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胡汉三将自己所部分为三部分,手下两名都尉各领军队出发,剩下一个都尉部加上他的直属校尉部,则由胡汉三亲自带领。
铁甲骑兵一分为三,这是最正确的做法,袭扰不是正面冲杀,都尉部的规模便足够了。
而兵分三路,也就意味着袭杀次数会更多,对秦军的影响也就越大,就会牵扯更多的秦军兵力。
只说胡汉三一部,在他带领大军前行后,没跑出二十里便发现了秦军,于是这支骑兵立即便对秦军发动了攻击。
当看到魏军骑兵杀来后,秦军这边倒也并不慌张,为应对魏军骑兵他们准备了步兵,以及成规模的弓弩部队。
“弓箭手,放”秦军军吏大声嘶吼道,此时魏军骑兵距离以及进入他们射程之内。
一片黑云顿时冲天而起,两千多支箭矢一次性被射出,找空气中发出“嗡嗡”的声音。
但是,魏军这边却全然不怕,而是同样使用弓箭发射而出!
“砰砰砰”
箭矢飞驰而来,撞在魏军铁甲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却很难将其洞穿,也就无法对魏军士兵造成伤害。
而秦军那边就没这么幸运了,在他们发射完毕后,虽然立即有步卒拿着大盾进行防护,但却不可能如魏军那边无死角。
当魏军箭矢飞驰而来后,至少有三成箭矢未被挡住,然后刺穿秦军士卒胸膛。
也就是这么一次简短交锋,秦军那边便有近百人的死伤,牺牲不可谓不大!
这些站在后方的秦国将军都能看到,这让他们的心都在滴血,那都是一个个好儿郎啊!
“传令前军两都尉,步卒遮掩,弓手射杀魏军骑兵!”秦国将军怒道。
他们必须打疼这支魏军,这样才有可能将其赶走,否则这样会很大程度拖下大军行军。
可当秦军想要强杀魏军骑兵时,胡汉三则立即带人远遁,随后又在秦军不经意间杀回来,将秦军弄得灰头土脸。
于是,秦军这边不得不派出一军之力,掩护主力大军继续前行,只要将前面的魏军击败,他们便胜券在握。
哪怕丢下一万兵力,秦军都还剩下六万大军,仍旧是魏武卒的三倍力量。
可这时,在秦军另外两处童同样也遭受魏军袭扰,逼得下面再度求援于坐镇中军的卫长天。
于是卫长天只得再度下令,再分出两万大军掩护主力前行。
如此虽然主力被削弱,但兵力也是魏武卒的两倍,卫长天仍觉有一战之力。
只要其他两线作战顺利的话,即便自己这边僵持不下,等到援军到来照样也可将魏军围杀。
魏武卒在卫长天心中是很厉害,但他却并不认为对方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在加上这几年魏武卒并未参于国大战,便更让人怀疑其战斗了!
在传令大军继续前行之后,卫长天不由想起了前两日定作战计划时,五公子赢据对自己说的那番话。
当时两人皆在军帐中,赢据则给卫长天讲了在周王昭时期,发生在上洛的赛马事件。
在那次事件中,魏无忌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依然以三局两胜赢了齐国,得到了陈地的归属权。
也正是在那次事件中,魏无忌为天下所知,由此为其威名盛传之始。
当然,赢据讲述的重点不是魏无忌如何英武,而是指出其与齐国赛马时的得胜的细节。
当时魏无忌三匹马整体实力逊色于秦国,但其采用上驷对齐国中驷,中驷对齐国下驷,下驷对齐国上驷。
由此,魏无忌反败为胜,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齐国!
而眼下,秦国整体实力也逊色于魏国,赢据便提出是否可以用此等方法,以错位的方式击败魏国。
这个方法一提出,便吸引住了卫长天的注意力。
虽然秦军兵力优于魏军,但在卫长天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对面的魏军实际更为强大。
若是秦军也如魏军一般兵分三路,那只会被魏军各个击破,所以卫长天提出了一个更冒险的打法。
将大军直接一分为二,用来对付魏军的两路军队,增大胜面!
也就说,魏军的第三路大军直接放任不管,或者说用很少的军队去迷惑他们,但主力军队只用来对付魏国另外两路大军。
这个决定却是很冒险,但最后两人合计后,赢据对此也表示了支持,因为他们必须有冒险的勇气,才能有胜利的机会。
只出击的两路大军得胜,那么再回过头来对付第三路魏军也为时未晚,那时就是秦军彻底取得大胜的时刻。
在三万大军的掩护下,秦国主力四万大军徐徐往前推进,此时在他们前方三里处,两万魏武卒也已进发于此。
如此距离对整个大军来说已不算远,几万人聚集在这么一块地盘上,双方甚至都能从空气中闻到对方的味道。
最残酷的厮杀,即将来临!
第763章 武卒之雄风3()
“列阵!”
当魏军与秦军之间相隔只不到两里的时候,军中校尉便再次强调军阵。
魏武卒乃是魏军全军中挑选出的精锐之士,并时刻进行着严苛训练,军令的执行力度自是空前的。
在听到上司们的军令后,武卒们本就整齐的队伍,此时更是变得严整起来。
一面面大盾从背后取下,同时他们的将身上的弩机取下,以备随时发射!
在魏无忌继位后,便对武卒的装备做了大幅度改装,除了每人一面盾牌外,还每人配有一把弩机,以及二十发箭矢。
而魏武卒真正的利器则是,他们每人还配备了短剑,以及一把长柄大刀。
在加上他们身上的铠甲,这一身装备下来至少百多斤,这对普通人来说肯定是沉重负担。
但平日里武卒训练时,其负重几乎达到了两百余斤,所以现在的负担对他们来说还算不得什么。
相比于武卒的杀气腾腾,对面的四万魏军看起来就有些不太妙了!
虽然他们也是秦国少有的精锐的,但是毕竟不是他们那支铁鹰锐士,所以在面对武卒时他们对胜利的信心并不强。
至于秦国那支原本与魏武卒齐名的铁鹰锐士,这些年来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了。
虽然铁鹰锐士这支队伍还存在,但其人员选拔和训练标准面目皆非,比秦国普通步卒强不了多少。
可偏偏他还是秦人心中战力绝强的军队,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绝不能承受失败,否则对秦人来说将是一次巨大打击。
也因如此,秦公才未将这支队伍派出,因为他真的输不起!
两军之间继续推进,其距离也越发靠近,越过烟尘他们甚至能看见对方的旗帜!
而此时,坐镇中军的卫长天,见了魏军军阵之严正后,他的心开始变得沉重。
自己这边虽有七万大军,可与魏军对峙的却只四万,虽然是对方兵力的两倍,但卫长天还是没有多少安全感。
现在,卫长天也不可能从另外三万军队中增派援军,首先时间上来不及,其次魏军骑兵也要防守。
“我大秦,必胜!”此时,卫长天给自己打气道。
同时他便传令,让各军擂起战鼓,现在已到了必须要振奋士气的时候了。
当秦军战鼓雷动后,魏军这边也不甘其后,战鼓声同时擂起!。
有区别的是,魏军这边擂鼓鼓舞士气是次要目的,主要是为用鼓声节点同意全军步伐。
看着徐徐前行的队伍,齐豫二人既有些兴奋,同时也暗含有一丝担忧,战争谁都不敢说有百分百把握。
“此战,我军必胜!”徐钊同样喊出口号道。
两军之间越发接近,魏军这边士卒面色沉着,他们对这一战本就期待已久。
当国君用骑兵屡次获得对外大胜后,武卒的心也如齐豫二人一样,都迫切想向国人证明自己,依旧是魏军战力的扛把子。
“弟兄们,君上可就在后面看着,咱一定得击败秦人,扬我君上之神威!”队伍中有队率等军吏对手下人道。
很快秦军便展开了弓弩大阵,两军之间还有百多米的时候,他们便对魏军这边进行射杀。
但秦人的这种攻击对魏军的杀伤比较有限,武卒身上的铁甲足够应付这一切。
秦军大概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进行齐射的更大目的,是为了扰乱魏军阵型。
但显然,秦军的做法收效甚微,武卒军阵在箭雨下并无多大波动。
他们全身着甲,且每人还有盾牌保护,自然对武卒安全来讲无多大影响。
当两军之间距离到七八十米的时候,武卒这边也不是被动挨打了,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达到了冲锋的极限。
也就是说,这个距离上两军之间便要稍稍加快速度,所以这时武卒这边便抬起了手中弩机,开始向对面发射弩箭。
两人之间交替配合,武卒这边的弩箭同样如暴风骤雨一般飞驰而去,从秦军脑袋上落下。
秦军可比不上魏军精锐,他们的着甲率也不是那么高,而且大多是还是藤甲或者皮甲,防护效果也不是那么的好。
这下倒好,几番箭雨飞驰而去后,反倒是秦军军阵有了骚动。
可这时,秦魏之间主将好像心有灵犀一般,同时下达了加速擂鼓的指令,这也让对峙两边的大军顿时将速度提了起来。
“杀!”
无论秦魏,此时两军斗喊出了这个字,白刃战即将展开。
而武卒们则将手里的弩机扔下,转而将背上的长刀取了下来,一排排长刀在日光照耀下明晃晃的,看起来犹如天上下凡的神兵。
仅仅从卖相上来说,魏军比秦军高处了几个档次,但战争结果终究是要打过才知道的。
几乎是几秒钟时间,秦魏军阵便交织在一起,武卒大刀随即带起一阵血花,胳臂头颅掉落一地。
可以说,才一交战,武卒的恐怖杀伤能力便给秦军带来了震撼。
特别是前面那些和魏军挤在一起的秦国士卒,他们不但顶着武卒的强大杀伤能力,更无奈于对方的恐怖防守能力。
自己奋力斩过去的一件,碰到武卒身上的铁甲几乎无可奈何,反倒是秦军的兵器会崩一个缺口。
若是与武卒的大刀碰上,秦军那略显古老的铜剑,有的还会直接崩断!
简单来说,对已经与武卒交战的部分秦军士卒来说,这仗简直就没法儿大,想弄死个武卒太难了。
但好在,秦军这边人多势众,这一点给了他们巨大安慰,也成了他们坚持作战的底气所在。
中路这边正在厮杀,右路军的陈展同时也遭遇了秦军。
陈展麾下有步卒三万,骑兵两万,虽然面对的是八万秦军,倒也没有呈一击即溃的结果。
但是,陈展这边的日子绝对不好过,也亏得他又两万骑兵在手,否则仅凭步兵他是挡不住的秦国大军的。
和中路一样,陈展手下的两万骑兵也牵扯了秦军大部兵力,所以其步卒压力便少了许多。
而在左路,王绣所率领的大军却如入无人之境,这一度让他放慢了行军速度,以免遭受了秦军的埋伏。
当然,他们还是遇见了用来吸引其注意力的小股秦军,为的便是将王绣的目光拴住,让他不要往其他方向去思考。
但就是当天下午的时候,王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