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277章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277章

小说: 我的三国有些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公孙瓒猥琐一笑说:“子龙艳福不浅,左拥右抱的!”

第338章 ,各方计算(下)() 
“左拥右抱?”这下轮到刘备发懵了,不就是张宁追随着赵云的步伐,难道赵云在边境另有艳遇?

    “一个叫张宁,一个叫樊轻衣,两个女孩子是结伴来寻子龙的!”张飞这才反应过来说:“还是我们哥几个搓合,不然子龙这家伙死活不开窍。”

    张飞把他所知的都说了一通,至于说赵云是怎么认识这两个美女,张飞不太明了。他只是把两个美女和赵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情况描述了一番。

    “挺好,挺好,等子龙带她们回来,就为他们办一场一龙双凤的盛大婚礼。”刘备由衷地为赵云高兴。

    历史中赵云可是入蜀后才成亲立家,不知耽误了多少大好年华。刘备好奇的是这樊轻衣与历史中那位绝美的赵樊氏有什么联系?

    刘备自然不知道这樊轻衣正是历史上那位绝美的赵樊氏。不过这世在阴差阳错中,樊轻衣的人生已完全不同。李代桃僵之下樊轻衣不会再嫁去范阳赵家。

    相同的樊轻衣这世也会成为赵樊氏,可是此赵非彼赵,更不会成为寡妇。嗯,说起来远比网络小说精彩多了。

    “办婚礼由伯喈兄主持最佳!”卢植也喝得二麻二麻,忍不住凑兴地说:“这天底下就没人比伯喈兄更懂礼仪者!”

    “嗯,文姬今年十六岁了!”蔡邕哼了一声,有点莫名其妙地这么来了一句。

    “啊!”刘备仅有的一点酒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蔡老头是提醒刘备该走程序了。什么三书六聘啥的,该着手准备进行。

    “好!我会让家母和先生一起为我和琰儿操办。”刘备脑海中升起了已经长得明眸皓齿,美丽不可方物的一代才女蔡琰的俏模样。借着酒意说道:“先生,能简洁点么?”

    “咋?不怕委屈文姬?”蔡邕又恢复岳丈看恶婿的眼色和语气说:“一切按侯爷和郡太守的规格来,最快也是明年才能礼成。”

    按蔡邕的套路走,刘备和蔡琰的婚礼能在明年举行就不错了。刘备无比反对,只好捏着鼻子认。要娶人家的女儿,还是一代美才女,认怂也是幸福的认怂。

    “正是,有些事可以变革改变,有些还是延续不变好。”卢植瞪了眼想开口的刘备说:“你的婚事由我们来操办,你听命行事即可!”

    老师卢植拍板了,刘备和蔡琰的婚事就正式进入进行时。当天刘母就和蔡邕,卢植碰头,细细地商议着这个时代的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

    白马将军公孙瓒在楼桑村住了一夜,第二天把刘备的存酒一扫而空,带着张飞及部下呼啸而去。让刘备深深怀疑这货就是为酒而来,什么问计都是顺带或借口。

    ……

    洛阳城外,何太后带着少帝刘辩正在犒赏三军。不管怎么说,西凉军都算是奉诏勤王而来,也是董卓护少帝和陈留王回洛阳的。

    “启禀陛下,娘娘,三军雄壮否?”犒赏三军完毕,董卓躬身奏道:“臣料洛阳城内还匿藏着不少逆贼余党,不如让微臣率西凉健儿维护及清查城内,以保不再发生危及宫廷之祸乱。”

    少帝见董卓相貌凶恶,而且语气完全不是请奏,而是知会一声的意味,讷讷不知如何应对。

    “董卿之心,我已知。”何太后点头应道:“洛阳城内有禁军,就不劳烦董卿及西凉雄兵。董卿还是早日率部回去戍我大汉边境吧!”

    “禁军?禁军有用就不会发生昨日之祸事。”董卓直起身子,如猛虎般盯着何太后和少帝,手持佩剑剑柄不容置疑地说:“禁军已经变质,应该全部裁之。以后洛阳城城防及城内一切防卫都由西凉军接管。”

    事情的发生发展果如李儒预料一般无二。年幼的少帝和无知的何太后无法,也不敢反对董卓的强势掌控洛阳城。

    在少帝和何太后犒赏三军的当天,董卓以送少帝和何太后回宫为借口,率三万西凉精兵进入洛阳城。洛阳正式进入了董卓掌控的时代。

    董卓在接管洛阳城城防之后,就威迫利诱把前大将军何进名下的兵马一一收编。其中有不从或反抗的,都被董卓手起刀落一一诛杀。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血色恐怖中。

    对于董卓来说,杀人很简单!对于洛阳的人们来说,活着也是种煎熬。以致日后董卓身死,被一向善良的人们扒皮点灯。因果报应从来不爽。

    董卓残暴,西凉军野蛮,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洛阳城里下至平头百姓,上至文武众臣,以及少帝和太后,都惶惶不可终日。

    其间有后军校尉鲍信,看董卓率军入洛阳后的行为举止,知道董卓有异心,想将其除之而后快。思己身力有不逮,遂私下串联起来。

    鲍信首先私底下找到了中军校尉袁绍。鲍信对袁绍道:“袁将军呀,董卓这家伙不是好人,心怀异志,若不早除,恐生祸乱篡逆之惊天变故。”

    袁绍对此心知肚明,更知道就凭鲍信手中这点力量于事无补,也不想落人口实,故敷衍塞责地说:“朝廷新定,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鲍信闻言,默然无声,拱了拱手,转身离开袁绍,又来到司徒王允处。鲍信对王允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王允同样不置可否地说:“且容商议。”

    鲍信大失所望,满腔热血瞬间冷却。鲍信见事不可为,又恐董卓报复,遂领着本部兵马,出洛阳向泰山而去。鲍信刚走,并州牧丁原在义子吕布的护卫下进入了洛阳城。

    某日,董卓召来李儒问:“文优,我想废了少帝而立陈留王,你以为如何?”

    李儒沉吟了片刻,双手相互捏了捏,才从容地说:“将军,废立之事利弊各半,就看将军的意愿了!”

    “文优且分析分析利害。”董卓十分欣慰地准备洗耳恭听之。董卓对女婿李儒是十分满意的,只要自己有问,李儒必有答。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当然,这也说明李儒有才,才能做到董卓有问必有答。而其回答还能人心服口服,能解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董卓才无比信任李儒,对李儒言听计从。

    反过来说,因为董卓的信任和放权,李儒才全心全意为董卓出谋划策。排名天下前五的谋士李儒有多犀利,看看今天董卓的势力就知道。说声李儒以一己之力成就董卓,半点也不过份。

    “先从少帝和陈留王两个人分析。少帝懦弱,容易掌控,陈留王有小聪明,会背后耍小动作。”李儒有条不紊地说:“再从两人根基来说,支持少帝的文武大臣较多。陈留王有若无根浮萍。最重要的一点是,废立之举,正是将军立威掌权之机。”

    “废!”董卓当机立断,毫无拖泥带水地说:“陈留王这点小聪明,我有何惧哉!刀枪利仞之下,我料其不敢兴风作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行!将军明日可于温明园中没宴,请来文武重臣,放出风声,以探众人反应,再便宜行事。”李儒笑了笑说:“若有敢当众逆拂者,将军正好告诉世人,剑正利!”

    李儒是真没把陈留王刘协那点聪明放在眼里,也没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嗯,李儒就没把这群自以为举足轻重的文武大臣当人,才让董卓可以凭心意而定其生死。

    “好!杀人很简单。”董卓再次说出这句血腥味浓得化不开的至理名言。

第339章 ,两虎相争() 
董卓在第二天于温明园中大摆宴席,请了在洛阳城内所有的文武公卿。洛阳城里的文武公卿早早就应邀而至。

    这群家伙无不是在洛阳,乃至天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拽得跟二五八万一样,很少正眼看人。要一下子聚在一起,除了朝会,也就董卓宴请才可能。

    就没有人敢不来的,董卓势大,又不讲道理,谁敢不来?脸面再大,名头再响,也挡不住董卓的刀枪戟斧。不来,真的会死人。

    董卓在一众文武重臣到齐后,才踩着点驾马慢腾腾地来到了温明园。董卓下马佩剑进入了温明园宴席上。

    满桌的山珍野味,两边还有一支不错的乐队,席前更有数名妖娆善舞的佳丽,饮酒取乐正当时。可惜一众公卿食之无味,毫无乐趣可言。

    董卓是什么人?是异心渐露的猛兽,随时会择人而噬之。谁都知道这是鸿门宴,却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更让众人忐忑不安。

    在酒过数巡后,董卓挥手停杯止乐,厉声道:“大家静静,听我说件事。”

    大伙儿本就少言寡欢,无所谓静不静。一听都知道今日的主菜要上桌了,纷纷侧耳静听。

    董卓满意地环视了众人一圈,才开口道:“天子是万民之主,没有威仪就不足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如陈留王多矣。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我欲废帝,立陈留王,诸位大臣以为何如?”

    一众文武大臣当时就懵逼了。谁都没想到董卓这家伙扔出个这么大的炸弹,少帝才即位,这就要废,讲点道理好不好!众人一时之间都不知该开口说什么。

    突然,“哗啦!”一声,有人推开前面的几案,直接走到了席前。这人手指董卓大声适:“不可,不可,你是何人,敢说如此大话?天子乃先帝嫡子,刚刚即位,并无过失,怎么可以随便废立!你想谋朝篡位不成?”

    董卓一看,原来是并州牧丁原丁建阳。董卓冷笑一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董卓一边说,一边手持剑柄,就要当众将丁原斩杀于席前。

    “今日饮宴乃取乐也,不可谈论国政。明天朝会上再讨论也不迟。”董卓身边的李儒及时扯住董卓的衣袍急声道。

    “哼!”董卓不知李儒为何要阻止自己斩杀丁原,不过出于对李儒无条件的信任,也就对丁原瞪了一眼,并没继续拔剑行凶。

    “想杀我!来啊!”丁原在席前毫无惧色地咆哮如雷:“别人怕你董卓,我可不怕你!”

    “算了,算了!”

    “少说一句,少说一句。”

    “丁大人喝多了,先回去休息吧!”一众文武大臣连忙半劝半拖,把丁原推出温明园。丁原怒气冲冲地上马,和吕布一并离去。

    “文优,刚才为阻我斩杀丁原匹夫?不是你让我斩杀当众拂逆者么?”董卓在乱哄哄中,低声问李儒。

    “将军,丁原的义子吕布在!”李儒附耳轻声道:“并州飞将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万一冲突中伤了将军就不好了。”

    “嗯,就是刚才站在丁原匹夫身后那个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的家伙?”董卓皱下眉头说:“他是并州飞将吕布吕奉先!”

    “对,虽然说我不认识吕布,但是这气势也只有吕布才有。”李儒肯定地说:“错不了!”

    董卓和李儒小声对话中,一众文武劝走丁原后,又回到了席间。董卓对李儒一个心领神会的眼色,对归席的一众文武道:“我刚才所说,是不是有道理?”

    这时朱儁站起身说:“董大人错了,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董大人只是戍外之将,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怎么可以强行废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