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说!”山大王依然看着山下,头也没动地回应着。
其实山大王这伙人是褚燕派过来打探消息的。刘备之前可答应过褚燕会接纳他们黄巾军的,在山上的日子并不好熬,缺衣少食的。是故褚燕才派人过幽州打探一二。
这伙人也用心打探着,结果是满意的,也知道刘备一时半会儿不可能主入青州什么,看来山上的日子还有得熬了。这伙人看在王公公等人传旨给刘备的份上,才饶其小命。
“老大,所谓军情如火,这样耽误了逍遥侯刘备出兵的日子好吗?”刚才开口的家伙接着说:“褚帅的意思是我们迟早会投靠逍遥侯刘备的!”
“没什么,就算以后刘备知道是我们扣留过这几个阉宦也无妨。”山大王不以为意地说:“正因为刘备不错,才饶这几个阉人。再说渔阳的张纯,张举也是在造反呀!”
“嗯!”山大王一伙没再说什么,就这么目送王公公几人离开了二龙山。
离开二龙山后,王公公等人持着圣旨在最近的县府里弄了几匹马,换了身行头,才再次向涿郡赶去。是故让刘备平乱的圣旨就迟了不少日子,以致人家孙坚都打完收工了,刘备还没动作。
“侯爷呀!本公差点性命不保啊!”王公公等人来到涿郡见到刘备,王公公首先不是宣读圣旨,而是好一阵哭诉。把在二龙山的遭遇好说了一通。
“世事维艰,天下都不太平。王大人平安乃最大幸事,王大人辛若了,我为你们接风洗尘压压惊!”刘备自然是好一通慰藉,再好好招待着。
“侯爷还是先接旨吧!”王公公在好一阵吱歪后,才想起正事。嗯,王公公对灵帝刘宏倒也忠诚。
刘备接了圣旨,慷慨陈词地说:“王大人放心,为皇帝哥哥分忧乃我的荣幸,解大汉子民于火中之乃我的本份,剿灭叛逆乃我的职责。不日我就领兵平定渔阳之乱。”
“甚好甚好!”王公公尖声地笑道:“侯爷,上回关于青州牧一事实在是阴差阳错,张大人托我向侯爷说明一二。”
之前刘备买官,王公公可是拍着胸口保证做得滴水不漏,然并卵,刘备派孙乾为使进洛阳买官却一无所获。虽然说刘备对孙乾带回了卢植和荀彧等万分满意,但是张让等人并不知刘备的高兴。也就认为刘备肯定不满。
“这件事过去了就算啦!”刘备挥手道:“王大人,以后有什么好事别忘了为我留心下即可!走,我为王大人接风洗尘。”
一顿好吃好喝后,看在圣旨中可以就地征兵的好处,刘备也不介意奉上几坛好酒和一些钱财,把王公公等人打发回洛阳。王公公等人也心满意足地回洛阳复命。
“恶来,把宪和,云长,汉升,公明等人都传召过楼桑村四合院中来。”刘备送走天使,转头就把所有在涿郡的集团文武高层都召集起来。
刘备集众开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平定鱼阳之乱的事宜。其二是布置一下今年的工作。这次会议也是年后的第一次的会议,之前都是刘备和某一个或几个碰下头而已。
……
话说刘备在过年之后才松了口气,这个年节过得让人很揪心,归根结底还是粮食不足。好在整个涿郡人心稳定,并没有出现因为粮食不足而混乱事件。
过了年之后,刘德然和简雍等人在幽州之外购置的一批一批粮食也纷纷到位,粮食严重不足的情况才得以缓解。这时大规模的春耕春种也开始了。
年后还有一件大事也让刘备操心,就是筹备已久的开启民智第一步办学。校舍早建好了,就在楼桑村后山脚下,一排砖瓦结构的房子,足以容纳几千孩子读书受教。
刘备在正月十五就全涿张贴了开学招生的告示,告示清楚明白地写着。凡涿郡范围内适龄的孩童皆可免费报名入学。嗯,先报名的有坐位,慢的可能要站着或蹲在教室之外。
此告示一出引起涿郡及周边议论纷纷。那怕涿郡及周边都知道刘备一直在筹备开放性的开堂讲学,当此事真正施行时,人们还忍不住议论,实在是前所未有呀,大具有话题性了。
学堂的名字乃郑玄所取,北方学校。北方学校四个字由蔡邕亲笔所题。刘备亲自任校长,田丰副校长。郑玄,卢植,蔡邕三人是名誉校长。郑玄名下弟子就是老师们了。
本来三个名誉校长拟名为北方书院,被刘备否了,学校多直白和亲民,书院总给人一种高门槛的感觉。刘备办学可是为了开启民智,而非为了培养世家子。
可是让刘备有点无力吐槽,或者说绝望的是,最先报名入学的恰恰是涿郡张,刘两个家族的小孩子。这就是差别,都不在同一起步线,如何不会出现两极分化?
这也是刘备想开启民智提升全民素质的原因。多少也要把彼此的距离拉近点再拉近点才好,不然汉民族何以傲立于世界之巅峰?
至于说到底能拉近多少?又需要多长时间?刘备没有去想,也没空思考。因为很快就人满为患,就算把所建的校舍全作教室用都不够啊。预计招收千名左右孩童,现在报名的就有五千,还不知有多少在报告的路上。
刘备接任涿郡郡守以来,对治下人口早做了普查,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本来按刘备的想法是完全可以接纳涿郡范围内适龄孩童入学。
现在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你告诉我也要报名启蒙!拒绝吧,人家是真没上过学,也没读过书。刘备恨自己没在告示上注明三至六岁孩童才可报名入学。
嗯,大人说话算数!何况刘备身为一方大员,怎么能自打嘴巴?扩建扩建,增员增员。建栋遮风挡雨的房子很快,也花了不了几个钱。一个教室由原定的五十名孩子增加至一百名。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原来校舍两边迅速延伸两排房子。嗯,因为是建校舍,建筑工及木匠等所有匠人都要求义务,不要一个子,只要求吃饱饭就行。还有许多义务工,其中曾是黄巾军的人最多。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投靠刘备的黄巾军近二十万,可是其孩童仅仅千余。要知道这二十万人中有太半是青壮,而这些青壮又恰恰是单身,还都在护卫队中。刘备对此也无奈,想解决这问题还没有这么多女子来配对。
人口的多少无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潜力大小。如果人口越来越少,一切都枉然。如果人口越来越多,再解决温饱问题,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为此刘备不惜暗示这些单身汉可以去勾引外族胡女。二货师兄公孙瓒这些年可送过不少胡女过来。当然,相对于单身汉的基数,胡女之数也是杯水车薪,不过聊胜于无。
嗯,这都是扯淡。刘备用尽浑身解数,勉强解决了问题。最后近六千名孩子生生被塞进了教室。每个孩子发几张草纸一支毛笔,开始启蒙之学。
学生多,老师少。连郑玄,卢植,蔡邕也连轴转,就别说郑玄名下的弟子和田丰及刘备了。没办法,最终连小郭嘉也抓了壮丁。还好这时代没有不准用童工一说。
那怕每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累成一只只死狗,却都是痛并快乐着。教书育人从来都是令人心身欢愉的活儿,尤其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敬仰的神情,所有人都觉值了。
如今的情形,郡府及邻近县府的所有文职官吏,在完成份内的政务之余,就是去北方学校讲课。嗯,除了吃饭和睡觉,每个人都在上班和讲课或在上班和讲课的途中。也没有什么周末一说。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郡守大人刘备要求的,而是大家自觉这么做。刘备最多是以身作则也这么干罢了。刘备自己是真不想这么干,架不住未来的老丈人蔡邕和老师卢植,以及郑玄都这么做,不跟上怎么行?还要不要混了?
与此同时,孩子一多,问题也多。就像有一个孩子感冒,呼啦啦一群孩子都伤风。还好有华佗率弟子坐镇,不然凭刘备后世那些医学知识该哭了。还有什么小孩子吵几句,打个小架什么就不胜枚举了。
基于如此种种,刘备准备逐步分流,在不同地方多办几个分校什么。可是想到师资力量,刘备就有些崩溃。招学生易,想找个老师难。
这时代能识字的人都有限,能教书育人者更是屈指可数。更别说找如现在北方学校里这样一批大汉最优质的老师。当今大汉天下最大的大儒尽在其中。
想想后世一村一小学,一乡一中学,人口也达十几亿。而现在大汉不过五,六千万人口,还仅仅是一郡。刘备知道该把教育这一块分离开,系统化和规则化,不然会乱套,会适得其反。
没等刘备具体动作,王公公来宣旨了,刘备必须得先解决渔阳问题再说。打仗从来不是小事,消耗后勤事小,还人命关天。刘备便召集团文武高层开会,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所有人无论在做什么,都放下手中的事快速来到了楼桑村四合院。武有黄忠,关羽,徐晃,龚龙等。文有田丰,荀彧,国渊,郭嘉等。另外有卢植和华佗两人列席。
就在大桑树下摆了一排逍遥椅,大家围而坐之。刘英带人奉上香茶和点心,典韦站岗放哨后,会议由刘备主持就开始。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有两件事需要我们一起议议。其一是洛阳传旨让我领兵平渔阳之乱。其二是今年的工作安排。”刘备开场就摆明会议议题。
刘备言罢,身为涿郡实际上干活的人田丰接过话题道:“出不出兵征讨渔阳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肯定出兵。其一是可以练兵,其二是渔阳张举,张纯已经是害民的败类,不剿灭不足以平民愤。关键是由谁领兵,以谁为将。”
众武将闻言,都开始左顾右盼,一副蠢蠢欲动的神色。这群家伙最近都闲得有些蛋疼,手庠得很也。至于说怯战畏战,那是什么?
随着情报系统的健全和发展,除了一些太过隐密的事情,基本上全国大小事件都会先后传报至刘备或田丰处。相对而言,田丰掌握的情报还多点。而田丰会有所选择地通传于刘备。
“近来大汉各处皆有叛乱发生。荆扬一带是江东猛虎孙文台领兵平乱,还有各处地方强豪的私兵也在行动。”刘备据自己从情报中所知道,简单介绍了一下全国的情形,又把渔阳叛乱的基本情况讲了一下。
张纯,曾为中山太守。张举,渔阳郡的土豪,曾为泰山太守。两人联合发动叛乱,张举自称为天子,张纯自号天将军。至今已纠众十余万,占据渔阳郡,危害幽冀两州。
“张纯,张举都曾官至太守,不比之前的黄巾军,算是极难对付的逆贼。”刘备介绍完大概情况后说:“至于到底派谁出征,汉升你说说。”
刘备之前和黄忠通过气,怎么说一直以来都是黄忠在统兵练兵。黄忠捋了捋胡须说:“张纯,张举之流也算知兵之人,无论谁出征都要小心应对。”
“这次出征还是由主公挂帅,徐将军统兵,关将军为先锋。兵马就步骑三万左右。”黄忠一直看好徐晃,有心给徐晃一个表现立的机会。这也是刘备的意思。
这样的安排也考虑了做先锋关羽的感受,关羽素敬徐晃,徐晃统兵,关羽心中无介蒂。
“老师,这样安排可好?”当黄忠说完,刘备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