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然眼睛一闪,点头,
“朱然明白!”
随即,孙权把母亲吴夫人等人招呼过来,大家登上商船,快速离开了此地。
不多久,一家人终于成功的抵达历阳,才算彻底脱离了危险。
······
抵达历阳过后,
孙权根本没来得及休息,他的舅父吴景,跟堂兄孙贲,就立刻把他召集了过去。
“仲谋,你从小兵书就读得好,快跟我们参谋参谋,如何攻下这横江郡与当利口。”吴景跟孙贲开门见山。
孙权有些意外,他没想到两人一来就说这个,一时间还没转换过角色来。如此重要之事,居然找自己来商议?就算他孙权已经不再是个小孩儿,但从没上过战场的他,还没有证明过自己吧?以前,孙坚之所以爱听孙权的建议,那是有特殊原因的,不代表其他人也会这样。
孙权眼睛一闪,望向两人说道,
“舅父,堂兄,你们是真心想问我?”
吴景跟孙贲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惊异,却是没想到孙权竟这般敏感。就像孙权说的那样,不论他《孙子兵法》学的多好,他还没证明过自己,一般人又如何会真正找他来当参谋,这不是纸上谈兵,儿戏吗!哪怕是孙坚还在,想要培养孙权,也只会让他在战略会议上先旁听几年,基本是不会有发言权的。
所以,吴景跟孙贲不是真正想问询孙权的意见,他们跟随孙坚,带兵打仗这么多年,难不成没人参谋,就不会打了?不过是因为孙权是孙家嫡系,如今又到了历阳,出于尊重,这才在出兵之前,告知一下孙权。简单来说,就是走个过场。免得让人觉得,他吴景跟孙贲,已经不把孙家嫡系放在眼里了。
吴景跟孙贲把孙权叫来,只希望得到孙权一句‘小子年纪尚轻,不懂的还多,打仗的事还要多依仗舅父跟堂兄,一切由二位做主就行了’。如此,吴景跟孙贲才好放开手脚去对敌。
只是没想到,孙权仿佛根本看不懂这里面的道道般,居然把两人的话当真了。可,以孙权的聪明,他会看不懂吗?这小子明显在装傻!
吴景跟孙贲两人心里都有些不自在,带兵打仗的,总会有这样的自傲。他们不是看不起孙权的天才之名,也不是不愿意听孙权指挥,而是他们不相信从来没带过兵的孙权,就能比他们做的更好。万事都要有个成长的过程吧。就算是孙策到了这里,也不能一来就反客为主吧?
“仲谋,我们当然是真心问你。有什么想法,通通说出来,不要抱有顾虑。”舅舅吴景开口说道,至于他心里是不是真这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那我可就直说了。”孙权当即开口,“依我看,我们根本没必要攻下横江郡跟当利口。不,不是没必要,是不能打下!”
孙权一语惊人。
原本还抱着找茬质疑想法的吴景跟孙贲,一时间完全被孙权这非同一般的脑回路给惊呆了。
“你是说,我们不打横江郡跟当利口?”孙贲不禁发问道,“那打什么?打广陵跟彭城?还是绕过横江郡和当利口,偷偷从其他地方尝试渡江,接着直取吴郡?”
如果孙权真抱这样的想法,那孙贲只能说他这个弟弟读书读傻了,以为打仗很简单,太过想当然了!如果从其他地方渡江真那么简单,那还守什么渡江口?打广陵跟彭城,就不怕被两面夹击?就不怕引来北方刘备的大军?
孙贲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说明他对孙权还是不够了解。只见孙权微微摇头,措辞说道,
“我是说不能打下横江郡跟当利口,不是说我们不打横江郡跟当利口。”
孙贲跟吴景皱眉,显得更是不解,
“去打,又不打下,那我们就这样一直跟他们耗着?刘繇有几个郡作为后援,我们却只有这一城之地,如何消耗得起?况且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
第421章 孙权之谋()
对两人的疑问,孙权表示理解。
“我知道舅父跟堂兄在吴郡受了委屈,现在见我们逃脱了,没了后顾之忧,所以想立刻找回场子来。”孙权开口说道,“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不说能不能打过,就算能,也必须得拼尽全力,乃至倾巢而出。可一旦重兵出击,北边的薛礼跟笮融出兵偷袭我们该怎么办?难不成把这历阳也弃了?抱着视死如归,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不攻破吴郡不回头?”
“刘繇在吴郡根基不稳,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孙贲忍不住说道。
“是啊。时间拖长了,等刘繇铲除异己,彻底站稳脚跟。再想攻下吴郡,可就难了。”吴景也跟道,“只要夺回吴郡,以长江为天险,这历阳失不失,也不重要了。”
孙权摇头,
“此举太过冒险,并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四周虎视眈眈者又那么多,在我们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之前,就算是长江天险,也不一定守得住。不然的话,我们现在又如何有信心能打败同样坐拥长江天险的刘繇?”孙权反问,说着,面色一正,认真的看向吴景跟孙贲,
“我现在有一个风险很小,消耗很小,并且关乎孙家未来百年大业的计策。不知二位可想一听?”
“孙家未来百年大业。。。。。。”孙贲低喃一声,迟疑一阵,复杂的看向孙权,“你说来听听看。”
原来这几年间,孙家式微,孙贲虽然也是孙家人,但他不是孙家嫡系,自身又有能力,已经渐渐生出了自己创业打天下的想法。但几年的打拼,也让孙贲发现,前路荆棘,困难重重,他无法看到太远的未来,觉得能有一郡之地,偏安一隅,已经相当不错了。
是当鸡头,还是选择当凤尾,这是一个问题。但回想起当年孙家的壮阔,孙贲觉得,如果孙权真的能让孙家重新回到当年的巅峰,那他安居人下,倒也不算什么。
见吴景跟孙贲表情郑重,孙权知道他们是真的上心,于是,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立刻开战,攻打横江郡,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当然,随便打一下就行,就像我刚刚说的那样,不能真打,更不能打下横江郡。同时,舅父你书信一封,送到寿春,向袁术投诚。袁术对江东一直有所觊觎,此等机会他不可能放过,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援自然也就来了。”
“袁术不可能只送粮草给我们,他必然也会派兵过来。”吴景忍不住说道。
“而且,袁术绝不会傻到派你大哥孙策过来。”孙贲看着孙权补充道。
孙权点头,继续说道,
“袁术确实没有那么傻。不过,他派兵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改变这边对峙的现状。我们在虚与委蛇拖后腿不说,面对如此大军,刘繇也必然会立刻向薛礼、笮融求援。届时,我们这边加上袁术的援军,两线作战,兵力分散。如果继续让我们打横江郡,那我们就继续耗着;如果他们打横江郡,让我们去打薛礼跟笮融,袁术的兵可不擅长水战,他们照样打不赢!”
“然后?”吴景跟孙贲还是看不到孙权此举能起到的作用。
“然后,这边的困局,袁术派来的将领自然会传达给袁术。这会让袁术产生一种,在刘繇、笮融、薛礼的包围下,又要渡江作战,哪怕让孙策过来,也不一定能打赢的判断。接着,我让我大哥献出传国玉玺,要回我父亲旧部,主动请命征战江东。在传国玉玺的诱惑下,袁术必然脑热答应。不过,袁术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不会给予我们这边太大的帮助,所以我大哥带兵过来的同时,他也会把先前派过来的援军调回。”说到这里,孙权抬头望向吴景跟孙贲两人,“自此,历阳这里,就全部是我孙家自己人了!”
“然后我们一举发力,攻陷吴郡,以长江为守,脱离袁术自立!”吴景、孙贲振声道。
孙权脸上挂起笑容,嘴角微微勾起,
“不是我们脱离袁术自立,而是届时,袁术称帝,天下震怒,我们顺天而为,与其割裂。届时,不论是大义,汉帝的封赏,还是民心,皆在我方一边!”
直到这时,吴景跟孙贲才是真正的震惊了。他们承认,孙权确实聪明,确实高瞻远瞩,孙权拥有绝对的大局观和战略思想,而不像他们,只看得到眼前的战事。所以,对于孙权的计略,两人心里是完全认可的。但吴景跟孙贲没有想到,孙权竟把脱离袁术的正名都算计了进去!
从带兵打仗的角度,这正名不正名的,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但从长远考虑,拥有正名,皇帝册封,民心所向,名士来投,这才是真正利于百年的大业呀!江东想要持续发展,就不能单单只想着打仗的事。孙权不仅仅是要让孙家回到当年的辉煌,他甚至还想让孙家更进一步,走上更伟大的明天!
当然,此时的吴景跟孙贲还不知道,孙权的算计其实比他们想到的更远更深,因为孙权把慈航静斋跟魔门,也一并算计了进去。魔门跟慈航静斋的决战,孙权多少还能阻止玉儿这一边,可慈航静斋那边呢?所以,孙权才要借袁术称帝来牵住慈航静斋,毕竟按照史子妙当年的命令,这种事是她们慈航静斋必须最优先处理的,与魔门的争斗,也只能暂时放到一边。
此事一举多得,将解决孙权目前所有的燃眉之急!
“如果袁术不愿称帝呢?”孙贲最后问道。。。
“袁术本就有称帝的野心,很多年前,就开始觊觎我们手里的传国玉玺了。一旦真正得了玉玺,他必定认为自己天命所归,又有我们‘帮’他打下了江东,时机成熟,他岂会不称帝?就算他到时候犹豫了,我们也可以在暗地里推他一把,不是吗?”孙权回道。
吴景跟孙贲眼神一凝,却是第一次对这还没完全长大的孙权,产生了一丝畏惧。这种压力,甚至当年的孙坚都不曾给予他们过。
这时候,两人心里都不禁浮出了一种想法。打仗这种事,或许还是孙策更加擅长几分,但未来的孙家,乃至这天下,没准坐上去的,会是孙权。脑海里刚刚产生这样的念头,两人已不敢细想下去。
“我立刻去给袁术写投诚书。”
第422章 来客()
之后,吴景跟孙贲都去忙了,现场又没了孙权什么事。原本孙权还想着先要一队小兵来带带,先来练练手,但转眼一想,未来自己真正要面对的,往往都是一些动不动几千几万人的大战役,小队作战的经验好像起不到什么大用。真碰到什么几十上百人的对战,以孙权现在的武功,再配合容我三思神技,他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至于直接开口要一支大军,开什么玩笑,你才一来就要夺人兵权吗?况且,这次的目标还是打输不打赢,你要了军队去干什么?故意找不自在?
想到这里,孙权也乐得轻松,他本就是不愿操劳的性格,如今能理所当然的休闲,他自会乐得其所。
不过,孙权绝没有想到,当他回到住处之后,他就已经乐不起来了。
······
历阳城内,
吴夫人一行人暂时居住的府宅,
孙权刚回到家门,母亲吴夫人就迎了上来,低声对孙权道,
“有客人。”
“有客人?”孙权意外,他们今天才刚刚到,能有什么客人?而且这个客人不是本地士族来拜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