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侯-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还想多言,可魏无忌却大手一挥道“诸位,寡人心意已定,都各自忙去吧!此番大军出征靡费所需甚大,还得诸位鼎立调配才是!”
国君下了逐客令,众人也都有些无奈,他们知道自己是改变不了国君心意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调转心态,好好做事将国君交代的事情办好,或者说尽力避免坏的结果发生。
“臣等告退!”众臣对魏无忌拜道。
。
第750章 陈国为魏地()
魏侯诏书一下,才安定下来的中原地区便又动荡起来,长平大营的大军陆续开出城关,开始对陈地一些城池进行围困。
而周边的郑国眷国乃至于周室,对魏国大军的调动都满是恐惧,才灭掉了唐肖二国,魏国这又是要拿谁开刀了?
郑眷等国自以为自己便是要倒霉的人,于是便立即向身后的大国求助,也就是东面的齐国。
但齐国此时已洞悉了魏国的战略意图,在安抚了这些小弟之后,他们做了壁上观。
当然,齐国也不是全无动作,在鲁地以及当初被魏国攻占的元郡等地,齐国十万大军同样也是磨刀霍霍,虽是准备参一脚进来。
虽然有了大哥的安抚,但下面的小国们仍有些不安,直到魏国和秦国人干起来之后,他们才知道人家动手的对手不是自己。
六月初五,魏军围困新乐城,这里是陈国旧都。
魏昭侯十八年,魏无忌出长平关后便将新乐拿下,甚至还饮马大河岸边,吓得周人急匆匆来犒军。
但因当时魏国内乱,魏无忌便将长平关外的魏军全都抽调,让这些人更跟着他进长平关夺权去了,所以新乐这些地方又被秦国给捡了去。
而后面的三年多时间里,魏国因为休养生息的缘故,便未曾在西面与秦国爆发大战,所以这些地方一直都处于秦国占领下。
所以而今魏军故地重游,其实是有收复失地的意味在其中的,毕竟这地方曾经被他们占领过。
对魏无忌来说,有个好消息便是从唐国肖国方面,他得到了一批粮草,这些粮草足够承担魏无忌出兵陈地的一半以上开销。
被占领的唐肖二国,如今也开始消除战争影响,逐步恢复正轨去……不出意外,明年唐肖两地便可向魏无忌的中央政府交纳赋税了。
所以,开启这场战争魏无忌还是很有底气的,即便战局不顺退回长平关就是了,损失也不会有多大。
新乐城内,秦国都尉满脸寒霜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越聚越多的魏国大军,心底却是无奈至极。
因为在洺河与魏国对峙的缘故,秦国东大营便从他们这里抽调了军队,乃至于新乐城中最高指挥官居然只是他一个都尉。
换句话说,新乐城中守军仅有三千人,而看外面魏军规模,那是足足有四万三万余众啊!
“大人,魏军势大,还请大人早做决断!”旁边参军出言道,他所谓的早做决断,其实就是让自家老大带着手下人赶紧逃跑。
现在魏国人来的虽多,可对新乐还未达到合围,只要想跑还是能跑掉的。
他们这个都尉部虽然是步卒,但之前在调走人马的时候,还是给他们留下了近三千匹军马,为的便是在打不过的时候直接弃城而走。
这名都尉看了远处魏国大军,心里最后那点儿防线也被自己副手击垮……是啊,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为什么不跑呢?
一开始这位都尉还想着西平的援军,但看到魏国人越来越多的军队后,他便知道西平那边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传令……”
当听到这两个字的身后,旁边这位参军心头便是一紧,他不知道自己上司会下什么命令。
便听这位都尉接着道“全军集结,打开西门出发……全部离开!”
这话才让这位参军,以及旁边几位校尉司马心头一松,只要不是送死就好了。
死不可怕,但这样死守下去毫无意义,谁都不想死得没有意义。
在死亡都尉逼迫下,秦军士卒的动作比平日快了不少,没一会儿便全部集结到位。
在都尉大人的率领下,这支驻扎于新乐的秦国孤军,就这样悄悄的离开了自己的驻地。
和其他人逃生的喜悦不同,这位秦国都尉此时心头却沉重无比,因为他将背负临阵脱逃的罪名,回去了也是死路一条。
看着旁边纵马疾驰的副手参军,这位都尉便道“老郑,我家老小,日后就托你照拂了!”
这位郑参军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上司的意思,他本想说些安慰的话,但那样也显得虚伪,于是他便道“大人,属下……明白!”
…………
新乐城中,魏军和平进入城内,而主将张钧则重新回到了当初的帅堂内。
“一别四年,本将又回来了!”张钧站在大堂内,看着里里外外满心欢喜道。
当初便是他负责戍守新乐,也是他在得到魏无忌军令后,便带着大军放弃了新乐,返回长平关内帮魏无忌稳住局势。
可能是为了弥补张均的遗憾,国君诏令中特别提到让他接管新乐,其余四万大军则直奔西平县城而去。
此番魏国动用了五万大军,新乐城这边的三万军队只留下他一万,另外两万大军则将立即动身往西平赶去。
西平是陈国与秦国边境相邻的一个城池,接下来也将是与秦国对峙的要冲之地,自然得多派驻军队才是。
…………
就在张钧拿下新乐的第二天,王绣也率军拿下了西平,这里的秦军同样也是不战而退。
带着几位将军进入城中,王绣整个人却无得胜之后喜悦,反而还多了几丝沉重。
因为,在国君的诏书中,将是由他王绣来主持此次大战事宜,也就是说他将成为此次大战的指挥者。
虽然走在最前面,可王绣心里也很清楚,自己身后的几位将军不服自己,所以他的对手也不止秦国人。
此时,跟在王绣身后的三位将军。分别是骑兵将军陈展,步兵将军左元虎,以及步兵将军铁山。
陈展就不用说了,那也是老早就跟着魏无忌的人,左元虎更是魏无忌嫡系中的嫡系……这两人也是最不服王绣的。
铁山则不偏不倚,他是曾经昭侯的亲信,新君继位后也没剥夺他的兵权,多以他不会让自己牵扯进权力斗争中招惹是非。
这些王绣都能想到,所以铁山也就成了他极力要拉拢的人。
当然,这可不是说王绣就要将其他两位当做敌人,将矛盾暴在明处的话他就已经输了。
王绣能明白国君的意思,陈展和左元虎就是给他的磨刀石,若是他能压得下局面,那么悬而未决的长平大营主将,不出意外便会落在他头上。
此时,王绣不由在心里叹息……君上啊!你可是太看得起微臣了!
但一想到如今已提领襄平大营的刘玄霸,王绣心里顿时又升起一股豪情,别人能行自己为什么就不行?
要知道,当初在他与刘玄霸之间,他王绣可是更得君侯倚重的!
后面这两人虽是国君亲信,可他王绣自己又何尝不是?不但是,而且还是认主最早的那批人之一。
想到此处,王绣不由紧了紧自己手里的剑柄,他已经做好面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而在王绣身后,陈展此时也盯着前方那个背影看,那将是他接下几年来的竞争对手。
如今的长平大营中,除了此次跟来的左元虎外,便还有朱骁与方旋同为国君心腹。
但这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竞逐长平大营主将对手,便只有资历最老的王绣一人。
如今看来王绣是走在了前面一些,但他陈展也绝不是甘与认输之辈,他总是要为自己争上一争的。
走上西平城的西门门楼后,王绣看了一眼远处若隐若现的长原山脉,满是沉重道“诸位,陈国就如今便是魏地了!”
。
第751章 卫长天之虑()
就在王绣话音落下,站在旁边的陈展则道“王将军未免太过乐观,陈地秦军兵力极少,才让我等轻松拿下!”
“但王将军你要明白,秦国人不会就此罢休,这陈地好拿……却不等于好守!”陈展提醒道。
听了陈展这话,王绣不由得心里感慨,斗争这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但他也不会示弱,便道“只要诸君遵从君侯召令,我等兄弟一心……挡住秦军反扑,当不在话下!”
王绣话里的意思很丰富,所谓的遵从魏无忌的召令,便是提醒陈展等人谁才是主事人……而他后面的那句兄弟,则是适当释放的善意。
所谓刚柔并济,王绣在跟着徐安宏的那段时间里,可是学到了心里的。
于是这场谈话便到此截止,陈展不准备多说下去,因为那并没有什么意义。
他也不可能明着和王绣过不去,因为他和王绣之间的争斗,不能影响了魏秦之间的大局。
若是因他二人之争导致兵败,陈展知道谁都救不了自己,更别指望国君会念旧情。
但此时,却听王绣接着道“但陈展将军所说也不无道理,所以我军必须尽快熟悉西平城防,虽时准备抵御秦军突袭!”
说道这里,王绣便道“铁将军和左将军留下,陈将军则先去让手下各部歇息,虽时准备出城吧!”
王绣将铁山和左元虎留下来,是因为这二人统领的都是步军,守住西平城需要他们。
陈展手下的一万骑兵,则不会驻扎在西平城内。
一个原因是因为西平城内已经人满为患,另一个原因则是骑兵这种机动力量,在城外无疑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而陈展对王绣这样的安排也没什么意见,实际上他也想游弋在城外,那样不但他受王绣掣肘更少,而且还可以伺机立下更大的功勋。
…………
四天后,还在洺河岸边与郑昌对峙的卫长天,在自己的帅帐内得知了陈国前线的消息。
卫长天在得六公子赢据举荐,如今担任东大营主将还没几天,如今也就刚刚掌控了全军大小事务而已。
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陡然传来了这么个消息,让卫长天立时就高兴不起来。
他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这次六公子举荐他担任东大营主将,是他重返朝堂的最后一次机会。
而且他本人没有退路,之前的顾校已经被革职削爵,而他卫长天若是也战事不利,则会得到更凄惨的下场。
“魏国人,魏无忌……”大帐之内,当着在场几位将军们的面,卫长天恨声道。
实际上,当初他被贬斥,其中也有着魏无忌的原因,正是魏无忌在铁林邑阻断了他的计划,才让他丢掉了长平关天险。
如今在他即将站起来之际,魏无忌又给他出了这么大一难题,新仇旧恨一切涌到面前,卫长天又怎会心里不气呢!
下首,一名秦国将军“将军,魏国人这是疯了吗?他们竟敢对陈地下手,就不怕我大秦跟他死战到底!”
听到这话,卫长天不由露出苦笑,事情若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如今东大营兵力不过八万,魏国长平大营和西关大营加起来则是近二十万大军,秦国拿什么和人家死战?
以前秦国底气足,那是因为有楚国齐国帮衬着,可这次谁又会来帮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