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一军之统帅,以身作则是本份,尤其是薛仁贵刚刚接手左武卫,一没资历,二没战功,更是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否则根本无法管理手下一群跟着秦琼混出来的骄兵悍将。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宝林的性子你难道还不知道?打起仗来连他老子都能忘了,你真的就放心让他去独挡一面?”王玄策有些着急,对于薛仁贵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很是不满。
不过薛仁贵却像是没感受到王玄策的急切一样,慢条丝理的说道:“没事的,宝林不管怎么说也是尉迟大将军的长子,战场上的门道那可是门儿清。以前打仗不要命那是因为他只负责局部战场,现在高他负责全局,你就是拿刀架他脖子上,他也不会再那么冲动的。”
说到底,王玄策并不是军方的人,玩玩阴谋算计之类的东西是他的强项,但是说起带兵打仗还是差了些,根本无法领会那种‘万人敌’的猛将一旦暴发出强大的气势之后,对战局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所以薛仁贵只能用将门虎子之类的比喻来安王玄策的心。
而且王玄策现在只是想着西域,却没有想过身后的吐蕃,和所有的朝臣一样,他也认为吐蕃在积石山上的军队更多的是做个样子,不会真的对大唐军队发动袭击。
但是薛仁贵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吐蕃的一切动作绝不是威胁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不注意或许这些蛮夷真的会从积石山上杀下来。
正是基于这一点,薛仁贵才没有领兵再次进入西域,他必须留在吐谷浑,防备吐蕃这个不断崛起中的国家。
因为李承乾的种种操作,西域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西域,如果不出意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域只会更乱,战争虽时都可能爆发。
积石山上的吐蕃人会不会趁火打劫,这一点谁都无法肯定,如果不想让深入西域的军队变成无根之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吐蕃人堵在高原之上,让他们下不来。
这些都是薛仁贵根据西域现状做出的一些判断,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他是将军,不能拿着感觉来说事儿,所以只能以强权将事情压下去。
王玄策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军事上的事情并不需要他理解,只要服从就好。
“兄弟们,准备好了没有?”和王玄策所担心的不同,尉迟宝林对于自己独领一军还是信心十足的。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会指挥难道还记不住老头子是怎么打挥的么?反正老尉迟没少在家里吹牛当初自己是怎么怎么厉害,大不了照着作也就是了。尉迟宝林就不信,老头子能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一条,自己就不能!
(本章完)
第676章 阴谋进行时(三)()
“汉王殿下,这几日外臣因为安排一些事物,多有怠慢!恕罪恕罪!”荒漠中,绵延的大帐连成一片,一间最大的帐篷中,消失了大概四、五天左右的于阗使者再一次出现在李元昌面前。
“无碍的,使者有事只管去忙。”李元昌怀里抱着两个千娇百媚的西域女子,享受着美女用樱唇喂过来的葡萄,笑的见牙不见眼,直到此时他才找回了一点昔日王爷的感觉。
于阗使者顿了顿,面露难色:“汉王殿下,不知是否能屏退左右,外臣有要事与殿下相商。”
“哦?有要事?”李元昌面色逐渐严肃,在怀里女子胳膊上拍了拍,示意她们离开,然后又对四周伺候的侍女和护卫挥挥手,让他们全部离开,直到大帐中再无他人之后,才悠然问道:“有什么要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不料话音方落,于阗使者双膝一曲跪倒尘埃之中,泣声说道:“汉王殿下,于阗即将灭国,还记殿下垂怜,施以援手,救于阗于水火之中!”
李元昌脑子一阵发懵,一时搞不懂这个于阗的家伙到底在搞什么怪,为毛前几天还好好的,这一转脸就成了这般模样?难道是西突厥打过来了?这家伙来找自己借兵?那可真是求错了人。
不过想归想,李元昌还是硬着头皮问道:“使者切莫如此,有何困难且说来听听,只要本王能帮得上忙,一定全力以赴如何?”
“殿下一定帮得上,一定帮得上的,还望殿下救我于阗一国子民。”于阗使者似乎真的有点入戏了,一番话说的声泪俱下,让听者揪心,闻者落泪。
“好好好,本王答应了,你先起来,把事情说清楚如何?”于阗使者哭的凄惨,李元昌也不好再坐着,起身将他拉起来,和声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于阗使者顺势起身,用衣袖在眼角擦了擦,然后悲声说道:“前段时间大唐军队到西域维和,结果竟然让我于阗拿出四万人的口粮……,殿下,我于阗本身产粮就少,如何拿得出来,殿下,还望殿下帮帮我于阗啊。”
“四万人的军粮?”李元昌愣了一下,四万人是多少他都不知道,四万人的军粮在他心里更是没个准数。
“是啊,殿下,于阗实在拿不出来,想请殿下帮忙美言几句,事成定有厚礼奉上。”于阗使者点点头,他并不知道李元昌其实心里没数,还以为他愣神是在惊讶数量的庞大。
“这个……”李元昌犹豫了一下,缓缓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沉默半晌才开口说道:“此事容本王想想,回头给你答复如何?”
“殿下……”于阗使者哭丧着脸,还想再说些什么,不过看着李元昌脸色越来越难看,只能把后成的话吞回肚子里,躬身告辞。
不过出了帐篷之后,于阗使者脸上的那种悲戚之色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冷笑的面孔。
如果不为了有一个挡箭牌,汉王这种草包,怎么可能受到这么好的待遇,又是美女又是美食的,空筒子王爷而已,真当于阗国缺祖宗么,需要把他弄回来供着。
不过被当成草包的汉王殿下却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不管他在别人心目的地位如何,他都知道,这件事他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大唐军队根本就不是他能指挥的动的,那些骄兵悍将也不可能听他一个空筒子王爷的吩咐,如果他们肯听话,也不可能丢下他自己一个人在高昌待着,连一个小兵都没给他留下。
可是正因为这样,也使他有了一些操作的余地。
空无一人的大帐中,李元昌阴沉着脸,做着自己的打算。
他在算计如果他把这件事给抗了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凭空消失四万人的粮草,大唐的军队还能不能在西域待下去,如果待不下去是否会撤回大唐?
如果因为大唐将军的肆意胡为将西域逼的彻底反叛,不知道会不会对李承乾的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呢?
自从接入西域开始,李元昌遇到的所有人,身上基本都打着太子派的标签,如果现在他还反应不过来李承乾打算图谋西域的话,那这么多年的皇子生活可真就白混了。
基于这个推断,西域如果叛乱的话,李承乾势必会因此而受到牵连,甚至就此失势也未可知。当然,李元昌或许也会受到牵连,但是如果能拉李承乾下水,他认为完全值得。
仇恨在很多时候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让人不知不觉中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李元昌自以为是的认为他的能力可以在西域搞风搞雨,搅动风云,却不知道已经落入别人设计的圈套,正慢慢滑向无底深渊。
一个皇宫之中勾心斗角培养出来的皇子,没有经过朝堂,一下子就扎进国与国的纠缠,除了撞的头破血流之外,不会有任何结果。
这是李承乾对李元昌西域之行做出的判断,就算是李元昌想要就此消声觅迹,退隐江湖,李承乾也会想办法把他逼出来,让他走上造反这条路。也只有这样,才有机会绝了这个后患,又不背上‘犯上’这个污点。
一夜的时间在李元昌的沉思中缓缓度过,当天色渐亮的时候,他终于下定的决心,招来了门外的护卫,将昨天晚上写好的一封奏书交给护卫,让他快马送回长安。
奏书中,李元昌言词恳切的阐述了大唐军队在西域种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同时把自己对‘维和’的理解写了进去。
在李元昌看来,‘维和’就是要保证西域的和平与稳定,那么大唐军队在这里强迫西域各国供应粮食就是持强凌弱,失了大国风范,有内圣外王之嫌疑。
一封奏书,内容写的言之有物,而且文采斐然,李元昌还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来润色加工,可以说这是他从小到大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只是缺少经验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各国不供应粮食给大唐军队,那么大唐就只能从西域撤兵,必竟大唐没有能力从国内运输数万人的粮食进入西域。
而如果大唐撤兵,那么他这个空筒子王爷是否还会有现在的地位?这是颇为值得深究的问题。
(本章完)
第677章 狂妄的吐蕃人()
大唐长安城,来自吐蕃的使者已经在鸿胪寺驿馆之中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些番子渐渐没了耐心的时候,终于他们终于等到了李二的召见。
“吐蕃使者,说说你们的来意吧!”李二从鸿胪寺卿手中接过吐蕃的国书,拿在手里看了几眼随手放到一边。
里面都是些套话,看与不看没什么区别,还不如让这些吐蕃人自己说说来的痛快。
“尊敬的大唐天可汗,外臣是代表鄙国国主前来求亲的。”吐蕃使者上前几步,站在御阶之下,朗声说道。
“又是求亲?上次不是和你们说过大唐没有年龄合适的公主么?怎么还来?”候君集位列兵部尚书,多年没有上过战场,让这头老虎憋了一肚子的气,说话都带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不知这位将军尊姓大名?为何要说大唐没有适龄的公主?莫非是瞅不起我吐蕃不成?”吐蕃使者不动声色的转头看着候君集,语气中满是不在乎的口气,听上去就像吐蕃是大唐的宗主国一般。
候君集哪里受过这样的气,连李靖都不放在眼里的他立刻就炸了,大步自朝班中走出,阴森森的说道:“瞅不起你吐蕃又如何?若是不服尽可提兵来战。”
“哼!”吐蕃使者轻蔑的瞥了一眼候君集,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中:“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鄙国国主希望能求取长乐公主为妻,还望陛下恩准!”
李二有些无语的看着御阶之下的吐蕃使者,突然发现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脑中只有李承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断的闪来闪去:这货让傻子给配了!
长孙无忌也是眼神怪异的看着这个吐蕃人,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那吐蕃老货说的竟然是长乐,那可是长乐啊,连长孙家都没有娶到的长乐。难道吐蕃人都是这么没脑子么?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如果他们这句话被某些人知道的话,会给吐蕃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么?
李承乾那家伙把几个妹妹看的比眼珠子都重要,连嫁到长孙家都不大满意,现在吐蕃人竟然敢大着胆子提出要娶长乐,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或许与吐谷浑一战取得了优势让他们忘了自己是谁了吧?
大殿中怪异的气氛让吐蕃使者觉得不太舒服,等了半天没有见李二回答,不由再次将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下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