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500章

大明1617-第500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闲话几句,任由人说。”张瀚面无表情的道:“不过这事我要怎样就怎样,我倒想看看,谁敢到我面前说这种闲话。”

    周逢吉大为感动,不过他还是很坚定的道:“文澜不必劝我留下,老叔是在你们家当小伙计,老太爷手里我当了二柜,你父亲比我小不少,算是我带着学做生意,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管怎样,对做买卖老叔自有一番心得,可眼下和裕升的情形和往年已经截然不同,我过往的经验毫无用处了,留下来人家就不说什么,我自己心里也是别扭。”

    张瀚默然无语,周逢吉说的是实话,李遇春早就只管收粮和带一些新毕业的学生感悟人间疾苦,做一些历练的事,梁宏则进步很快,主持一地业务很是够格,相比而言,周逢吉已经年近六十,确实跟不上趟了。

    “我也不打算离开和裕升。”周逢吉道:“近来我觉各地都在积粪施肥,而粪车已经走到新平堡一带收粪了,李庄有不少鸡场和猪场,不过还是不足。”

    “是,”张瀚有些挠头的道:“近来确实有这样的麻烦,粪肥数量开始不足。”

    “养鸭子最好。”周逢吉道:“在南北渠乃至到桑干河一带放鸭,一群鸭数千只,只要几人就放的过来,还不需要喂养太多谷料,鸭子会自己寻食,暮春到深秋,鸭子所食都有限,到冬天则可以杀掉不少,费的谷料就有限的很了。要紧的是鸭子会产生很多粪肥,只要人定期去铲集就行了。”

    “这,确实是好想法。”张瀚先是一滞,后来便是笑道:“此前军司有人提议过大规模养鸭,不过当时东西河流不够,养鸭怕对工场有影响,小河又不够大,养了些鸭子用处不大。周大叔现在提起来,倒是可以考虑,另外桑干河那边现在我们影响也足够了,此时是好时机。”

    周逢吉满脸欣慰的道:“你养军都是待遇太好,每天顿顿不离荤腥,李庄四周几十里的肉价都高出别处三成,再募集几万兵,怕是有钱也不够买的,这事儿,我不能打包票帮你解决,但最少养它十万八万只鸭子,加上鸭蛋,总能缓解不少。”

    周逢吉虽然一直在商行,并不在李庄或是军中,但看来还是费了不少心思在关注这边的情形,张瀚这里确实在肉食上已经不太够用了。

    粮食,水果,蔬菜,这些都好办,肉食已经渐渐不够,其实若不是和裕升的物流到了一定水平,一两年前李庄这边的肉食供应就会接济不上。

    每个军人平均每天肉食摄入是二两,还要加上禽蛋,这样才能保障体能,一些特殊的兵种耗费体能大的,每天肉食摄入是四两。

    每万人每天是两三千斤的消耗,现在军人包括后勤人员近五万人,每天肉食供给要过万五千斤,换成猪每天也得好几百头,这年头哪能和后世相比,随便一个大型养猪场就可以有好几万头猪,小型的也能养几百头,此时一个村庄养猪户也未必有几家,一个千人的村庄一年也就吃十头八头猪,另外人们还放羊,养鸡,鸭,鹅,当然也屠狗还补充肉食,还有鱼类,不过数量都不很大,和裕升光是生猪供给一天要几百头,一年要十几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光大同一府都不够支应,买光山西才差不多能提供这个数字。

    大同这里毕竟不能和京师比,京师的一百五十万左右的人口,一年消耗的猪和羊恐怕是以十万以上计,鸡鸭一类就更是天文数字,大同毕竟是一个军镇,人口稠密和经济达不要说和京师比,和真正的北方城市比也相差很多,更不必提和富裕的江南湖广相比了。

    和裕升的出现使大同一带的肉食养殖户已经增加了很多,但现在还是赶不上军队的供给,往下去战兵和辎兵加起来过十万人,再按军司计划的把每日肉食摄入增加到四两以上的水平,一年消耗光是猪羊就要二十几万头,鱼和鸡鸭禽蛋补充看来也是必不可免了。

    张瀚沉吟道:“这事是要紧,不过也很辛苦……”

    “辛苦怕啥?”周逢吉黑红色的脸膛上露出由衷的笑意来:“挂着理事的名,总要有事可做才行啊,忙碌一辈子,真叫我回家种花养鸟也是为难受。”

    张瀚心中感动,看来周逢吉这几个月来思索了不少,总算找到了可以做事效力的路子,不然挂着名拿着薪饷和分红,就算有张瀚在,有旧日情份在,说闲话的人也必定是有的,忙碌了一辈子的老人,不愿临了时被人瞧不起,这种心态也算是一种执念,当然这是令人尊敬的执念。

    “既然这样,回头我会叫军司筹备。”张瀚转头对张学曾道:“三叔公此来必定有事,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去办。”

    张瀚的态度十分积极,也充满热诚,叫人感觉到他的诚意。

    他确实想为张学曾做些事,很明显的能看的出来,张学曾虽然还不到七十,但精气神已经十分衰颓,看起来垂垂老矣,相比多年前在蒲州见面时的模样,判若两人。

    不论如何,张续宗一事对老人的打击定然很重。

    张学曾的态度却是有些犹豫和犹疑,他先叫了一声“文澜”,接着却住口不语。

    周逢吉见状站起来,说道:“我先出去,叫周瑞家的预备一些夜宵。”

    “周老弟不必如此……”张学曾忙道:“没有什么可背人的事……”

    张学曾的脸上充满了犹豫和为难之色,张瀚知道事情应该不大,肯定也不是钱财方面的事,张瀚每隔几个月就会叫人送一笔钱粮到蒲州,除了给宗族的份例之外,剩下的都是送到张学曾手里。

    但看到张学曾这模样也应该是为难的事……张瀚心里也不知道怎么说是好,以他今日今日的地位,每一件可能都是牵一而动全身,在不知道是什么事之前,他没有办法先承认应允下来。

    可能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场面,眼前是自己尊重和喜欢的朋友或亲人,但他们要你做的事你不一定能办到,或是能办到而不能办,能在这种心态下坚持本心和原则做事的,寥寥无已,很多官员原本有大好前途,也是在亲情这一关过不去。

    “续宗已经不在了,他的父亲也是早早去了,我膝下两个孙儿,现在一个没了,另一个却是不知道在哪儿,已经几个月不曾见到,如果有可能……”张学曾道:“我好歹想膝下有个孙儿,在我离世时在我身边。”

    张瀚已经隐隐猜到是这事儿……除了这事没有别的事会叫张学曾为难和正经的恳求于他,张学曾明显是身体远不及以前,这样的话人会想念亲人,况且张学曾只有张续文这一个嫡孙还在,重孙还是襁褓幼儿,自感在世之日不久的话,确实是会想着有成年的男子在身边,为自己打点身后事,临终时也没有遗憾。

    “三叔公,”张瀚沉吟良久方道:“续文现在做的事很要紧,也到了最重要的关头,他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很大,这事如果成了,对我和裕升未来的展十分关键,如果此时叫他抽身回来,怕是此前的功夫就全都白费了,若是这样,对续文将来的展不是很有利……”

    张学曾闻言,立刻道:“既然如此,就不要叫续文回来了!”

第六百一十六 招牌() 
张瀚道:“三叔公可以带着家人到李庄这里,我叫人准备个院子,再多叫些人伺候,你老就安心等着续文立下大功再回来!”

    张学曾摇头道:“我只是有些不放心续文,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既然续文是在做大事,也很能帮得上你的忙,那又何必着急?我在蒲州住惯了,有事宗族也会帮忙,人老了就故土难离,还是在蒲州等吧。”

    张瀚道:“若是这样,续文做完了事,我就立刻安排他回蒲州住一阵子,他辛劳日久,总得批他一阵子假期,好好陪陪三叔公。”

    张瀚说完,张学曾和周逢吉都微笑起来。

    张瀚心中明白,张学曾不肯过来住是害怕落叶不能归根,也是对自己的身体十分没有自信,这一次若不是事情要紧,恐怕他也不会跑到李庄这里来。

    说到底,张瀚不能现在答应张学曾的原因很简单:他也压根不知道张续文他们的消息,两边的联络是完结断绝了!

    去年与北虏大战,漠北三部只有车臣部没有参战,但也断绝了与和裕升的贸易往来,以前建立的补给点和驿站路线全部废掉了,半年多时间一直在和北虏交战,有一段时间连张瀚也被困住,压根内外消息不通,连和其余的军堡联络都要靠温忠等人拼死冲杀来回的送信,后来包围圈才慢慢松动,接着消化战果,筹备开垦土地和铜矿等事,回到李庄来又有台湾变故,急挑选李守信等将领率部出,赴辽东招兵再赴台湾这些事做到现在,张瀚几乎也没有什么闲暇时间去考虑远赴俄罗斯的使团境况如何,是否已经和俄罗斯方面签定了协约在派莫宗通等人出之前,张瀚已经授予了莫宗通全权,只要在划定的范围之内,俄罗斯人怎么谈判都是细节上的事情最要紧的只有一条,就是和裕升方面需要俄罗斯人的造船人员和所有的设计图纸,其实就是把俄罗斯人放在伊尔库茨克的造船厂给搬到台湾!

    这个条件之下,什么都可以谈,只要不让步太多就行,而俄方若是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或是在造船场的事情上讨价还价,那就是什么也没得谈。

    张瀚对建立与俄罗斯的商贸线并无太大兴趣,俄罗斯人需要大明的商品和金银,他们的毛皮和蜜腊张瀚也要,但这些东西蒙古人也有毛皮,只是没有蜜腊,虽是一个不错的贸易伙伴,但算算长的转运渠道和产生的物流费用,这一宗贸易当然还是俄罗斯人更为心动,他们能翻越乌拉尔山把远东的货物送到其欧洲部分与丹麦人英国人荷兰人贸易,当然也不会在意南下与张瀚代表的大明贸易。

    对这个国家的来说,无非是拿出把人当“灰色牲口”的精神来做这件事就好了。

    时久失联,军司的人恐怕有不少人都把北上的使团给忘了,就连张瀚自己,紧张之余,也只能偶然想起北上诸人,心中也是暗感焦急。

    无论如何,时间也过得太久了!

    使团还是去年中秋过后出,现在已经是新的一年正月都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使团没有回来还算正常,毕竟单程抵达就得两个多月,算上谈判的居停的时间,半年不回来再正常不过。

    张瀚还不知道俄罗斯人带着使团绕道而行,从瀚海那边绕了一大圈,多花了近月时间。

    使团不曾回程,时间上来算很正常,不过连一点儿消息没有回馈过来,这就有些诡异了。

    俄罗斯人和漠北三部的交往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影响渐深,甚至对漠北蒙古人来说,这些俄罗斯人比大明人要亲近的多,也更可信的多。

    俄罗斯人被蒙古人统治过,蛮风留存很重,在欧洲被讽为白种蒙古人,虽然是一种鄙夷和蔑视,但其民族性被蒙古沾染过,有相当强的游牧民族特性,这倒也是事实。

    到明末这时,俄罗斯人已经脱离蒙古统治很久,然而双方的交流往来比大明和蒙古的往来要方便和密切许多,不仅是漠北三部和俄罗斯人早就建立了联络,俄罗斯人真正下功夫拉拢和交好的就是卫拉特蒙古,最终在康熙年间,卫拉特蒙古在俄罗斯人的帮助下向满清挑战,康熙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