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97章

执掌武唐-第97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很快,陆瑾又冷静了下来,细细一琢磨,又觉得甚为不妥,毕竟阿娘当时是自行撞柱而亡,二房之人有逼迫的嫌疑,却没有直接动手,单凭此点,根本不能将谢睿渊置于死地,再则,谢氏给阿娘罗织的是私通之罪,在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任何大肆张扬都会让死去的阿娘为之蒙羞,自己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为阿娘报仇之事一定得慎重为之,从长计议不能出现丝毫的差池。

    想到这里,陆瑾原本有些激动的内心逐渐归复平静,笑问道:“圣人,臣非棋待诏,不知此时对弈是何等规矩?”

    高宗皇帝笑言道:“你平常是怎么下棋,现在怎么下就可,唯一一点,不能存心让朕,知道么?”

    陆瑾点点头,心里面却暗感纳闷,毕竟以自己目前的棋艺,不说天下无敌,那也是鲜有对手,与圣人对弈,倘若是毫不相让,肯定会赢得轻而易举,然而圣人此刻有言在先,又不许自己存心相让,这该要如何是好?

    正在微感犹豫间,旁边伺候的内侍已将棋枰上的棋子收回了棋盒,高宗皇帝伸手入盒,捻起一枚白色的棋子,想也不想拍在了中央天元位上。

    见状,陆瑾一个头两个大,啼笑皆非的同时,手执黑棋认真对弈。

    两人你来我往下得十余步,陆瑾渐渐发现高宗皇帝的棋艺其实也非常不错,勉强可列入高手之列,不过离自己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想要赢之也非常容易。

    心念及此,陆瑾驱动黑子开始朝着白棋猛烈进攻,根本没有丝毫相让的意思,走得没几步,白子的形势立即岌岌可危了起来。

    高宗皇帝战意浓厚,面对陆瑾进攻根本没有龟缩防御之意,反倒是毫不惧怕地迎之而上,看样子竟想和陆瑾死磕。

    陆瑾微微一笑,提子猛烈攻杀,再走得十余步后,高宗终于败下了阵来。

    旁边的内侍看得心惊肉跳,暗叹这棋博士当真太不懂事,与圣人下棋也这般勇猛冲锋,要知道任何一个棋待诏前来与圣人下棋,都是非常自觉的退避三分,岂敢赢圣人之棋?

    (本章完)

第176章 惊人谣言(上)() 
输棋后,高宗却是一阵酣畅淋漓的大笑,颇觉感概地言道:“往昔吴成天等人与朕下棋,攻势软弱防守无力,总被朕轻而易举地赢过,朕知道他们有心想让,赢了也没有尽兴之感,今日与陆博士对阵,朕全力一搏尚不能取胜,即便是输了,也甚为欣慰。”

    陆瑾这才听出了道儿,很是惭愧地拱手言道:“微臣莽撞,还请圣人恕罪。”

    高宗皇帝浑不在意地挥了挥手,笑言道:“陆博士,今后朕令你也如现在这般毫不保留地与朕下棋,不能丝毫的想让,知道么?”

    陆瑾犹豫了半响,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高宗自然明白他的顾忌所在,捋须淡淡道:“陆博士不必担忧,就如你昨日所说,下棋本是娱乐为主输赢为辅,朕对此话也是深以为然,要知道朕找你们这些棋待诏、棋博士下棋,并非是想要赢棋,而单单是寻求娱乐。”

    陆瑾认真琢磨了此话半响,镇重其事地点头道:“微臣遵旨。”

    高宗颔首一笑,也没有继续下第二局,反倒是闲话家常般出言道:“瞧陆博士似乎并非长安本地人吧?不知家乡何处?”

    陆瑾微微踌躇,抱拳言道:“启禀圣人,微臣乃江宁人士。”

    “哦,江宁,南朝旧都啊!”高宗点了点头,目光中飘过了一份淡淡的向往,言道,“听闻江南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比起北方更有一番风味,惜乎朕身子一直不太好,否者还真想到江南道去看看。”

    陆瑾微笑说道:“圣人乃是大唐天子,整个天下都在你的脚下,微臣相信陛下一定有前去江南道的那一天。”

    高宗不置可否地一笑,突然转移话题道:“朕观陆博士口才似乎颇为了得,不知可有学过儒家之学?”

    陆瑾如实回答道:“臣此番前来长安,本是为了参加今年科举考试,因目前离开科还有段时间,故才前来文学馆担任棋博士,赚取平日用度开支。”

    高宗笑叹道:“陆博士能有此志向为国效力,那自然最好,不知五经正义是否精熟?”

    “回圣人,臣自觉还算差强人意。”

    高宗点头道:“只要精通了五经正义,考取明经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难度,朕相信以陆博士之能,一定能够顺利考取不错的成绩。”

    陆瑾沉吟了一下,言道:“启禀圣人,臣并非是想要考取明经,而是志在进士。”

    高宗皇帝闻言顿时起了几分兴趣,笑言道:“进士千里挑一,可不知那么好考的,况且今科知贡举裴行俭乃是吏部侍郎出身,生性严谨,一丝不苟,由他主考,考取进士只怕更加困难。”

    陆瑾自信笑道:“只要知贡举能够量才取士,微臣就有信心考得进士。”

    高宗笑了笑,心里面却觉得这陆瑾似乎有些目空一切了。

    正在此时,一通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掠进了殿内,陆瑾转头望去,却见武后一脸寒霜地走了进来,那张美丽的俏脸上布满了肃杀的愠怒。

    在武后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些许的中年男子,一身圆领绸衫,束发无冠容貌俊雅,颌下留着微微泛黄的短须,透出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

    眼见此人觐见圣人竟是一身便装,陆瑾心头不禁为之一动,正不知该否起来向武后行礼之际,武后已是快步走到了棋案边,对着李治忿忿不平地开口道:“城内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圣人还有心思下棋么?”

    李治不慌不忙地一笑,言道:“媚娘何事这般慌乱?”说罢,露光飘向了那中年男子,笑微微地招呼道:咦,崇俨也来了么?”

    那中年男子立即躬身作礼道:“臣明崇俨,参见圣人。”

    此际,陆瑾心知圣人和天后必有要事相商,已是退到了一旁等待,听到中年男子之话,脸上神情立即有了些许动容,暗自惊叹道:“原来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明崇俨。”

    成为棋博士以来,陆瑾没少听宫娥们议论宫廷中的显赫人物,除了年纪轻轻执掌诏令的上官婉儿外,眼前这明崇俨也是一个风云人物。

    相传这明崇俨昔日本为黄安县丞,因精通巫术医术而被高宗耳闻,其时高宗深受头痛病的困扰,将明崇俨召入宫中一试,竟真的治好了他的头痛病,从此之后高宗武后都将明崇俨视之为心腹,不仅授予他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之职,更能随意进出宫禁入阁供奉。

    而明崇俨更假以鬼神学说,来评论时政得失,高宗皇帝甚为迷信,自然从善如流,对其更为倚重,使得此人的影响力几乎可以等同丞相了。

    武后落座在了高宗皇帝旁边,恼怒之极地挥手道:“崇俨,你来对圣人说说最近在长安城中流传的谣言。”

    高宗见武后这般怒气冲冲,顿时意识到了事情必定非同小可,面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不见了。

    明崇俨对着高宗抱拳一躬,面色肃然地开口道:“圣人,这段时间城中流传着一则谣言,说太子殿下乃是韩国夫人武顺之子,而非天后亲身骨肉,许多百姓道听途说后议论纷纷,不少人更是信以为真,闹得城中沸沸扬扬一片。

    闻言,高宗眉头大皱,沉吟了半响却又笑言道:“谣言之事古来有之,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朕可以证明贤儿乃是皇后亲子,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吧。”

    武后秀眉紧紧蹙起,又气又恼地说道:“圣人,谣言起于青萍之末,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这么简单,再加之贤儿降生之时正值臣妾陪圣人你前往昭陵拜祭先皇的路上,那时候臣妾又刚好与阿姐同车,谣言传的是阿姐暗怀龙子,圣人你为了给这私生子一个名分,诈称是臣妾所生,说的是有板有眼的。”

    听到此话,高宗再也笑不出来了,毕竟昔日他与武顺偷情之事并不光彩,如今不仅谣言四起大白于天下,而且就连李贤的身世也遭到质疑,无疑于居心叵测。

    沉吟半响,高宗面色阴沉地下令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媚娘,传旨下去,让京兆尹立即彻查之事,务必止息谣言,还你和贤儿一个公道。”

    (本章完)

第177章 惊人谣言(下)() 
武后点点头,有些愁眉不展地言道:“怪不得最近臣妾觉得贤儿有些闷闷不乐,想必他也是听到了那些谣言,从而怀疑自己的身世,圣人,你看这要如何是好?”

    高宗轻轻一叹,言道:“这样,明日朕将贤儿召来好好与他聊聊,不知媚娘意下如何?”

    武后轻轻颔首,却又有些担心地言道:“但是怕就怕越描越黑,反倒让事情无法收拾。”

    正在高宗武后有些烦闷之际,一旁的明崇俨突然插言道:“圣人,天后,臣有一言憋在心中不吐不快,今日说出,还请你们不要责怪。”

    高宗勉力笑道:“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明崇俨点点头,正色言道:“昨日臣在梦中与天界真仙安期生下棋,谈到当今天下大事,真仙忍不住为之叹息,臣好奇之下询问缘由,真仙言及当今太子殿下实乃一个庸才,昏庸无道难成大器,其乱堪比****,倘若以后他登基为帝,天下从此就多灾多难了。”

    一席话落点,高宗和武后同时为之一愣,面上都有不悦之色。

    旁边的陆瑾更是听得暗自心惊,这明崇俨以怪力乱神之说中伤太子,其心当真是狠毒无比,也不知心内包藏的是何等祸心。

    明崇俨不慌不忙地言道:“倒是英王李哲的容貌很像故去的太宗皇帝,有帝王九五之相,圣人倘若能以英王殿下为太子,天下必定能够大治,而大唐也能够万世昌隆。”

    高宗沉默良久,闷闷不乐地挥手道:“朕知道了,这些话爱卿休要再提。”

    明崇俨见好就收,退到了一边。

    其后,高宗与武后开始商议国事,陆瑾找了个机会择机而退,走的时候忍不住又看了面带微笑的明崇俨一眼,将此人牢牢记在了心上。

    出得紫宸殿,陆瑾缓步悠悠,脑海中思忖不止。

    在他看来,明崇俨此人不过是一假借鬼神之道取得了高宗信任的宠臣而已,那什么与天界真仙安期生下棋的云云,根本就是毫不靠谱的虚妄之言,不足为信。

    然而令陆瑾大感奇怪的是,面对明崇俨对李贤的中伤,高宗和天后都没有进行追究,只是单单让他不要再提,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不,应该说是有重大的问题藏身其中。

    是谁给明崇俨这么大的胆子,在这个谣言肆掠的节骨眼上进行中伤,他的真实目的又是何也?

    宠臣之所以成为宠臣,揣摩上意是为第一要务,莫非明崇俨发现了什么?或者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指示他这么说的?

    想着想着,一张威严肃穆的俏脸浮现在陆瑾的心海,想及坊间宫内传言天后心狠手辣的诸多故事,陆瑾不寒而栗,驻步思忖,只觉一股寒凉的感觉沿着脊椎骨而上,瞬间流遍了全身。

    “莫非,是天后在背后捣鬼?难道她想使得圣人废了太子?”

    猜到这个可能,陆瑾面色很有些难看,李贤与他,毕竟也有着一段不错的交情,说是知遇之恩也不为其过,在他那段莫名而又模糊的记忆中,天后终有一天会篡唐立周登基为帝,当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