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扉紧紧关着,高良惠的车驾来到宝月楼的后方。
咚咚咚······敲了两声,停顿了一息。又敲了三声,停顿了两息。再敲了一声,门开了。
一个着粉红罗裙的姑娘探出头来,谨慎道:“快进来!”。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复夏之战()
宝月楼内,依芭妲娣与高良惠相对而坐。
作为夏国境内的事务司分部舵主,高良惠在依芭妲娣跟前,不自觉有些拘谨。
说起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虽然之前也没少联系,但都碍于身份,通过旁人之手传信。
若不是局面实在太过诡异,他是不会冒着暴露的风险来这里的。
“刺史不顾自身安危前来,为的是何事?”,依芭妲娣没想过要和高良惠打哑谜,开门见山道。
“近日城中凶案累累,百姓人心惶惶。高某前来,就是想问事务司可知道些什么?又打算如何处置?”。
说起来,大元对凶案发生后的态度是非常令人不解的。因为除了官面上的申饬以外,就没有任何报复手段。如果不是足够了解事务司隐藏在黑暗中的能量,高良惠都以为事务司是主使者了。
“本来就打算命人知会你一声的。既然你都问了,那小女子就一起说了吧!总部那边传了信儿过来,让我们不要有任何动作。另外,若是方便的话,请多收集些粮草!”,依芭妲娣一脸正色道。
“这……莫非?”,高良惠游疑道。
“还有!齐王那边可能出了岔子。若是那边有令传来,定要谨慎。”,依芭妲娣嘱咐道:“最后,保护好自己。黎明前的黑暗,熬过了就是一片光明了。”。
高良惠听着,本能的猜到了什么。可是信息有限,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便道了声谢,转身下楼离开了这里。
晚些时候,凉州封城的禁令就撤除了。
大量的马车载着百姓和行李,浩浩荡荡的往城外涌去。同时城内出现大股乱民,他们没有烧杀劫掠,而是打开一座座米行、布行,快速收集粮草、布匹以及铁器。
与此同时,腾格里沙漠南部荒漠。这里是草地向沙漠的过渡地带,平时除了觅食的鹿群和野狼,少有人闯入。
但最近的一个月,鹿群、野狼都在这里绝迹。包括兔子、毒蛇等体量小一些的动物,也都消失了。却是一支夏国军队,悄无声息的在此地安营扎寨。
这里距离凉州并不算远!
若是骑马紧着跑的话,不用两个时辰便可以赶到凉州城外。
再远一些的甘州城,一天内也可以抵达。
从蒙古与金国的战事结束开始,夏国这边就逐渐感受到了蒙古的压力。本来若没有大元横插一脚的话,夏国本是要和蒙古一起,展开伐金之战的。
毕竟当初夏国在受难之时,金国作为宗主国竟然见死不救。不仅如此,还在朝堂上侮辱夏国使节,简直是欺人太甚。
只是后来出于防备大元的需要,夏国不敢轻起边衅。
蒙古也怕大元肆扰西境,所以准许了夏国看戏。
但这两三年的时间过去,夏国已从之前的战事中恢复了些元气。同时大元经过一系列的消化整合,也在回鹤、甘肃、钦察等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基础。
而蒙古则刚和金国的战争中挣脱出来,急需时间消化战利品。
这个时候,无论是出于国情还是必要的防备,都不能再容允夏国和大元站在一旁看戏了。
所以这场战事,夏国不想打也得打!
为此,蒙古大汗的牙帐驻扎到了汪古部的驻地。
那里南邻金国西京路,西邻夏国的黑山威福军司。那里的夏国军镇兀剌海城早就被一把火烧没了,驻守的军队更是少得可怜。蒙古人想要进来,就是一匹马的事儿。
感受到压力,夏国上下就是不想和大元开战,也得做做样子。
当然,蒙古是不会允许的。
因而这次夏国军队中,残杂了不少蒙古军将。甚至蒙古最精锐的怯薛军,都派了过来。
虽然不可能时全部,但只是五百人,也显得意义非凡。
嵬名令公是这次复夏之战的主帅。
之所以取‘复夏’这个名字,是因为夏国对这次战争的定性是收复故土。复夏,也即是复兴大夏。
不过这个口号显然感染力有限!
不说军中将领没什么反应,就是底层军队也没什么立功的心思。一切都是因为夏国国事衰弱,朝廷昏庸无能。对外连年战败,对内苛捐杂税与日俱增。
夹在大元和大蒙古帝国之间,夏国的命运堪忧,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了。
再有这次军中出现了蒙古人,而且不少蒙古人还都是统领。让一个将他们亲人掳到草原为奴,双手沾满鲜血的仇人来率领他们打仗,夏国将士们心里的逆反之情,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波横生。
嵬名令公也感受到了底下将士们的不满!
可是亲身感受过蒙古骑兵的勇武,他是真的无力抵抗了。而且这两年亲眼看过中兴府的境况,他对大夏战胜蒙古,更是不抱有任何希望。
毕竟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朝廷竟然出现尖锐的党争。这不是什么好兆头,而是实实切切的亡国之兆。
现在他被国主指派,作为复夏之战的主帅。实际是蒙古人在背后授意,国主不过就是个坐在龙椅上的传声筒。
想到这,他就更感绝望了。
“报!飞鸽营收到重要军情!”,营帐外响禀报声。
“传进来!”,嵬名令公不假思索道。
随即一个夏国将士捧着一只信鸽,恭谨的呈到嵬名令公的跟前。
便见鸽子的腿部绑着一个纸卷,打开后,上面用夏国文字写着‘子时关门开。’。
“快传哲别将军进来,就说有重要军情商议!”,这次蒙古派遣到夏国的大将便是哲别。虽然这支军队明面上嵬名令公为主,但实际的主事者却是哲别。
所以这样的军情,必须得听哲别的意思。
蒙古大帐!哲别和一干蒙古将领正在帐中喝酒取乐。声声丝竹声在帐内响起,不时还能听到男女的mimi之音。
尽管这次蒙古和夏国是一起行动。但双方间也不是没有隔阂。就像夏国将士对蒙古人心怀怨恨一样,蒙古人也始终对夏国人充满疑心。而且蒙古的风气是崇尚勇者。
像夏国这种夹缝中求存,被蒙古按在地上揍了两回的可怜虫,蒙古人是不屑和他们同吃同住的。
因而蒙古人的大帐和夏国人的大帐是分开的,并且周围还有蒙古将士警戒。没有允许,夏国将士不能擅入。
来传信的是嵬名令公的贴身护卫,但是在蒙古人跟前,也是不够看的。之前有夏国将士误入蒙古人的驻地,直接被砍了脑袋。所以这护卫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站住!”,护卫刚来到蒙古驻地跟前,一个蒙古将士就喝止道。
第六百六十七章 蒙将哲别()
“呵呵…我们将军有紧急军情需与哲别将军商议。”,护卫拿出一枚金币,递到蒙古将士手上,故作讨好的笑道。
那蒙古将士接过来时,摸了下金币的表面。熟悉的纹路让他知道,这是元币无疑。
因丝绸之路的重开,大元的货币也涌入夏国境内。并且因成色足,制作精美的缘故,成为上流人士争相收藏的目标。现在市面上,一枚金元币可抵得上一头羊。
特别是随着大元对金币的管控越发严格,流落到境外的金元币就越发显得奇货可居。所以市面上,金元币已是难以寻觅的地步。
不过这也奠定了金元币在夏国成为硬通货的地位。
所以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夏人,都不会将金元币拒之门外。
收到好处,那蒙古将士的态度软和多了。就让护卫在原地等着,快步去了帐内通传。
没过多久,那蒙古将士就回来将护卫领了进去。
内里正有身着半透明纱衣跳舞的汉女!
之所以护卫能一眼认出来,那是因为汉女的面相更加柔和,身段也纤细得像柳叶。
一个个蒙古大将坐在周围,怀里或抱或躺着衣衫半解的女人。有的更是不着寸缕,当着所有人的面行那‘苟且’之事。
护卫不敢多看,但只听着声音,已不觉面红耳赤。
啪的一声,似乎得到了命令,跳舞的汉女都退到一旁。悦耳的丝竹声也戛然而止。
护卫抬头一看,便见一个留着浓密胡须,面色偏黑,但双眼却非常锐利的男子正盯着自己。就好像草原上捕食的野狼,只被瞧着,就不免心里发憷。
“拜……拜见将军!”,虽然蒙古的军级和夏国是不同的,但入乡随俗,这次本是督军的作用。真正出力的,还是夏军。所以哲别并没有坚持用蒙古的军衔。
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
知道审时度势。虽然骨子里依旧充满对夏国的轻蔑与傲慢,但处事之时,又会给予夏国一定的尊重。
这就有点类似强者的怜悯!
“嵬名将军可有说是何军情啊?”,哲别的声音不大,但却极有穿透力。护卫一听,连忙答道:“军机大事,小的不知。”。
哲别似乎对这答案早有心理准备。就让护卫回去复命,自己稍好便来。
等帐篷的帘子重新合上,原本还一脸荒yin的蒙古诸将都变得前所未有的肃然。那些服侍的女人也都乖巧的披上衣服,低头退了出去。
“千户,我们是要打仗了吗?”,一个蒙古将领大声问道。
“若猜到没有,想必是西边有消息了。”,哲别语气笃定道。此次为了打大元一个措手不及,蒙古国内可是费了大力气。不说打击夏国境内的亲元势力,就说大元国都的一番详细谋划。
拉拢、收买、刺杀等手段,都是需要钱的。他们的大汗亲自拿出一部分从金国缴获的战利品,让布日吉德作为运转的经费。
所以此战,必须得打掉大元伸进东方的爪牙,使其无力东进。
大概半个时辰后,整个夏军大营都动了起来。
两万人的军队,沿着沙漠边缘,急速向西挺进。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故意走少有人来往的戈壁。沿途但凡发现的商队、部落等,都一概鸡犬不留。
终于到了晚些时候,进入焉支山的范围内。
这里作为夏国和元国交界的前线,两国的驻军都不多。大元只留两千人的驻军驻守在删丹县,其中的西口堡又是元国的军事最前沿。
这里位于焉支山的西麓,删丹河从焉支山的西侧流过。本来陡峭的山体在河水经年累月的冲刷下慢慢削平,过往的商旅也经此横贯东西。
原本这里就是一个关卡,是夏国专门收取商税的。随着大元的强势介入,西口堡的军事功能上升。虽然也会收取一定的商税,但更重要的是防备夏军。
近些日子夏国频频调军的动作已经引起了元军的警觉,因而西口堡的驻军也增加了一倍。又因凉州的乱子,等待入关的百姓也多了起来。
虽然多数是大元百姓,但很难说没有奸细。所以元军盘查起来,也格外仔细。这就促使过关的速度慢的出奇,大多数元人都不得不在关外安营扎寨,等待早点入关。
当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