利之事,万万不可参与,不可轻言,更不可对外人提起,宫里一切事项,你看见了,就让它烂在肚子里好了。”

    这番话,可是金玉良言了。

    罗子骞望着秋妃,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谢谢你,阿果。”

    秋妃听了罗子骞这句话,登时笑逐颜开,满面都是兴奋欣喜之色,一抹红晕,涌上脸庞。

    “我……真高兴。”

    ……

    有小宦官匆匆通知罗子骞:“圣上命你化装成随从侍卫,随圣驾出城。”

    罗子骞听了,登时心里一喜,问道:“是出城迎接凯旋军队么?”

    “是的。”

    哈哈……他们终于到了。

    押送囚车的队伍,走得甚慢,直到此时方到长安。

    罗子骞知道军队一到,自己这个说不清是甜还是苦的“皇宫侍卫”的任务,就快要完成了。现在跟着皇帝一起,去迎接自己的队伍,去迎接李素、郭乐、周香玉他们……

    心里不由涌起一阵兴奋。

    他跟着小宦官,来到清晖殿,看见宫里的宦官侍卫们,正在忙忙碌碌,皇帝那座巨大的銮驾,已经准备好了,金顶黄带,黄缎车围,装饰着数条金色龙纹,异常华丽,车身上绘有盘龙彩画,看上去精美无比。

第392章 异响() 
侍卫头领李驰,匆匆给罗子骞拿来一套侍卫服色。

    “请罗将军换上,就陪在銮驾旁边。”

    “是。”

    李驰冲他笑了笑,毕竟罗子骞的官阶比他高得多,但是此时冒充侍卫,却算是他的“手下”了。

    “罗将军,我们已经在城里城外,部署了大批明暗警卫,但是贼人狡猾,仍然不敢放松,请你随时陪伴在圣上左右,不可离开一步。”

    “放心吧。”

    ……

    皇帝出宫,这是大动静。

    平时说的“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只是通俗说法,道路事先打扫干净,这是必须的,不但要扫干净,而且拓宽碾实,防止皇帝的车马打滑抛锚,每隔不远,便设一水缸,盛满清水,不过这可不是为了“泼街”用的啊……你把街上搞得湿漉漉的,踩一脚泥巴,那怎么行?

    水缸是象征意义,因为皇帝是“龙”,所以不能离开水,准备水是“龙行水道”之意。

    皇帝的车马队,前面后面,均是羽林禁军护卫,刀枪林立,戈甲森森,銮驾前面,排有仪仗式的红伞蓝伞两列,金瓜武士数名,曲柄黄伞四对,绣龙红扇三对,吾杖二对……

    仪仗队排了有一里长,还不算随从护卫。

    今天宪宗出行,还远不止这些。

    因为是出城迎接凯旋之师,所以文武百官,也都一同出城,各级官员,按等级排列,在丹凤门前拉了长长的一溜,马匹轿子,依次列队,在丹凤门大街上见头不见尾。

    不仅如此,今天的长安城,比节日还要热闹,迎接军队凯旋,皇帝亲自出城,这是多少年难得一见的热闹,因此老百姓纷纷出门观看,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几乎是万人空巷。

    ……

    罗子骞从清晖殿里,护送着宪宗皇帝上了那座巨大的金黄色銮驾。

    宪宗今天显得很高兴,苍白的脸上愁容少了许多,洋溢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他抬头望望阳光明媚的天空,轻轻舒了一口气,对罗子骞说:“天色不错。”

    “是,今天是个好日子。”罗子骞躬身答道。

    对于皇帝来说,能够说些“天色不错”之类的闲话,已经挺难得了。

    队伍出发了。

    ……

    罗子骞骑着独角兽,紧紧跟随在宪宗的銮驾旁边,随时观察着旁边的动静,防备刺客突然出现。

    他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皇帝的銮驾车,前后左右全是羽林禁军,层层护卫,若是旁边窜出“不轨分子”来,离着老远便会给士兵围住杀死,哪里能闯到皇帝身旁?

    就算是从天而降,也冲不破这一层层天罗地网。

    ……

    长安城内,街道笔直,就象是棋盘一样,顺着朱雀大街往前走,一直也不用拐弯,径直奔向城外,街道平整宽阔,一路上根本就没有普通城市里那种弯曲复杂的地形。

    这样的城市布局,世界上仅此一例。

    雄伟而壮观,简单而大气。

    你可以闭着眼睛往前走,只要别拐,就不会走错路……

    ……

    大队人马,来到长安城外,罗子骞看见的,是一副更让他惊诧的景象。

    城外本来是一片荒原,冬季里更是数里空旷,但是此时却是聚集了大批的百姓,一片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笑语喧哗。

    莫不是长安城的百姓,全都跑出来看热闹了吧?

    大路正中,扎起了宽大的彩门,以木杆树树搭建,缚以彩带,看上去漂亮又喜庆,两旁摆起一溜威风锣鼓,几十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手持鼓槌,敲打着鼓面“咚咚”山响,锣鼓后面,是一队队的彩旗,彩旗下站着数名吹鼓手,吹起唢呐,“伊里哇拉”好不热闹。

    嘿,好欢腾啊。

    李驰对罗子骞说:“这些锣鼓队、唢呐手,并非宫里安排的,都是城内百姓自发组织,咱们要严密注意,防止里边混有贼人。”

    “好的。”

    罗子骞知道,若人奸人行刺,必定是在城外,人越多越乱,他们越好下手。

    他仔细审视着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以及敲锣打鼓的民众……

    ……

    远方,队伍出现了。

    一溜长长的马队,蜿蜒西来,两千匹分健马踏着大地,发出一片锣鼓似的蹄声,在冬天平坦宽阔的大路上,队伍一溜疾驰,越来越近。

    “过来了,过来了……”一片乱嚷乱叫。

    宪宗皇帝掀开了銮驾的厚布帘子,和大家一起,向越走越近的队伍观看。

    罗子骞紧张起来,他手里握着青芜刀的刀柄,向四周察看,观察哪怕是一点可疑的动向。

    人群……鼓手……

    老百姓们全都兴高采烈,望着驰过来的军队指指点点。

    宪宗皇帝从车上下来了。

    两个宦官一左一右,为他打着帘子,宪宗站在车辕旁边的踏板上,在陈弘志的搀扶下,慢慢下车。

    正在这时候……

    罗子骞耳边听到了一声异样的声响:“吱——”

    实际上,此时的罗子骞,正在高度警惕,他一眼也没去看那只越走越近的罗家军队伍,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在宪宗皇帝下车的这个瞬间,其实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紧盯着那只队伍,大家都在等着欢迎它,都在心里一片欣喜,此时若是有刺客,那便是最容易得手的时候。

    果然——

    罗子骞高度紧绷的神经,使他在一片乱哄乱的议论声、震天的锣鼓声里,听到了这一声轻微的奇怪响声。

    “吱——”

    不好!

    这是箭在空中飞行,划破空气发出的声响。

    而且根据这凄厉刺耳的破空声,罗子骞一下就能判断出,这只箭来势迅猛,速度奇快,射箭人一定有无比的高超的射箭技艺。

    这一瞬间,罗子骞的脑子里一下闪出一个人的名字:神箭王张信。

    一定是他!

    ……

    此时的宪宗皇帝,刚刚在陈弘志的搀扶下,从车里走出来,身子还没迈到车下。

    他是个身体柔弱的人,没有丝毫的武功,更听不见什么箭在空中飞行之声。

    他毫无防备。

    就在人群的欢呼与鼓噪声中,三只黑色的羽箭,象流星一样,划空而至,直朝着宪宗皇帝的身上飞去,分成上、中、下三路,直取他的头、胸和腿。

第393章 盛仪() 
宪宗不但不会武艺,而且动作也特别慢。

    可以说,他对外来的袭击,没有丝毫和防御能力,象抵挡、躲闪之类的动作,完全不会。

    这三只飞向他的羽箭,别说他根本就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是躲不过去的。

    “嗖——”

    三只箭,瞬间飞至,应该说,射箭的刺客,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宪宗刚从銮驾车里出来,身子比其他人位置高,正是最好的箭击目标。

    但是,此时罗子骞已经窜起来了……

    他的身子时刻做着准备,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因此在判断出箭只的方向以后,没有一丝的犹,身子犹如一只皮球,从地上“唰”的一下便弹起来。

    青芜刀一扬,在明艳的阳光下划过一道闪电似的弧线,“当当”两声,将两只射向宪宗的羽箭,登时打飞。

    还剩一只射向下三路的箭,罗子骞瞧得直切,伸左手一抄,一把抄在手里。

    这两下身手,兔起鹘落,迅捷异常,就象一只飞鸟,疾飞疾落,三只夺命的羽箭,瞬间便给他化解于无形……

    ……

    宪宗皇帝愣了一下。

    他根本就没反应过来,等到罗子骞飞身跃起,打掉飞向他脑袋的两只箭,又伸手抓着一只,这才明白过味儿来。

    我草……敢情是有人行刺。

    ……

    这时候,銮驾旁的侍卫总管李驰,还有一群侍卫,以及外围的羽林禁军们,全都一迭连声地呐喊:“有刺客,抓刺客……”

    一群人手持兵器,朝着刺客的方向冲过去。

    刺客,来自几十步外的一棵大树,一个身穿黑色棉袍的老百姓装束的男人,身材高瘦,正在撒腿向远处飞奔。

    行刺,只能是这一下,一击不中,那便意味着失败,绝没有再次动手的机会。就如荆轲刺秦王,一击没中,那便是自己血溅宫闱。

    因此,那刺客趁人不备,射出三只“连珠箭”,随即把弓一扔,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