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130章

明末之君临天下-第130章

小说: 明末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松一语不发,没有理围绕在他身边不断询问的人群,就这么径直离开了。

    一直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面面相觑,再看其他四人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就算再傻的人也明白了。

    “张兄,这不是真的吧?”其中一人浑身发颤,问道。

    张子聪苦涩点了点头,道:“我也不想承认,可是府志上清清楚楚记载着何人何时高中进士,确确实实三十五人。”

    张子聪的这一席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在人群中炸开了锅,本来还对此抱有希望之人,顿时如丧考妣。这意味着他们梧州也许将近十年才出一个进士,他们如何受得了。

    “怎么会这样?”

    这群梧州的天之骄子被这消息打击得体无完肤,不少人双眼失去了神采,浑浑噩噩走在街道上。

    高中进士,进入仕途,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是他们每一个读书人自从开始识字就梦寐以求的目标,这就是他们求学的动力。

    虽然在明朝想要当官不一定非要是进士,还有举人、贡生、吏员一途,然而天长日久,朝廷渐渐把举人、贡生、吏员贬低,只重视进士。非翰林不能升任大学士,而非进士出身的人则不能担任翰林。

    同样是中书舍人,同样是任职九年,同样是合格,进士出身者就能升三级,而贡生只能升一级。

    进士一录取就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要当官,就难得多了。

    举人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这才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这也是为什么举人一而再,再而三不第,也还在孜孜不倦考取进士的原因。

    可是现在突然之间有人告诉他们,他们高中进士的机会连万分之一都没有,他们心中的信仰开始崩塌,有的人受不了这个打击,甚至当街嚎啕大哭。

    蔡豫行心中的不安始终没有消除,他找了间酒楼,准备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这时“噔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楼梯中回响。

    关如鸿登上二楼,左右张望,一眼就找到了蔡豫行,兴奋道:“蔡兄,好消息!”

    “什么消息令关兄如此高兴?”蔡豫行没想到关如鸿回来,不过还是起身相迎道。

    关如鸿自顾自倒了杯酒,道:“怎么?蔡兄今天没看大明日报吗?”

    “原来关兄说的是此事。”蔡豫行举了举手中的大明日报,“我刚刚也看过了。”

    “那为何我见蔡兄还是忧心忡忡?这篇文章出自复旦学院之手,他们得罪了梧州读书人,这下还不彻底完蛋?”关如鸿不解道。

    蔡豫行回道:“这篇文章出现的太诡异,我只是担心其中有诈?”

    关如鸿摆手道:“蔡兄多虑了,我刚从复旦学院回来,蒋松正带着几百号读书人去找复旦学院的麻烦,复旦学院这次是栽定了。”

    “哦?真的!”

    “我还骗蔡兄不成?”关如鸿将他这一早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蔡豫行听完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如此看来,复旦学院真的要彻底完蛋了。

    随着知府衙门前的士子散去,梧州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复旦学院发表的文章竟然是真的。

    一时间梧州不少士子感觉自己前途渺茫,三三两两聚集在酒楼借酒消愁。

    岭表书院,蒋修手中正拿着一份大明日报,待他看完,随手将其扔到一边,看了一眼耷拉着脑袋的儿子蒋松,冷冷道:“哼!这点儿小事,就让你变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这么多年的书,看来都让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蒋松此时衣服褶皱,头发也未来得及束起来,完全不复之前贵公子模样,双眼无神。

    蒋松听得父亲训斥,头低的更低了,“孩儿让父亲失望了!”

    “你确实让为父失望透顶,若是你连这一关都过不去,我看你还是放弃科举吧!不然的话,凭你这点儿微末道行,入得朝堂,还不被别人吞的渣滓都不剩!”蒋修怒其不争。

    蒋松嗫嚅道:“孩儿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榜上无名,现在真的没有信心通过会试。”

    “混账!”蒋修见蒋松还是先前一副模样,大怒,“区区两次会试算什么,你以为进士那么容易中吗?想当年你爹我也是考了五次才高中进士,你凭什么考了两次就认为自己中不了?我辈读书人若没有劈风斩浪的决心还读什么书?”

    “父亲,可是梧州已经十几年没出过进士了,你真的认为儿子能成为那万中无一之人吗?”蒋松眼神中恢复了一丝神采。

    蒋修自信满满道:“当然!你本身学识不俗,又有我这个进士出身的父亲指导,你还瞎担心什么?你现在只是八股文还欠缺些火候,假以时日,必高中进士!”

    “真的?”蒋松听到父亲亲口承认,带着几分忐忑道。

    蒋修波澜不惊道:“为父何时骗过你?”

    “孩儿这就回去苦研八股!”蒋松得到父亲开导,决定一心投入到时文中。

    待儿子走后,蒋修这才松了口气,他可是对蒋松寄满了厚望,万万没想到一篇文章会对他造成这么大的打击,好在他缓了过来。

    蒋修没想到复旦学院在他眼皮子底下竟闹了这么一出幺蛾子,决定不再袖手旁观,是该做点儿什么了。

    蒋修找来一名岭表书院的学生,吩咐道:“通知下去,老夫三天后要再次讲学!”

    与此同时复旦学院内,宋应星等人也再商量是不是应该将第二篇稿子尽快刊登出去,不过等来的是朱由榔的口谕,“等”。

    skbshge

第235章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如今“梧州进士”这四个字已经成了梧州府当下最火的话题,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在向四周传播。

    当然人们在惊叹于梧州进士少的可怜的同时,不免对他们自己州府进士数量也产生兴趣。这些内容虽然都在各自府志中有所记载,但平时可没什么人关心。

    他们这一打听不要紧,桂林府还好,毕竟是省会,出过108名进士,但是其余州府的读书人却炸开锅了,平乐府12人,浔州府6人,还有其他州府人数都少的可怜,甚至思恩府、镇安府进士人数竟然是零。这下子,整个广西热闹了。

    梧州府的读书人暂时没有心情关心其他州府情况,经过三天的发酵,他们仍处于迷茫、痛苦、绝望之中,不可自拔。

    既然高中进士希望渺茫,那他们又为何读书?

    朱由榔见时机差不多了,命大明日报开始刊登复旦学院的最新文章《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卖报!卖报!复旦学院再发新文章!”清脆响亮的卖报声响彻在梧州的大街小巷。

    本来有些浑浑噩噩的梧州读书人,听到复旦学院又发表了新文章,睁开了睡眼朦胧的双眼。

    “给我来份大明日报!”一个本来借酒消愁的梧州士子,叫住卖报小童。

    卖报小童麻利递出一份大明日报,收好钱,便继续开始叫卖,不停有读书人前来购买。

    这样的一幕在梧州各地上演,毕竟如今梧州没人不知复旦学院之名。甚至有的人对复旦学院恨得牙痒痒,毕竟是他们捅出的这件事,打碎了他们的进士美梦。

    他们本以为这篇文章又是来嘲讽梧州士子的,然而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这九个大字,不少梧州士子瞬间清醒了过来,精神也为之一震。

    这九个字是何等的大气磅礴,何等的豪情壮志!这九个字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了他们的心脏。

    他们正襟危坐,开始仔细看起这篇《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的文章:“昔太祖驱除鞑虏,恢复汉家天下;成祖永乐之治,威震寰宇,远迈汉唐。。。。。。建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日渐强大,大明流血漂橹。。。。。。流寇陷京师,烈帝殉国,失半壁江山!”

    这篇文章描述了大明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着重讲述了大明如今已经处于最危急的时候,更是严词斥责当今道学弥尊,科甲弥重,点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直指书生空谈误国,强调学贵实效,务以实用为宗的经世致用之学。

    不同人看完有不同感受,一些人认为这完全是复旦学院危言耸听罢了,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深受触动。

    黄智诚同样看了今天的大明日报,对此他是不屑一顾,见一旁的同窗周清正还在盯着报纸看得入神,忍不住道:“周兄,岭表书院的讲学快要开始了,我们还是赶紧过去占个好位置,我可是听说蒋山长今天可是要讲他求学的经历,对我等以后乡试必定大有裨益。”

    周清正放下手中报纸,摇头道:“黄兄你自己去吧!我想要静静!”

    黄智诚见周清正脸色不对,“周兄,你不会真信了这上面讲的了吧?”

    周清正点了点头道:“不错,如今国难当头,功名利禄不过是浮云罢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他日我高中,希望周兄不要后悔今日的决定!”黄智诚听到周清正这么说,脸色十分难看,一甩衣袖便离开了。

    岭表书院,昔日讲学盛景,今日没有再现。宽阔的广场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到场。

    蒋修见状,紧皱眉头,询问左右道:“我不是让你们通知下去,今天为师要讲学吗?为何只来了这些人?”

    一旁的学生急忙回道:“老师,我们确实通知下去了,不过今天出了点儿状况?”

    “嗯?”蒋修不满道:“怎么回事?”

    这名学生吞吞吐吐,迟迟没有说出原因,“这。。。。。。”

    蒋修厉声道:“说!”

    学生咬咬牙,从身后拿出一份大明日报,禀报道:“老师,这是今早大明日报刊登的复旦学院的文章?学生认为可能因此很多人才没来。”

    蒋修一把夺过来,一目十行,看完后,气得他胡子都翘了起来,破口大骂,“复旦学院,你们欺人太甚!”

    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出这篇文章直指他们这些讲学之人,什么坐而论道,什么空谈误国,这是在公然挑衅他们,蒋修岂能罢休。

    蒋修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好不容应静下心来,吩咐道:“先开始讲学,复旦学院的事之后再找他们算账!”

    蒋修一步步走上讲台,环视四周,道:“老夫知道你们中不少人因为这几日复旦学院发表的几篇文章,十分困惑。今天借着讲学,老夫以自身经历为尔等解惑!”

    接下来是蒋修的一篇心灵鸡汤,讲述他是如何从失败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周的听众听得如痴如醉,蒋修见众人崇拜的目光,心中这才稍感安慰,“总之,你们要坚信自己会是那个高中进士之人,只有坚持才有机会!”

    讲学完毕,在众人欢送声中,蒋修缓缓离开。

    蒋修回到自己的房间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吩咐下人道:“去给我把蔡豫行找来!”

    没多久,蔡豫行便赶了过来,一路上他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自从上次知道蒋松带人去找复旦学院麻烦,蔡豫行便放松了警惕,虽然后来他知道了那篇文章写得内容是真的,不过他听到不少人埋怨复旦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