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590章

执掌武唐-第590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放生池畔,陆瑾与崔若颜一道下了马车,走入柳树林中仔细寻找,这才在一株老榆树下看到了正躺在那里的包打听。

    听到脚步声响起,本在假寐休憩的包打听登时就惊坐而起,刚看罢陆瑾一眼,已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噢呀,我记得你,你叫陆瑾对不对?”

    没想到时隔六七年,包打听居然一见面就交出了自己的名字,陆瑾止不住有些惊讶,拱手笑道:“在下正是陆瑾,包兄记忆真是太好了,居然听而不忘。”

    包打听摇手笑道:“怎会是听而不忘,只因郎君当年给我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所以才没有忘怀。”

    说完之后,包打听忽然看到了站在陆瑾身旁的崔若颜,忍不住惊叹笑道:“啊呀,陆郎君已经成家了么?这是你的娘子?”

    陆瑾微觉尴尬,正欲开口解释,不意崔若颜已是抢先出言道:“包兄,其实我与陆郎前来是有一件事情须得向你打听。”

    包打听丝毫不觉意外,点头道:“有什么事径直说来便可,只要我能够打听到了,一定会为你们调查清楚。”

    崔若颜微微颔首,言道:“我们想找寻韩国夫人府中管家的下落。”

    “韩国夫人府管家?”包打听眉头大皱,言道:“这可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啊,时过境迁,可没有那么容易打听。”

    陆瑾出言道:“还记得当年包兄也是询问了韩国夫人府的那位管家,才为我探听到谢怀玉的下落,这才过几年,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包打听叹息言道:“当年我记得见到此人的时候,他已是七老八十的年纪了,也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再世,这样吧,我去打听一下,三日之后再给陆郎君线索,不知你意下如何?”

    陆瑾想了想,欣然点头笑语言道:“那好,就有劳包兄。”

    (本章完)

第1069章 乾陵祭奠() 
回到公主府,陆小雅早就令人准备好了晚膳,阵阵香味在正堂内萦绕不散。

    见状,陆瑾心内顿时生出了几分温馨之感,将肩头系着的风雪斗篷交给侍女,落座在案前望着琳琅满目的美食笑道:“小雅,这些都是你准备的么?”

    陆小雅面含微笑的点了点头,亲自为陆瑾舀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鳜鱼羹,笑道:“夫君,这道菜可是奴亲手做的,请你尝尝味道如何?”

    陆瑾含笑接过,轻轻的品咂了几口,嘴中慢慢咀嚼不止,眉头却是不知不觉皱了起来。

    “怎么,莫非不合胃口?”陆小雅的语气不禁有些紧张了起来。

    “非也!”陆瑾笑了笑,紧接着一声叹息,放下玉碗言道:“还记得当年我初次前来长安的时候,寄人篱下,食无定所,是裴行俭一家邀请我前去裴府入住,裴府之人对待我也是非常的客气热情,裴帅更待我如他的子侄一般,他们的恩情实乃相望啊。”

    陆小雅显然也听人提及过陆瑾和裴家之间的交情,沉吟半响顿时猜到了陆瑾心头的意思:“夫君之意,莫非是想要到裴府看看?”

    陆瑾摇头叹息道:“自裴帅去世之后,裴家人已是返回了河东,鲜少前来长安居住,原本在长安的府宅也已经卖掉了,不过裴帅之墓陪葬在乾陵,明日我想前去乾陵祭拜裴帅。”

    陆小雅一听,立即点头道:“那好,夫君,明日就让小雅陪你同行如何?”

    陆瑾抚摸着她的柔荑,微笑言道:“有娘子相伴,实乃求之不得,好,明日我们就一并前去乾陵。”

    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陆瑾便和陆小雅一道乘坐着公主府的马车出发了。

    乾陵位于长安城西北五十来里的奉天县境内,马车一路疾行,足足到了正午时分,方才抵达了奉天。

    不过因午后不已扫墓祭拜,故而陆瑾没有急着前去,与陆小雅一并在奉天县外游玩了半天,这才在第二天来到梁山脚下。

    其时高宗皇帝刚刚下葬不久,梁山脚下尚有自发前来守墓的朝臣老臣所建的草庐,进入乾陵范围的入口处更有朝廷军兵把守,若非陆瑾乃是当朝宰相的身份,寻常人是决定不能入内的。

    乾陵占地极大,葬着天皇大帝高宗李治,以及陪葬乾陵的二十七位功臣以及皇室成员,足足占据了两座山头另加山头之间的一块平地。

    乾陵玄宫于北峰之上,乃是仿长安城而建,只是规模缩小了些许而已,不过因尚未加盖封顶的缘故,整个玄宫看起来极为磅礴大气,此际霜雾萦绕经久不散,恰如身在九天之上的仙宫一般。

    陆瑾与陆小雅踏着青砖台阶拾阶而上,待行至两山之间的那片空地,又拐道朝西,一座依山而建的陵顿时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这座陵寝修得不算太大,建造得却是极为规整。

    陵寝外依例修建着石人石马,苍松古柏生长其中,显得肃穆而又端庄。

    陆瑾扶着陆小雅走了过去,行至墓碑前一通端详,回想起裴行俭音容,不禁沉沉一声叹息。

    如今裴行俭的家人全都已经回到了河东老家,裴光庭、裴庆远也已经完成了在国子监的学业,目前正在老家用心苦读,等待时机参加科举考试。

    而对于裴行俭的身后之事,高宗皇帝当年已经安排了一名正六品的官员亲自担任裴府管家,替他们料理一切事务,这些年在陆瑾时常的过问之下,裴家倒也非常安好,也算告慰裴行俭在天之灵。

    袅袅升起的黄纸青烟当中,陆瑾斟满了一杯水酒,双手平端目视着裴行俭的墓碑,轻轻叹息道:“裴公,这些年朝廷大势愈加复杂,太后擅权新君羸弱,社稷有倒悬之危,江山有沦陷之忧,只可惜无忠良正直又德高望重的大臣制衡太后,致使太后以及武氏宗族日渐崛起,现在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弟子虽然一直有心报国,匡复社稷,但空有军才政略,却无声望名望,势单力薄,有心无力,实乃称为憾事!当年庐陵王以举国重托托付于弟子,这多年过去,弟子依旧未能找到救国出路,当真惭愧至极!倘若弟子能够有裴公你一半的能耐,我相信如今朝堂的局面也不会如此了。”

    说完之后,陆瑾怔怔然矗立,及至半响方才发出沉沉一声喟叹,手腕倾斜,将杯中杯酒全部挥洒在了墓前。

    便在陆瑾心神恍惚,满是愁苦之际,突闻山脚处脚步声响,竟是有人从那里走了过来。

    霎那间,陆瑾登时一个激灵,额头也是留下了涔涔细汗。

    刚才他对裴行俭所说的那番言语中多有抨击当今局势,不满太后擅权之言,若是被有心人听见告之朝廷,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正在他惊疑不定之际,行来的脚步声却是愈来愈近了,透过林木的缝隙,可见来者乃是一个体型曼妙的中年宫装女子。

    陆瑾明白能够进入乾陵之人非富即贵,不用问这个宫装女子也为朝廷重臣的家眷,正在他犹豫是否上前一问的时候,没想到那个宫装女子却已经是主动开口了:“常言陆丞相少年英锐,文武全才,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

    话音落点,那中年宫装女子已是步上了裴行俭钦陵前的小道,略显丰韵身段配上一张美艳犹在的面孔,手臂上挂着一个提篮,看上去颇为雍容华贵,望之就知道非常人也。

    陆瑾愣怔了少顷,示意陆小雅就在此地等他,这才脚步轻快的走了过去,对着那中年女子便是一礼,恭敬开口道:“在下陆瑾,见过夫人,不知夫人名讳?”

    中年女子十分坦然的接受了当朝宰相这一礼,也没有相扶,似乎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她目光炯炯的端详陆瑾半响,这才微笑出言道:“奴与太宗皇帝同出一门,乃高祖第九女,诏封常乐公主,论辈份,太平公主该叫奴一声姑婆。”

    (本章完)

第1070章 常乐公主() 
闻言,陆瑾双目一瞪,显然有些不敢相信,连忙在施一礼言道:“微臣陆瑾,见过常乐公主殿下,时才多有冒犯,还请殿下恕罪。”

    常乐公主亲自伸出手来,将陆瑾扶起,笑言道:“陆相不必多礼,算起来本宫已经有又很多年没有返回长安了,也许久没有见到太平,时光飞逝如白马过隙,今日见到太平的夫君,实乃替她由衷感到高兴。”

    陆瑾颔首一笑,却很敏锐的听出了常乐公主言语中的苦闷惆怅,不禁暗自一叹。

    这位常乐公主可不简单。

    她虽然是太宗皇帝同父异母的妹妹,但却要比太宗皇帝年龄小上不少,与高宗李治差不多同龄,因自小生长在皇宫的关系,幼时便与高宗交情莫逆。

    其后常乐公主出降右领军卫将军赵绰之子赵瑰,生有一女赵氏,为李显作英王时的结发妻、英王正妃。

    唐高宗对待自己的姑姑、同时也是亲家母的常乐公主礼遇有加。

    武后不高兴,就报复常乐公主,她以其女英王妃赵氏对自己不恭谨为由,下令将英王妃关进内侍省的女牢,所给饮食都是生的,赵氏被活活饿死。

    同时,武后又将赵瑰驱逐至括州担任刺史,后来又贬到寿州,并令常乐公主随行,而且令常乐公主一家不得随意返回长安。

    想来这次也是因为武后召开大朝会的关系,担任寿州刺史的赵瑰才与常乐公主一道获准前来洛阳,夫妻俩抽空前来了长安一趟,至于目的,陆瑾当然也已经猜到了。

    “公主殿下此行,是来这里祭奠英王妃的吧。”陆瑾说完之后,已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英王妃饿死在内侍省之后,一直陪葬乾陵,陆瑾现在已有儿女,自然懂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从常乐公主微微红肿着的双目来看,就知道刚才她必定哭过。

    常乐公主轻轻颔首,叹息道:“不错,本宫这次是专程前来祭奠大娘的,她在这里孤苦伶仃十来年,也未见到亲人,本宫想之便忍不住潸然泪下。”

    陆瑾轻轻颔首,回想起堂堂英王妃居然被武后活生生的饿死,心内顿时涌出了一股愤概难耐的感觉,郁郁一叹怅然言道:“英王妃的确是太可惜了……”

    常乐公主苦笑了一下,双目视线转向了不远处那条奔流不息的小溪,出言邀请道:“陆相,陪本宫到溪边走走如何?”

    陆瑾一愣,旋即点头道:“好,但凭公主殿下之意。”

    常乐公主微微颔首,对着随他同路而来的兵丁吩咐道:“你们就在这里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兵丁们点了点头,立即分布在周围警戒起来。

    片刻之后,陆瑾便随着常乐公主走到了溪流旁边,两人望着淙淙流淌不息的溪水,均是没有说话。

    不做过了多久,常乐公主这才轻轻一声叹息,转过身来目光直视着陆瑾,正容言道:“陆相公之言,刚才本宫已经全都听到了。”

    陆瑾心知刚才自己在裴行俭面前的那阵唠叨也瞒不过常乐公主的耳朵,微微颔首,在没有明白常乐公主的心意前,他也没有冒然开口。

    常乐公主也没有等待陆瑾的回答,微微一笑继续言道:“陆相公可知李唐宗室对你是如何评价的?”

    “不知,还请公主殿下相告。”

    “其实长期以来,皇室宗族对你非常上心,但我们一直认为你乃是武后的心腹之人,想想来看,你能够进士及第并授予监察御史,相信对武后也有着知遇之恩,你能够尚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