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1898-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如何使得?”裕德看到恩科的诏书非常担心。
而张百熙则面无表情。两位副考官更是把低得恨不得塞进裤裆里面去,不是没有想法,而是不敢有想法。
“怎么?难道你们还有什么异议?”载沣面无表情。
他早就受够了慈禧在朝时的那一套,也看够了光绪帝的那一套。如今他上面没人压,下面也没人敢反对,自然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这一期的恩科,他根本就没有想要延续过去的那一套。因为新帝即位必然要与以往不同。而现在的局势却又异常严峻,因此变化是必须的。
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改变了长久以来的八股文样板而改用唐朝时候的科举形式。
明经科还是原来的模式,这一科考中的不能被称为进士,而是同进士。
进士科,则不同。中榜的才是进士。但也更难,除了八股文,还要考时事和策论。以《大国崛起》《天演论》和《春秋》为进士科考试。除此以外还加了一些格物科的做选择题。
明经科没得说,因为没有变动,但进士科则变化太大。以《春秋》做时事和策论没人反对,毕竟《春秋》本就是圣人的微言大义。可《大国崛起》和《天演论》何德何能与《春秋》齐名?
裕德想要辩解,却又无从说起。他得罪不起胡山石。现在的朝堂上谁不视胡山石为李鸿章第二?李鸿章至少还有一颗报国之心,又是正统的读书人,满朝上下,虽然畏惧李鸿章却并不认为李鸿章会作恶。可胡山石却不同!这家伙根本没读过春秋大义,关键还是英国国籍!!!
“陛下,下官也认为此举不妥。恩科离现在也没有多少时间了。很多学子们都没读过《天演论》和《大国崛起》,更多很多贫困学子无钱购买。朝廷这样做,岂不是将这些贫困学子拒之门外?一旦事起,恐怕会引起舆论纷纷呀。”张百熙淡淡地说。
高啊!裕德暗暗地举起大拇指!
可惜宣武帝载沣早有所料。
“这点诸位不必担忧,严又陵如今在天津,朕已经派人去请了。此人是《天演论》的,又曾写过《大国崛起》的评论文章。更是读书人出身。朕会安排他在军营内讲课直到恩科开考。严又陵并不参与出题,也不参与改卷自然也就不存在漏题的行。”
什么?
“不可!”裕德和张百熙同时大喊。
“万万不能啊,陛下!”
当然不能,无论谁做主考官也接受不了这种行为吧?要知道古代的主考官和被录取的学子之间一般而言都有师徒关系的。你这凭空搞一个老师来。到时候这些学子算谁的学生?这不是添乱吗?还有严复那家伙公然在时代中国的报纸上要求进行古文运动,还要诸家合一。这不是跟整个儒家为敌吗?怎么能够让他有机会公然讲解自己的学说?
“怎么?难道你们有跟洋人交涉的经验吗?除了割地赔款,你们还会什么?”宣武帝阴沉地看着两位大臣。
“臣等死罪。”思维大臣连忙叩头。
“死罪?你们连死都不怕,还怕区区科举改革?”
“臣等无能陛下另选贤能!”四位大臣异口同声。
“就你们了。不行也行。退下吧。”宣武帝袖子一摆,走向后宫。
“陛下!”四位大臣根本不敢阻拦。
清朝的皇帝有一样比历代皇帝都要好的条件,那就是金口玉言。只要皇帝下了决心要去做的事情几乎没有臣子敢于阻挡的,哪怕内心再不甘,也只能照办,否则真当皇帝的刀不利么?这是连秦始皇也做不到的。
裕德与张百熙没有想到这种结局,目视宣武帝离去的背影,只能目目相觑。
回到衙门,四人无奈地召集部下开始讨论新型科举的制度与考试办法,人多好办事,很快文件就搞定,由裕德和张百熙第二天呈送给宣武帝。此事并未确定,因此还没有放到朝堂去讨论。但外界的臣子却一早就知道了这种状况。
对新的科举办法最不满的不是李鸿章和盛宣怀为首的汉人大臣,而是奕劻为首的满人臣子。这并不奇怪,无论科举怎么变,四书五经都是必考的。儒学也不可能被完全摒弃与科举之外。汉人儒生在学习这一块的能力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而对于满人则不同,历史上科举臣子几乎两百年下来还不超过一个巴掌。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但即便是纳兰性德满人也不过是沾了满人的光,否则考个几十年不中也是正常的。有学识的人不一定考科举厉害,否则诗仙李白就不至于当不了官了,明朝四大才子也就不至于名满天下,却流连青楼。
区区四书五经就已经够难为满人了,如今又加上什么《大国崛起》、《天演论》之流,这不就等于是难为满人后裔吗?连奕劻本人读书都是上不上下不下的,更何况那些只会遛鸟的后裔?
宣武帝载沣不知道这个状况吗?不!他知道却又无可奈何,几十年前的曾国藩就拥有推翻满清朝廷的实力,二十多年前的李鸿章也同样拥有,十年后的张之洞、袁世凯之流也能办到。满清的实力自从太平天国之后就已经衰落到了极点。名震天下的蒙古铁骑跑去打英国的水兵,结果杀敌四百余,自身几万铁骑几乎全灭。剿灭太平天国的陆军也不是满清朝廷的正规部队绿营兵,而是地方部队的湘军和淮军。
宣武帝想要振兴满清就不得不依赖于汉人武装,也不得不依赖于汉人臣子。否则他的圣旨出了北京城就没人认账了。此前他是真心希望张之洞能来北京城兼任兵部尚书,以对抗日益强大的李鸿章和胡山石,但可惜张之洞不敢来。
既然汉人大臣忌讳朝廷,那么宣武帝就没有了手段可用。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那就是维新改革。而维新改革最缺的就是能臣干吏,能臣干吏从哪里来?还不是科举么?
旧式的科举能选拔出他要的能臣干吏么?不能!
宣武帝左思右想后,直等看到时代中国上严复的文章才终于想明白为什么胡小岩从一开始没钱的时候就参与开办学校!因为学校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的他胡山石的思想,这些学生日后都是他胡山石的忠实拥护者!现在的那些学生固然不堪大用,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那个时候大臣们几乎都死绝了,李鸿章奕劻之流不可能活到二十年后。
宣武帝载沣看明白这点后,他就打定主意改革科举。他比胡山石有利的在于他是皇帝!改革之后考上来的进士们都是天子门生,立刻就能够大用。
奕劻之流根本不懂宣武帝的用意,他们的奏章入了上书房就如石沉大海再也没了动静。
新办恩科规章已成定局刊发天下。八月初各地举行省试,十二月中旬举行会试,第二年春举行殿试。再远的省份的士子一个月几乎都能到达北京,接下来的三个月左右严复将在京师同文馆举行论文演讲,以帮助未曾读过《天演论》和《大国崛起》的士子掌握新加入的考试。宣武帝此次规章扯尽嘴皮,只实现他第二年的改革措施。
规章刊发后第七天,严复受诏来京。
168 疯狂的道士()
正一盟威道戒律:犯法者当治其罪。
这与佛门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举动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也正因为如此,佛门大门,力压道教。毕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于法律之外。有着严厉法规戒律的道门很显然不符合人们的期望。
-----------------------分割线------------------
钦定恩科规章的颁发,不仅内阁和督抚们震动不已,连同大使馆的诸位公使也神情严肃。
一个强大的帝国并不可怕,西班牙、英国灭掉的野蛮人帝国不知凡几。想当年数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不就毁于区区百来人的火枪兵之手么?
真正可怕的是这个帝国开始向文明世界学习。当年的拿破仑曾经说过:东方有一个雄狮,我们应该庆幸他睡着了。不要吵醒他就让他睡过去吧。
但是现在这个雄狮貌似已经有了醒过来的势头。
窦纳乐不是无知之辈,后世的中国人都以拿破仑的那句话而自豪,而忽略了拿破仑关于东方雄狮预言的后半句:只要他从欧洲学习先进的火炮制造经验,从欧洲美洲聘请科学家工匠发展自己的科技,总有一天他会重新屹立世界之巅。
前提是这个东方古国要先懂得学习。而现在宣武帝的所作所为正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必须严厉控制向满清出口的各种技术,也要控制各种火器的出口。”
“貌似现在出口技术最多的就属英国和法国吧。”克林德夹着雪茄的手敲着桌子。
因为胡山石和张伯伦之间的交易,英国和商人不断向满清出口各种原材料和技术。譬如安庆工业区最先进的绞丝机器就是从法国专门为日本设计的进口的,而各种轻工业机器大部分都是从英国进口的。德国只卖出了部分军火。
“这正是我要说的,诸位。东方这头雄狮绝对不能醒来,否则对于在做各位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我相信你们也不想看到满清各地全都是他们本国生产的产品吧?”窦纳乐不紧不慢地说。
“那么爵士您的建议是?”法国公使毕盛识趣地问。
“全面控制对清国的进口,除了商品之外,严禁机器和火器进口清国港口。”窦纳乐严厉地说。
“爵士,我们美国只是卖石油的,今年的商品配额几乎为零。所以请恕我直言,这一点我们办不到。”美国公使康格慢悠悠地说。
罗斯福小姐的东方之行势在必行,康格无力阻止,他也不可能为罗斯福小姐设置障碍。
比利时荷兰等国公使纷纷附和,这些小国跟清国之间的交易本身就少,主要以武器和机器为主,当然也没有多少,甚至不及英国的百分之十。如果再禁止掉,那么他们这些公使还有存在的价值么?
“克林德公使,您的意思呢?”窦纳乐根本不理会这些小国,至于美国?他也知道无力阻止。美国的排华运动甚至在英国伦敦都引起了极坏的反响,张伯伦先生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拥有英国国籍的胡山石先生可不就是黄种人么?张柏林先生刚刚从胡山石那里得到了飞艇,英国就开始排华,你这不是打张伯伦先生的脸么?张伯伦先生的节操还没那么廉价,至少他还需要胡山石帮他挡住俄罗斯在清国的扩张。
而除了美国之外,就属德国最难搞定,据英国海军情报部的情报显示,德国跟胡山石同样存在密约,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胡山石要故意得罪德国,但德国放弃胡山石的可能性太小了。
“我没有意见。”克林德公使笑眯眯地说。我傻了才有意见!
“格尔斯先生?小村寿太郎先生?你们呢?”窦纳乐点头。
“没有意见。”两人互相笑着对视后回答。
“那么我们达成协议了。”窦纳乐拍板。
美国公使康格无语地看着这一切,你们就这样无视我。。。。
“这就是您说的医院?”秦韵气急败坏。原本是个安静淑女的秦韵已经不知道自己生气多少次了。
张子敬向秦韵承诺要带病重的胡小岩去最近的医院,结果来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