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唐轻骑 >

第34章

武唐轻骑-第34章

小说: 武唐轻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信其实对刘秀十分佩服,见刘秀自轻自贱,安慰道:“这人人生来平等,何谈天生贵贱?我看刘兄就是个有本事的,我这前脚刚跟人家打完架,你这后脚连评书都出来了。。。。。。刘兄真乃非常人!”

    刘秀哈哈一笑,“五爷勿怪,不是小的非要歪曲事实,实在是大家喝茶听书就好这一口,不把故事编的曲折些,小的哪有饭吃?五爷有事先走,人有三急,小的失陪了。。。。。。”

    张信也没兴趣等刘秀如厕,摇摇头走回茶肆。刚一回来,就看到张曦一只脚踩在条凳上,手里端着一只茶碗在哪里吐沫横飞,走进一听却原来在哪里把张信吹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最过分的是他居然说自己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江湖人称玉面小郎君。。。。。。张信摸摸自己络腮胡子的大黑脸,感觉自己这大黑脸怎么也混不到玉面小郎君啊。。。。。。真是越说越离谱,自己听着都觉得脸红,娘的张曦说的是我么?

    张曦正吹嘘间,看到张信回来,眼前一亮,连忙把他拉过来,“诸位,这就是张信张不移,陇右张家张五爷!”众人早就听的如雷贯耳,顿时忙不迭的拱手道:“久仰久仰。。。。。。”还有个中年汉子叫道:“茶博士,给五爷上一碟花生一碟蚕豆,都算我账上!”

    张信被人众星捧月一般围着,顿时受宠若惊,忙道:“不敢。。。。。。不敢。。。。。。”

第五十九章 聚兵鼓() 
一下午喝了一肚子茶水,估摸着是茶碱作崇,还不到晚饭时间张信的肚子又开始咕咕作响。抬头看看一样灌了一肚子茶水脸色已经有些发绿的张曦跟吕进士,张信建议道:“我说。。。。。。咱们撤吧?晚上还有老王留得大餐呢!”

    这时候天色已近黄昏,但离宵禁还有段时间,不过说书的刘秀已经下去休息了,上头换了个跑江湖的老头,咿咿呀呀的拉着一杆二胡。张信听了一会就觉得没意思,咂摸咂摸嘴,觉得这老头拉二胡的水平也就一般化,当然这个一般化得看跟谁比,要是跟一般人比起来这老头二胡拉的还是不错的,可是跟自己这个文工团出身的比起来。。。。。。张信给他的评价是技法生涩,感情呆滞。

    反倒是吕进士跟张曦还听得挺津津有味,不过听张信说要走,两人只能一脸遗憾的给那老头洒了点铜钱,干了茶碗里小半碗茶汤,跟着张信转身离开茶馆。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不向下午那么燥热了,西北边塞的特点就是水汽少,不闷,早晚凉快中午燥热。反正离吃饭的点还早,三人商量了一下,干脆由张曦跟吕进士领着张信仔细转了转县城。说起来张信来了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仔细的看了看这边城小镇,总体感觉还不错,就是那种中国普通县城的感觉,其实到了一千年以后中国大部分的县城的老城区还是这样,通过人们自发的行为划成了商业一条街,居住一条街,小吃一条街,衙门一条街等等。。。。。。可惜跟以后的小县城一样的是建城的时候没怎么规划,一条条街道歪七扭八的,倒是有一种异样的温馨感。

    张曦重点带着张信看了看花枝招展的青楼楚馆,可惜没钱,只能远远看着。张信看了一会就觉得,这女人其实是要看打扮的,这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姑娘其实论脸蛋还不如家里的小绿好看呢,但人家就是会打扮,胭脂擦的就是有水准,本来五六分的姿色硬是弄成了七八分,看张曦看的眼睛都直了,张信一巴掌拍到他后脑勺上:“家里还有小绿呢!”吕进士也道:“其实这外头的都是没什么才艺跟姿色的,真正好的都是挂牌出馆的清官人。”随后一脸高深莫测的走开,留着张信跟张曦面面相觑。当然还有赌坊。。。。。。这赌坊居然还是县里最气派的建筑,足足有四层楼。那赌坊门口还有小厮热情的招徕仨人,“客官进来玩一把吧,看三人面生想必是第一次来?试试手气,第一次总会有好运!客官别走。。。。。。这样你来我们奉送是个筹码如何?客官?客官。。。。。。”可惜张信对赌博想来敬谢不敏,完全没理会那小厮径直走开了。

    等三人回到老王的客栈时,客栈的正堂觥筹交错,这几天下来张信早发现来老王客栈的大部分是周边村里来赶集的,还有少部分是山东,山西来的行脚客商,挑点盐,铁器,枣子什么的来换点毛皮,马具,甚至是马匹。总之都是小本经营,挣点辛苦钱。大家也没钱去县里的大客栈享受,只好在老王这五文钱一天的将就。不过老王这里住宿的条件虽然一般,可是酿的酒真不是盖的,基本上每天晚上大家少则一角,多则两三坛的总要来几口解乏。

    老王看三人回来,从柜台搬出来一坛酒,“老赵请你们的,不够还有。我特地给你们仨弄了只鹅,正在后头煨着呢,还有点江南的白米,估计你们没吃过吧?千里迢迢过来的,你们尝个鲜。今天可劲造,老赵请客,蹦跟他客气!”

    “哎!”张曦眉开眼笑的接过老王的酒,迫不及待的拍开泥封,一股浓郁醉人的香气飘来,真是还没喝就让人熏熏然的有了三分酒意。老王看着张曦晕晕乎乎的样子,笑骂一声,“出息!”接着一瘸一拐的走回伙房。张曦早就迫不及待拿过来三只海碗满上。

    张信接过海碗抿了一口,发现这酒既不是那醇香昏黄的高粱酒,也不是那清冽可人的果子酒,而是颜色发白,微微带点淡黄,酒香不向高粱酒那样的醇厚,反而如同利箭一般扑鼻而来,一口下去感觉如同吞了火一般,从食管一直流胃里,砸吧砸吧嘴还有点麦香,嘿嘿一笑,“我猜猜,这个是麦子酿的对不对?”

    张曦竖起一根大拇指,“没错,这正是老王的神仙酿,主料正是麦子,掺杂了粟米大豆跟高粱,这酒老王可轻易不拿出来,在突厥人哪里,一坛子神仙酿能换一批上好的突厥战马!”

    张信一口吧碗里剩下的酒干了,这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喝法,像果子酒适合慢慢去拼,这神仙酿却适合一口闷,只觉的一口下去仿佛有团火在肚子里烧一般,觉得有点像以后喝的二锅头,烧刀子,可又没有那么辣,反而有股麦香气,这么说起来,倒是有点像老毛子的伏特加。

    这大热天喝白酒倒是跟大热天吃火锅有异曲同工之秒,发了一身大汗反而觉得精神健旺,店小二端上来一直烧鹅,一盘羊肉,一碟青菜跟一盆米饭。这时候可没以后那么好的运输条件,都是北人吃面,南人吃米,凉州这地方哪有能种水稻的水田?这点大米万里迢迢的从江南运过来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张信跟吕进士倒还好,张信就不说了,吕进士在洛阳的时候也没少吃。张曦长这么大却第一次吃米饭,顿觉兴奋莫名,酒菜还没怎么动,先吃了小半碗白饭。

    这顿饭这么丰盛,大半原因是赵风火说要过来陪仨人一起吃,可惜杯盘都见底了,烧鹅也变成了骨头架子也没见到赵风火的影子,张信掰了块鹅骨剔牙,张曦倒是想再找老王要一坛神仙酿,可惜老王死活不干。

    饭毕,张信本想出去消消食,可惜******的宵禁政策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只好憋闷在屋子里。这时候张信无比想念要是能有副三国杀该多好。。。。。。打定主意回去要加紧弄了,可惜现在想也是空想,只好带着张曦练了会功夫,早睡早算逑。

    天还没亮的时候,张信就听到屋里有动静,睡眼惺忪的爬起来看张曦跟吕进士正在抱着木盆洗脸。张信透过窗户纸看看天还没亮,“这么早啊。。。。。。”张曦一边拿抹布擦脸,一边道:“信哥,咱们今天还得赶路,早点走凉快。”张信一想也是,等中午了热的要死要活的更难受。当下爬起来穿上那件短衫,抹了把脸扎好头发,跟张曦出门去。

    这时候估摸着还不到五更天,老王已经起来准备早饭了,见三人起来招呼道:“先去把车套上,我给你们先弄点早饭。”三人依言先去套好了车,回来一人一碗粥跟一个肉馒头,胡乱吃了点之后正要走,王婶追到店门前给三人一人怀里塞了一张烙饼,“自己烙的,顶饱,路上别亏了自己。。。。。。”

    跟王婶挥手告别,更夫才打过五更,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借着光张曦赶着马车,车轮“吱呀呀”的碾在青石板路上,不多时已经到了城门。就在三人准备出城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北大校场传来“咚。。。。。。咚。。。。。。咚。。。。。。”的三声鼓响。

    张曦愕然勒住了马车,惊愕的看着城北,不多时又是三声“咚。。。。。。咚。。。。。。咚。。。。。。”的鼓声,张曦回头对张信道:“信哥。。。。。。是聚兵鼓!”

第六十章 卢县令() 
张曦一喊出来“聚兵鼓”三个字,张信立刻从马车上翻身坐起,张曦扭头看向张信,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出凝重之色。张信曾听张义说过,因为凉州地处边塞,连年征战,紧挨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会打将进来。从遥远的东西晋开始,只要游牧民族破了城,那必然是丁壮屠戮一空,妇女儿童被掳掠为奴的悲惨下场,因此各州,府,县,都在校场处设立一只一人多高的巨大鼙鼓,这鼓一般几年甚至十几年也不敲一次,甚至还要专人维护,可是一旦敲响,就代表有城池已在旦夕,只要听到鼓声的各镇府兵,各部募兵及中央十二卫在册将士,无论何等理由必须无条件在一炷香内至大校场集合,否则该地主官有权将其格杀。这还是三通鼓,如果是五通鼓,那么除了在册军士,该地伤残,年老的卸甲军士也必须集合,若是七通鼓,那十六岁以上男丁必须集合,至于最高的九通鼓,那代表已经到了危亡之际,阖城上下无分妇女老幼,健康残疾,只要还剩下一口气,必须领上兵器准备与敌偕亡!

    张信心下疯狂盘算,吐蕃人上个月刚刚退兵,突厥人已经跟大唐和平快三十年了,而且现在还有一队突厥人在榷场,没道理突厥人会来突然攻击。至于鉄勒人,十年前被打的元气大伤,现在还在天山以北****伤口,就算想来搞风搞雨也有气无力。张信想来想去,纵观凉州四境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势力能强大到攻城略地的地步。不过张信虽然心里大惑不解,手上却没有半分迟缓,飞快的从车里抽出两把横刀,一把扔给张曦,一把别在自己腰带上,纵身跳下马车,嘱咐吕进士靠边看好马车,自己带着张信飞快的冲向校场。

    这时候太阳已经从东边出来了,接着晨光张信看到原本空旷的街道瞬间挤满了一个个精状的汉子,横刀或提在手里,或别在腰上,有的穿着跟张信一样的白麻短衫,有的穿着唐军衣,甚至还有的披着革甲。不过无一例外的是,大家脚上蹬着的都是府兵配发的厚底褐纹靴。

    就在张信还在路上飞奔而来的时候,赵风火已经挎着横刀到了校场。别看赵风火年近五十,瞎了一只眼睛还断了右臂,可是跑起来却丝毫不慢,一般的小伙子还真跑不过他,不少跟他同路赶过来的小伙子都被他远远落在后头。三通鼓刚敲完,赵风火已经冲进了校场。

    赵风火刚一冲进校场,就看到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人轻柔的把鼓锤放还到一边,从摆放聚兵鼓的高台上拾阶而下,这青年二十五六岁的年纪,肤白如雪,眼角含波,鼻梁英挺,颌下三缕长须,一眼望去,实在是一个丰姿卓绝的美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