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第3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3章

小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吧,道长不妨再等一等。”黄盖回道。

    于吉眼睛一眯,虽然还不知道哪里不对,但直觉告诉他有问题,要知道孙权迟迟未归,完全也有可能是遇到了什么意外,而黄盖却一点担心焦急的样子都没有,很显然,在孙权离开之前,他就已经知会过黄盖,他会晚归,甚至不归!可孙权到底有什么目的,于吉一时半会儿没能参透,想回去调兵遣将围捕他?那也该早来了啊!

    此事处处透露着诡异,于吉本人非常机警,既然看不懂,他也没必要冒险,于是,于吉起身,

    “一炷香时间到了,二公子还没回来,老道可以走了吧。”

    “道长这么急着走,难道真的是做贼心虚?”黄盖一边说着,一边朝于吉靠近。

    “老道要是做贼心虚,也不会在这里等足一炷香时间了。”于吉回道,同时缓缓后退。

    见状,黄盖突然爆喝,

    “周泰!动手!”

    “是!”周泰没有犹豫,拔刀向上。

    不过下一刻,黄盖脸色就变了,原来周泰竟然没有拔刀冲向于吉,而是直接对人群乱砍了起来。

    “好个妖道!”黄盖怒喝,周泰之所以会这样,明显是刚刚喝了于吉符水的原因。

    而相比起现场的混乱,黄盖的暴怒,于吉则是冷静非常,眼睛闪了闪,继续思考着孙权的目的,却是完全没把黄盖当成威胁。

    黄盖突然这么做,肯定是孙权事先吩咐的,可既然决定出手,为什么还要弄个一炷香时间?便于孙权离开这危险之地?那孙权回去过后,也该立刻派援兵过来呀。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凭借刚才所见,于吉对孙权此人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这个孙家二少,别看年纪小,却是为人谨慎,聪慧异常,这样的家伙绝对不会想当然就判断黄盖一定能拿下他于吉,没有派援兵,说明孙权真正目的并不是要捕杀他于吉。

    既然不是要对付他,那孙权又干嘛让他在原地呆上一炷香?拖延时间?不知想到了什么,于吉下意识摸了摸怀里,突然脸色大变,脑中闪过刚才孙权围着他转了一圈的场景,

    “好个孙家二少!”

    不是于吉后知后觉,而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人能不知不觉从他身上盗走东西。固然,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武功高强并且盗术精湛的奇人,能够从他身上偷走重要物品,但一来,这样的人物绝对不应该是个小孩儿,二来,在行窃之时也肯定会有接触,只要有接触,把重要物品带在身上的于吉就会产生怀疑,只要产生怀疑,于吉就会当场检查,那么就算东西已经被偷走,于吉也绝对不会过了这么久才发现。

    因此,相比起意外,于吉更多还是惊愕,他无法理解孙权到底是如何从他身上窃取到东西的,就算他对小孩儿不设防,也不该一点察觉都没有。而相比起惊愕,于吉更多还有惊惧,孙权为什么要对他行窃?难道孙权一早就认出了他的身份不说,并且还知道这东西就在他的手上?!

    孙权从何得知的?谁告诉孙权的?

    想到这里,于吉简直冷汗都冒了出来。

    此地不宜久留,虽然于吉很想立刻找孙权把东西夺回来,但直觉告诉他,还是先逃跑要紧。事情已经暴露,保命才是关键,至于东西,也只能从长计议了。

第4章 《上清心经》() 
“靠!还有两页!”

    随着孙权一声怒骂,一个时辰时间到,不受孙权主观控制的,三思幻境自动破碎。

    这一个时辰,孙权什么都没做,完全拿来看书了,或者准确的说,他不是看书,而是逐字逐句的背书!三思幻境,顾名思义,只是幻境,在幻境破碎后,幻境里的一切都无法带离,唯一能够带回到现实世界的,只有孙权自己一个人的记忆而已。

    《上清心经》是孙权辛苦得来的武功秘籍,孙权当然不可能放弃,所以他才抓紧一切时间,试图把秘籍“带回”现实世界。只可惜,秘籍毕竟不是普通的文章段落,在没有修炼过的前提下,里面很多东西都十分生涩难懂,在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里,孙权能够背下大半,都已经算他天赋异禀了。

    ————现实分界线————

    “二少爷,我们上吗?”黄盖的声音让孙权清醒过来。

    孙权眼睛一闪,按照正常情况,他现在应该再次进入三思幻境,然后以同样的手段盗取于吉的《上清心经》,接着把最后两页内容也强行背下。可,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继续使用技能“容我三思”的话,那就将会是今日的第三思了呀!看名字就知道,容我三思,一共只有三思,一日之内,孙权只有三次使用机会。自从最早的兴奋期度过之后,孙权知道,在这危险的时代,想要活得更好,就必须永远留有后手。因此,每一天里,只要不是遇到了足以危及性命的意外,孙权至少都会留下一思,直到深夜。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孙权也过度谨慎过,那段时间,除非是大事,孙权绝对不会轻易使用三思技能。可事实上,一年当中,人真正又会面临几次大事?所以,那时候孙权每天的三次机会几乎都留到了深夜,简直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技能。于是,后来孙权改变了主意,白天尽量找机会使用“容我三思”技能,只需要保留一次机会到深夜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这天孙权会兴致勃勃的跑来抓黄巾贼,并毫不犹豫的使用了三思技能,他实在是每天闲的蛋疼啊!

    不过,就算如此,在这件事上连续使用两次三思幻境,也出乎了孙权的意料。如果不是第一次幻境中孙权莫名其妙中招,使得他想搞清楚真相;如果不是孙权因为某种原因,事先就知道这道士身上藏有重要物品;孙权他是绝对不会轻易使用第二次三思幻境的!

    第二次都是如此,更何况第三次?

    “回府!”

    孙权当即做出决定。

    这种事还不足以让他犹豫,毕竟利益并没有大于风险。没错,这《上清心经》应该不是凡物,但孙权又如何能确定这秘籍一定就比他现在学的功法要好?如果最后得到手的只是个鸡肋收藏品,孙权又何必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其次,孙权放弃了这次机会,可并不代表他就彻底放弃了机会!哼,本少爷可不是怂了,这只是战略性撤退,于吉,你给我听好了,有种就别跑,看我明天不继续来刷死你!于吉出现在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同样的事,在第二天毫无风险,孙权又何必要选择今天去冒险呢?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打道回府都是孙权最正确的选择。

    孙权的选择是正确了,但黄盖等人可懵逼了。气势汹汹的跑到这边,结果还什么都没做就回去了,虎头蛇尾都不足以形容,根本是虎头没尾吧!

    “二少爷?”黄盖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可别忘了先前对此行最感兴趣的就是孙权本人,黄盖当时劝都劝不回去的。

    “先回去,从长计议。”孙权道,说完,不放心的又补充一句,“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不要给我打草惊蛇了!”

    孙权可不希望第二天自己兴致勃勃来“刷怪”的时候,结果发现BOSS已经被黄盖给推了。

    “可。。。”黄盖还想说什么,立刻被孙权打断,

    “忘了我之前说过什么吗?”

    “。。。。是。”

    于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孙权当先而行,快步离开,他要趁着记忆还清晰的时候,赶紧回去把《上清心经》默写出来。

    这边,孙权并不知道,在他带队离开之时,人群里,端坐其中的于吉,双眼突然爆出一阵精光,指尖一撮不知名粉末,随风飘散。

    ······

    当夜,亥时最后一刻,

    孙府某房间内,孙权摊开自己手写的《上清心经》(残篇),一切准备妥当。

    “容我三思。”

    咔!

    时间静止,空间破碎。

    三思幻境之,三思。

    ————幻境分界线————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吧。”

    在床上打坐的孙权喃喃一声,开始照着秘籍修炼起来。

    孙权总是忍不住感慨,他绝对是世上最勤奋的修炼者之一。因为每一天孙权至少都有一次幻境留到深夜,而他又不想白白浪费这么好的技能,于是,最终这些留着应急的机会,全部都被孙权拿来修炼了。

    不过,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幻境中的一切是带不走的,因此,孙权从来都不会在幻境中修炼内功,那根本毫无意义。在幻境里,孙权要么是训练招式,要么是找人对战增加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孙权小小年纪,功力不算深厚,但打三五个士兵,却是不在话下!

    连小朋友都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吃,别人的武功不能乱练,所以,为了谨慎起见,孙权这一次才会选择在幻境中修炼从于吉身上偷来的《上清心经》。如果练了之后没出毛病,并且效果不错,优于孙权原本的功法的话,那孙权才会决定在现实当中正式修习。

    没过多久,

    只见闭目运功的孙权头顶上缓缓冒出青烟,

    叮!

    一个声响出现在脑海,孙权猛地睁开眼睛,一道微弱的青光闪烁其中。

    “成了!”

    此时,内心世界当中,小小的孙权正立在一张巨大的卡片上,卡片中间映射着孙权现今的相貌,左边写有孙权的名字,上方有五个明亮的勾玉,下方则镌刻着“容我三思”技能的说明。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孙权关注的重点,只见孙权连滚带爬跑到卡片的最下面,那里多了一行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文字,见到之后,孙权瞬间狂喜起来,

    “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只见上面写到——

    《上清心经》一重,武学等级上品!

第5章 失之交臂() 
《上清心经》一重,武学等级上品。

    看到这段文字,孙权之所以会狂喜,其实原因很简单,看看这段文字上面的一段文字就知道了——《孙氏心法》三重,武学等级中品。

    孙权从小习武,几年时间把家传心法练到第三重,并不算奇怪,可“武学等级中品”几个大字,一直如鲠在喉,孙权总是难以释怀,修习武功的热情跟动力都少了几分。没办法,明知道自己修炼的功法只是个凡品,明知道外面还有很多更好的功法,正常人肯定都想追求更好的。

    东汉末年,天下有数不清的世家豪门,其中最常见的是本土士族,就是各地的地主豪绅,不过,别看这些士族很常见,他们的势力却是根深蒂固,不仅垄断了大量的土地,大量的钱财,他们还垄断了教育。没钱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读书,没有读过书,自然也就无法当官了。当然,就算读过书,不是世家子弟也没用,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当官还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举孝廉。不是豪门,没有特殊关系,谁会举你孝廉?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官员全部都出自世家,而这些官员自然也反过来巩固了他们的家族传承。

    而在本土士族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家族,零星闪耀于世,比如武学世家,音乐世家,文豪世家,儒家,道家,兵家,墨家等等。道家,因为张角的原因,现在已经式微。在太平盛世,最显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