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满清一直到雍正时期,才推行了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这个时间点离满清已经入主中原,已经差不多快一百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统治,他们才敢这么做,可见士绅豪强的能量有多大。
孔有德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手头的兵力应付来自士绅豪强的反扑都不够,更别提还有时间去练兵了。
所以说,这打土豪,分田地,根本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现在这么做根本行不通。
孔有德觉得,这秦致远也不笨,应该也能看清其中的隐患,他的想法应该也不是打土豪分田地,于是问道“老秦,现在哪块土地不是有主的,虽经现在是乱世,但毕竟还没有改朝换代,你总不能随意地掠夺地主豪强的的土地吧?”
没想到秦致远微微一笑,说道:“大人,其实在下的意思,就是从这些地主豪强手中掠夺土地,但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蛮横将所有土地一并收缴。
此事说难不难,首先在理字上站住脚跟后,还需要大人有一个比较强硬的态度才行”
孔有德就有些纳闷了,难不成这大明朝游戏规则,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内幕不成,然后瞪了秦致远一眼“秦致远,你有屁就快放,别在这磨磨蹭蹭,说半句留半句的。”
第161章 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
秦致远看孔有德有些生气,也不藏着掖着了“大人,咱们这样,登州城已经被咱们拿下了,这蓬莱县衙以及关防印信,也在咱们手中,咱们可以通过县衙尽快贴出一份布告,宣布各州县的田籍档案因战乱已被焚毁或遗失,要求各县百姓十日内拿自家田契到县衙重新登记造册;
拿不出田契的,或者无任无据,官府将不予承认其拥有的田产,能拿出田契的,则按田契上的亩数丈量足数即可,若有多余,便可拿来分给这登州城中的难民,如此一来,咱们在理字上站住了脚跟,若再有人从中作梗,便无须客气了。”
秦致远这一招看似简单,其实大有玄机。
孔有德顿时有了一种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么做是公事公办,虽有些不近人情,但理字不失啊。
虽然自己现在通过叛乱拿下登州城,但是还没有扯旗造反,理论上还是朝廷的兵马,而加盖了县衙官印的文书,辅以军队的威慑力,自然也有效力。
没有田契文书为证,不予承认土地所有权,这一点其实只是其次,孔有德从中获得的土地微乎其微。
因为这年头土地可是最值钱的东西,田契作为土地拥有权的有效凭证,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地主豪强,只要有田契地契,都会很好的保存起来,只要不是一家人死绝了,地契丢失可能姓都不大。
重头戏反而是在有田契的话,按田契上的实际数目核查地主土地这一点上,这才是这个计策的精髓所在。
孔有德知道,明中叶以来,地方士绅富户大量兼并土地,而为了逃避赋税,诡寄、虚报等手段层出不穷,官府在册的纳税土地越来越少,大部分土地在一次次诡谲的倒腾中莫名的消失了。
其实每个朝代都一样,土地兼并从立国之初就开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农户的耕地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都快被饿死了,就群起造反,来一次王朝更替,将这些土地重新来一次分配,又削减了大量的人口,这就是每个王朝初期盛世的真相。
洪武二十五年的土地面积调查是800多万顷,也就是八亿多亩,而到了永乐十三年就剩下了720万顷,到了正德年间只剩下不到400万顷。
万历初年张居正上台后,在李太后和冯保的支持下,进行了清丈田亩的改革。经过重新丈量之后,得出的数字是700多万顷,当然这并不是全部。
即便是改革并不彻底,张居正去世以后,由于他触及了豪强地主、士绅官员等众多方面的利益,张居正被清算,他的改革政策也被废除。
转眼间,到了崇祯皇帝登基时,明朝的耕地面积又下滑到了400多万顷。
孔有德估计,大明现在实际上的土地面积,起码有一千万顷,甚至是更多,可见这个时期大明的普通农民被压榨到了什么地步,而且天启七年以来,西北地区天灾不断,流民四起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土地不可能真的消失,只不过是在官册上找不到记录而已,田契都是田地主人在衙门备案过的,衙门内找不到这些凭证,那么原主人也必然拿不出有效的田契来。
这一招的核心就在于,等于是重新清丈一次土地,但这又比一般意义上的清丈土地简单的多,因为需要清丈的只是有地契的那一部分,没有地契的“黑田”则直接划为无主之地。
这样一来,既能拿到一部分田地,又能避免将那些地主逼到绝境,奋起反抗,当然,反抗肯定是有的,但是绝对不会那么激烈,也没有那么多。
而且孔有德并不担心他们起来反抗,如果真的有,他也不介意拿一两个出头鸟开刀,警告一下他们反抗的下场,其余的人自然就会冷静下来,思考这怎么样做才是争取的选择。
奋起反抗的话,全家被杀,田地也没了,人财两空。乖乖的配合,献出一部分没有登记在册的‘黑田’,虽然利益受到了些许损失,但是不至于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
虽然现在的士绅富户势力还比较大,但是目前孔有德占据的也只有一县之地,手下的老兵还有六千多人,他们又不是被逼入绝境,并不会拼尽全力的反抗,应付他们绰绰有余了。
想清楚了这些,孔有德面露欣慰之色,拍着秦致远的肩膀说道:“好,就这么办!老秦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当初在吴桥担任区区一个幕僚真是屈才了,要是当初的吴桥知县是你,想必我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样吧,本官现在就任命你为蓬莱代理知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有什么需要的到时候再跟我说。
等你把这些‘黑田’从地主豪强手里抠出来,少不了你的好处!”
秦致远知道自己立了大功,但还是一副献媚的表情说道“这些都是下官分内之事,能为大人分忧解难,是下官的荣幸,一切都是在大人的英明领导下才做出的成绩……”
又一桩心头大事尘埃落定了,孔有德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虽然现在都没有彻彻底底的落实到位,但是按照这个计划走下去,基本没有多大问题。
毕竟他手上可是掌握着枪杆子的,六千多老兵,再加上六千每天不间断训练的新兵,一旦新兵训练完成,很多事情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比如拿下东南方向的威海卫。
这新兵训练起码要两个月才能见成效,这是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急躁不得。
不过西边有李九成个耿仲明挡着,他现在也不着急,就算因为自己的影响,历史的走向有些许的变动,他们撑住的时间无非是短一点罢了,原本历史上可是在莱州撑了七个月。
而自己需要的时间,五个月足矣,预计用两个月完成初步训练,然后将这些新兵投入实战之中,两个月的时间拿下登州府全境,再有一个月开始备战,迎接朝廷最终的平叛大军。
第162章 来了几艘奇怪的船()
吃过午饭之后,孔有德就带人出城了,他准备绕着登州城巡视一圈,看看新兵们的训练怎么样了。
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将所有的营地都转了一圈,看到的结果让他很满意。
这些新兵们虽然笨拙,经常出错,但是看得出来,他们训练起来还是很卖力的,这才刚开始几天,出一些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他们坚持下去,总能看到成效的。
看完新兵们的训练之后,他准备去沙河盐检司转一圈,看看盐场的建设进度如何了,这可是他短期内的主要经济来源,必须的重视。
快快走到盐场的时候,孔有德就看到一个骑兵飞奔而来,而且脸上一副很焦急的神色。
孔有德立刻警醒了起来。
“将军,海上来了几艘奇怪的船!”
这个骑兵下马之后,半跪禀报发生的情况。
自从那天那天孔有德吩咐将这一片都开辟为盐场以后,就专程派人一支二十人的骑兵队伍,驻扎在这附近,随时可以观察到海面和颅底的动静。
主要还是担心逃跑的登州水师,会突然杀回来。
水城防御严密,他们拿水城没什么办法,但是登州的海岸线长,万一他们从哪个位置登陆,来一次奇袭,自己如果没有防备,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不光是盐场附近,只要是能当做登陆地点的海岸,都安排有人巡视。
不过,海边的哨位这几天一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没想到今天自己刚来,就遇到了情况。
孔有德专门规定,要是发现奇怪的或者是自己无法处理的事情,都可以随时随地来向上级军官禀报,如果是特别重大的事情,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汇报情况。
但是现在自己恰好要来看看盐场,可能这个骑兵发现了自己,就直接向自己汇报了,孔有德也无法得知到底情况如何。
“你们何时发现的那几艘船?距离这里有多远?一共几艘?”
孔有德最担心的,还是登州水师杀回来,因为登州是一座军镇,本来商船就很少,自己上个月月底抵达,登州城戒严之后,几乎就再也没有商船来过,这次出现的是商船的可能性真心不大。
“回禀将军,属下们是在一刻之前发现的,当时正在沿着海岸线巡视,差不多距离此地十五里的位置,看到了一共六艘船,那些船有好几个种类,属下一种都不认识,但是看到船上有大炮,所以认为不是普通商船,就回来禀报了。”这个骑兵一五一十的将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听到这些,孔有德稍微安心了一些,只有六艘船,看来应该不是登州水师的船了,如果登州水师绕回来搞偷袭,绝对不会派这么六艘船回来送人头。
不过这船上有大炮,孔有德猜测,这很可能就是海盗船了,他们可能会是想上岸劫掠。
登州是孔有德的根据地,他当然不会放任海盗在他的地盘上破坏,但是这船在海上,若是他们不靠岸然后轰击盐场泄愤,自己那他们也没办法,于是吩咐人会去传令,让苏凯风调集5门千斤的重型佛郎机,到这盐场来,防备海盗炮击。
“走,跟着我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个情况。”下达命令后,孔有德马鞭一挥,就带着一百多亲兵朝着发现船只的位置去了。
不到一刻钟,孔有德便率人来到了发现船只的位置,确实是有六艘船,前二后四,仍旧在前进之中,不过几艘船的船帆都不是完整的,看起来都有些破破烂烂,所以速度并不是很快。
孔有德拿出望远镜仔细的观看,发现前面两艘船也不一样,一艘四桅的帆船,有着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有着巨大的斜桅。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装配了数张横帆,后桅则配上一面三角帆。
旁边一艘则要小上一号,但是两艘船孔有德都不了解,他对这个时代的船只,仅仅知道一个福船罢了。
后面的四艘船则都是一样的类型,不过也就是些大小上面的差异罢了,看样子是在追击前面两艘船,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几艘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