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阴雄 >

第18章

明末阴雄-第18章

小说: 明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的损失微乎其微,只有四个倒霉蛋被弓箭或者鸟铳的弹丸命中要害,还有就是八个受伤的。

    其中三个纯属被自己伤到的,火铳的装药量太大,恰巧拿的火铳质量不是最好的,然后就炸膛了,好在不是致命伤,孔有德让人把这些伤兵先带回县城,找大夫治疗,现在毕自寅都死了,不怕大夫不给治。

    这一战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只付出了十二人伤亡的代价,就击溃了一千多人的敌军。

第32章 大凌河之战结束了() 
孔有德现在有点理解戚继光的战损了,戚家军的平均战损比高达一比五十,原本以为是吹牛皮的,现在想来应该靠的就是自己眼前这种情况了。

    戚家军的单兵作战能力甚至不如倭寇,但是协同作战能力强,正面战场很容易就能击溃组织松散的倭寇,然后就是追击收割人头的节奏了,基本上击溃倭寇后就不会再有什么伤亡了。

    军队讲究的就是协同作战,不然就和混混打群架没什么区别了,只要协同的好,但兵战斗力差点没关系,虽然你一个能打我两个,但是我们配合好,在局部五个人打你一个,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而且对伤亡承受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而,评价军队强弱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能承受三成伤亡的绝对是强军了。

    近现代军队随便都能承受五成的伤亡,甚至有极少部分军队能奋战至最后一个活人,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

    。。。。。。

    战场的另一边,骆自忠程墨林等一众高级军官,正在策马狂奔,后面跟着少数同样骑马的家丁,也懒得管后面溃散的卫所兵了,只希望跑的越快越好,被叛军追上绝对没有好下场。

    现在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愤怒,恐惧是因为担心叛军那几十个骑兵追上来,愤怒则是因为受到了毕自寅的蒙骗。

    虽然大多都没上过战场,但是他们还是看的出来,这些叛军哪里是乱兵,虽然看起来确实都是新兵的样子,但是绝对是经常长期训练的军队,自己这些训练都很少的卫所兵,怎么可能打得过。

    现在折损了这么多人,朝廷一旦怪罪下来,其实自己等人能够承受的。

    “大人快看,前面有骑兵,定是河间府派来平叛的前军”程墨林欣喜的叫到,他看到前方有一支差不多二三百人的骑兵队伍。

    “肯定是河间卫来的援军,我等总算有救了”看到这些骑兵,众人都放满了速度,不再像之前那样恐慌。

    骆自忠看到这支骑兵,就开始盘算起来了,看看自己能不能来一个反败为胜。

    虽然自己目前是败了,但是援军到来,自己就有机会收拢溃兵,不需要太多,只要能收拢五百人,就能重新组织起一支军队。

    叛军的阵线,自己手下全是步兵,都快冲破了,若是这些骑兵冲锋,定能冲破防线,到时候五百步兵跟着上去收割,而且城里还有自己八百人马,未尝不能算是一场胜仗。

    至于死伤这么多人,这都不是事儿,普通军户的命不值钱,给点补偿就是,死去的军户自然有人补充。

    一个满编的卫有五千六百人,并不是说死一个少一个,事实上,一个卫管辖的是五千六百户军户,每一户出一个男丁,若是男丁老了或者死了,就由该户的其他男丁接人,无论是普通兵,小旗,总旗,百户还是千户,都是一样。

    “不对劲啊,这离叛军还有这么远,他们把武器养起来做什么”

    “是啊,他们这个时候就开始冲锋了?”

    “不好,这不是援军,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大家快分散”

    总算有人发现了问题,前方根本不像是敌军,没错,这些骑兵正是李九成率领的三百骑兵,然而发现的太晚已经晚了,骑兵们的速度已经提起来了,此时想跑都跑不掉了。

    随着三百骑兵如一阵风似的刮过,无一人生还,全都被斩落马下。

    随后,这些骑兵便分散开来,和两侧埋伏的其他骑兵一起,在这片不大的地方玩起了狩猎游戏。

    逃跑中的卫所兵陷入了绝望,好不容易侥幸在几十门大炮的轰击下,逃的一条性命,现在都快跑没气了,前方又出现了大批骑兵,二话不说将上官们全都斩了,不想用想都知道是叛军。

    在求生的本能下,他们开始往两侧跑,即使已经精疲力尽,为了能活下去,还是在分离坚持着。

    没跑出多远,他们发现两侧也出现了叛军骑兵,小部分士兵已经放弃了逃跑,躺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听从命运的安排了,但是大部分都还没有放弃,看到敌军,立马掉头,像无头苍蝇一样乱串。

    有一些精明的卫所兵就发现,乱跑的很快就被追上砍死,躺在地上的却安然无恙,虽然不知道敌军为何不杀,但为了保命起见,停止逃命就地躺下,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逃跑。

    不多久,这片土地便没有一个站着的活人了,躺下的卫所兵被骑兵们用绳子绑成一串,牵着回城了。

    李应元和程希孔合算了战果,被击杀或者补刀的卫所兵并不多,才六百二十五人,俘虏了九百零三人,对比一下己方十二人的伤亡,此战,完胜。

    。。。。。。

    吴桥县衙。

    孔有德正翻看着亲兵们找来的各类文书,各类文书都有不少,希望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一份塘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虽然这年头公文都不带标点,而且还是繁体字,读起来颇为难受,孔有德还是弄懂了其中大概的意思。

    塘报是五日前到的,里面说,朝廷大军与建奴于大凌河激战三月有余,十月二十八日,总兵祖大寿杀死宁死不降的副将何可纲,随后打开大凌河城门,率众将领归降奴酋洪太,奴酋率众迎接祖大寿一行,后祖大寿与奴酋登坛发誓祭天,大凌河之战结束。

    孔有德很庆幸选择了叛乱这条路,如果真的继续去大凌河,大凌河之战大半个月之前就打完了,去了什么都捞不着,王家人肯定要报复自己,就算孙元化想帮自己,连个将功抵过的借口都没有。

    同时他也觉得祖大寿的投降奇怪,虽然对明末历史一知半解,但是崇祯十五年的松锦之战他还是知道的。

    那是明朝与满清最后一场大战,经过长期鏖战,最终还是明朝输了,大明最后的边军精锐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不然李自成也不会那么轻易打进北京城。。

    明朝主要将领有吴三桂,唐通和祖大寿,总指挥是打农民军很有一手的洪承畴,而且这厮貌似最后投降了。

第33章 心境的变化() 
这祖大寿现在就投降皇太极了,怎么十一年后的松锦之战,明军将领里面还有他,自己才来这个世界几天而已,不至于引起这么大的变动啊。

    联想到之前李九成说的,崇祯二年后金围攻北京城,祖大寿临阵带兵回山海关,事后还没受到处罚。

    很可能祖大寿这次是假投降,然后趁人不备逃了回来,然后却没有受到处罚,继续当着大明的高级将领,至于原因么,就如李九成说的那样,只要关宁军还在,祖大寿就不会被崇祯处罚。

    此时孔有德内心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祖大寿有关宁军在手,临阵脱逃,斩杀副将,甚至投降鞑子都没受到处罚,自己如果能发展起来这么一支军队,崇祯肯定没法动自己啊。

    孔有德此时想到了李九成的计划,感觉这计划好像是挺不错的的,于是开始计算计划的可行度。

    山东地面大部分都是卫所军,卫所军的战斗力相当差,要不然火器营全是新兵都能击溃大半个卫所,那么一路打回登州路上遇到的阻碍并不会很大。

    而战斗力强的都是辽东兵,辽东兵又都集中在登州,辽东兵与山东本地兵马又矛盾重重,自己把兄弟耿仲明也率军驻守在登州城中,城外还有李九成的人马,打下登州感觉并不难。

    登莱两府位于半岛之上,三面环海,只要守住一方即可,而且登州本身就有座水城,水师也有,不怕敌人从海上进攻。

    而且登州还有大量的火器,以及制作火器的工匠,到时候自己练出一支强大的火器军队,朝廷便奈何不得自己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甚至孔有德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自己能做成关宁军那种地步,在这风云变幻的十几年,未必没有机会坐上崇祯的位子啊。

    虽然对历史的细节不了解,但是大致方向还是知道的,而且还有超越这个时代三百多年的见识,自己有这么大的优势,未必不能在以后的群雄争霸之中拔得头筹,想到这些孔有德的信心更足了。

    孔有德前世只是个普通的销售,从未尝到过权利的滋味,虽然统领这两千多人只有不到十天,孔有德充分的体会到了权利的好处,自然也有着追求更大权利的欲望。

    发生这样的心理变化,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这些天来,通过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慢慢发生的改变。

    不过,这些都还很遥远,现在需要做的眼前的事情,既然决定要和关宁军一样,割据登莱,那么现在就该做好各方面的计划,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孔有德发现,自己下定决心之后,心里反而轻松了不少,之前几天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刚重获新生的时候,自己一腔热血想去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沿途州县的文官们却连粮草都不给足,处处给予掣肘,自己还那他们没办法。

    甚至还有毕自寅这样,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构陷自己,甚至联络地方军队想将自己除掉。

    但如果自己割据登莱,当一方土霸王,就不需要受到这么多制约了。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

    权谋。

    自己前世只是个销售,几乎接触不到权谋这些东西,而大明的文官群体们,虽不说有多少本事,但是大多浸淫官场多年,不是自己这种权谋小白能比的,在他们手下做事绝对会被玩玩的死死的。

    虽然孙元化很器重自己这些人,但孙元化其实权谋方面也很水,比自己其实强不了多少,更像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封疆大吏,不然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是被处死,如果被其他文官玩弄,孙元化能给自己的帮助其实很有限。

    。。。。。。

    当程希孔和李应元李九成陆续带兵进城之后,原本已经变得有些平静的吴桥县城,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

    城中的人们,看到叛军都出城去了,以为叛军逃走了,有些胆大的人甚至出来瞅瞅,发现四门仍旧有不少叛军,便吓得缩了回去。

    后来听到城北不断响起大炮的巨响,都知道平叛大军到了,正与叛军交战,就等着王师击败叛军,还吴桥一个太平呢,没想到这叛军又进了城,看着趾高气扬的样子,很可能是平叛大军败了。

    要说之前叛军没有大肆劫掠,是因为平叛大军到来,他们忙着抵抗,现在平叛大军都败了,叛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劫掠了,现在只能求佛祖保佑,希望叛军能放过自己了。

    事实上,他们的猜测并没有错,现在孔有德正准备这么干呢,只不过就具体方案与李九成发生了分歧。

    “永诗,你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妇人之仁了?直接让底下的小崽子们自己去抢就好,还定这么多规矩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