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秦国底气足,那是因为有楚国齐国帮衬着,可这次谁又会来帮忙呢?
首先一个楚国,便被卫长天自己排除在外,眼下楚国和吴国打得不可开交,那会有空来管北边的事。
唯一让卫长天指望的便是齐国了,可齐国的态度他也不敢肯定!
“如今东大营只有八万兵,对上魏国可无胜算啊!”卫长天叹了口气道。
下面将军则道“看信中所说,魏军长平大营不过出动了五万兵,若仅是这五万人的话,末将倒以为不足为虑!”
可卫长天紧接着便道“但你我都知道,魏国人肯定不会只派这五万人马,那位魏侯既然选择了动手……仅仅半个陈国,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的!”
这一点,卫长天倒还真是说对了,魏无忌出兵是已经看上了秦国本土。
卫长天也不打算多说,便对下面几位将军打道“传令下去,各部收拾东西,准备开拔!”
这个决定可以说也是让人措手不及,怎么突然就要开拔了?洺河对岸可也有几万魏国大军啊!
卫长天则解释道“本将会留下三万大军,继续看管对岸的魏军!”
根据情报,秦军这边也大致清楚对岸魏军也不过五万,留下三万看顾也就足够了。
此时,还是有将军问道“将军,咱们开拔……是往哪里开拔?”
卫长天也没工夫废话,便直接道“本将会亲率大军,拿下截住魏军,防止其窥伺我大秦疆土!”
随后,帐内诸将便都退了下去,这时候自然是该干嘛干嘛去了!
卫长天此时则拿起笔,在一份空白的帛书上书写起来。
“将军,您是要上奏君上?”旁边,一名文吏小心问道。
卫长天点了点头,然后便道“仅凭东大营的力量,想要防住魏国是不可能的,本将要上奏君上,请求再度调拨兵力,以抵御魏国兵锋!”
此时,这名文吏有些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卫长天见此便有些奇怪,这名文吏是他最信赖的幕僚,平日里也听他分析时弊,倒也是非常有见地的一人。
如今对方有话憋着不说,卫长天便知道肯定是与自己相关的,于是他便道“先生有话,便直言罢,你我之间无须如此!”
见卫长天都这样说了,那名文吏才叹了口气,然后道“将军,您初来东大营上任,还未完全得军侯信任……便急切请求调拨兵力,这可犯了忌讳!”
听了这话,卫长天不由惊出冷汗,方才情急之下,他居然忘了这茬!
如今他手握八万雄兵,便已经接近秦国三分之一兵力了,此时若还向国君要兵,那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啊!
随即,卫长天便对这文吏道“多谢陈先生提点!”
受了卫长天这一谢后,这位陈先生明显脸色便好了许多,他就是吃这碗饭的,只有主公看得到他的好他才会有价值。
此时,卫长天便又道“可如今局势,若不增兵,魏国人若是打进来,本将也是难逃一死!”
这下便轮到这位陈先生表演了,便听他道“将军,增兵肯定是要增的,但你在奏疏中可以换个说法,比如……可以请求国君派一得力干将领兵,防守陈地魏军!”
“若国君依将军所请,那么防守魏军之事便落在别人的头上,我军最多是协助防守罢了……即便国君不依所请,但他一样会增兵!”
这时,便听卫长天道“所以,国君派来的兵一样会划到本将帐下!”
陈先生点了点头,笑道“正是如此!”
卫长天的点了点头,然后便道“既然如此,那这份奏疏便交给先生来写吧,务必将我二人方才之意表示清楚!”
这位陈先生立即拜道“属下遵命!”
说了这事,卫长天竟发现自己没什么可做的,他只能想着等会儿那些军队留守,那些军队又跟着他开拔!
很快他心里便有了人选,实际上这事儿本来也就简单,军中将军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百无聊赖之下,卫长天便问道“陈先生,你说……君上是会派人来,还是直接派兵来?”
原本卫长天以为对方会想一会儿,那知这位陈先生直接答道“将军,以在下愚见……君上会派兵来!”
卫长天接着问道“为何?”
陈先生便道“因为朝中主将,如今怕是无有敢出战者……否则,也不会让将军您出马了!”
这话倒是说得很在理,现如今朝中那批人都怕担上责任,且确实无有大才干者,所以国君派兵来的可能还是很大。
。
第752章 齐宫深如渊()
卫长天的奏疏发出后,很快便得到了秦公的回复,秦国朝堂将派五万大军南下,交由卫长天统一指挥抗魏。
这和那位陈先生所想的大致不差,但却又有些出入,因为随着那五万大军来的还有一位监军。
而且这位监军卫长天还很熟,就是举荐他提领东大营的赢据。
秦公派自己儿子来做监军,卫长天虽然有些没想到,但也并不觉得意外。
唯独值得玩味的便是,六公子赢据根基在齐国西部,按理说派到他卫长天这里来做监军的,该是东部集团的三公子赢辕才是。
…………
齐都临淄,依旧如往日繁华,可见中原的战争对齐国并未造成多大影响,这也得益于国君的抉择。
但置身事外真是好的选择么?这个问题不是一般人能想明白的,即使田宇文本人也拿不准。
齐宫之内,田宇文此时坐在自己母亲榻前,静静看着床上安详睡着的母亲。
满屋子的药膳之气,昭示着榻上老妇已病入膏肓,这一点田宇文很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看着对自己有生养之恩的母亲,他却很难产生伤感之情,心里更多的却是庆幸。
自从他继位为君后,便无时不活在母亲的阴影里,不知何时起这位老夫人竟成了世族的代言人,成了那个和他争夺权力的人。
也正因如此,多年患难与共的母子之情,也被无情的争斗消耗殆尽。
就说现在,这还是田宇文两年以来,第一次主动踏进自己母亲的寝殿。
此时,榻上老妇似乎醒转了一些,毕竟是养育了数十年的儿子,所以这位太后一下就把田宇文认了出来。
“是……吾儿来了?”老妇人很是虚弱道。
田宇文点了点头,然后便道“是儿子……来了!”
毕竟是自己母亲,不光心里有多少埋怨,但此时田宇文还是尽到了为人子的本分。
老妇人真的很是虚弱,在田宇文回话后便絮絮叨叨很久,内容无外乎就是回忆当年的艰苦生活。
但最后,这位老妇人所说的一些话,仍旧让田宇文很是意外。
在叙完旧后,这位老妇人将自己与世族间的关系挑了出来,并告诫在自己离世后希望田宇文不要大动干戈。
这话差点没气得田宇文当场就走,但最后田宇文还是老老实实待了下来,因为这位太后还说了另外一番话。
在太后的说法里,这些年她站在世族这边,不是为了和儿子争权,而是为了帮田宇文稳住世族,成了两者之间的缓冲。
当田宇文从自己母亲寝殿里出来的时候,他的脑子都是一团乱麻,因为他不知道母亲说的是真是假。
为君多年,田宇文几乎已经丧失了信任,在他看来任何人都可能骗他。
回到前朝后,便已经有几名重臣在大殿内等候,显然是找国君有事的。
升座后,田宇文才满是疲惫道“何事,直接说吧!”
现在出现在这里的,都是田宇文继位以来提拔起来的心腹,所以这些人也是最敢说话的。
随即便有大臣上前一步道“君上,魏人如今于秦人对峙,我齐国怕是应依旧例,出兵援助啊!”
听了这话,田宇文看向其他几个人,便道“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剩下下几个人没说话,但是沉默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只是畏于田宇文的威严不敢说话而已。
田宇文这下就没有下文了,此时他真的很生气,因为他的亲信大臣们都和他不一个思路。
这时,田宇文不由得羡慕起魏无忌,人家从一登基起,便彻底掌握了国家大权。
再看看现在,在刚打下唐国之地后,魏无忌便可“一意孤行”,遣大军再与秦国一战……这才是权力的体现啊!
相比于魏无忌,田宇文觉得自己这些年太失败了,直至现在都还未抚平朝堂,总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现在倒好,连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都质疑自己,田宇文心里的苦楚可想而知。
但这时候,田宇文并不想发火,那样无济于事。
他只是道“如今我大军十万,便在元郡枕戈待旦,时机一到便可攻过大河,直入魏境!”
可这话,并不能说服下面的人,从大局来说……齐国即便再是困难,也该出兵帮助秦国。
是的,连年大战国力疲敝,元郡等地还有大批流民需安抚……可魏国崛起同样是齐国灾难。
下面的大臣们其实知道,本人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其存了其他想法。
仔细分析一下便可看出,那被派出的十万大军,其中世族势力具有绝对优势,说其为世族私军也不为过。
这些军队被派出,岂不正是国君对临淄世族下手的好时机?至少田宇文看来是这样的。
而这恰恰也是下面人反对田宇文的关键原因,这个时候闹内讧,岂不是便宜了魏国人?
但见田宇文这个样子,很显然道理是说不通了,甚至此时他们都不能在多说。
毕竟,他们是国君提拔起来的人,既然国君念念不忘拿回一起权力,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竭尽全力辅佐。
“既然君上已有定计,臣等告退!”
田宇文现在本就烦得很,听了这话便示意这些人离开,他现在更在意的是自己什么时候对临淄世族下手。
这些人味蕾护卫自己的封地,这才将军队调了过去,眼下魏国与秦国争斗,可是大好的动手机会。
就在田宇文深思间,大殿侧门却传来一阵喧闹声,让田宇文以为又是方才那几人回来了。
直到一公装美妇人走进殿内,才让田宇文松了口气,来的是自己的妃嫔。
若是魏无忌在此的话便能认出,殿内美人便是当初帮他逃离临淄的诸葛世家嫡女,诸葛灵!
时过境迁,这位当初豆蔻年华的少女,却已嫁做人妇,成了田宇文的妻子。
毫无疑问,这是一桩政治婚姻,在当初与世族闹掰之后,田宇文为了缓和和临淄世族的关系,才纳了几名世族女为妻妾,诸葛灵便是其中之一。
“何事?”田宇文只是程序性问道。
他对诸葛灵谈不上什么感情,甚至因为对方出身世族的缘故,还让田宇文心里很是抵触。
对此诸葛灵已经习以为常了,只她跪拜于地道“君上,源儿如今昏睡不醒,还请君上垂怜……调派太医去看看源儿!”
源儿就是诸葛灵与田宇文的孩子,如今染了风寒已久,却是迟迟不见好转。
田宇文不由皱眉道“不是已经有太医去看了,为何还来求医?”
诸葛灵不由有些心酸,最好的太医们如今都守着太后,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