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39章

明末之君临天下-第39章

小说: 明末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榔继续说道:“儿臣在永州炼制出肥皂后,发现用肥皂洗衣服竟然比府中胰子的效果还好,后来儿臣又在其中添加各种香料炼制出了香皂,不但可以用来洗衣服,更可以用来沐浴。”

    说道这里,朱常瀛已经明白过来,朱由榔炼制出的肥皂和香皂,就和现在的胰子作用一样,沉吟片刻,才问道:“这样一块肥皂和香皂耗费几何?”

    朱由榔心中早有腹稿,道:“回禀父王,只算原料的话,肥皂儿臣能够控制在六文左右,香皂的话根据添加香料的不同,最多不过二十文。”

    听到朱由榔的回答,桂王一下明白朱由榔所说得开源之法了。

    朱常瀛早已不是当初在衡州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大明桂王了,在梧州的日子,为了节省一些银两,他精打细算,知道市面上,一块上好的胰子要百文钱,便宜的皂角也要二十文。

    可是如今他儿子炼制出来的肥皂和香皂,不过耗费六文和二十文钱,这是何等的利润,一旦卖出去,府中钱财自然充盈。

    朱常瀛一想到这些,眼神中顿时神采奕奕,散发着精光,可是转眼又变得暗淡无光,无奈摇摇头道:“四哥儿的意思,父王知道了。你是想凭借肥皂和香皂耗费极低,但效果堪比胰子的优势,便宜售出,挤掉胰子和皂角的份额。”

    朱由榔点点头道:“父王说的没错,儿臣打算肥皂作价三十文,香皂根据原料不同作价大概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间出售。”

    朱常瀛苦笑一声,道:“四哥儿的想法很好,只是可惜了。大明宗律规定宗室不得经商,虽然万历年间有所松动,可是也只是允许那些爵位低甚至无爵位的宗室能够自立谋生。像父王这样的亲王之爵经商,皇上是不可能允许的。”

    朱由榔当然知道大明宗律,可是如今兵荒马乱,崇祯皇帝自己都马上都要吊死煤山了,哪里有空管这些,可是他不能直说,不死心劝道:“父王时移世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况且朝廷如今连禄米都许久未发了,皇上总不能让咱们饿死吧?”

    朱常瀛想想府中的窘境,眉头紧锁,显然内心也十分挣扎,一面是朝廷的宗律,一面是王府以后温饱饱,心中不知如何决断。

    朱由榔见朱常瀛犹豫不决,一咬牙,劝道:“父王,儿臣以为还可以上书皇上,主动放弃桂王府今后的禄米,以此来换取皇上允许咱们经商之路。”

第70章 争辩() 
朱由榔的话刚一出口,就引来朱常瀛的惊呼。

    “什么?”朱常瀛被朱由榔的话惊得张大嘴巴,双眼好似要突出来,瞪着朱由榔,道:“四哥儿,可知自己在说什么?你知道桂王府的禄米有多少吗?”

    朱由榔提出这个建议也是经过一番思量的,时至今日,朝廷已无力发放宗室禄米,与其如此,不如趁崇祯皇帝还未死,卖他一个好,能正大光明经商,不用以后时时担忧宗律的掣肘。崇祯皇帝是出了名的节俭,连破旧的龙袍破了都舍不得重新做一套。他必然清楚宗室禄米对朝廷的财政带来多大的负担。如今大明到处都需要钱粮,朱常瀛主动放弃禄米,崇祯没有理由不支持。

    朱由榔对此了如指掌,禀报道:“儿臣当然清楚,宗律规定,大明亲王岁禄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朱常瀛本来还以为朱由榔不知朝廷给他们的禄米有多少,可见到他了然于胸,娓娓道来,怒斥道:“你既然知道,竟还说出如此荒唐之言!”

    朱由榔没因为朱常瀛生气而改变立场,面不改色道:“还请父王容儿臣说完?”

    “本王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理由?”朱常瀛显然还在为朱由榔的话生气,冷哼一声道:“你说吧!”

    朱由榔并未直接说理由,而是反问朱常瀛,道:“父王可知我大明宗室现如今有多少人?”

    朱常瀛闻言先是一愣,皱了皱眉头,道:“为父没有算过。”

    朱由榔伸出两根手指头,沉声道:“父王,儿臣粗略估算过,我大明宗室如今至少有二十万人。父王可以算一算朝廷要为此发放多少禄米,儿臣算出的结果是,要近千万石禄米。”

    听到朱由榔说出的数字,朱常瀛倒吸一口气,心中也颇不平静,他哪能不知道近千万石禄米,意味着什么。

    朱由榔再接再厉道:“如今我大明正值内外交困之际,父王此举是在为皇上减轻负担,上书陈明利害,请求皇上的话,儿臣认为皇上会同意的。”

    朱常瀛望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四子,脸色凝重道:“你可知道,父王上书的话,一旦皇上批准了,那么从此以后世子、你和你们的子孙后代都不能享受禄米了。”

    朱由榔道:“儿臣自然清楚,但儿臣相信凭借肥皂和香皂的利润,足够我们桂王府衣食无忧。况且这些年朝廷的禄米发放日渐不足,禄米已经有名无实。”

    朱常瀛何尝不知道禄米已不是日渐不足,而是已经发放不出来了,心中仍然摇摆不定,道:“四哥儿说得固然有理,可是谁又能保证生意长久不衰,一旦有个意外,府中又该如何度日?但只要我大明还在,等朝廷渡过了眼前的难关,禄米朝廷还是还会发放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朱由榔见桂王仍舍不得禄米,思索片刻,道:“儿臣相信自己能经营好肥皂生意,如果父王不放心,还能用赚来的钱置办田地。”

    朱常瀛听到朱由榔的办法,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展开来,田地同样是实实在在的,在衡州的时候,桂王府钱财的主要来源就是私下购买的民田。只是他心中还有一层隐忧,一旦他上书主动要求放弃禄米,必定会引起其他宗室的不满。

    朱由榔决定再加一剂猛药,道:“父王刚刚也说了大明还在的话,如今我大明已到生死存亡的边缘,父王应该比儿臣更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假如大明亡了,我们这些宗室又算什么?”

    朱常瀛本来渐息的怒火,闻听朱由榔连大明将亡的话都说了出来,气的怒冠冲发,猛地一拍床榻,站起来,怒斥道:“混账!逆子,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竟敢说出口!”

    “父王,儿臣不过实话实说而已!”朱由榔面对朱常瀛并未丝毫退缩,二人目光直视着对方。

    朱常瀛见朱由榔没有丝毫悔意,气得心尖发抖,额头青筋暴露,浑身的血管都要爆炸开来,指着朱由榔,话都说不出来,道:“你、你。。。。。。”

    眼见朱常瀛面色不对,双腿打颤,朱由榔可不想真把朱常瀛气出个好歹,急忙上前,扶住他,细说道:“父王,儿臣身为大明皇室,也希望大明千秋万代,国祚不绝。但是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秦二世而亡;强汉因王莽篡政分东西两汉,西汉214年,东汉196年;之后晋国终结三国乱世,不过156年;盛唐毁于黄巢起义,国祚290年;南北两宋,加起来320年,朝代更替已是常事。我大明自太祖驱逐鞑虏,创立大明,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至今已有276年。”

    后面的话朱由榔没有在说下去,朱常瀛听完后,抬起的手无力垂落下去,半晌无言。他心里虽然清楚如今大明江河日下,但是依然不想接受有一天大明会灭亡这件事。

    朱由榔罗列出各朝的国祚,让朱常瀛心中更加恐惧,在朱由榔搀扶下,重新缓缓坐下,双眼黯淡无光,看起来变得更加苍老。

    朱常瀛无力的挥挥手,道:“四哥儿,你先下去吧!让父王好好想想!”

    “儿臣告退!”朱由榔知道要朱常瀛马上做出决定有些难,希望他能下定决心吧!

    朱由榔退出房间,轻轻关上门。房内只剩朱常瀛一个人,呆坐在床榻上,朱由榔的话将一幅鲜血淋漓的画面展现在了他眼前。

    朱常瀛慢慢移步到书房,心中百转千肠,复杂的盯着书架上各朝各代的史书。他深深知道,历代王朝更替,皇族终究不能善终,除了宋朝因为情况特殊,没有哪个皇帝会放心前朝皇族安然活着。一想到这些,他心如刀绞,身为大明亲王,他又能做什么呢?

    朱常瀛推开窗户,外面天色已暗,望着漆黑的夜空,怔怔出神。

第71章 间隙() 
朱由榔出了桂王的院落,回头看了一眼在望着夜空怔怔出神的朱常瀛,轻叹了一声。他已经将大明如今面临的糟糕情况说得够严重了,就差告诉他父王崇祯皇帝马上就要死翘翘了,只希望他父王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样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夜已深,院落外漆黑一片,一阵冷风吹来,朱由榔裹了裹身上的锦袄,转过头对陈进忠道:“回吧!”

    陈进忠自朱由榔进入桂王屋内,一直守在外面,隐隐约约听到二人吵架,此时见到朱由榔脸色不甚好看,不敢多问,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一路上,朱由榔满怀心事,差点儿撞到墙上,幸好陈进忠时不时回头,及时拉住了他。

    屋内,王氏正坐在床榻上,手里绣着衣饰,见到朱由榔回来,放下手中针线,起身相迎。

    朱由榔不想把糟糕的心情展露出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爱妻还未歇息?”

    王氏出身官宦之家,心思灵透,朱由榔之前跟她提过去找父王商量解决府中财务危机,进屋后一闪而逝的忧愁没有瞒过她的双眼,知道事情可能不顺,轻声关心道:“殿下,可是事情不顺?”

    朱由榔见王氏看出,想了想,最终也没隐瞒她,拉着王氏,坐到床上,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完朱由榔的陈述,王氏也被他的话震惊到了,大明快要亡了吗?不要说是王氏是个女人,就是整个大明王朝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大明如今的危境,一脸不可思议望着朱由榔,半晌,抬头看着朱由榔,轻咬贝齿道:“大明真的如殿下所说的危急重重吗?”

    朱由榔望着王氏有些担忧的眼神,情不自禁将她搂在怀中,轻轻点了点头,安慰道:“情况比我说的只重不轻,不过既然本王来了,那么这一切都将不会发生!本王也不会允许它发生!”

    被朱由榔双手紧紧抱在怀中的王氏,紧贴在朱由榔的胸膛,听着他那彭拜有力心跳声,听着他那铿锵有力的保证,她感觉只要有朱由榔在,仿佛天就算塌下来都不怕,道:“妾身相信殿下!无论发生何事妾身都会陪在殿下身边!”

    朱由榔闻言,双手不由将她抱得更紧些。

    第二天,天微亮,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一阵敲门声,将朱由榔从睡眠中唤醒。

    昨夜,朱由榔夫妻二人一番互诉衷肠,王氏的支持令朱由榔更加充满干劲儿,血气方刚的年纪,加上初尝床笫之欢,免不了又是一顿折腾。

    朱由榔揉了揉迷糊的双眼,道:“什么事?”

    陈进忠在门外禀报道:“殿下,桂王派人来传话,让您现在去书房见他!”

    “嗯?”朱由榔心里一惊,朱常瀛如此着急找他过去,看来是心里有了决断,道:“本王马上就过去!”

    王氏也早已被吵醒,一边伺候朱由榔穿衣,一边叮嘱道:“殿下,妾身相信父王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是为了王府好,父王如今身体大不如从前,您千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