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第10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营地过了七点钟就彻底停止了喧闹,将士们不再走动,闲聊,也没有人聚集在一起啃着干粮喝着水说笑话。
在沙漠里走一天可不是轻省事情,五点钟宿营已经是极限,趁着天色还亮时将士们把战马喂好安置好,然后才轮着自己解下行囊包裹和放好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接下来才是自己喝水,就着干肉条吃饼子,恢复体能。
在这个过程中将士们可以随意走动,闲聊说笑话,恢复体力的同时也是给紧张的精神做一下放松。
商团军的战事无往不利,没有打败仗的时候,现在的将士们已经坚信自己是当世的第一强军,不管是北虏还是东虏都是包打,就算是大明边军也没有办法与商团军相比。
就算如此,当每一个士兵身为个体走上战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还是会紧张和害怕。
这是人类的天性,知道什么事儿可能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时候,这种情绪就避免不了。哪怕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也只是把这种情绪压制下去,或是隐藏起来,不叫人发现,经验再老到的军士长,临战之前总会变得有些暴燥或是多话,这就是情绪的体现。
还好军士长们可以控制自己,并且能如琴匠调理琴弦一样,慢慢的把自己的部下调整到比较正常的范围之内。
到了七点过后,窜帐篷说话闲聊的人就少了,有一些人点着灯在帐篷里看书,有人已经睡着,开始鼾声大作。
到了十一点时,第一轮值班的将士已经下值,打着呵欠与接班的人做着交接,他们这时候可以回帐篷倒头就睡,比睡了两个时辰起来值班的人反而要轻松一些。
在这个时候,猎骑兵们在营地里穿行着。
更多的战马已经在营地外等候了,一部份猎骑兵在外管理着战马。
由于精通骑术和几年间一直在草原上打仗,甚至有不少猎骑兵是蒙古甲兵或是马贼出身,他们可以很轻松的一个人照顾好几匹战马,而不必担心马匹走散跑开。
他们都很擅长安抚马匹的情绪,知道马儿想要什么,可以很轻松的用几个动作就能叫马匹安静下来。
现在猎骑兵们牵引过来的多半是挽马,也就是没有经过战马训练,或是资质不够格的壮年马。
不是每匹马都可以成为战马的,身高和体能是硬标准,然后还有能接受训练的程度。受过训练的战马和杂马完全不同,当然前者也更加昂贵。
换班的将士们眼前就是看到营地里出现了大批杂马,而且是猎骑兵们在牵着它们。
不少人回头打量,不过没有人出声说话或是打听,明显这是在执行一次秘密任务,而且猎骑兵们普遍的高傲,有和枪骑兵们一样的坏脾气外,和这些人说话除了惹出一肚皮的气之外不会有别的收获。
等马队抵达中军大帐附近时,特勤护卫们开始搬动银箱,一箱箱的银子被放在挽马上捆扎好,然后牵开马匹换下一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人们累的满头大汗,心里又有一种相当的异样感觉。
搬的可不是炮弹或是粮食,而是银子啊。
一箱箱的白银在自己手中搬抬上马,这种感觉叫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就好比是后世时,搬运着整箱人民币的人总会感觉相当的异样。
还好过手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人手众多,很短时间内三百箱银子就被搬运一空。
张献忠和李贵两人一起在一旁等着,几个参谋司和军情司的随员在一边等着。
军情司的人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毕竟要带着张献忠几人在宁夏镇和榆林镇一带穿梭,熟悉地理还可以说是参谋司的专精,但熟悉各地驻军的活动范围,打通关节,熟知各地的镇守将领的性格和履历,这可不是参谋司的工作领域了。
“出发!”张献忠抬头看了看天,眼见天空是满天星斗,明天显然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晴天,他感觉相当满意,对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寒夜出发办事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不畏惧艰难和困苦,总能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也是枭雄能成就事业的最基本的品质。
不过此时的张献忠可没有要成为枭雄的想法,他满脑子的想法就是要好好的把这一次的差事给办好。
倒不是想立功升迁,在商团军的体系内没有通过文化课程,军功再高也只能颁给勋章和升迁军士级别,然后会授给相应级别的土地,如果军阶授功满了的话,也就只能通过给土地分红的办法来补偿。
没有通过文化课程考核就不能当军官,任何人都没有例外,张献忠也没有指望过张瀚会替自己破例。
他已经在考虑,为了在商团军中走的更远和更高,是不是真的要咬着牙看那些叫自己昏昏欲睡的书籍?
或是和那些有钱的家伙们一样,在长期驻守时雇一个有学识的老师来做个突击式的填鸭教育,然后看看能不能撞大运通过中级考试?
中级之后才能到营级,高级之后才能到团级,张献忠感觉自己就是死了也不可能通过高级,中级到是能想一想。
曾经纵横大明境内十余年,攻城掠地无算,杀人无算,连亲王都杀了好几个的悍匪流贼的首领,这个时候却是在认真的盘算起学习和考试的事情了,如果张瀚知道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想法。
大队的人和马一路逶迤出了营区,在外头与更多的猎骑兵们会合,然后派出尖哨,侦察四周的环境,大队人马则是分成三列,中间一列是驼运着三十万两白银的挽马驼队,两侧同是是全副武装神色有稍许紧张的猎骑兵们。
没有人跑过来问张献忠这些银子是干什么用的,对这一点来说,张献忠相当的满意。
……
几个守门的兵丁斜握着长枪,在朝霞之下推开宁夏镇城的城门。
大批的面黄肌瘦,发如枯草,面有菜色的人群早就等着城门口,见是城门开了,眼中流露出一点希翼的光芒出来。
士兵们没有得到上头的指示,只能将手中长枪一横,拦着这些要进宁夏镇城的逃民。
有妇人急着想进来,怀中横抱着小孩,瘦弱的脸颊通红,显然是在发烧。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开城()
一个兵丁吐了口痰,说道:“他娘的,遭瘟的老天,又来了一大队逃荒的。”
“咱这里也吃不上饭了,逃荒到这里有屁用。”
“咱这里好歹是镇城啊,四周宁夏前屯卫,中屯卫,平虏所,灵州所,宁夏卫,这么多卫城所城,城里好歹有些富户大户,将门也有钱,逃荒要饭给口吃的,弄个粥棚,总不能叫人都饿死。”
“你那是老黄历啦。”一个相貌老成的守兵叹道:“逃荒的人太多,这几年没有一年好年景,朝廷又是年年拖欠粮饷,几个月才关一回饷,上头的将门大人们也捞不着多少好处。他们名下的田亩也是年年欠收,现在咱整个宁夏镇都穷的要死。”
“甘州那边也好不到哪去。”
“这么着说榆林又好了?”
“太原镇也不行。”
“就大同有钱啊,我去年跟着上头路过一次大同,那边的地面可是真富裕,个个都吃饱喝足,油光满面的样子。”
“大同那不是大同镇有钱,也不是朝廷给足军饷,地面有钱,当兵的有口吃的,都是和记的功劳。”
“和记咋着就不到咱宁夏镇来。”
“犯忌讳啊。”
“就算是在大同,朝廷也是防着。要咱说,人家有本事能打北虏,又能赚钱叫百姓过好日子。哪象朝廷,军饷都发不足,弄的咱饥一顿饱一顿的。”
“你们有没有听说,老王贵家的媳妇已经当了半掩门。”
所谓半掩门就是暗娼,以往提到这种话题,各人都会眉飞色舞的说上好一阵子。可是这个老王也是镇兵之一,和大家一样拿着一两的月饷,还有每个月几斗的军粮,但这些饷和粮从来没有及时到位过,而且粮是掺了石子的霉化粮,银子则永远几个月才发一回,还是成色黑烂,发下来打个七折,发黑成色不好再打七折,时间上则是三个月到半年才发一回,所以镇兵和他们的家人从未吃饱过,妇人们一直要做一些零活来贴补家计,兵丁们则要想办法弄些外快,不然的话凭朝廷的粮饷早就饿死了。
今天提到这种事情,在场的人都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谁又能知道,自己家的婆娘会不会真的也有被逼到做暗娼的那一天?
“我就是死了,也不能叫婆娘做这个。”
“这话别说了,王家是二小子生了病,没钱看病。”
“提起这个话又叫人叹气了,咱们命不好啊,大同那边和记有医馆,看病不要银子,拿药也便宜,那边的人命好。”
“不提了,上头叫准备放人进来。”
“全放进来?”
众兵倒是都有些意外。
前一阵逃难逃荒的人太多,镇城也不大,不比内地的府城富裕,容纳不了太多的人进来,所以上头是决定放一部份,其余的引导到别的卫城和所城去。
有一些能走的就叫他们往东南走,往固原州那边或是平凉,然后往东一路到关中,西安府那边水土还好,遇灾不重,关中还相当的富裕,而且西安是富裕的大城,容纳十万八万的难民也不再话下。
事实上二十多年来,不少宁夏固原和榆林镇的逃荒人都是往关中去,关中在从万历中期到目前为止的灾害中受灾都不重,地方上富户很多,城市也较大和较为繁荣。
与江南和京师一带当然还是没得比,也比不上开封等大城,但容纳十几二十万的逃民安置在关中一带还是没有问题的。
从天启年间开始,这几年来有不少陕北的难民已经开始往大同跑了。
在以前,大同也是逃难的主力,晋北也是相当的穷困,灵丘几个县都很少有耕地,遇灾时晋北和陕北一样都是受灾区,也是逃荒的主力。
崇祯二年大起义开始时,晋北也是流贼兵员的补充地之一,不少在大同一带的边军拖家带口的投入农民军之内,造反乞活。
“放人,放人吧。”一个把总按刀走过来,身上的衣袍也补了好多个补丁,西北的军镇穷困,把总的收入也是相当的有限。
“咋着了,今个能全放进来?”
“全放进来。”把总脸上带笑,说道:“朝廷的赈济今个到。”
“多少?”所有守城门的兵丁都是精神一振,赈济到了,当然是官员和将领们的盛宴,本城的大士绅也会分润不少,再下来就是他们这些直接卖力的人会有一些好处,最后才把赈济分给灾民。
十成的赈济,大约到灾民那边的是三成左右,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比例了。
“五千两银子,一万多石粮。”
“啊,没多少啊。”
一群人的眼光都黯淡下去,朝廷赈济是有,而且陆续不断的送过来,但数量都是太少了,上头的人一分,他们这些人能分半斗粮就算运气好了。
至于灾民,也是用赈济粮加城中大户捐的陈粮和杂粮,勉强能够几十天的吃食,在开春前不叫他们饿死,开春后不少人就回去了,预备下一年的耕作,就算是逃荒,这些人也不愿耽搁农时……春天时种下的种子,很可能会在秋天带来收获,虽然一样挣扎在温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