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元末称雄 >

第62章

元末称雄-第62章

小说: 元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圣教任命,负责在太和xian传教的白莲堂主,而我身旁的这位将军,则是我红巾军刘元帅帐下的盛百户。今日我两人带兵前来,是奉刘元帅之命,与张大人谈招抚之事的。”

    听到徐明这话,巡检司中的一百余老卒,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之色倒是两旁不少的兵卒听到这话,纷纷发出惊讶之声,不过当这些人被中间站着的巡检司老卒瞪了一眼后,也纷纷闭紧了嘴巴,安静了来。

    而再说张世华,当他听到徐明这话后,也一脸严肃的对徐明身边的盛五说道:“原来这位将军,是红巾刘元帅帐下将官,那倒是在下失礼了。”说着便向盛五抱拳拱了拱手。

    而盛五见此,也骑在马上对张世华还了一礼。

    等张世华和盛五双方各自见礼之后,便见张世华开口说道:“既然二位大人是来奉了刘元帅之命前来,那便请二位先进城,等到了县衙,我与二位再相谈,可好?”

    徐明和盛五自然不会有意见,不过他们还是将自己带来的所有部下都带进了城,而张世华见此,眉头微微一皱,却也并没有阻拦。

    等到众人进城之后,那些兵卒自然是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去县衙的,于是张世华又让士卒们都回了城内大营,身边只留了一排亲卫和张世辉、赵九这几名百户将官。而徐明盛五他们,自然也不会将手下都带着身边,和张世华一样,他们让自己的手下去了城内大营,而后二人就挑了了十几名精壮亲卫,然后和张世华一起去了县衙。

    而等众人到了县衙后,张世华便将众人带进了县衙大堂。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他们要谈事的原因,此时的县衙除了有几名守门的衙役,和在县衙门口等着他们的张烈文之外,整座县衙便再无其他人了,所以偌大的县衙此时显得十分的安静。

    至于为什么张世华的老爹张烈武不在,因为在张世华起兵那天,张家做主的人就变成张世华了,就连张烈武担Ren县尹,那也只不过是为了张世华铺道罢了。既然张烈武都已经退居二线了,也就自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中出席了,也省的他们父子之间在发生尴尬。

    而徐明和盛五自然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二人并没有提及张烈武,毕竟他们今天是来招抚张世华和张家的,而不是来故意找茬的。

    再说此时,等到众人到了县衙大堂之后,张世华自然是坐在了主坐,也就是县尹的位置。而张烈文则坐在了张世华的下首的右手边(注1)位置,至于张世辉五人,则站在了大堂右边,也就是张烈文的身后,为二人充当护卫。

    而盛五和徐明二人,则是各自带了两名亲卫进了大堂,并坐在了大堂左边。

    等到众人都各自落座,众人也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谈起了招抚之事。

    ……

    徐明此次的招抚之事谈的很顺利,一丝意外的波澜也没有发生。

    毕竟,张世华是早就决心要投靠白莲教,要不然他也不会自称是白莲堂主了。

    现在,既然白莲教那边已经正式正式册封他为白莲堂主,并将太和xian也交给了张家治理,那张世华自然不会不识好歹的再提其它要求。

    至于,刘福通明天要宣他去颍州城这件事,张世华也并不担心,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白莲教的堂主了,张家还负责治理太和xian,刘福通要宣见他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会不会出意外,他和刘福通又没什么过节,甚至连面都没见过,除非刘福通疯了,否则他就觉不出意外。

    而且就算刘福通不召见他,他也一直想见一见这位间接灭亡元蒙朝廷的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徐明说出这件事时,张世华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而当张世华答应愿意做大宋之臣,并愿意听从河nan红巾大元帅刘福通的命令后,徐明和盛五二人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说他们早就猜到张世华会同意,但是当张世华真正当着他们的面,答应下此事,并接受了堂主的任命后,徐明和盛五也不由的感到了一些欣喜。

    毕竟别管怎么说,他们二人能如此顺利的完成招抚张世华和张家的工作,怎么也算是立了一功不是。

    或许盛五在这方面的感觉还不是很强烈,但是对徐明来讲,既能和张世华扯上关系,还能完成上面的任务,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毕竟看现在这个架势,张世华绝对比他更有前途,现在能和张世华和张家结个善缘,日后对自己也绝对是有帮助的。

第85章 去颍州() 
晚上,在张家后院,处理完一天事情的张世华回到了家中,同时这也是他起兵几天来,第一次回了家。

    张世华回到家时,夜已经很深了,又因为他没有告知妻子自己今晚要回来,所以妻子郭薇儿在他回来时,便已经睡下了。

    张世华想推开门进屋,却发现房门已经被郭薇儿从里面闩上了,于是张世华便站在房门外,轻轻的敲了敲门。虽然敲门声并不响,但屋中的睡着的妻子,依然听到了张世华的敲门声。

    而后站在屋外的张世华,便听到屋中的郭薇儿带着困声问道:“谁啊,是小红吗?”

    “薇儿,是我。”张世华说道。

    屋子中的郭薇儿听到张世华的话,带着几分惊喜的说道:“是官人吗,官人稍等,奴家这就开门。”

    而屋外的张世华听到郭薇儿那惊喜的声音,却没由来的感到一阵心疼,于是他轻声的“恩”了一声,便静静的站在了屋外。

    屋子里很快亮起了烛光,而后郭薇儿便为张世华打开了房门。

    门开后,张世华站在在门外,看着或许是因为担忧自己,而略显消瘦的妻子。强烈的怜惜之情涌上了张世华的心头,使得张世华在看到妻子的一瞬间,便紧紧的抱住了她。

    而郭薇儿被张世华抱住后,也反手抱住了张世华,将头枕在了他宽厚的胸膛,感到是那样的安心。而张世华则轻吻了一下妻子的额头,而后嗅着她的秀发柔声说道:“抱歉,让你担心了。”

    而听到张世华这话的郭薇儿,则将头枕在了张世华的胸口前,对张世华柔声说道:“我常听老人说,夫妻二人就像是二体一命的人,且官人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这个家,所以官人又为什么要说抱歉的话呢。”

    张世华听到妻子的话,又轻吻了一下妻子光洁的额头,柔声对她说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说着便将郭薇儿拦腰抱进了屋,并随脚关上了房门。

    当房中烛光又被吹灭后,其间春色风雨自是不需多言。

    ……

    翌日一早,张世华在妻子郭薇儿的服侍下,穿戴好了一身甲胄。看着妻子眼中深藏着的担忧,张世华不由得握紧她的手,安慰道:“我这次去一趟颍州城便会回来,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罢了,你不用为我担心。倒是你自己,这些天一定要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要是照护不好自己,看相公回来怎么收拾你。”

    说着还轻拧了一下妻子的俏脸,要知道旁边还有丫鬟小红和王二姐看着呢,张世华这样的举动,自是弄得郭薇儿一阵娇羞。不过这也无疑冲散了夫妻分别时的伤感。

    等张世华穿戴好甲胄,轻吻了一下妻子郭薇儿,就和妻子一起出了房间。到了前院,张世华在妻子、雪姨和父亲等家中长辈的注视下,大步走出了家门,门外赵九早就率领着一支百人队在等着张世华呢。

    赵九和李五等亲卫见张世华出来,忙为张世华牵来一匹战马,等张世华翻身上马后,便在家中亲人的注视下,率队离开了太和xian。

    县城的南门处,徐明和盛五也都率领亲卫集结完毕,等张世华一到,众人便带着合兵一队的二百人,离开了太和xian,向着东南方的颍州城赶去。

    这次张世华去颍州城所率领的一百人,并不是巡检司的老卒,而是新编的一百新军,其中老卒只有二十人,余下的皆是新募之兵。而且身边也只是带了驴哥赵九和自己一起去颍州城,至于张世辉,则是被张世华留在了县城,毕竟自己走了,县城总要留下个知兵的张家人吧。

    至于张世华为什么只带这些兵卒,原因也很简单,张世华去颍州城不过是去拜一拜码头,又不是要和刘福通打仗,带这么多兵卒干嘛。而且现在太和xian城才是张世华和张家真正的根基,如果张世华把精锐兵卒都带走,万一出现什么意外,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再说张世华现在就是刘福通为天下人树立的一个千金买骨的典范,所以张世华到了颍州城,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既如此那就更不用带这么多精锐兵卒了。

    而再说现在,因为颍州城距离距离太和xian足有百余里,这二百人一大半又都是步卒,所以张世华他们赶到颍州城,估计怎么也要用一天半的时间。

    因为时间不短,行军路上又很无聊,为了打发时间,张世华自然和徐明盛五他们聊起了天。当然说是他们三个人聊天,其实大半时间都是张世华在和盛五聊,毕竟张世华和徐明早就相识了,双方底细也摸的差不多,实在没什么好聊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张世华对于盛五跟随的那位盛文郁盛大人也很好奇,毕竟盛文郁可是正儿八经的元蒙进士,要知道元蒙立国到现在一共也就举行了十二次科举考试(注1),汉蒙两族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名进士,又因为名额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一千名进士中汉人出身的进士,顶天也就是四百人,至于现在还活着的汉人进士那就更少了。

    而成为进士后,还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估计现在只有盛文郁一个人了,所以张世华对于盛文郁的经历自然会充满好奇。毕竟论出身,盛家那绝对是正儿八经地主阶级;轮地位,盛家也是真正的上流人士,要知道盛文郁老爹盛添祥那可是ZJ都察院御史。

    一个官宦子弟还是统治阶级的进士,要闹革命造反,这不管在哪朝哪代那都是一件稀罕事。

    所以对于这样的稀罕事,张世华压抑不住内心的好奇,那完全也是正常的。

    而对于张世华有这样的好奇,盛五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因为有这样好奇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说盛文郁盛大人,起兵造反的原因也并不是什么秘密,也实在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所以当张世华表露出这个好奇之后,盛五便也大大方方的将这件事告诉了张世华。

    而张世华听完盛五的讲述之后,也大致明白了盛文郁为什么要和一群农民军一起造反了。说白了还是和元蒙朝廷的民族歧视制度有关,我们都知道元朝有四等民制,这四等民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元蒙人,而后便就是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在这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汉人和南人的区别了,虽然说南方汉人和北方汉人都是汉人,但是因为南宋和金国的原因,致使南北两方敌视长达百余年。虽说后来元蒙朝廷又重新统一的中华,但是在元蒙的统治者看来,北方人是属于金国遗民是北人,南方人是大宋遗民是南人,并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的。

    又因为南方人是抵抗元蒙朝廷时间最久,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被征服的国家,所以一开始元蒙朝廷就看南方人特别不顺眼。再加上南方人口众多,还特别富有,元蒙统治者自然也会加重对南方地区的压迫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