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174章

明末之君临天下-第174章

小说: 明末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丁魁楚向来多疑,又因今天之事,还是问了一句,“你觉得监国是不是要对我下手?”

    “怎么可能?”马吉翔睁大了眼睛,惊讶道,“桂王监国才短短一个月,根基不稳,没有阁老的支持,他如何坐稳这半壁江山。这个时候动您,无异于自掘坟墓,监国不可能会做这蠢事。”

    尽管丁魁楚也这样认为,但他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安,喃喃自语道:“是我想多了吗?”

    “阁老为何作此念想?”马吉翔小心试探道。

    丁魁楚将他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今天我将监国临行前交代的内阁、六部名单拟了出来,结果监国将其束之高阁,你说监国是什么意思?”

    马吉翔思忖片刻,心中有了计较,小声道:“阁老会不会是太心急了?”

    “什么意思?”丁魁楚皱眉道,“说清楚!”

    马吉翔拱手道:“是!监国虽说是将此事交由阁老处置,但是监国心里肯定也有他自己中意的人。阁老如此大包大揽,将人选全都定了,这让监国作何感想?还有,若是朝廷这么多重臣都是阁老推举,监国恐怕睡觉都不会安稳。”

    “嘶!”丁魁楚闻言倒吸一口冷气,他怎么没想到这点儿。

    虽然朱由榔嘴上说将此事全权交由他处置,但是心里可未必如此作想,丁魁楚心道,“哎!太大意了!”

    与其说是大意,不如说是丁魁楚因为被朱由榔任命为首辅大臣后,有些飘飘然,得意忘形了。

    skbshge

第314章 复旦之行() 
马吉翔的一番话让丁魁楚如梦初醒,他不由想起朱由榔将此事交予他处理之时,朱由榔脸上虽然一副心甘情愿的模样,但是,如今仔细想来,脸色明显有一丝不自然。

    朱由榔这是在试探他吗?

    丁魁楚初掌大权,兴奋过了头,竟然连这点都没看出来,当时连推脱都未推脱,就坦然接受了,这让他懊悔万分。

    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用多想,朱由榔这是在用无声的行动来表达对他的不满。

    “你说现在应怎么办?”丁魁楚不由向马吉翔征求意见。

    这件事足以让丁魁楚在朱由榔眼里失分,虽远远到不了被罢免的地步,但对他这首辅之位,肯定有所影响。

    丁魁楚当然想要如张居正一样,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廷说一不二,但他也知道那不现实,更遑论张居正死后的下场摆在那里,他可不想重蹈覆辙,除非他能取而代之,但那可能吗?

    马吉翔道:“阁老,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监国没有当场点明,这就说明还留有余地,阁老不如立刻上疏请罪,将此事交由监国决断。另外,下官以为,阁老还可以交好监国身边的陈公公,如此一来,也可有有人在监国耳边替阁老说话。”

    “就按这个法子来!”丁魁楚不住点头,马吉翔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他十分欣慰身边还有马吉翔这样的人才,夸奖道,“你很好!以后安心为我做事,少不了你加官进爵的机会。”

    “谢阁老提携!”马吉翔舔着笑脸道。

    这事宜早不宜迟,丁魁楚第二天就主动上疏向朱由榔请罪。

    朱由榔一开始就没打算将内阁、六部等人选全部交予丁魁楚,他当初也没想到这丁魁楚竟会真的当场答应,所以才有了昨天那一幕。

    朱由榔看到丁魁楚递上的请罪奏疏,知道他总算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乘势收回了原来的命令。

    不过朱由榔最后还是将朝廷一些官职的提名权交给了丁魁楚,也算是安了他的心。

    随着朱由榔平定靖江王之乱,再加上朱由榔儿子出世,这给梧州百姓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越发坚定朱由榔是天命所归,有上天庇佑。

    这天,朱由榔乘坐着六挂大马车,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前往复旦学院进行视察。

    桂林之行,朱由榔这才意识到大明的吏治究竟败坏到了何种地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都不为过,完全烂透了。

    朱由榔当然恨不得将大明的所有贪官污吏全部杀绝,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但他知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根本不现实。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杀得贪官够狠、够多,甚至连剥皮冲草此等酷刑都能想出来,但依旧刹不住这股邪风。

    君不见,几百年之后,依旧如此,只要有利益的存在,这帮贪官是杀之不绝的。

    复旦学院外,以宋应星为首的学院师生整齐列队,他们早已知晓朱由榔要来视察的消息,宋应星还好,但是不少人那是翘首以盼。

    近半年多以来,复旦学院真可谓蒸蒸日上,不断有大儒受邀前来,还有学子从各地慕名而来,声势正隆,隐隐已是梧州第一学院。

    尤其是在朱由榔将梧州的士绅扫灭大半之后,菉漪书院、东湖书院、梧山书院等书院受此次事件影响,名声更是一落千丈。

    毫无疑问,朱由榔乃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他来巡视复旦学院,这是对复旦学院的肯定,身为学院的一份子,自是与有荣焉。

    薛泽宇站在人群中,万分感慨,虽然他早就知道朱由榔非一般藩王,但也想不到朱由榔会走到这一步。

    “薛兄,我听说你们一班的涂先生、刘先生被监国授予了广西布政使和桂林知府之职,这是不是真的?”徐道君挨着薛泽宇,小声询问道。

    薛泽宇点点头道:“不错,两位老师本就身具大才,又有多年为官经验。如今朝廷缺人,监国又求贤若渴,自是不会让老师们在学院教一辈子书。”

    涂绍煃、刘同升等人被朱由榔启用的消息不是什么多大的秘密,没有多久已经在学院流传开来,这使不少人兴奋不已。

    “那你说,监国这次来学院,是不是还为访贤才而来?”徐道君不由猜测道,他可听说学院中不少老师都曾在朝中为官。

    薛泽宇摇摇头道:“这不是你我该揣测的,咱们目前更应该好好读书才是。学院的老师都有真才实学,咱们能学多少是多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以后少不了你我出力。”

    徐道君见状只好闭嘴不谈。

    不过,这妨碍不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刚来复旦学院不久的新生,更是追着老生问。

    “学长,我听说监国以前也曾在咱们复旦学院就学?”

    “这位学弟消息还挺灵通的嘛!”老生一脸高深莫测道,“不错,想当初学院开学典礼之上,我还曾有幸见过监国一面!”

    “真的吗?”新生一脸崇拜道。

    这位老生侃侃而谈,将当初的情景讲得那是活灵活现,令周围不少新生激动不已。

    许是说话学生多了,声音渐渐有些嘈杂,顾炎武板着脸,训斥道:“都给我安静!”

    顾炎武这话一出,立杆见效,不少人还缩了缩头。顾炎武在复旦学院一向以严厉著称,更重要的是,他主管学院的风纪,所以不少学生被其惩罚过。

    没过多久,朱由榔的马车缓缓而来,旗幡飘飘,仪仗优隆,最终停在了复旦学院门外。

    “拜见监国!”

    宋应星等一众人纷纷下跪,整整齐齐跪拜道。

    车帘纱打开,朱由榔走下马车,快步来到宋应星身边,将其搀扶起来,道:“老师请起!”

    说起来,朱由榔自拜宋应星为师后,真学到了不少治国之理,这些不是靠他瞎琢磨能想到的,对于宋应星,他还是十分尊重的。

    “你们也都起来吧!”

    朱由榔亲自陪同着宋应星,一步步走进复旦学院。

    skbshge

第315章 见闻() 
朱由榔一声老师,着实惊呆了不少不知情的学生。

    他们听到了什么,朱由榔竟然称呼他们的院长宋应星为老师。

    “帝师”

    他们脑海中不由自主冒出这一称呼。

    朱由榔如今贵为监国,将来登基称帝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宋应星可不就是帝师嘛!

    朱由榔走远后,学生们一下炸开了锅。

    “我没听错吧?咱们院长竟然是监国的老师?”

    “我也听到了,不会有错。”

    ……

    朱由榔与宋应星漫步在学院的大道上,两旁绿树成荫,倒也显得清爽。

    “这一年来真是劳烦老师了!”朱由榔望着充满勃勃生机的学院,感慨道。

    “殿下可不要这样说,没有殿下,就没有今天的复旦学院,说起来,老夫做得才是微不足道。”宋应星摇头道。

    朱由榔赧然一笑,道:“老师谦虚了。”

    “不知殿下此次大张旗鼓来学院是所谓何事?”宋应星询问道。

    朱由榔脚下一顿,缓缓道:“老师应该知道的,朝廷工部尚书一职尚有空缺,孤以为非老师莫属。”

    “哎!”宋应星长长叹了口气道。“殿下明知老夫已无心仕途,又何必再相劝。如今老夫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将这复旦学院发扬光大,我大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朱由榔不依不饶道:“朝廷初级,百废待兴,孤身边实在没有多少可用之才,大明吏治如何,老师应给比孤更清楚。大明有太多蝇营狗苟之辈,如此要职孤岂能轻易交到他们手里。”

    “建奴兵峰直指江南,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攻到广西,老师忍心看着大明江山被建奴肆意践踏吗?”

    “学院已走上正轨,无需老师亲力亲为,但是大明需要老师,工部只有交给老师,孤才放心,还请老师不要再犹豫了!”

    宋应星脸色变换不定,朝廷的尔虞我诈,他厌倦了,实在不愿涉足,可是朱由榔的话,他也不得不考虑。

    这一年来,他与朱由榔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无论是朱由榔的远见卓识,还是虚怀若谷,在宋应星看来都是大明难得一见的,大明由朱由榔执掌不会有错。

    但正如朱由榔所说,他身边可信赖的大臣确实没有多少,尤其他还身处广西偏僻之地。

    朱由榔确实有能力,然而独木难支,更遑论大明还内忧外患不断。

    宋应星一念至此,也不再推辞道:“好!殿下有中兴大明之志,老夫亦舍身相陪!”

    “哈哈哈!太好了!”朱由榔大笑道,“能得老师相助,孤真是太高兴了!”

    两人边走边说,突然听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传来一片争吵声,十数个学子正围在一起,你言我一语。

    朱由榔走得近了,也渐渐听出他们原来是在讨论当下大明的形势,究竟该如何摆脱困境。

    “而农兄难道忘记了烈皇就是被闯逆逼迫,才自尽于煤山,此仇不共戴天,倾尽三江五海也难以洗涮,我大明怎能与叛贼联合,如此做法怎么对得起殉国的先帝?”

    只见一青衫男子,正怒目而视王夫之,言辞相当激烈,胸脯还在一起一伏,显然被王夫之先前的大胆言论气得不轻。

    王夫之倒是十分镇定,并未因周清正的指责而动怒,拿出一份大明日报,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烈皇被闯贼逼死,确实是大明的耻辱,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今闯贼李自成已死于九宫山,先帝之仇已报。如今伪顺群龙无首,正是招降他们的好机会。假若他们投降了建奴,那对于大明来说才是雪上加霜。”

    周清正兀自不服,气呼呼道:“贼首虽死,然其帮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