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吉台的议事之处,既没有帅案,也没有地图,他就干脆坐在地上。其他将领前来时,也只得站在那里,看着他们的主将坐在地上,时不时的手中还拎着个酒壶。
偶有醉酒之时,铁吉台也曾自信道:“从此处到黄沙城,路上一草一木都在本将军的心中,要地图何用?无论战与非战,如何部署,本将同样心中有数,要帅案、桌椅作甚?”。
这些话只是几名副将听到,铁吉台叮嘱他们:不要向其他将士们乱说,我心中有数,你们几人心中有数即可。
果真,军中很快流传开来:铁吉台将军胸有成竹,其他将领们也是信心满满。
虽然没有具体的部署,但军士们听了之后,也似乎‘心中有数’不少,军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有人认为:铁吉台,了不得
之后,他命人去黄沙城、东沙城一带打探军情,派出去很多人,也分了很多批,几乎是不间断的,昼夜不停的穿梭于黄沙城与鞑靼驻军大营之间。
地图,铁吉台是从来不用的,每次打探军情的军士回来后,他都会详细的询问,之后再微微点点头,几乎每个士兵都是如此。
从他脸上看不出,那个军士带来的消息是有价值的,那些是毫无意义的。
朝南的方向,也就是向黄沙城的方向。这两万兵马单独安营扎寨,与鞑靼大营相隔不到二十里,随时可派兵互通军情。
做好这一切后,铁吉台每日倒向是个无事人一般,营中将士们每日操练、执勤,也有负责记录功过、军纪的书办,对一些不守规矩、消极懈怠者给予惩处。
如此一来,当初鞑靼大汗所派两万之余的兵马,有近一千人被铁吉台‘请’出了军营,大多是触犯‘军纪军规’的。
此举再明白不过:铁吉台,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第564章 在粮草之前(下)()
阳光下,黄沙城守卫依旧,城墙上的守卫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城外负责打探军情的锦衣卫校尉、英勇千户所军士依旧正常执勤,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地面很宽广,除了那一片片的胡杨林,只要你的骑术足够好,尽管可以纵情驰骋、挥鞭而上。
“大人,你看前方,似乎有敌军前来”。
城外胡杨林中,潜伏的锦衣卫校尉指着正北的方向,急忙向他们的总旗说道。
众人寻声而去,确见大队人马奔来,所过之处,一阵尘土飞扬。
自从魏申弄出那个‘木亭谈判’,再自尽后,连日以来,双方似乎都安静了许多,更多的是围绕接下来的态势:战与不战?
眼前这一幕的发生,对于接下来的部署,似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快,快去禀告林将军、仲大人”。
那名锦衣卫总旗用手挡在额头,再次望着前方,据经验判断:“敌军兵力在四五千左右,暂无发现战车、辎重等,若后续还有兵马,会随时差人再报”。
“遵命”,两名军士立刻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英勇千户所也派人南下,直奔黄沙城而去
当敌军行至城外四五里处时,为首的将领单手一挥,他的随从转身向身后大喊一声:“停止前行、原地待命”。
很明显,这是一种预防,预防进入黄沙城墙上火炮的射程范围内。
从城墙上望去,锦衣卫的人探查大致属实,五千左右的兵力,与之前大多数情况一样:全是骑兵。
这些骑兵所携带兵器只是刀剑、长枪之类,顶多肩上或马背上再搭一副弓箭而已。并无安放火炮的木车,亦无携带如投石器、强弩机等重型家伙。
看样子,这不像是攻城的架势。
当锦衣卫、英勇千户所的军士,将这个消息禀告林宗武和仲逸后,其他在场参与议事的将领纷纷摇头,对此表示不解。
林宗武当即下令:防守依旧,城墙加强警戒,尤其火炮手、弓箭手,其他将士坚守各自岗位,不必惊慌,更不得私自带兵出城。
魏申死后,鞑靼方面一直没有人出面交涉,如今有了铁吉台这个‘新将军’,双方的较量,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铁吉台作为新的‘管事人’,全权负责接下来的战事部署,大明方面也知晓一些。
而铁吉台本人也向林宗武和仲逸去信一封,简单寒暄问候几句,并请他们若感兴趣的话,可来营中一座:无论饮酒或品茶,都可奉陪到底。
显然,铁吉台意在说明两件事:他已经掌握了战与不战的大权,至少在这两万人的范围内。
同时,他也向林宗武说明一个迹象:他本人并不反对谈判。至少,他未将谈判这条路堵上。
正如之前所说,谈判什么时候都可以:无论战前、战后,那怕是双方正在交战中,只要一方或双方提出,最后双方达成一致,都可以谈判。
这一点,无论是林宗武与仲逸,还是鞑靼方面的铁吉台、甚至于他的大汗,心中再清楚不过。
“这个铁吉台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比上次那个叫托托的还要怪异?”。
底下一名将领说了一句,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听说此人能文能武,这次又手握大权,又不知道要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林宗武见底下众人议论不休,他立刻令道:“大家不必多虑,不管是他魏申、托托,还是这个叫什么铁吉台的,你们尽管做好各自的差事即可,防守和探查依旧”。
人多嘴杂,不是所有的人都合适参与议事的。
大部分将领离去后,林宗武与向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吩咐道:“密切关注城外敌情,一旦敌军有攻城迹象,优先考虑火炮、弩机,务必要死死守住,绝不能让敌军有机可乘”。
攻城如同决堤,一旦打开一个缺口,往往就会有千军万马冲了进来,口子只会越来越大,最后直至整个城池。
谭辽笑道:“请林将军方向,咱们英勇千户所就是铁板一块,绝不会让敌军‘凿’开一个小孔”。
剩下的,还是军情的打探,双方都需要知道:更多的关于对方的消息。
此事依旧由锦衣卫负责,英勇千户所也派出数十人予以协助打探,两军对峙,军情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这支人马的力量是绝不能小觑的。
阵前议事,将帅做出判断的依据、或谋略的依据等,往往正是来自于一个准确、及时、有效的情报。
“师弟,你怎么看?”。
众人各自领命离去后,房中只剩林宗武和仲逸二人。
虽是师兄,但这么多年下来,林宗武已习惯了仲逸的建议。
三人当中,若论武功,那当是他这个做师兄的,但说起谋略,首推仲逸,这似乎也是没有争议的。
“没有攻城的重兵器,又在城墙火炮射程外止步不前,这个叫铁吉台的,玩的就是心理战,这种情形之下,受波动最大的,往往是要从‘军心’开始,可是”。
仲逸继续道:“但仅凭城外这五千多兵马,还不能足以判断敌军接下来的部署,当此之时,我们应‘以静制动’,只需守好城池即可,看看再说”。
林宗武微微点点头,这几乎是已经定下来的。之前,他对其他将士也是这么吩咐的。
不过,这次他却似乎也想来一次‘不按套路出牌’。
“师弟,你有没有想过,此刻城外只有五千多的兵马,而朝北的方向,再无敌军前来”。
林宗武有些激动的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先端掉这五千人马?送上门的肥肉”。
仲逸有些惊讶道:“不用火炮、弓箭?一对一的打,这样是不是太过冒险?兵法云”。
还未等仲逸说完,林宗武便摆摆手道:“师弟啊,就不要什么兵法兵法的了,活学活用吧,反正就一个英勇前户所,一千之余的兵力,但对付他们——绰绰有余”。
说到这里,林宗武有些兴奋:“当初在京城外与鞑靼对决,在东南与倭贼交战,不都是这样吗?”。
抗倭之战,仲逸并不陌生,但他依旧摇头道:“英勇千户所是主力兼精锐,一旦双方僵持,敌军再派援兵前来,可如何是好?”。
末了,他特意说了一句:“况且,你身为主将,不宜随意出城”。
第565章 最合适的人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果不其然,就在铁吉台派出的五千敌军兵马在城外欢呼起劲时,看到英勇千户所的将士冲了出来,所有人如同撒腿的兔子,拼命的后撤了。
常言‘兵不厌诈’,不过,这‘诈’的也太明显了吧?
敌人就在眼前,偏偏无法交战。
英勇千户所的将士有些失望,但是他们没有得到继续出城向北追击敌军的命令,林宗武站在城墙之上,心中是一阵的疑惑和不痛快。
“这个铁吉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比托托都‘不按套路出牌’?”。
一番思量,林宗武见师弟仲逸缓缓走了,二人靠近时,只听见他低声说了一句:‘先让弟兄们回来吧,等明日再看’。
林宗武点点头,城门外的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顿时心领神会,众将士这才再次回到城中。
“敌军这是迫不及待想要攻城,却又无计可施,做做样子而已,大家不必担心,只需正常防守即可”。
林宗武向左右守城将士大声说了几句:“不管敌军如何煞费苦心,我们只要守住城就可应付一切。凭借城墙掩护,若是鞑靼方面增兵,朝廷自会派戚继光将军率兵前来增援”。
之后,将士们人群中一阵欢呼,方才那一幕,就当是一个插曲而已。
无论什么时候,军心最需巩固的
相比而言,黄沙城的建筑确实强不少,而一旦再有大的战事,朝廷会派戚继光率兵北上,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很快,城中将士们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与节奏,林宗武这才与师弟仲逸再次来到城墙一角。
不远处有军士执勤,上了一排排的台阶,二人驻足而立,此处是个谈话的好地方。
“师弟,此事太过蹊跷,我打算派几名英勇千户所的兄弟去鞑靼军营探查一次,人多眼杂,就选到晚上吧”。
林宗武望着远处的胡杨林,今日的天气很好,登高望远,可以看得很远。
很明显,这个秘密任务,让锦衣卫的人去似乎更合适。只是对师兄而言,他更信任的还是英勇千户所的将士。
或者,有更合适的人选。
“无论什么计谋,都有表象和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目的,而不管什么样的目的,都要通过一条条的表象来完成,或者是做铺垫,或者是看似简单的重复。但绝不会因单独一件事,就能立刻实现他最终的目的”。
仲逸似乎更冷静,而方才城外那些兵马‘气势汹汹’的来,最后撤的时候比兔子还快,这一切都似乎在他的预料之中。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明日还会来?”。
作为仲逸的师兄,林宗武当然能听的出来:“他们还会像今日这样虚晃一枪:明目张胆的来,最后再大张旗鼓的撤走?”。
仲逸点点头:“据我看,不止明日一天,恐怕接下里的几日里,类似于今日的‘好戏’,还会接着唱好几出,而越是这样,时间久了,将士们就越会觉得迷惑不解、进而无形之中军心会产生动摇”。
这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