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让他得知事情,生性谨慎的吴安邦,很可能龟缩宁海不出,攻坚战可不是孔有德想要的结果。
百洞山孔有德知道,位于福山城西南边三十里,徐元永如果要率军攻来,必定要经过百洞山,派遣一部分兵马和谢勇一同进驻百洞山,算是卡住了一个战略要地。
徐元永要是来的话,可以利用谢勇的身份麻痹他,然后打他一个出其不意,若是徐元永不来,吴安邦率军北上,一样可以利用谢勇是吴安邦手下大将的身份,来一个背后袭击。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邓德明,林蛋大你们两个就率领全部兵马,开赴百洞山驻扎!
谢勇,会后秦知县会帮你起草一份信函,你就当做你还是吴安邦麾下的游击将军来写,尽可能的真切,让吴安邦信以为真!明日一早,你也随军区百洞山,如果再立下大功,你的封赏一样少不了!”
“属下遵命!属下一定尽心尽力完成将军大人的吩咐!”
“属下遵命!”邓德明和林蛋大也半跪领命!
第262章 想要一个桥头堡()
尽管现在徐元永已经够不成什么威胁了,但是还要防着他,以免他破坏已经开始建设的蓬莱和黄县两县,于是孔有德又下达了命令,派人对福山和栖霞之间严密侦查,谨防徐元永派兵捣乱。
对于白云龙请示接下来的行动,孔有德回复让他按照原计划行事,继续进攻莱阳和大嵩卫,海阳千户所等地,不过要广撒斥候,尽可能早日找到徐元永的行踪。
对于旅顺方面,孔有德现在是无能为力,原来的登州水师跑了,新的登州水师倒是建立起来了,但是船建造进度才到一半呢,差不多还要两个月才能下水,就那些渔船和一些小商船,想要跟朝廷的登州水师和东江水师对抗,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只能让人去回复旅顺那边的信使,让他们尽可能的夺取水师战船,如果能够成功获取一部分明军水师战船,可以开赴登州,他就可以排出精兵前往旅顺,协助他们作战,如果过不能成功,等两个月后战船下水,也可以协助他们。
正如孔有德回复的那样,他也很期待陈有时和毛承禄能够夺取一部分战船,这样一来,他拿下整个登州府之后,有李九成和耿仲明在莱州挡着,他还有最少三个月的时间征战,完全可以配合他们拿下东江,掌握一个进攻鞑子的桥头堡,以及一条退路。
尽管他认为大明朝已经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但不代表他能够容忍建奴入主中原,那是野蛮对文明的践踏,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最后一次野蛮战胜文明。
来到大明还不到半年,他对大明朝各方各面都有了不少了解,在对于后世对鞑清的了解,鞑清让中华沉沦三百年真没毛病。
就比如这燧发枪,大明朝已经能够制造了,换做任何一个汉人王朝,都不会像鞑清一样,让他沦为皇室的打猎工具,而是开疆拓土的利器。
如果能拿下旅顺,他就可以从旅顺出击,不断的袭扰建奴,不断地削弱他们,阻止建奴再次入寇。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他知道原本历史的大致走向,最后他们从登州逃跑的时候,还被黄龙和尚可喜以及朝鲜水师按在海上摩擦,也就是说,黄龙那个时候还是牢牢的掌控着东江镇。
也不知道原本历史上,有没有毛承禄和陈有时这么一档子事儿,但现在因为自己出现导致的蝴蝶效应,东江水师跑了,自己想支援他们都没辙,他们最后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天晚上,孔有德睡了个安稳觉,现在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担心了,只要事情按照计划和猜想的发展,整个登州府必定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旅顺那边他也懒得想了,最后结果如何,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第二天一早,林蛋大和邓德明就率领全部一共一千五百兵马,开赴百洞山。
接下来又是忙碌的一天,战后例行的清点缴获,重新建立秩序,处理俘虏,要忙的事情非常多,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就拿处理俘虏来说,几次作战杀伤的明军其实并不多,但是俘虏的数量可是一点都不少的,孙介镇和福山的明军加起来超过四千人,战场上被杀死的还不到一千二百人,俘虏都超过三千了。
不过因为谢勇这个游击将军的投诚,让处理难度降低了一些,他原本麾下的兵马还剩下接近七百多人,对于整编并不怎么抗拒,非常配合整编事宜,除了骑兵部分被带去百洞山进行整编之外,其他四百步兵,都顺利整编到几个步兵营了。
但其他的就不这么好办了,尤其是威海卫和靖海卫的卫所兵,他们的家还在吴安邦的控制之下,吴安邦和宁海州,文登县的官员们多次声明,只要敢在战场上投敌,他们的九族就会被株连。
这些卫所兵都不是什么胆大的人,对于这样的命令不得不重视,即使因为怕死选择投降,但现在绝对不敢归顺这些叛军,这些背叛朝廷的叛军,他们都是要被诛九族的,自己要是投了叛军,也是要被诛九族的。
就算是砍了几个脑袋,大部分卫所兵还是不敢归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因为怕死归顺了,无奈之下,他也放弃了全部招降的打算,直接把他们赶到城外,为大军修建营地做苦工。
等到营地完工之后,他准备吧他们押送回登州,负责盐场,船厂和矿山的苦力工作,等到把吴安邦干掉,掌控威海卫和靖海卫了,不信他们还不愿意归顺。
相比之下,在孙介镇俘虏的那四百卫所军就好多了,他们所有的千户百户大人都一起被抓了,这些肥头大耳的卫所军军官们为了能够活命,带头表示愿意效忠孔有德,那些小兵自然对归属没有什么抵触。
处理完这些俘虏之后,缴获也被清点出来了,军饷不是很多,还不到三万两,对于三千多军队来说,算是正常水平了。
但是粮草却非常充足,足足有八千石,就算敞开了吃,也够二十天的需求了,如果是原来城内的三千多明军,足够两个月的需要了,甚至省着点四个月都不是问题,看来吴安邦是准备让福山城固守啊。
忙活完这些了,孔有德就开始安抚福山的百姓了,福山以后就是孔有德的地盘了,不可能再像吴桥,陵县那些县城一样,劫掠一番扬长而去。
现在必须要拉拢人心,为了以后更顺利的占领其他地盘打好基础,作为对太祖打天下深有了解的穿越者,孔有德太知道民心有多重要了。
明军的军纪普遍较差,抢掠百姓绝对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只不过是干的多和少的区别罢了,兵过如梳也不是说着玩的,其他的各种恶行诸如奸**女,殴打百姓,杀良冒功也是家常便饭。
包括之前驻扎在福山城的谢勇所部,军纪也是稀烂,当福山的百姓被这些明军祸祸一遍之后,如果过突然发现这些‘叛军’纪律严明,对他们秋毫无犯,自然不会再敌视。
第263章 巧合?()
在普通百姓心中,可没有忠于朝廷的概念,当朝皇帝是谁,还不如他们碗里多半碗饭来的实在,统治者是谁对他们区别并不大,但统治者对待民众的态度他们却很关心,只要对他们好,就算你是叛军,不说能给你帮多大忙,起码他们不会给你捣乱。
为此,孔有德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军纪条例,严禁发生士兵抢掠的事情,甚至还将缴获的粮草分出一部分,用于赈济此次攻城战斗中受到损失的民众,拉拢人心。
孔有德不但组织一部分亲兵在城中巡逻,维持秩序和军纪,甚至自己也会跟着巡逻,只要发现了有违背军纪的士兵,当场予以严厉的惩罚,情况严重的当场处死,向百姓展示他爱护百姓的态度。
那些老兵都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军纪条例已经牢记于心,而且这两个月的训练中,他们已经见过太多违反军纪受到处罚的例子,不会以身试法,现在这个时期更是没有一个人敢乱来。
但是那些招降的兵就不一样了,他们原本军纪就差,即使新的长官一再跟他们强调军纪的重要性,虽然不敢做的太过火,但还是经常有人乱来,孔有德对此也毫不手软,为了杀鸡儆猴,仅仅有两个归降的卫所兵拿了两个包子不给钱,直接就被他斩杀当场。
这样的行动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还是有人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查清是谁干的还要费一番功夫。
孔有德对此不胜其烦,直接将这些新归降的士兵调到城外,并且趁着这两天吴安邦和徐元永都还没来,对他们进行和当初新兵们一样的训练,不为提升战斗力,只为严肃军纪。
这么一处理,福山城的治安水平提升了一大截,那些商贩都敢重新开始摆摊做生意了,普通百姓也不再是闭门不出了,整个福山城又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治安方面倒是正常了,军事方面却有些不正常了。
从三月二十号大清早开始,孔有德就派出了大量的侦骑,前往西边和南边侦查,进驻百洞山的邓德明也派出了不少骑兵,在周围进行搜寻,得到孔有德回复的白云龙也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对周边进行探查,试图找到徐元永的兵马。
然而,两天的搜寻,却连一丁点关于徐元永部明军的蛛丝马迹都没有,仿佛这支军队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南面的吴安邦也没有什么动静,除了正常的军事调动外,貌似根本没有北上的意图,弄得孔有德有些莫名其妙。
“老秦,这事儿你怎么看?”
“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别卖关子了,有屁快放!”
“大人,你有没有想过,或许咱们一开始就想错了,徐元永兵马的异常调动,跟咱们出兵时间吻合,说不定不是什么针对咱们的阴谋,他就是一个巧合呢?
而且,说不定他一开始就不是针对咱们,而是要去对付正在围攻莱州耿李二位将军?”
孔有德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没想到呢,四千兵马行动,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啊,这都搜索了这么久,一点发现都没有,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要是他们的隐蔽和反侦查能力真的这么强,根本用不着蛰伏这么久,直接在李九成出兵的时候,玩几次成功的偷袭就能整垮他们啊,这个时候在行动,完全是得不偿失。
说不定真像秦志远说的那样,这只是个巧合罢了,这样一来,就能解释徐元永兵马的踪迹了,如果这么严密的排查都没能发现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压根就不在福山和莱阳之间,而是在其他地方!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就像以前玩游戏一样,明知道对面打野不见了,通过各种推算他不会来抓你,但是只要他没有出现在视野中以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很可能面对的就是致命一击。
游戏中犯错了死了可以复活,现在的战场可不是游戏,更不能掉以轻心,一个不慎,自己这重新获得的生命可就没了,鬼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次复活的可能,他冒不起这个险,只能继续维持侦查,直到有了徐元永的消息为止。
除了继续加强侦查,孔有德还打算派人去知会耿仲明和李九成一声,虽然也有为他们考虑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好。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