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山贼 >

第30章

穿越三国之山贼-第30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山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众人乐了,山草仙也乐了。

    山草仙脑袋中却是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那就是锻炼成长,却从来都没有质疑过师父对他说过的话。

    看了半个多时辰狗叫,狗爬,张让有些腻歪了,又动起了歪歪脑筋,眼睛滴溜乱转过后,“啪啪”拍了几下手,叫过来一侍女,并在侍女耳边嘀咕了一阵。

    不大一会儿,侍女就端过来一铜尿盆,扔在地上。

    张让乐呵呵地对山草仙说道:“昨夜,俺把屎弄到尿盆上啦!你舔干净尿盆,就成长了,就可以回去告诉你家大寨主啦!等信吧!可好呀!”

    在地上趴着的山草仙高兴地爬到尿盆前,伸出舌头把尿盆一点一点的舔干净,直到油光锃亮为止。

第50章 吃饭() 
山草仙从张让府中回到悦来客栈,径直走到刘菱屋中。

    刘菱问山草仙道:“你此去张府,张让却是怎么说的?”

    山草仙面露羞色地说道:“张让让俺学狗叫,狗爬,又让俺舔尿盆上的屎,说是如此做俺就能锻炼成长。俺做完他要求的事儿,张让就让俺回来告诉你听信。”

    让刘菱感觉到震惊的是张让竟然难为一个小孩子,还用非常卑劣的手段,这是他从来没有预料到过的。可是事情发生了,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去张让府中杀了他不成,恐怕是到不了近前的,就被侍卫阻挡住了。

    刘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张让心里如此扭曲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此次张府一行,你山草仙为咱们山寨是立了功劳的,我会在功劳薄上为你记下一笔。”

    一颗稚嫩的心灵,一个简单的脑袋,一个矮小的身躯,一张不是太漂亮的脸,这就是山草仙。

    山草仙似乎对发生的事儿从来就没有感到羞愧,而是觉得光荣,为了能够成长而光荣。

    山草仙高兴地说道:“俺这次锻炼成长也算是见了世面。能为山寨立功,俺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刘菱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天色已经晚了,你回屋歇息吧!”

    傍晚,张让府邸,张让躺在卧室床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复去的,脑海中不断地回忆着信上的内容。

    信是由张杰所书,大致上分为两个内容。一,刘菱愿意出三箱金饼贿买青州王。二,刘菱有皇室宗亲宗牒为证,是皇室宗亲。

    张让从床上做了起来,身子靠在床头上,然后“啪啪”拍了几下手。

    三个侍女从屋外走了进来。

    张让对她们说道:“俺饿了,去给俺弄些吃的来。”三个侍女出去了,不大一会儿,又都回来了。

    一个侍女手中端着漆木托盘。

    托盘上放着盛汤的金碗、金勺、盛肉的银盘、盛饭的玉碗、玉勺。

    张让开口说道:“开始吧!”

    一个身着绿色薄纱的侍女,用手拿起托盘上的金勺,盛了一勺汤,然后用嘴吹了一会儿,喂给张让。

    另一个身着紫色薄纱的侍女赶忙拿起一块方巾,铺垫在张让脖颈下胸脯前。

    张让喝了一口汤,点了点头,并说道:“嗯!不错!今天这汤有些滋味。”

    绿色薄纱侍女,又拿起托盘上的玉勺,从肉盘里盛了一勺肉,放到自己嘴里,用力地嚼了起来,嚼了一会儿,竟然把嘴俯到张让嘴边,张开小嘴用舌头一点一点地往张让嘴中送。

    张让张开嘴,待侍女把肉末都送到嘴里,然后就一口吞下肉末,以后又说道:“今天的肉烹的不错啊!好吃!好吃!”

    绿色薄纱侍女又用玉勺盛了一勺米饭,放到自己嘴里大口大口地嚼了起来,嚼了一会儿,又把嘴俯到张让嘴边用舌头一点一点地送入到张让口中。

    张让吃完小米饭,用眼睛瞅了瞅金碗中的汤,然后对绿色薄纱侍女说道:“再来点汤。”。

    张让吃过饭,从床上起来,戴上巧士冠,穿上锦袍,足蹬皮靴,领着十多个侍卫和侍女,做着八人抬的轿子就去皇宫了。

    到了平城门,轿夫停下来,旁边侍卫跑到轿门,跪附在地上。

    张让踩着侍卫身体下了轿,然后走到,平城门皇城门下,对城门上的守门武将说道:“俺要进宫见皇上,打开城门。”

    守门武将一边对张让说道:“原来是张侯爷呀!”一边命人打开城门。大门“吱呀呀”地被打开了,几个守门官兵对张让点头哈腰地行礼。

    张让没理他们,又重新走到轿子门,踩着侍卫身体上了轿,做在轿里,然后拉开轿帘,对手下说道:“咱们去皇城南宫却非殿。”

    张让众人,径直向皇城却非殿走去。到了却非殿,张让下轿,然后就自己走到却非殿门口,推开大门,走到殿里,看见皇帝刘宏正做在龙椅上。

    刘宏一见张让,高兴地说道:“让父,朕每日傍晚都独自来此做一做,就是等让父啊!”

    张让直接走到龙椅旁,到了皇帝身边,然后开口对做在雕刻金龙宝椅上的刘宏说道:“今日,老奴来此,却是有一事相告陛下。昌邑王之后刘菱派人到俺府上,说是愿意花三箱子金饼买青州王做。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汉灵帝刘宏,并没有马上回话,而是皱眉沉思。

    却非殿中央一个雕刻有龙凤戏宝珠图案的青铜制造的大香炉,正袅袅地冒着青烟。

    青烟从青铜香炉镂空盖的缝隙处,却不知道工匠用了什么法门,香气竟转着圈地慢慢地升到空中。

    一股股浓裕的香气在却非殿中飘荡着。却非殿内,黄金铸成梁柱雕刻有花纹和云纹,并用橘红色涂抹。

    却非殿顶上的漆红房梁上镶嵌着少许青色翡翠。屋内四壁上画有优美的图案。

    汉灵帝刘宏开口说道:“哦!是那霍光废除的昌邑王刘贺之后,可是他们一枝皇亲却早已经贬为庶民,且是西汉时的事情了,如今又来买官,又有什么阴谋?”

    汉灵帝平生有两大爱好,一个爱好是漂亮女人,一个爱好是钱,但是他不是傻子,也害怕皇族中优秀男子威胁到他的皇位。

    张让“嘿嘿”乐了几声,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老奴以为现如今海内升平,朝廷中人心稳定,政通人和,想那昌邑王之后刘菱却翻不起多大浪来。”

    汉灵帝点了点,随即又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刘菱要封那里的王?是要长安王还是要洛阳王,朕怎么能就此封与他。”

    张让急忙开口说道:“刘菱要封青州王。”

    汉灵帝说道:“刘菱若掌控青州,并得了兵马,起兵造反何人又能节制啊?”

    张让谄媚地说道:“老奴有一石二鸟之计,可保无忧啊!”

    汉灵帝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让,并开口说道:“让父,说来听听。”

    张让“嘿嘿”一乐,然后开口说道:“老奴有一问不知道陛下可愿意告之啊?”

    汉灵帝说道:“但问无妨。”张让问道:“不知道,这几日万年公主可闹不了。”

    汉灵帝哭丧着脸说道:“别提啦!昨日,朕与宫中美人欢愉,一蒙面女子破窗而入竟往朕的龙床上扔了些老鼠,然后又破窗而出了,不见了踪影。朕看此身影就是万年公主啊!哎呀!”

第51章 青州王() 
“却是可怜了朕新纳的美人,今日起不梳妆不打扮,自言自语状若疯魔,精神受了刺激。朕虽不舍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把她打入冷宫。此仅仅一事儿而已,遥想王美人在世时,朕甚是疼爱,日日欢愉,却不知那万年公主从谁口中得之王美人貌美如花。一天晚上,万年公主装扮成黑衣蒙面男人,半夜竟潜入王美人宫中,对朕的美人动手动脚的,还欲亲吻王美人。当时,王美人大声呼喊,唤来侍卫。侍卫擒拿住蒙面男人,摘去面纱,竟是万年公主。待王美人死后,朕甚是哀愁,便日日招来众嫔妃在德阳殿中欢愉。朕却又不知道万年公主从那里得来的消息。一日,朕在德阳殿中与众嫔妃玩耍的正欢。万年公主头包方巾,一身黑衣,脚踏皮靴,手持银鞭便冲了进来,见人挥鞭就打,“哎呦”就连朕也未幸免于难啊!万年公主在宫中胡闹也就算了,可是她在宫中玩得腻歪了,又跑到宫外去,好好在宫外游玩到也罢了。可是,万年公主偏偏去抢劫商铺,打劫路人,惹得不少百姓告到衙门。朝廷属官又向朕痛斥朕的不是。万年公主让朕头疼得很呐!朕又舍不得砍了宝贝公主的脑袋,却又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儿。嗨呀!”张让“嘿嘿”一乐,然后说道:“无碍,老奴可为陛下解忧啊!”汉灵帝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惊讶地问道:“说来听听。”张让把嘴附到汉灵帝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当夜,张让手捧诏书乘天子撵,就到了悦来客栈,下了撵就带着几个太监和护卫,径直走到刘菱屋里。张让打开诏书。

    刘菱一众人跪地俯首听命。

    张让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今天下乱民四起,意图不轨,朕心甚优,食不知味,夜寝难眠,皇室宗亲昌邑王之后刘菱,英姿飒爽,贤德堪著,少年才俊,朕心甚爱,朕命刘菱为青州王。钦此。”

    刘菱等人大声说道:“谢主隆恩。”张让赶忙,收起诏书,用手一扶刘菱,并说道:“王爷请起吧!以后在朝中却要多多照应啊!”刘菱站起身说道:“不敢!不敢!”张让看见屋里寒酸,却也不愿意多呆,命护卫抬走三大箱子金饼,用眼睛盯着剩下的箱子。刘菱自然是会意,急忙开箱取半箱金饼,用包裹包好,然后送与张让。张让假意推辞一二后,欣然收用,并对刘菱说道:“青州王洪福齐天,老奴还要奉承,改日到俺府邸喝酒吧!”刘菱欣然应诺。

    刘菱众兄弟在客栈把酒言欢。

    皇宫中,女娲庙的屋顶上,一只极大的、浑身都是黑色羽毛的、眼睛深深地陷入到眼眶中的、一双粗而长的腿上张满鳞片、一对爪子锋利无比的鸟正在四处张望着,见汉灵帝缓缓向女娲庙走来。大鸟展翅向着空中飞去了,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汉灵帝到了女娲庙门口推开门,进入庙里。庙内四角立有汉白玉柱子,四周墙壁尽用绸段遮挡,用翡翠雕刻而成的牡丹花镶嵌在地上白石之间。屋内中央立有镂空屏风,镂空处尽用青纱遮挡。青纱上绣女娲补天图案。屏风外放置一青铜香炉,香烟袅袅如梦如雾似幻。屏风里有一少女抚琴。这少女长发及腰,头戴花冠,面目绝美,身披五彩霓裳,腰挂七巧灵珑玉佩,足蹬俏皮圆头靴,玉手轻轻拨弄琴台上的琴,歌声沁澈人心。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妾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匆匆匆,三月桃花随心转。

    飘飘零零,二月风筝断了线。

    噫,仙女呀仙女,巴不得下一世,你为男来我为女。”

    琴声和歌声戛然而止。

    “仙姑”汉灵帝道。

    少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