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之重器 >

第326章

国之重器-第326章

小说: 国之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用后世人的眼光,发现东华帝国的政府机构设置和体制比其它国家更扁平更高效。

    程功这家伙的用心似乎很明确,一个全新的国家就应该有全新的气象,推陈出新是必须的。

    东华帝国的国家新政不仅做到了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还注意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政府机构设置的适应要求,保证了政府机关为国家经济发展随时都能提供便利条件。并且较大幅度地合并了许多经济管理部门,还将其中一些机构改组成了经济组织。

    很显然,程功这么做,完全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

    程功提出的东华帝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1950年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有东华特色的资本主义社会行政管理全制。苏文君觉得这家伙并不是在吹牛。

    东华帝国目前的国家政务部门有十一个:外交部、国防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警察总署、帝国调查安全总局、内务部、审计总署;

    宏观调控部门四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总署、财政部、帝国中央银行;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七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和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五个: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社会运作机制规范化,是东华帝国当前执行实施的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让东华帝国新政从一开始就走向正规化、法规化、秩序化,意味着东华帝国的国家经济体制从起步就是朝着国际化迈进。

    而向法制化推进,则是东华帝国规范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东华帝国实施的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东华的法制化建设从此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法制建设也进入东华帝国建国以来最繁荣的时期。

    可以说,以宪法为中心,具有东华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成型。

    严格制约特权阶层行使特权,是程功给东华帝国全体军政官员明确提出的一个无可商量的硬指标。

    求富,已成为东华帝国新时代精神,成为东华帝国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和中心目标,并成为激励和推动帝国公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如何带领帝国公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是东华帝国所有各级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东华帝国用事实告诉全世界所有人,发展民生经济,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是最大有提。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渴望安定富裕的生活。只要政府能实现这一点,他们就会支持拥护执政者。至于是资本主义还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他们压根就不会关心。

    对于东华帝国的社会体制,程功这家伙完全是在按照他的理想模式在强制推行。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从根本上解决东华帝国各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问题,无论是什么人什么组织都别想颠覆东华帝国。

    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千古不变的王道。

    相比于人浮于事的中华民国政府,东华帝国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体系明显要先进、科学太多了。

    而以船舶重工产业链、航空航天高科技产业链、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产业链作为东华帝国当前的三大核心支柱产业,无疑可以非常高效地带动东华帝国的整体国家工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发展。

    东华的企业,显然是东华帝国新经济发展的潮头。

    大变革使企业形成它的新时空。比如,企业迈向国际化,企业的大小协同战略,企业审美与企业形象革命,虚体化成的一个新特征,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等等。

    民营和私营工业浪潮,是东华经济最活跃的一面。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兴起的大大小小民营企业和私营个体户,是推动东华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也是振兴城市和工业,以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程功从开始就握了一手好牌。不管是在新几内亚岛,还是在澳洲大陆,他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战后重建的旗号,在一张白纸上纵。情描绘蓝图。工业人口远远大于农业人口,也是东华帝国国家工业化进程能够顺利推进的最大保障。

    丰富的土地资源,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为东华帝国的规模化农业经济提供了充份的便利条件和大环境。

    城市工业支持规模化农业,并双向互换能量,缩小地区差距化,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了东华经济的整体格局。

    有了东华帝国政府提供的各种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东华本土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浪潮拼搏中步子迈得更大,胆子更大,魄力更足。

    东华的企业走向世界,大肆圈地圈资源,完全称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吞并域外企业,是东华企业最常见的“吃相”。比如帝国钢铁控股集团,不仅吞吃了美国、法国、秘鲁、比利时和巴西五个大型钢铁企业,还买下了美国一家设计工程公司70%的股权以及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的全部所有权。

    在海外借鸡生蛋,也是东华企业国际化的常用手段。因为一家企业在国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把生存空间往外拓展延伸,而在国外投资、收购建立厂,扩张地盘就成了必然发展趋势。就苏文君从东华帝国官方报道的数据了解,目前东华在海外的企业已达5879家。

    利用国际市场的资金、资源和销售渠道,发展对外贸易,改变国外公司在华帝国境内收购货源等客上门做买卖的模式,在境外建立生产销售基地,着眼于全球战略布局,这方面东华企业也做得非常好。

    让东华的产品国际化,无疑是让东华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最重要形式。通过天堂岛全球专利技术自由交易平台,引进国外某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产品品种、质量、规格上向国际标准看齐,从而更快更好地打进国际市场,不断地蚕食那些老牌国际财团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是世界各国对东华帝国的对外扩张越来越警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得不说,苏文君对程功在商业领域的发展手段也是挺佩服的。这家伙打江山的本事有,守江山的本事同样也不可小觑。

    后世很多先进科学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都被程功这家伙拿来用了。要想在不让程功察觉的前提下在国际市场呼风唤雨,苏文君还真得好好动动脑子不可。

    (。)

第531章 东华帝国完全是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啊!() 
东华企业国际化不仅是企业规划空间的扩大,也表明其功能空间的充分开放和功能进取。天籁小说在这一过程中,竞争对手也往往是国际化的,而且往往是直接看不到的。

    无对手的竞争,是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典型特征。

    东华企业的国际化必然带来产品国际化、技术国际化以及企业人才国际化。

    在苏文君看来,东华企业国际化促进企业人才国际化,它促进的是人才的国际头脑,对国际市场及国外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了解,以及国际商业交往经验的积累,促使更多的人去努力学习掌握外语,造就出一批企业国际战略决策及企业外交人才。

    东华帝国的本土企业家,主要是以一大批移民来东华帝国的前民国开明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为生力军,另有少数一部分移民东华帝国的欧洲各国商人和工厂主。

    他们以前的生意经基本上都是盯着各自行业和自家门前那点雪。然而现在却都知道关注什么是最惠国待遇、什么是关贸总协定、什么是泛地中海自由贸易区、非盟组织、天堂岛合作组织等等。

    这些东华企业家们要想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就不能不放眼全球。不少东华企业家们已渐渐开始具备国际政治头脑。

    目前,东华帝国已培养出一大批敢冲敢闯的新时代企业家。这些人不仅具备技术专长,而且通晓多国语言,并擅长于在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工作。

    出现无国界经济,是全球经济展的必然趋势。而让企业国际化则是它的根蒂所在。东华企业的国际化,是东华全球经济展和布局的基础,是企业人才国际化的摇篮。

    与东华企业国际化意识并驾齐驱的是,规模经营意识也成为了东华企业展趋势的主潮流。企业空间由小到大,蓬勃展。有的私人企业规模最大的已达到了一万人以上。许多东华企业组建联合体并向跨轩集团迈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展的显著特点。不过,凡事有利则有弊。大有大的气派,同时也大有大的难处。

    但程功这家伙显然对这方面也有考虑。他曾经在内阁召开的一次经济扩大会议上对东华的企业家们讲过,单凭一个公司的规模之大,就能够对外界的竞争冲突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他还强调,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中,规模大并不能保证企业不跨,规模大并不等于保了险,更不能认为组织越大,效率就越高。

    苏文君当然看得出程功这家伙之所以提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他的目的就是引入企业展大小协同战略理论。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巨大的船体要急转掉头谈何容易。因此,东华帝国政府部门有时候扶持激励更多的是那些富有灵活性和高效率的小企业。

    东华麦肯锡管理咨询股份公司在月曾经表过一份评估报告。指明在近几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小企业表现出比大企业更强的应变和承受能力。

    小企业与技术明创造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而大企业在这方面则往往成了追随者。这一点,在天堂岛东华皇家科学院的年度统计报告中记录得非常清楚。

    在天堂岛有一个专门部门,对企业规模和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不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虽然没有现两者之间的明显的相互关系。但专家们认为,大型企业的规模并不是对最活跃的明和技术革新活动的必要条件。

    天堂岛东华皇家科学院实验室在研究美国杜邦公司的过程中现,杜邦公司投入市场的十八新产品中,杜邦自己开的产品只有五中。其他十三种都是由较小的公司明再由杜邦出资收购。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航空动机的研究过程,可以现,许多的重要技术革新的独创性研究工作,都是非常小的公司。特别是一些为了研制一项技术革新而成立的公司来完成的。

    其他比如喷气式动机、火箭动机的明,以及晶体管应用技术研究,都是小企业的功劳。

    行业技术革新明的大部分来自于最大企业的观点,只限一种行业:塑料工业。

    总而言之一句话,企业大型并非是市场竞争的唯一选择。

    所以程功这家伙对东华企业展提出的观点是,企业的展方向,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锦程国际财团用事实证明,采用大小结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