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69章

执掌武唐-第46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啸的草原河谷当中。

    他是在想不明白,淳于处平身为大唐的领军大将,为何要去勾结吐蕃人,而且还将全军重要的军情泄漏给吐蕃知晓,差点就将全军置于了死亡之地。

    而且更令陆瑾感到寒心的,是他坚信如淳于处平这样的奸细不会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那看似肃穆庄重的庙堂,又有多少大臣为了自己的私欲,暗中为敌国透露消息,泄漏着朝廷诸多隐秘之事呢?

    (本章完)

第849章 裴炎的下马威() 
便在陆瑾暗自感叹当儿,狄仁杰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沉声言道:“陆帅,属下已经前去搜查了淳于处平所住的营帐,没有发现任何通敌的证据。”

    陆瑾回过身来,月光映得眼眸微微闪烁不止:“淳于处平乃是一个聪明人,即便是带给吐蕃人的信件,也是假于他人之手所写,根本就没有留下半点证据,营帐内也应该如此,没发现也很正常。”

    狄仁杰沉沉叹息了一声,显然觉得非常的可惜,犹豫了半响忽地轻声言道:“陆帅,属下还要向你禀告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说来听听。”陆瑾心知狄仁杰并非危言耸听之人,嘴角已是溢出了丝丝苦笑。

    狄仁杰一脸无奈的言道:“属下刚才才得知,淳于处平乃是兰州都督程务挺一手带出来的将领,他更与程务挺私交甚好,裴炎那里……只怕会有些麻烦。”

    狄仁杰的话音刚落,陆瑾的脸色已是沉了下来,裴炎与程务挺交情莫逆乃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淳于处平既然是程务挺的心腹爱将,对于裴炎来说那自然可以说是自己人,如今所掌握淳于处平通敌卖国的证据尚不充分,如此一来此事只怕会有所变数。

    见到陆瑾面沉如秋水,狄仁杰也明白他的顾忌所在,出言建议道:“陆帅,当务之急,我们须将淳于处平立即押解回京,不能让他留在鄯州,更不能让他在路上遇到裴炎。”

    闻言,陆瑾却是苦笑摇头:“裴炎已至鄯州,依照规矩,本帅这个代理主帅必须将如此重大的事情禀告给裴炎知晓,断不能先斩后奏,而且以淳于处平之能,说不定他麾下的亲卫早已偷偷前去向裴炎禀告此事,现在只怕是来不及了。”

    “那可怎么办才好。”狄仁杰顿时急得直跺脚,“连日来的幸苦,莫非要前功尽弃不成!”

    陆瑾长吁了一口气,轻叹言道:“只愿裴炎能够明白事理,一切倒还好办,如果他头脑发热想要释放淳于处平,那我军就麻烦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起快马突然从大营中飞驰而来,渐行渐近已是可以看到马上骑士焦急的神情,此人正是狄仁杰的亲卫心腹李元芳。

    “狄公,大事不好了。”

    还未下马,李元芳已是慌里慌张一句。

    狄仁杰正在因裴炎与淳于处平一事而烦闷,听到李元芳又是前来禀告坏消息,一颗心顿时直往下沉。

    李元芳干脆利落的勒马急停,翻下马背飞步赶到狄仁杰面前,拱手正要开口,突又看到站在一旁的陆瑾,脸上顿时出现了犹豫之色。

    狄仁杰皱眉言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陆帅岂是外人!”

    听闻狄仁杰此话,陆瑾不禁淡淡一笑,看来自己终于在狄仁杰那边洗清了虞国奸细的怀疑,所以他才没有隐瞒之意。

    李元芳点了点头,焦急言道:“狄公,君四海突然不见了。”

    “什么!”霎那间,狄仁杰立即懵掉了,不能置信的高声道,“你说谁不见了?”

    “君四海!君四海不见了。”李元芳再次清晰重复一句,脸膛上布满了沮丧的神情。

    霎那间,陆瑾便是明白了过来,联想到狄仁杰起初对他的怀疑,他这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那位他早以为已经跌落悬崖死掉的君四海在作怪。

    想了想,陆瑾忽地一声长叹,眉宇间愁容更盛,对着呆呆发愣的狄仁杰喃喃言道:“狄公,这次你可是给本帅惹来一个天大的麻烦啊!”

    ※※※

    三日之后,新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裴炎来到了陆瑾军中,也没有多话,立即令人鸣响聚将鼓,让诸将前来中军大帐待命。

    在裴炎到来的那一刻,陆瑾便知道他行使全军主帅一事要告一段落了,好在前些日击败了达古日耸那六万主力,现在鄯州的局势总体上还是有利于唐军,只要裴炎能够谨慎为战,持重坚守,必定能够将钦陵赞卓所领的三万大军歼灭于鄯州境内。

    但是,陆瑾还是从裴炎的举动当中感觉到了一丝担忧。

    裴炎一到军中并非召见他这个副帅,了解询问军情,反倒就这么迫不及待的鸣响聚将鼓,在宣告接掌军权的同时,更让陆瑾感觉到了裴炎对他的防备以及不信任,这自然并非好事。

    但是陆瑾也算是问心无愧,况且即便是副帅,他在中军大帐中也有着一定发言权力,并非裴炎一人就能为所欲为。

    陆瑾已经打定了注意,若是裴炎胆敢释放淳于处平,他即便是拼了副帅不做,也要坚决反对。

    不容多想,陆瑾快步来到中军大帐之前,然而令他感觉到意外的是,帐外再非那些面容熟悉的亲卫,而是全部换作了裴炎所带来的士卒。

    这些士卒个个甲亮盔明,持刀带盾,神情一片戒备。

    见状,陆瑾心头一紧,皱着眉头顺着甬道大步而入,未及帐口,忽地从旁边闪出了一个带剑军吏,挡在他的身前厉声嚷嚷道:“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没想到居然有人胆敢拦阻自己,并厉声询问自己的名讳,陆瑾心头陡然涌上了一股怒气。

    戒备森严的军卒,尖声嚷嚷的军吏,陆瑾实在没有想到,裴炎居然使用这般低劣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将威。

    他强自令自己镇定了下来,口气冷然的出言道:“本帅乃金牙道行军副总管、检校右骁卫将军陆瑾。”

    军吏轻轻颔首,拱手道:“原来是陆副帅,末将有礼了,请陆副帅解下佩剑,末将立即放行。”

    陆瑾怒极反笑,言道:“历来大将前来中军大帐,均是甲胄在身,腰佩长剑,你们这是哪门子军规,居然还要本帅解剑?”

    带剑军吏冷冰冰的言道:“陆副帅,这是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裴元帅之令,请你遵令而行,不要让末将为难。”

    陆瑾再也忍受不住,冷冷言道:“本帅不解佩剑又是如何?不要挡着本帅之路,速速滚开!”

    带剑军吏陡然色变,右手一握腰间剑柄,随着“呛啷”一声细响,长剑出鞘直指陆瑾,厉声道:“大胆陆瑾,居然忤逆犯上不遵守裴元帅之令,来人,将他拿下。”

    高亢的话音落点,守在中军大帐周围的军卒全都抽出了武器,气势汹汹的围了上来。

    (本章完)

第850章 陆瑾深陷危境() 
陆瑾依旧是夷然无惧,他藐视的看了眼前这位带剑军吏一眼,语气从容而又严厉:“本帅现奉朝廷之名暂代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一职,今番到此,一来未见裴炎本人,二来军权尚未交接,故而本帅人尚是统领全军之主帅,尔等居然胆敢对本帅刀剑相向,可知此乃全军中军大帐,只要本帅一声号令,万千士卒汹涌而入,顷刻便能将尔等砍成碎片,不信咱们可以试试。”

    被陆瑾强大的气势所慑,带剑军吏竟是吓得脸色转白,犹犹豫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便在这个时候,一员白面长须的戎装武将从帐内走了出来,对着陆瑾拱了拱手谦和笑道:“陆副帅,末将乃是新任长史张靖臣,军卒无意冒犯,还请陆副帅见谅,请陆帅随我入帐。”

    也不知王孝杰为何会被解除了长史一职,但陆瑾相信这位名为张靖臣的新任长史必定乃是裴炎的亲信,点头言道:“好,那就有劳张长史带路。”

    张靖臣又是谦和一笑,侧身一让对着陆瑾伸手作请,将陆瑾请入了帐内。

    中军大帐环境依旧,然而坐在帅案上的再也并非陆瑾,而是换成了白发白须的裴炎。

    待到陆瑾入内之时,裴炎正在案后翻看着一叠厚厚的书卷,待看到陆瑾进来老眼一抬,淡淡颔首算是招呼:“陆副帅稍后片刻,待所有总管到来之后本帅便主持召开议事。”

    陆瑾不屑与裴炎多言,冷然点了点头,站在了帅案左侧。

    片刻之后,刘景仁、阎温古、爨宝璧、沙吒忠义四位总管与狄仁杰一道,也是步入了帐内,简单的向裴炎禀明身份之后,均是站在了帅案之下垂手待命。

    待到人全部到齐了之后,裴炎才将视线从书卷上移开,老眼环顾帐内诸人一圈,正容言道:“诸位将领,在下裴炎,现奉朝廷之令出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经略大使,今日赶赴军中主持对吐蕃的战事,还望诸位能够鼎力相助,共同击退强敌。”

    说完之后,裴炎将视线落在了陆瑾的身上,沉声言道:“陆副帅,请你按照规定交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之印。”

    陆瑾神情默然的点了点头,对着狄仁杰眼神示意。

    主帅之印鉴一般都是由长史代为保管,帅印自然在狄仁杰那里。

    狄仁杰立即会意,从身旁吏员手中接过了裹着黄绸的帅印,走到帅案前轻轻的放在了上面。

    待到狄仁杰刚退下一步,新任长史张靖臣已是快步而上,伸出手来解开了裹着帅印的黄绸,一方龟形为托的方形帅印已是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原本历朝历代军中均是通行虎符以及虎形之印,但唐朝因要避讳先祖景皇帝李虎之名,故而军中无虎符虎印,而是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

    帅案上这方龟形符印,正是全军统帅的象征。

    裴炎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手一伸,手掌已是抚在了帅印上面,朗声言道:“目前我军虽然在陆副帅的带领下大胜一场,然而敌军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特别吐蕃大相噶尔·赞悉若多布率军九万入侵西域,西域战事更是吃紧,当务之急,我军自然是要争取消灭钦陵赞卓说所领的这支军队。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须得办理。”

    说完此话,裴炎的目光已是落在了陆瑾的身上,沉声询问道:“陆副帅,本帅在路上曾听人禀告,说你论定淳于处平乃是吐蕃奸细,已是褫夺了他的兵权,不知对否?”

    听到裴炎当先便用此事向着自己发难,陆瑾心头不禁为之一沉,点头言道:“对,有诸多证据表明,淳于处平数次泄漏我军情报,特别是将裴行俭大元帅死讯泄漏给吐蕃人知晓,致使我们陷入局势被动。”

    “不知陆副帅口中的证据,是指的何也?”裴炎老眼一闪,口气有些冷冰冰的的味道。

    陆瑾淡淡言道:“第一,淳于处平无故装病,耽搁行程,妄想破坏我军战略;第二,前去吐蕃传信的奸细乃是淳于处平的亲卫,而每次军事议事的内容也只有末将以及几位总管知晓,故而淳于处平有重大的通敌嫌疑,末将依法依规按律将其缉拿,准备交给朝廷查办。”

    一句“依法依规按律”,表明了陆瑾坚定的态度,如果今天裴炎想要让淳于处平官复原职,陆瑾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好一句依法依规按律。”裴炎却是捋须淡淡一笑,笑容中有了几分揶揄的问道,“既然是陆副帅的决定,那本帅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