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170章

明末之君临天下-第170章

小说: 明末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妥,恐难服众!”蒋德璟亦是不同意。

    众人一连又说了几人,都不能令众人信服,局面一时僵住了。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户部侍郎苏观生开口道:“下官以为正值大明危难之际,唐王再合适不过了!”

    “唐王?”

    黄道周等人不明白苏观生为何提议唐王,论血脉唐王朱聿键恐怕相去更远,况且唐王如今又身在何处。

    “不错!”苏观生解释道,“诸位大人不要忘了,唐王的封地就在河南南阳,此地的意义如何,不用下官赘述,想必诸位大人也应该明白。”

    经苏观生这么一说,黄道周骤然明白过来,眼前一亮,先前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大明宗藩血脉、贤良之上,确实未考虑到这一层关系。

    南阳可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汉光武帝不正是复国的典范人物,在黄道周等人看来真可谓“起南阳者即复汉家之业”。

    刘秀能以南阳为起家之地,光复汉室江山,唐王朱聿键也未尝不可以,做一个明朝的“光武帝”,复兴大明。

    苏观生继续侃侃而谈道:“想当初建奴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唐王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难道唐王不知如此做法会触怒当时的思宗皇帝吗?可是唐王明知如此,他还是去了,义无反顾,这足见其勇武,以及护卫大明之心。”

    “说得不错!”黄道周听完后,精神为之一振,他越听越觉得苏观生说得在理。

    唐王朱聿键在大明藩王中确实与众不同,在他出生后的四十三年里,除七年奉藩以外,其余岁月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可谓多灾多难,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性,而敢于率兵勤王,更加说明其不是一懦弱之人。

    大明可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弘光被俘,潞王等一众藩王投降对的大明的士气打击太大了,由唐王继任监国再好不过。

    蒋德璟、黄鸣俊等人相识一眼,也觉得唐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只有陈子壮不自觉皱了皱眉,没有表态。

    “可知唐王今在何处?”黄道周心中有了计较,急切道。

    苏观生回道:“不瞒诸位大人,下官听闻唐王正由靖虏伯郑鸿逵护送而来,算算时间今天应该就到衢州了。”

    拥立唐王继位乃是苏观生与郑鸿逵早在桐庐就商量好的,他先来衢州一步,就是为了说服黄道周等人。

    “好!天意如此,那我等就拥护唐王继任监国之位。”黄道周没有想太多,大明太迫切需要一位中兴之主了。

    skbshge

第307章 平地惊雷() 
唐王朱聿键在郑鸿奎的护送之下,终于乘船抵达衢州。

    黄道周一干大臣亲自拜会朱聿键,并与之交谈,认为唐王确实可堪大任。

    于是,黄道周三次上书奏请朱聿键监国,主持抗清大业。

    朱聿键本就不是一安分的主,本就有中兴大明之心。他以前是没有机会,如今机会摆到了眼前,他又怎会放过。

    经过徒具形式的三推三让之后,朱聿键当众检阅军队,表示将亲提六师驱逐清兵,恢复帝帝室,接受监国重任。

    朱聿键监国之位既定,靖虏伯郑鸿逵便提议将福州作为临时都城。

    黄道周也同意择一地为临时都城,毕竟建奴就在浙江,倘若唐王再有失,真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坚决不同意福州为临时都城。

    如今的福建说是完全掌控在郑氏家族手中都不为过,郑芝龙在福建更是一手遮天。

    郑芝龙以海盗起家,手中掌握着一支庞大的军队,手中财富更是不可计数。弘光时期被封为南安伯,总镇福建,负责全省抗清军务,借此掌握了福建的军事大权。

    黄道周当然明白郑家兄弟的打算,但弘光时期的藩镇之祸依旧历历在目,他自是不肯,坚决反对。

    奈何黄道周独木难支,以苏观生为首的大臣认为建奴随时会攻入这里,唯有郑芝龙的军队能保护朱聿键安全,再加上朱聿键也需要郑氏的支持,也没有反对,是以这件事便这样定了下来,大军五日之后动身前往福州。

    自唐王朱聿键监国之后,苏观生便春风得意,只因为他已被朱聿键内定为东阁大学士,从侍郎一跃成为阁臣,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他哪有不欢喜的道理。

    这日,他正在府中饮酒提前庆祝,下人突然来报,说是府外来一人,自称苏观生的同窗蒙自在。

    这蒙自在不是别人正是丁魁楚派往各地传旨的使者之一。

    丁魁楚为尽快将朝廷组建起来,派遣心腹前往江南各地宣布朱由榔的消息,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丁魁楚的秘密任务,拉拢一些朝廷大臣,成为他的人。

    朱由榔虽说命丁魁楚全权处理,但是不可能撒手不管。他给了丁魁楚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不少忠于大明,并且有才华的大臣,都是朱由榔根据后世记忆筛选出来的,包括陈子壮、黄宗羲、杨庭麟等人。

    丁魁楚明白朱由榔的意思,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为官多年,在朝中自是少不了志同道合之辈,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他又是首辅,当然要安排一些重要岗位给自己人。

    书房内,蒙自在熟络道:“汝临,好久不见!”

    苏观生自是认得蒙自在,笑道:“什么风把子熙吹到我这里了?我记得子熙不是在广东担任监察御史吗?”

    蒙自在也是有苦自知,这一路兵荒马乱,好在有丁魁楚派的军士护卫,否则他都不知能不能活着到达浙江。

    结果,他初入浙江便听到了一个惊天霹雳的消息,唐王竟然也称监国了,这让他顿时不知所措。

    蒙自在镇定下来后,一番打听之下,这才得知了拥戴唐王的大臣中有他的同窗苏观生,便打算从他这里下手。

    蒙自在呵呵一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此次来浙江是送一份大礼给汝临!”

    “大礼?”苏观生不以为意,现在什么大礼还能比得过他即将入阁。

    但是蒙自在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将苏观生惊得目瞪口呆。

    蒙自在没有在意苏观生的态度,胸有成竹道:“恐怕汝临不知道,自从得知皇上被俘的消息,桂王就已于六月一日在广东、广西一众大臣的拥戴下监国!”

    “什么?”

    苏观生手中的茶杯砰的一声掉落在地,溅起碎片,他站起来,瞪着蒙自在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

    苏观生的震惊也在情理之中,蒙自在给出的信息量太大了,若是真的如此,他们拥戴的唐王怎么办?

    一个大明岂能同时容下两个监国?

    半晌之后,苏观生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双目如电紧盯蒙自在,道:“子熙这个玩笑过了,桂王身在梧州,怎么可能?”

    广西地处偏远,此时距弘光被建奴俘虏也不过短短二十多天,要说广西现在得到皇上被俘的消息,苏观生还信,可是六月一日这个时间就有点儿扯了,所以苏观生无法相信。

    蒙自在老神在在道:“此等大事,汝临以为我会说着玩吗?”

    “可是……”苏观生还想说什么。

    蒙自在抬手打断道:“我知道汝临想要说什么?你以为广东、广西地处偏远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南京的消息,是也不是?”

    苏观生没有说话,不过他的眼神已经告诉蒙自在,他就是这么想的。

    蒙自在摇摇头道:“两广消息滞后,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如今两广盛行一名叫‘大明日报’的纸报,上面刊登着江南发生的各种大事,两广百姓想要得知江南的消息只需三五天而已。”

    “这么说桂王真的监国了?”苏观生失神道。

    蒙自在点头道:“此乃千真万确之事,汝临还要早做打算!”

    苏观生一时犹豫不决,叹气道:“子熙,你应该知道不久前,我等已经拥立唐王监国了。”

    蒙自在撇嘴道:“唐王?大明监国自有祖宗法度在,岂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我问你,唐王与皇上是什么关系?与思宗又是什么关系?论血脉亲疏,桂王尚在,何时轮到他唐王了?”

    苏观生被问得哑口无言,毫无疑问桂王是当今最有资格继任监国之位的藩王。

    他们当初迎立唐王,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桂王会先一步监国。

    “如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尚存的地方都已效忠桂王,该怎么选择,汝临应该有计较吧?”蒙自在又放了一颗重磅炸弹。

    不过,这则消息完全是蒙自在瞎扯的,现今只有广东以及广西大部、湖广小部分递上了奏表,他为的是增加己方筹码,反正江南的官员不可能知道。

    苏观生脸色阴晴不定,道:“此事来得太过突然,我需要时间好好想想!”

    skbshge

第308章 分裂() 
苏观生当然需要好好想想,他刚刚拥立唐王监国,结果转身就投到桂王麾下,且不说能不能得到重用,唐王这边的反应他也必须得考虑。

    唐王真的会甘心将监国之位拱手让出吗?其他大臣知道此事又会怎么办?

    这些苏观生都需好生思量。

    蒙自在心知想要说服苏观生没有那么容易,继续抛出诱饵,道:“如今监国朝中六部尚书,乃至内阁大臣都虚席以待,汝临还是不要思考太久为好?不然的话……”

    “嗯!”苏观生点点头道,“多谢子熙提醒,我尽快给你回复。”

    蒙自在目的已达到,起身拱手道:“那好,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苏观生将蒙自在送出府,望着渐行渐远的蒙自在,回头吩咐一旁的随从,道:“找个机灵的家伙盯住他,我要随时知道他的行踪。”

    “是,大人!”

    苏观生回到书房,脑海中反复回荡着蒙自在的话,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以现在的形式来看,桂王的赢面占据优势。

    一者,桂王占据着正统之位,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二者,他又有两广、云贵等地的支持,虽说这些地方比不得江浙等富饶,但这些都无伤大雅。

    苏观生想要改换门庭也非易事,唐王朱聿键的主要支持者郑氏家族,实力同样不可小觑。他们岂会甘愿放弃到手的拥立之功,比起桂王,他们肯定会选择没有任何根基的唐王。现在关键是江浙的官员怎么选择了?

    “哎!”苏观生长叹一口气,难以抉择,若是这个消息来得早几天该多好,他也无需这么纠结了。

    一直到晚上,苏观生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将此事告知黄道周、郑鸿奎等人,派出家丁邀请他们前来府中相商。

    虽然蒙自在嘴上吹得天花乱坠,但是他不过是个监察御史罢了,尚书、阁臣之事怎么也轮不到他参与,他的许诺不过是水中月而已。

    唐王给苏观生的好处可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儿掺假,只要朱聿键能得到江浙、湖广等地官员的支持,未必没有一争的机会,而且若是能收复南京,其地位必将巩固。

    黄道周收到苏观生的邀请,他本来因为苏观生支持郑鸿奎迎唐王前往福州之事不想去的,但听报信人说十万火急,不情愿来到了苏观生府邸。

    “我这里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大家。”苏观生环视诸人,神情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