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309章

大明略-第309章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通倭之人,已由锦衣卫北镇抚石成去秘查,如今因严磬的事而使锦衣卫身份公开,但这并不影响继续查下去”。

    黄锦的道理很简单:‘只要一直查着通倭之人,有的人就不敢再去通倭,这是有利于抗倭将士,而不利于倭贼的,等这场战事过后,再从长计议’。

    不愧是皇帝的‘大伴’,太有水平了。

    这时,朱厚熜似乎有了主意:“你们东厂的人,紧密关注朝中文武对严磬之事的反应,尤其是名单上供出的那些人。若那个等不及了要跳出来,就管管。有的时候,多一点提心吊胆,也不是一件坏事”。

    黄锦毕恭毕敬道:“奴才记住了”。

    数日之后,朝廷有了新的旨意。

    不过,这些旨意都是发往东南沿海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至于严磬之死,连同他罪状名单上供出的那些人,只字未提。

    圣心难测啊。

第428章 好消息() 
这个秋日,注定了浙江的风波不平,十足的多事之秋。

    朝廷的旨意已抵达浙江,不过,除了一道给所有人看的‘明旨’外,还有人接到密旨。

    明旨与之前的内容出入较大: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侍郎王昱继续调查兵器军需等事宜,但朝廷又命吏部、户部、刑部、都察院派人联合督办此事。

    此举颇有看头,等新派的这些人到浙江后,想必景渊和王昱也该‘歇歇’了。

    剩下的皆为密旨,或者是在有限范围内公开。

    至少,左军都督府的景渊、兵部侍郎王昱是看不到了。

    右都御史文博远依旧为监军,不过不限于浙江,而是包括东南的福建、广东等地。

    鉴于文博远年事已高,三地相隔太远,朝廷特旨:作为更年轻的翰林院侍读、监军协理仲逸,可往返各地,授监军之托,可行部分监军之责。

    此言再明白不过:除浙江外,到了福建等地,仲逸这个监军协理,就是真正的‘监军’了。

    英勇千户所依旧助军抗倭,但不限于浙江。

    锦衣卫北镇抚司专司查处通倭之人,同样不限于浙江。

    不过他们已从秘查,转为公开查处,且职权有所扩大,但凡发现嫌疑,可先审讯,这倒是与锦衣卫的诏狱很符合。

    此外,朝廷封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节制福建境内所有抗倭将士,布局歼灭即将登岸福建的倭贼主力。

    戚继光为副总兵兼先锋官,他将从浙江亲率两万戚家军,秘密南下增援,英勇千户所正千户林宗武率部同行。

    浙江原先布防在海岸一带的巡视增援兵力,连同戚家军部分剩余兵力,依旧留守,重点布防浙江抗倭战事。

    为迷惑倭贼,浙江留守的兵力依旧用戚继光的旗号,驻军大小军营原地不动,日常巡视不变,换防交替规则不变,留守海岸一带的战船、火炮不变。

    与此同时,左军都督府佥事、兵部侍郎继续留在浙江办差,连同即将到来的吏部、户部、刑部、都察院,派来联合督办兵器军需事宜的人,全部在浙江督办。

    左都御史、监军文博远继续同样留下,只是身为监军随从协理的仲逸,同样要去福建沿海一带了。

    同样,作为所有人当中最为特殊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成,虽要南下福建,但无需与众人同行,具体日程由他自己把握。

    至此,连日以来,浙江上演的热闹大戏,在石碣山一把大火和南北两处全歼登岸的倭贼后,随着一次校场兵器、护甲比试与兵部郎中严磬不明身亡,而暂告终结。

    留下的,只有看不穿、猜不透的玄机。

    南下,南下,继续抗倭,歼灭所有来犯之敌,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永无敌寇来犯。

    这是所有将士的心声。

    临行之前,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成找到仲逸,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罗龙文已被抓到。

    “朝廷可否有旨意?将罗龙文带到京城,还是留在浙江?亦或一同带到福建?”。

    仲逸有些迫不及待,他特意向石成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请石大哥务必给个准话’。

    仲老弟这是怎么了?如此一本正经,都有些不适了。

    石成笑道:‘旨意倒是有,不过不是给罗龙文的。再说了,总不至于抓住一个通倭的,就送到京城。路上万一出了意外怎办?再说,我的人手也不够啊’。

    仲逸还是有些似懂非懂,他要听具体的。

    “好吧,我有临机处置之权,直到新的旨意到来,再将嫌疑之人一并押到京城”。

    石成一字一句道:“办案之事你懂得,有时候就像钓鱼,钓到一条,还要靠它来引出更大的鱼来”。

    仲逸这下听懂了:“也就是说,你可以先押着这个罗龙文,直到新的旨意下来之前,除了锦衣卫的人,谁也不可过问”。

    “是的,我的仲老弟,堂堂翰林院的侍读,理解能力为何变得这么差?”。

    石成低头看着仲逸的左脚,不由得嘟囔了一句:‘不是说你受伤的是左脚吗?难不成把脑子摔坏了?’。

    若换到平日,二人一番玩笑是在所难免的,不过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仲逸还真玩笑不起来。

    “石大哥,那我可以见他吗?”,仲逸不由的盘算着:若不亲自审讯罗龙文,定难结我心头之恨。

    石成脱口而出:“按理说,是不能的”。

    不过,他很快笑出声来:“当然,你仲大人例外,别的不说,这个人能抓住,还是你的功劳呢”。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一切,就要看石成特意安排了。

    二人说笑一番,差点将正事忘了,石成摸摸脑袋,不由的朝门外望望,看到的自然是他那可靠的属下,正在门口左右把守。

    ‘你说关于这个罗龙文的罪证,你有十箩筐,快说说,都有哪些?’。

    石成继续道:“我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箩筐就行,但必须要与通倭有关,最好是与严士蕃有关的”。

    这番话,终于算是将仲逸给说‘醒’了。

    严士樊设计陷害原锦衣卫经历沈炼一事,仲逸自然是知道的。

    而沈炼与石成的交情颇深,这在锦衣卫也不是什么秘密,与锦衣卫接触这么多次,岂能不知?

    “石大哥,为何要钻牛角尖呢?”。

    仲逸用他一贯的口吻说道:“我们的目的是对付严士蕃,我那些罪证既可指向罗龙文,又可指向严士蕃,通倭的有,通倭以外的也有,殊途同归吗嘛”。

    “哦,我明白了”,石成恍然大悟道:‘原来,这个罗龙文与你有仇啊?’。

    仲逸是捐纳入仕,这不是什么秘密,若一当铺的事儿,也只是防着罗龙文和严士蕃,如今他已与店铺撇清关系,也没有担心的必要。

    仲逸淡然一句:“仇,倒算不上,不过当初在入仕前,我也做过买卖,就是此人从中作祟、欺人太甚,我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话音未落,石成便朝门外走去,仲逸急忙叫住他:“话还没说完呢,你干嘛去?”。

    石成很平静的回了一句:“你不是说扒他一层皮吗?这有何难?我现在就敲碎他一根骨头”。

    仲逸一脸的崇拜加感激,他不由的定定神,急忙上前制止道:“你误会啦,此事非同小可,要从长计议,眼下要去福建备战,我们有的是时间”

第429章 锦衣卫的感觉() 
数日后,戚家军在戚继光的率领下,一路从浙江南下福建。

    英勇千户所全体将士,以林宗武为首,随军同行。

    当此之时,海上依旧有小股倭贼作乱,不宜走水路,兵马辎重更是不小的周折,装船、卸船绝非易事。

    沿路当地衙门,已分头派出衙役清理大军所经之路,所用的理由无非是要抓捕盗贼,方便办案,剿匪之类,这才清理闲杂人等的理由。

    此时,时节快至中秋,天气尚可,莫说出行,就是游玩一番,也未尝不可。

    补给充足,沿路更无闲杂人等,戚继光的行军速度自然不会慢,福建境内已做好迎接准备,援军与当地驻军很快便可以会和。

    因前些日子不慎‘摔伤’左脚的翰林院侍读仲逸,被特殊照顾:他可以继续在浙江‘修养’些时日,之后再南下福建。

    晚些就晚些,反正他只是个参军的随从协理。早到晚到几日,与战事干系不大。

    当然,按照新的旨意,真正的监军、右都御史文博远,看样子是不会离开浙江了。

    出了浙江,虽说受监军之托,仲逸暂行部分监军之事,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到了福建,他就是真正的‘监军’。

    如此部署,不由的引来一番议论。

    有人说,这是皇帝有意将仲逸推到监军的位置。

    只是监军一职需要德高望重,至少有一定的资历才可胜任,且大明以来,该职大多为御史、宦官之类的人担任。

    显然,仲逸这个小小的六品翰林,无论资历、品阶,都还差些火候,这才有了监军协理一说。

    既是协理,要求就简单多了,翰林院本就是皇帝的口笔,随行记录,抗倭之事牵扯方方面面,一个完整的记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皇帝意志的,翰林院无可厚非。

    这样的说法,绝非随意一说,有先例。

    而且,还不止一次。

    当初,保定府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尽管有人闹到都察院,但毕竟是一桩普通的命杀案,至少在当时来说,是这样的。

    正是基于多重考虑因素,当时还是翰林院编修的仲逸,既不是三法司的人,更没有钦差的头衔,只是负责此案前期的督办。

    讲白了,就是一个前期调查,最后还是要交给三法司。

    即便如此,朱厚熜还是派了一个刑部主事的樊文予、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石成,竟然是他的协理。

    后来,与逼近京城的鞑靼军谈判,去大同核查仇鸾怯战一事,同样因为仲逸的资历不够,最后才想出了个钦差副使的头衔。

    这个就有意思了,既然是钦差副使,那钦差正使呢?

    不用说,所有的差事,还得他这个副使来做,而且,同样有锦衣卫的人协助。

    此次南下抗倭战事,作为监军协理的仲逸,似乎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种感觉,连别人都感受到了。

    想必办完这里的差事,再回京城后,类似的说法,就更多了。

    先不管这些啦

    “仲大人,前面是一个小县城,天色已晚,看样子,我们要在这里歇息了”。

    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成,指着前面一座小城,向仲逸说道:“相比戚将军的兵马,我们已经落后好几天了”。

    仲逸稳稳落座于马背之上,见石成于此一说,他只是微微回了一句:“也好,一切听从从石大人安排”。

    进城

    夜色降临,街上行人依旧,这个时间点,最热闹的莫过于酒楼、客栈、花楼之类。

    吃吃喝喝玩玩,这便是很多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儿。

    人群中,一队布衣穿着之人前行,他们步伐稳健、行动有序,细细看来,绝非等闲之辈。

    “大人,都准备好了,我们可直接前往”。

    一名锦衣卫校尉上前向石成禀报几句,而后低头拉起缰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