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风华 >

第434章

大宋风华-第434章

小说: 大宋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是他,周铨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面上有激动之色。

    机会!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甚至比起宋太祖陈桥兵变都好的机会。

    整个京城之中,百姓的怒火已经酝酿很久,只要稍稍煽动,他们就会爆发出来,而这股力量,足以让京中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

    此前周铨总是以时机未成熟,婉拒董长青等的劝进,这一次不同,董长青他们决定要学赵匡义与赵普,先将黄袍加身之事做出来再说!

    “我们这就同济国公一起去见皇上,要他放了宗尚书,由宗尚书来主持防务……不,由济国公主持防务,宗尚书从旁辅佐。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孙尚书,还是去翻他的预言诗吧!”

    “是极,是极,皇上身边尽是无能之辈,济国公、宗尚书这样有才有德之人却受到排挤,如今事情干系到我们的身家性命,再让他们胡闹下去,我们全部要成为金贼棒下之鬼了!”

    “京城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正人……这等情形,必须改变,我们一起去见皇上!”

    “同去,同去!”

    赵桓登基时间不长,可是错误频出,特别是先后几次败给金人,可以说个人威望扫地。而东海商报等报纸却将周铨麾下战绩大肆宣扬,因此京中百姓,人人都对周铨抱有期待。

    原本只是几百人在呼,很快就变成千人,甚至数千人同时欢呼,要与周铨一起去面见皇帝。

    这么多人呼起来,声势极大,越来越多的人被惊动,越来越多的军士、百姓都走出住处,问明白事情之后,他们也加入到这高呼的队伍之中。而且这些百姓见周铨不肯,一个个拜倒跪下,若说最初之人还有投机之嫌,可到后来,他们就都是诚心诚意。

    周铨一时无语。

    这种情形,也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然后他身后,董长青退了两步,翻身拜下:“主公,以京城百姓身家性命为念,以华夏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

    他声音极大,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紧接着,周铨别的随从护卫,也纷纷拜倒。只不过那些文人都是跪拜,而亲卫武士则是单膝跪下。

    “以京城百姓身家性命为念!以华夏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

    两百余人一齐开口,其声势也非同小可。

    周铨独自站在那里,身边周围,尽是跪伏者。他略有些茫然,又有些飘然,但更多的还是惴然。

    这真是自己想要的么?

    是,他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要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他要带领这个民族,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成为这颗小小蓝星的主人。他要让自己的民族后裔,不需要因为生存空间不足而去削减自己的后代,不需要因为自己的领土而受小国讹诈,不需要在自己的近海看到别**舰耀武扬威……

    但象现在这样,他一人站立,所有人跪伏,真的是他所要的么?

    周铨不敢肯定这一点,此时他还怀有清醒,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比此时人聪明太多,自己只不过是占据了目光长远的先机。

    如果,自己就象这样,接受所有人的跪拜,会不会在飘飘然中被这个时代所同化,失去自己长远的目光?

    迟迟没有听到周铨的回应,董长青急了。

    赵普一直是他的偶像,那位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因为抓住了两次机会,所以才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文臣。现在,董长青也遇到了和那位一样的机会,他不能让这机会从自己手指缝溜走!

    他心中暗恨,自己没有准备一块黄布,否则就该套在周铨身上,让他也来一次黄袍加身。

    就在董长青心中焦躁不安之际,他听到周铨微微叹了口气。

    有些无奈,又有些释然。

    “宗尚书无过被贬,此事确实不公,我既在京中,不能不管,既然诸位有此心意,那么,可愿听从我之命令?”周铨缓缓道。

    “愿意,愿听!”众人都是大叫。

    “丑话说在前头,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是听我命令,我会以军法相约束,轻则军棍,重则悬首,你们也愿意?”

    “与其被金人所杀,还不如受周公之棍,我等皆是愿意!”

    周铨深深吸了口气,他回过头,看到单膝跪着的人中,武阳赫然在列。

    “京中发生如此之事,金人奸细必然会给金人报信,所以我们要去寻皇上讨个说法,却也不能弃北门不顾武阳,北门防务,我就交给你了,这位将军,你随我去见皇上,但你之部下,却得留在此处,听从武阳指挥,你可愿意?”

    北门那守将才站起身来,听到周铨之话,他毫不犹豫又跪下:“愿意!”。

五二三、破门() 
“果真如此?”

    面对着秦桧,赵桓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在场的除了秦桧,还有张邦昌。秦桧看了张邦昌一眼,其人会意,上前道:“确凿无疑,陛下,宗泽若不是与周铨勾结,如何会在周铨来临之日,便引发炮台之事,陛下不防派人去查,周铨此时在城中必有异动……”

    这一点其实不用调查,周铨也肯定是有异动的。

    周铨来京城,肯定是有所谋划,否则怎么会这个时候来?秦桧和张邦昌可以肯定,他在京城要搅风搅雨,所以一查就一个准,只要说动赵桓去查就是。

    不过赵桓仍然下不了决心。

    赵桓这个人,可以用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来评价: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他对周铨的不满,既有耿南仲等人灌输的结果,更大程度上,还是年龄相近者的嫉恨。周铨越出色,他就显得越平庸,他无法让自己变得更杰出,唯有想法子让出色的周铨消失了。

    可是当真正机会到他面前时,他却难以决断:这一步迈出,再无回头之路。

    真激怒了周铨,又没有按秦桧与张邦昌所说,将周铨抓住,那么周铨一怒之下,大宋的江山社稷还能保住么?

    赵佶时有信心,一是没有看到周铨的护卫军战力,二是那时西军主力尚在,禁军数量甚众。而此时赵桓手中依靠的,只剩余京中原本充作依仗的不足两万兵力,再加上临时招募的一些民壮,总共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五万人。

    见赵桓还在犹豫不决,秦桧知道不能等了。

    “陛下,这是千载难逢的良久啊,周铨不在他盘踞已久的地方,而是来到京师,只带了两百人,陛下手中却有五万忠于陛下的军民……”

    “擒了周铨,外头的金人如何?”赵桓打断了秦桧的话。

    原来他犹豫并不是因为不愿意抓捕周铨,而是还担心外边的金国,若是和议不成,他还需要周铨出来收拾局面!

    秦桧心念电转,立刻明白他言下之意,当即一笑:“陛下,金人之君阿骨打被周铨所掳,若陛下以周铨赐金人,金人自会解围,甚至连朝廷的岁币年贡都可以省了!我料想金人,定然会同意这一条件!”

    “正是,金人得了周铨,可以拿他威胁,逼迫周铨部下放回金主,也可以拿他性命,从其部下手中索要钱粮。而周铨部下忠于他者,必然会不顾一切来救援,金人要面对周铨部下,哪里还有余力来攻汴京?”张邦昌在旁搭话,眼中也是兴奋之色。

    他是被秦桧说动,知道周铨当政,他们这些旧书生将再无用武之地,这才如此卖力。在他看来,周铨对他们的威胁,要远胜过金人,毕竟金人要统治中原,还需要借助他们这些旧书生之力,而周铨是要完全甩开他们独自行事。

    听得这里,赵桓终于下定决心了,他贪小利而忘命,此前抓捕周铨的种种危险,都被如今将周铨送给金人的好处所遮掩,让他胆子大了起来:“既是如此,那还等什么……张邦昌,朕命你为使臣,授你宫禁卫士两千,去将周铨擒下!”

    张邦昌瞠目结舌,好一会儿后结巴地说道:“陛下,臣是文人,不通兵法……”

    “只是去捕人,要通什么兵法?”

    “可是周铨身边有二百护卫,个个都是沙场老卒,极是悍勇,欲擒周铨,靠着这两千宫中禁卫,怕是拿不下啊。”张邦昌叫苦道:“臣是文臣,倒不惧死,但是若没有擒住其人,反倒打草惊蛇,误了陛下大事,恐为不美!”

    这话有道理。

    想到周铨走脱可能的后果,赵桓顿时又胆怯了,方才鼓起的勇气荡然无存。他喃喃地道:“要不……暂时罢了,等待日后?”

    “陛下,不能啊,日后周铨身边就不是两百人,而是两万人了,想想岳飞与韩世忠部!”秦桧叫道:“陛下何惧周铨现在身边的两百人,张侍郎文官不可与之斗,听闻工部尚书梁祖扬,深谙军事,素来忠义,曾有应天府之大胜胜绩,可遣之为帅,令其督帅万人,前去捉拿周铨!”

    这位梁祖扬,就是在应天府外捡了护卫军的便宜的那一位。他在援应天之战中逡巡不前,实际上并无寸功,但回到京师后却是自吹自擂,被赵桓拔为工部尚书。原本孙傅垮台之后,他是最有可能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的,只不过他自家知道自家事,竭力推辞,而是举荐了宗泽。

    此时赵桓听到他,略略有些心动。

    “对,梁祖扬麾下有数员悍将,皆为百人敌,正合去擒周铨!”张邦昌也推荐道。

    所谓梁祖扬麾下的数员悍将,其实在梁祖扬返回京师后,就拔入宫中禁卫,也就是张俊、苗傅等人。

    “还有一人,也可用之,京城四壁都巡检使范琼,出身行伍,素来忠义,勇猛过人,亦可用之。”张邦昌想了一想后又举荐一人道。

    赵桓闻言再不怀疑:“那好,朕这就手书密旨,你们……张卿,你去寻范琼,秦卿,你去传梁祖扬!”

    张邦昌与秦桧对望了一眼,目光之中,皆有喜色。

    他二人领旨而去,赵桓独自在书房之中,背后转了好几圈,然后喃喃问身边的太监:“你们说,此事能否妥当?”

    “官家圣明,所信重者皆是文学之士,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然是……”

    那太监搜肠刮肚,想要拍马屁,可是说到这时,却听得外头传来有如波涛一般的声响。

    太监张大嘴巴,虽然赵桓为了显示自己与骄奢的上皇赵佶不同,不肯住进艮岳,但是这皇宫规模也是很大的,怎么会有这么吵闹的声音?

    “怎么回事,金人打来了?”赵桓喃喃道。

    这不可能,金人打来的话,他早就有消息,那么一定是宫外出了什么变故。

    想到这,他下令道:“派人去看看,为何宫外如此喧哗,甚至惊扰圣驾!”

    不必派人出去了。

    此时虽然是夜晚,可是皇宫南门之外却是灯火通明,足足上万百姓,高举着玻璃马灯或者是火把,聚拢在一起,而且这人数不是极限,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赶来。

    不仅是普通百姓,京中的铺兵、差役,这些原本该向上头告变的基层维稳力量,此刻也都加入了百姓当中。

    这也是赵桓最近搜刮狠了的缘故,他为了凑齐给金人的金银布帛和马匹,当真是在京是刮地三尺,就连寺庙里的佛像,都要刮一层金箔下来。

    周铨便在这人群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