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有钱人 >

第239章

明末有钱人-第239章

小说: 明末有钱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庆文踮起脚看了看封面,心中顿时大定——果然是《几何原本》、《农政全书》两本科学著作,并没有人暗中掉包坑害自己。

    崇祯皇帝接过书,先翻开《几何原本》看了几页,只见这里头的字分开来都能看懂,组合成句便如同天书一般,便合起来放在一边,又翻开《农政全书》看了看。

    《农政全书》里头的记载的都是耕种、育种、开垦、水利之法,虽然融合了一些欧洲的种植技术,但基本道理同中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事实上,除了一些细枝末节之外,中国在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远远领先于欧洲的,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农业器械的发明之前。

    因此,崇祯皇帝还是基本上能够看懂《农政全书》的,津津有味地翻了十几页,终于长舒一口气,问道:“这本书,真的是徐老爱卿写的吗?”

    从崇祯皇帝的话语、口气里,徐光启立即猜出皇帝并无恶意,便大方上前拱手道:“回皇上,是臣在未入官场之前,便撰写好了的。可惜那时候臣清贫得很,没钱刊印于世。直到崇祯元年认识了姬庆文大人,这才拜托他刊印成册,也算是臣留下的一本著述。”

    “好!好!好!”崇祯皇帝赞道,“别的官员附庸风雅,写什么迂腐无聊的诗集、文集流传后世,朕看于世事经济并没有什么裨益,远不如徐老爱卿有心替我大明朝留下一本农业著作。好!好!好得很!”

    徐光启听了也是脸上有光,斜着眼朝周延儒、温体仁扫了一眼,拱手向崇祯皇帝谢恩道:“皇上谬赞了,这等褒奖,老臣如何能够担待得起?”

    “能,当然能!”崇祯称赞了两句,又一抬手招呼两个太监道,“你们眼睛都瞎了吗?没看见徐阁老站在这里老半天了!他都快七十的年纪了,已然伤筋动骨不起了,不知道给他老人家搬张凳子?”

    这里是乾清宫,不仅是皇帝接见近臣商议国事的地方,更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寝宫,因此没有皇帝的亲口指示,任何人都不敢乱说一句、乱走一步,又更何况是大张旗鼓地搬凳子了呢?

    可是太监不同于臣子,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被皇帝骂了也就骂了,只得快步搬了一张椅子,放在徐光启的身后,请他坐了下来。

    崇祯笑着点了点头,又提起方才扔在一边的《几何原本》,问道:“徐老爱卿,这本书里写的真倒是看不明白,不知里头说的是什么?”

    徐光启如实将《几何原本》略略介绍了一番,在最后不忘加上两句:“这里头的内容虽然枯燥,却是丈量土地、制造兵器、行军布阵的基本原理。”

    “那么说,昨天夜里,徐老爱卿同姬庆文商量的,就是这两本书的事情了吗?”崇祯又问道。

    徐光启面带笑容,答道:“是的。皇上,这两本都是经世济用之书,老臣正同姬大人商议着联名上一道奏章,想要请皇上同意推广这两本书里的内容。这不,老臣一早就被皇上在乾清宫召见,还没来得及拟写奏章呢!”

    崇祯沉思良久,又对姬庆文说道:“姬庆文,徐老爱卿的这两本书,你一共刊印了多少?”

    姬庆文答道:“臣的印书坊开张还没多久,两本书拢共才印了不到一百本……”

    “好。”崇祯道,“朕的主张。《农政全书》一书,应当大量印刷,要发放给天下学宫,让全国教谕、缙绅、宿老,向农夫百姓传授,定然能够提倡我朝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进而提高粮食生产,也算是为国分忧了。至于《几何原本》一书,于小民百姓没什么好处,更容易让人有不臣之心,朕看应该将现在所有的副本全部收集起来,送到翰林院、六部等有司衙门,让专司官员学习学习也就是了。徐老爱卿,朕的意思,你都听懂了吧?这两本书都是你的著作,待会儿你便按照朕的意思拟旨刊登在邸报之上明发天下好了。”

    就发展近现代科学而言,《几何原本》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农政全书》。

    关于这一点,徐光启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对崇祯皇帝的脾气更是了若指掌,知道崇祯帝现在的心情不过是略有好转而已,还不是同崇祯帝讨价还价的时候,便赶紧拱手答应下来。

    崇祯点了点头,又扭头对姬庆文说道:“姬庆文,你知道朕是个穷皇帝,这件事情朕没有钱办,还得从你织造衙门里挪银子出来办事,行不行?”

    姬庆文忙道:“行,当然行!织造衙门的钱,不就是皇上的钱吗?臣一定将这件事情办好、办妥。”

    姬庆文虽然不守规矩,可办事还是靠谱的。

    崇祯皇帝听姬庆文满口答应下来,便已放心了一半,又扭头对周延儒、温体仁说道:“你们两个一个是内阁首辅大臣、一个是次辅大臣,平素这种事情也要多多留意,不要事事都要等朕亲力亲为,要懂得替朕分忧,可好?”

    明朝设立内阁的意义,本来就在于辅佐皇帝办理国务,因此崇祯帝这几句话已经是在指责几位内阁宰辅大臣玩忽职守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周延儒作为内阁首辅,不能不拿个态度出来,于是他上前半步,拱手认错道:“臣等囿于政务,于这些利国利民的长久之策,确实有失体察,还请皇上谢罪。”

    却听温体仁插话道:“万岁爷英明睿干、洞悉千里,什么样的事情,只要在万岁爷面前一晃眼,就没有能瞒得过皇上的。我们虽然是内阁大臣,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却也都是些凡夫俗子,哪有皇上这样的眼光?”

    温体仁这几句马屁虽然露骨粗俗,却至少把意思说清楚了,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又变得好了一些,说道:“行了,颂圣也不是这么颂的。今日朕已经疲乏了,国事就不议了,饭也不留你们了,你们各自行礼退下吧……”

    姬庆文一听崇祯下了逐客令,忙道:“皇上且慢啊,袁崇焕的事情还没个着落。还请皇上圣裁。”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刚刚有些好转的心情又瞬间跌倒了谷底,绷着脸答道:“姬庆文,你没听见朕刚才说的话么?朕方才说了,袁崇焕案情不明,不能轻易决断。只有先等会审有了结果之后,才能定罪论处。”

第三五八节 四碗馄饨() 
崇祯原本已是心中默认袁崇焕是非杀不可的了,区别只在于怎样将他杀了而已。可经过姬庆文这么一番搅和,已让他的心意有所动摇,这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然而姬庆文依旧不敢彻底放心,又添了一句“袁崇焕毕竟同臣有同门之谊,还请皇上恩准,能让臣在会审之时从旁听审,以免有人作践袁崇焕。还请皇上俯允……”

    崇祯皇帝沉着脸思考了一下,点头道“好,朕给你这个面子,你去听听……也好!还有,朕给你的那口天子剑,你先留下……”

    姬庆文清早进宫,等出宫时候已将近中午,肚子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抬眼见老张头的馄饨摊子还支着没有收摊,心中顿时有了底,扭头对同自己一起出宫来的三位内阁大臣道“三位阁老,老张头的馄饨也算是京师名品了,不如今日由我做东,请大家喝一碗馄饨如何?”

    周延儒贵为内阁首辅,自然是不屑于吃这种街边食品的,拱了拱手便上轿离开了。

    温体仁虽有意同姬庆文闲扯几句,可这又不符合他“君子群而不党”的人设,只能婉言谢绝,也坐轿走了。

    徐光启倒是有兴趣同姬庆文一起喝这一碗馄饨的,可他远远瞧见李岩、李元胤等人联袂往这边走来,便笑道“姬老弟的两位小朋友来了,想必老弟正有几件要紧事同他们商量。老夫就不打扰了。”

    说着,徐光启便也坐上在左顺门外等了许久的轿子回府去了。

    姬庆文叹了口气,在馄饨摊里坐下,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朗声说道“老张头在吗?给我上……上四碗馄饨!”

    若是按照正常的营业时间,老张头一个时辰以前就应该收摊回家睡觉了,可他答应了姬庆文还请他喝一碗新鲜馄饨,便支到了现在没有收摊,一听姬庆文过来招呼,立即答应了一声,转眼便上了四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摆在桌上。

    摸着热乎乎的馄饨碗,刚暖了暖手,李岩、李元胤和黄得功三人便也走了上来,同卖馄饨的老张头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大咧咧同姬庆文坐在一张桌子前头。

    姬庆文吃了个热气腾腾的馄饨,没好气道“老子饿了一上午,才喝到这碗馄饨,你们倒好,慢悠悠过来,就能吃上口热的。什么是福分?这就是福分啊!”

    李岩笑道“姬兄这是话里有话啊!放心,我们不白吃姬兄的东西,这碗馄饨我请了

    好不好?”

    姬庆文白了李岩一眼,道“李兄真是我的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还能算得到今天这馄饨是老张头请,轮不到李兄花钱。所以才说了这便宜话,赚这不要钱的人情……”

    “哦?老张头今天倒大方。难不成是看姬兄要封爵了,所以巴结姬兄一碗馄饨,想要套套近乎?”李岩道。

    老张头搓着手说道“李先生这话说的,好像我老张是个势利小人似的。姬大人同我是什么交情?就是姬大人不封爵,这碗馄饨也是我该请的。不过……不过我这是小本生意……也就请大人这一次,将来可就……”

    老张头的婆娘听了就不高兴了,插嘴骂道“我说,你这是掉钱眼里了吧?姬大人一年能进京几次?你请他吃碗馄饨就能穷死了你了吗?你不请?我请!”

    老张头却道“男人的事,你插什么嘴?这是钱的事吗?我辛苦下的馄饨,就该收钱。不收是我的德行,收钱是我的本分,哪有卖馄饨不收钱的道理?”

    “好!老张头你这话说得好!”姬庆文立即夸奖道,“做生意是凭本事赚钱,天经地义、理直气壮。今天这碗馄饨是你请我的,我就笑纳了。往后我一碗馄饨钱都不会少你的。”

    姬庆文这话语气说得有些生硬,倒把老张头的婆娘吓得不轻,忙说道“姬大人这是动了气了吧?我老公是个不会说话的,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姬庆文摆摆手,道“动气?我哪有那么多气好动?老张家的,我非但没有动气,反而还要给你们个发财的机会。你们先在这边好好包你们的馄饨,有朝一日,我让你们老张家的馄饨卖遍大明朝全国!”

    老张头一面拱手、一面感谢,心中却并不十分相信姬庆文的话——他这么个小小的馄饨摊子,能够养活一家老小还略有结余就不错了,凭什么卖到全国去?就是真能卖到全国上下,他和他老婆一共就四只手,也来不及包馄饨啊……

    却听李岩道“看来姬兄心情正好,是得了什么彩头了吧?”

    姬庆文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得了彩头?我是触了霉头!没瞧见我腰里空空荡荡的吗?我的天子剑都被皇上给收走了!”

    李岩一看还真是,忙压低了声音道“怎么?是不是因为袁崇焕的事?”

    姬庆文答道“是,也不是。袁崇焕如何处置,皇上还没拿定主意,说是要等审案的结果

    再做定夺,而且还派我旁听会审,看来还有回还的余地……”

    老张头能在皇宫门前摆摊,也是颇懂一些朝廷规矩的,一听姬庆文和李岩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