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544章

执掌武唐-第544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因为如此缘故,走起此路来,陆瑾可以算得上的健步如飞了。

    就这般疾行小半个时辰,陆瑾额头已是微微冒出了细汗,他稍事喘息了一下稳定心神,大概估算了一下,发觉只剩下里许之路了,应该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老师隐居的茅庐。

    正欲继续前行,一阵山风带着草木的清晰气息掠过大地,带动林木起伏似浪,好似太平公主温暖的纤手轻轻拂过了他的脸庞,也使得他周身上下大感惬意凉爽,不自禁的闭上了眼睛。

    便在这个时候,原本一脸平静正享受着自然之风的陆瑾忽地剑眉一皱,心内猛然生出了几分警惕,还未等他睁开双目,左方忽地响起一声高亢的厉啸,一阵凛然劲道已是朝着他飞快袭来。

    “来得好!”

    陆瑾高声应得一句,在那阵凛然劲道快要袭近他身子的一瞬间,竟以一个飞快至极的侧身滑步堪堪躲开。

    与此同时,双手成拳犹如下山猛虎,朝着偷袭那人的胸膛直攻而去。

    来人似乎早就已经意料到陆瑾会采用这招,见状也不慌乱,奔袭而至跃在半空的身子竟是不可思议的翻滚起来,陆瑾攻袭他的拳风还未靠近他的身子,已是被一股大力所荡开。

    陆瑾却是从容一笑,根本没有后退之意,反倒大跨步上前,膝盖猛抵向偷袭者的肚脐眼位置,算计得极其精准。

    偷袭者也知道陆瑾这一招的厉害,丝毫不敢托大,电光石火间他又是一声轻啸,双掌交叠以掌心摁向陆瑾袭来的膝盖,瞬间就化解掉了他大半力道。

    与此同时,偷袭者借力向上反弹而起,手掌闪电般伸出摘下陆瑾腰间一物,轻飘飘的落在三丈开外之地,扬起手中的东西已是忍不住得意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而他手上所拿的东西,正是陆瑾腰间的荷包,倘若刚才他所拿的乃是尖锐的武器,陆瑾说不定就要受伤了。

    见状,陆瑾却是淡淡笑了笑,拿起手中的酒葫芦不慌不忙拧开了葫芦口的木塞,仰头狠狠的灌了一口,香醇凌冽,摄人心脾,正是他熟悉的兰陵美酒的味道。

    偷袭者见状一愣,不能置信的一瞧自己的腰间,果见悬在那里的酒葫芦已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陆瑾摘去,而他居然没有发觉。

    陡然之间,一阵苍劲雄厚的嗓音从偷袭之人口中传出,夹杂着无以伦比的欣喜笑意,“哈哈,五年未见,七郎的功夫却是一点没有拉下,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陆瑾抬起衣袖抹去了嘴角残留的酒汁,将手中葫芦凌空丢给了他,哈哈大笑道:“五年未见,道长酒壶中的兰陵美酒就依旧这么好喝,实乃让人无比怀念呐!”

    偷袭之人乃是一个老道,白发白眉白须,老脸上满是皱纹,精神矍铄,仪态潇洒,若非那皱皱巴巴的道袍,以及不修边幅的邋遢,当真是如同道家上仙般的人物,正是裴道子。

    裴道子上下打量了陆瑾一周,发现他长高了、壮实了,不禁微微颔首,意味深长的笑言道:“七郎,这些年你在朝廷很受恩宠啊!呵!当朝状元,公主驸马、天官侍郎,实乃羡煞世人。”

    听到裴道子如斯夸奖,陆瑾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淡淡笑道:“运气使然而已,到让道长你见笑了,在朝堂的时候,裴行俭裴公曾给了我不少关照,裴公也时常提及道长你。”

    裴道子轻叹言道:“小叔文武兼备,才智高超,一生亦是为国为民,只可惜病逝于征战途中,是乃诚为憾事!”

    陆瑾听得一阵默然,的确,去岁的鄯州之战若是由裴行俭领军的话,岂会遭遇后来的大败?

    或许这就叫做天命如此,不可逆转,人这东西,在变幻无常的天命面前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正在陆瑾暗自感概当儿,裴道子已是从伤感之中回过神来,上前笑语言道:“马上就要天黑了,还不快快去见你的老师。”

    陆瑾愕然,问道:“道长难道不一道回去么?”

    裴道子晃动着酒葫芦笑嘻嘻的言道:“贫道还要下山打些美酒,今晚就不回来了,你径直前去便可。”说罢,对着陆瑾摇了摇手,步履轻捷如同山猴儿般一窜,消失在了树林当中。

    望着裴道子离去的方向,陆瑾摇头失笑,转身继续赶路,不多时,一片竹篱笆围成的山间草庐就出现在了眼前。

    陆瑾越是走近越觉情怯,待到行至半掩着的院门之前,他已是心绪紧张了。

    (本章完)

第986章 面见恩师() 
颤抖着双手推开了院门,陆瑾脚步缓慢的走了进去,环顾四望,种菜的那片洼地似乎缩小了不少,想来也是因为他离开的缘故,师傅与裴道子再也不用多种蔬菜。

    而在茅屋之前,昔日时常攀爬玩耍的那棵桑树已经长高变粗了不少。

    陆瑾知道这颗桑树曾经乃是他们师徒重要的经济来源,树枝可做手杖,可做良弓,可为剑鞘剑柄,每每拿到市集上贩卖,就可以换得笔墨纸砚等事物。

    看到居住多年的草庐依旧清贫如斯,陆瑾的眼眶慢慢湿润了。

    以老师儒学大师的绝世文才,以及在士林中的崇高地位,不管是走到何处,都能够成为人们高山仰止的对象,即便入阁登堂成为宰相,也不在话下。

    可是老师就因为不满武后摄政,奸臣当道,选择了挂冠而去离群索居,这份坚守,这份执着,这份傲骨,实在太难得了,也是当今许多名儒所或缺的。

    便在陆瑾悠然思慕之际,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伴随着一盏摇摇晃晃的油灯从里屋走了出来,熟悉的苍老嗓音豁然入耳:“谁在哪里?”

    陆瑾浑身一震,抬眼望去,只见一个黑衣老者正站在台阶上淡淡发问。

    他斑白的头发在头顶结成发髻,一道细长的眉宇,脸上布满了沟沟壑壑,颌下一缕长须当胸飘拂,锐利的双目依旧犀利如剑,正是陆瑾的老师孔志亮。

    因现在天色已经黑透,孔志亮才没有看清站在院内之人乃是陆瑾。

    “恩师……”

    陆瑾颤声言得一句,疾步而上,对着站在台阶上的孔志亮已是当头一个大拜。

    孔志亮身子一抖,面上露出了无比惊讶之色,惊声一句:“七郎……”连忙快步下阶将他扶起定眼一看,眼眶立即就红了起来。

    陆瑾泪流满面,请罪言道:“恩师在上,请恕陆瑾这些年来事务繁忙,未曾前来荆山探望老师,实乃有错也!”

    孔志亮认认真真的将陆瑾仔细端详了一圈,这才爽朗大笑道:“尊师重道放在心里面便可,何须增添那些庸俗不堪的往来礼仪,来,跟老师进屋,咱们续茶闲聊。”说罢,已是执着陆瑾的手走入了茅庐当中。

    师徒两人见面,自然有许多话题闲聊,品着略带苦涩的春茶,陆瑾先将这些年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大概对着孔志亮说了,特别着重讲述了高宗皇帝驾崩之后朝局的现状。

    孔志亮虽则隐居山林,但对于朝局还是尤为关注,不过许多都是道听途说而已,此际听到陆瑾这个见证者的清晰讲述,以前许多想不通的疑问也是得到了解答。

    “你是说……先帝曾经留下了一封遗诏给庐陵王,庐陵王被武后废除之后,又将这封遗诏交给了你?还让你借机匡复大唐江山?”

    “对,遗诏在此,请老师过目。”陆瑾从怀中取出了那份须臾从不离身的诏书,毕恭毕敬的递给了孔志亮。

    这封诏书他一直是贴身收藏,而且还作了密封防水的保护,故而前些日落海的时候,才没有被海水侵透。

    孔志亮知道这封遗诏对目前的大唐意味着什么,面容严肃的接过捧在掌中慢慢细读,一双眉头皱得却是更深了。

    看罢之后,孔志亮出了一口长长的粗气,慨然言道:“七郎,此物实乃匡复社稷,厘定朝局的定海神针,使用得好,可比千军!”

    陆瑾也知道遗诏的重要性,同感的点了点头,问出了一直萦绕在心头许久的疑问:“可是老师,以我现在的实力,不足以完成这项伟业,而我也不知道应该把这封遗诏交给谁。”

    孔志亮久久的望着他,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洞悉一切的神光,淡淡言道:“七郎,你并非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封遗诏,而是你根本就心怀犹豫!”

    一语落点,陆瑾陡然一惊,显然不知道孔志亮为何会作出如此评价。

    孔志亮悠悠一叹,轻声问道:“你与武后也算是多有接触,说说看,她在你心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不要敷衍老师,我要听你的真实想法。”

    面对孔志亮直言不讳的要求,陆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今天他本是为了向孔志亮请教而来,若出言欺瞒,与欺骗自己又有何异!

    烛光幽幽,摇曳不止,映照得陆瑾的脸庞也是忽明忽暗。

    他斟酌良久,方才当先一句评语:“太后英明圣武,任人唯贤,襟怀开阔,虚心纳谏,实乃千古罕见的治国奇才,以我看来,太后为政之能比起太宗皇帝,也不在话下。”

    “老师,”陆瑾目光直视孔志亮,语气诚恳而又坦然:“太后十四岁入宫成为才人,凭借聪慧过人的头脑,一路行来斗到王皇后、萧淑妃成为皇后,打压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相使得先帝得以掌握君权,在先帝目不能视物的时候,又以女子之身统御国政,延续了贞观之治遗风,在她的带领下,大唐可谓是蒸蒸日上,国泰民安,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太后更任人唯贤重视科举,大力打压门阀政治制度,使得许多寒门之士得以进入朝堂,为寒窗苦读多年却始终不比上世家子弟的寒门学士求取了一份公平,实乃太过难得。”

    “若论太后的缺点,当然也有,那就是太过狠毒无情,心狠手辣,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野心,她连自己的亲身儿女都不会放过,实乃让人为之心寒,也让人生不出太多的效忠之心,而且太后太过贪恋权势,容不得其他人染指她的权力,即便是亲身骨肉也无法能够与之分享,长久以来,必定会祸乱大唐。”

    听罢陆瑾这一席话,孔志亮缓缓颔首,捋须言道:“想得已经很透彻了,看来武后赐你高官,让你为驸马,并没有蒙蔽住你的双眼,七郎,老师原本还担心你会成为武后为虎作伥的工具,看来还是我太过忧心了。”说罢,摇头失笑,却是一脸欣慰之色。

    (本章完)

第987章 答疑解惑() 
沉吟半响,孔志亮开口言道:“的确,为师也要承认武后她非常有才能,强先帝多矣!世人常用西汉吕后比较武后,实乃大缪!武后旷世奇才,岂是吕后能够比拟的!然正因为此点,武后一直对权力贪恋不放,现在居然架空帝王临朝称制,一个女人即便她再是优秀,始终也为女子,天下臣民,满朝文武、皇室宗亲岂会容得一个女子把持朝政而不权归新君?所以这注定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而武后为了维持权力,双方必定会有一场激烈的争斗,目前正在进行的李敬业勤王,正是先行之一。”

    经过孔志亮一番拆解,陆瑾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的确,即便武后再是了得,始终也得不到天下民心,朝廷文武百官之心,一个女子坐拥江山不仅是一个笑话,更是一个可怕的祸端。

    陆瑾不知道在那莫名记忆记载当中,武后究竟是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