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64章

执掌武唐-第464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眼前的吐蕃人可不是那么简单,至少光凭夜袭还无法瓦解其战意,在没有落入绝对的下风前,吐蕃人更是连逃跑的心思都没有,立即就在各自将校的带领下开始了反击。

    接下来,将是一场恶战,而留给陆瑾的只有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

    他必须在这段时间中率军击破吐蕃人严密的防守,抵达堤坝之下并掘开堤防,若是不能顺利掘开堤防待到吐蕃人在龙凤峡的援军到来,那留给陆瑾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吐蕃军卒,陆瑾没有丝毫的犹豫,他长枪一举高喝一声:“杀”,已是一马当先朝着吐蕃阵营中杀了过去。

    (本章完)

第840章 生死之战(中)() 
还未等陆瑾杀到吐蕃阵前,森森一片长矛已是朝着他呼啸而来,几乎可以说是封死了他前进之路,若是在前进一步便只能是被长矛穿个通透的结局。

    陆瑾艺高胆大,没有半分害怕,他拼力嘶吼了一声,梨花长枪如同一根不可撼动的擎天之柱般架在了袭来的长矛之上,晃也没晃动一下。

    紧接着,陆瑾接着马匹前冲之力再次发力,带动长枪猛然前压,竟是硬生生的将持矛的那几个吐蕃人撞得是仰面翻飞,跌在地上哀号不止。

    没有半分停留,陆瑾已是纵马杀入了敌阵当中,长枪舞动,左挑右又刺,瞬间连杀七人。

    而于此同时,护卫着他安全的亲卫骑兵也是联袂杀来,见到主帅不顾安危亲自涉险,亲卫骑士们当真是吓得不轻,慌忙结成了一个雁形之阵,由两翼前插而上,将位于中间的陆瑾紧紧包裹在了阵中。

    便在此刻,一员身高体壮的吐蕃大将突然出现在了唐军之前。

    他脑门光光,只在头顶梳着一个小髻,****着的上半身肌肉虬结,青筋直冒,此刻他将十来根长矛夹在腋下,竟是毫无畏惧的大吼上前,向着唐军骑士猛然投掷长矛。

    每一个长矛飞射而来,必定有一名唐军骑兵惨叫坠马,可见其手段之准确狠毒。

    见状,陆瑾双目一闪,脚跟用力一磕马腹,竟是策动着坐骑再次加速,朝着那吐蕃大将飞驰而去。

    那吐蕃武将自然也看到了朝着自己冲杀而来的陆瑾,瞧见此人甲胄鲜明,护卫无数,便知道他一定是唐军大将。

    故而吐蕃武将又是一声猛烈的嘶吼,连忙拿起一根长矛,粗长的手臂用力一挥,长矛立即就脱手而出,朝着陆瑾飞一般的射了过来。

    陆瑾临危不乱,在长矛快要飞到眼前的那一霎那,他身子一闪竟是躲到了骏马马腹一侧,恰恰与袭来的长矛插肩而过。

    吐蕃武将眼见一击不中,顿时如同雄狮般狂暴怒喝,拿起长矛用力掷出,目标却换成了陆瑾胯下的骏马。

    感觉到袭来的长矛所攻之方向,陆瑾也没有躲避,身子前倾而起猛然一提骏马马缰。

    胯下那匹雄峻非凡的坐骑似乎感觉到了危险到来,陡然一声长嘶跟随陆瑾提动缰绳的动作凌空跃起,又是险之又险的避过了袭来的长矛。

    骏马在空中奔跃数丈,落点正是那位吐蕃大将所占据的位置。

    见状,吐蕃大将面容狞狰,睚眦欲裂,吼声如雷,竟将腋下长矛全部倒竖而起,准备将下落之马穿个通透。

    然而就在那一霎那,端坐马背上的陆瑾一个鹞子翻身,竟从马背上翻越而下,还未待他落地,手中红缨梨花枪已是如同游龙出海般探出,轻而易举的洞穿了吐蕃大将的脖颈。

    吐蕃大将口中的怒喝声嘎然而止,嘴角溢出缕缕血迹,眼中神光一黯,如同一座大山般陡然倒地了。

    眼见主帅神乎其技的杀掉了吐蕃大将,全军骑兵顿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士气也是瞬间暴涨,全都挥舞着武器朝着吐蕃阵营当中拼命冲杀。

    吐蕃军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训练有素,很快就从被夜袭的慌乱中惊醒了过来,领军主帅更是猜到了唐军此行乃是为了破坏围水堤坝,故而在堤坝下列成了一个三千人的步卒大阵,用以抵挡唐军的进攻。

    陆瑾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手中长枪上下翻飞,左右肆掠,四周根本没有一回合之将。

    两千负责破坏堤坝的骑兵跟随着他呼啸上前,肆意砍杀,快意冲锋,与吐蕃人接阵之处鲜血四射,肢体横飞,当真如同修罗地狱。

    然则吐蕃人却是非常的顽强,他们相互接阵左右依靠,如同一面严实的城墙般,没有丝毫的缝隙,前面的军卒倒下去了,后面的立即补上去,他们踩着战友血淋淋的尸体,奋勇奋战,死不后退,任凭唐军如何猛烈进攻,均是坚固得如同一座山峦一般。

    陆瑾心知时不我待,见到吐蕃人防守如此严密,一时之间心内不禁大是焦急。

    此乃决战存亡之秋!容不得他多说多想,只是带领着军卒发疯一般的向前推进,凭借着血淋淋的尸体杀出一条通往堤坝的道路来。

    在原野上,骑兵对步卒本来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加之吐蕃人匆匆列阵武器不齐,就连防止骑兵冲锋的矛戈也是零零落落,在唐军如雷似潮的攻击下渐渐露出了不支之势。

    陆瑾早就已经杀红了眼,他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一手拿着梨花长枪,一手拿着金鞘长剑,高声呼喝,勇往向前,转眼之间又是连杀七个挡在他面前的吐蕃人,一条血淋淋的道路渐渐出现在了阵中,实在非常了得。

    周围的吐蕃将士从甲胄上便看出陆瑾乃是唐军的大将,但摄于他勇猛无敌的武力,浑身浴血的雄姿,竟是再也不敢单独上前阻拦,只要陆瑾所到之处,不消片刻就能杀出一条路来。

    终于,吐蕃人防守大坝的圆形大阵被唐军骑兵硬生生贯穿,分为了两截。

    陆瑾见状大喜,急忙下令骑兵飞驰登上堤坝,来到顶端下得马背抓起插在泥土中的铁锹锄头猛铲,希望能够快一点破坏堤坝。

    堤坝内河水浑浊,泥浆翻滚,荡漾的水波在月光下闪烁着丝丝亮光,光看这座堤坝的高度,陆瑾便知道此内水深只怕已不下十来丈,一但决口洪水汹涌而出,必定可以将这条龙羊峡全部湮没。

    见状,他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若非前几日及时发现了吐蕃人准备水攻的阴谋诡计,说不定三万唐军将会被这无情的洪水淹成鱼蟹,而大莫门城也将被洪水所冲垮,吐蕃人便可长驱直入攻入鄯州。

    好在发现及时,才避免了遭遇此等大败。

    如今,便是掘开堤防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时候,陆瑾相信只要掘开的堤防,位于龙凤峡的内的吐蕃大军必定会全军覆没。

    (本章完)

第841章 生死之战(下)() 
便在这紧张万分之时,察觉到唐军意图的吐蕃大军开始对陆瑾之军发动了极其猛烈的进攻。

    陆瑾一面下令千名骑兵继续用铁铲挖掘堤坝,一面亲自带领剩下的士卒围成了一个圆阵,抵挡吐蕃人猛烈的进攻。

    便在此刻,一阵尖锐悦耳的号角声忽地划破夜空,身在高处的陆瑾一看,登时就看见了一队手持火把的吐蕃骑兵从右侧猛烈杀来,人数不下两三千之数。

    陡然之间,陆瑾脸色大变,目光四下巡睃,却不知沙吒忠义为何没来得及拦阻这支突如其来的吐蕃军队,竟让他们轻而易举的进入了战局。

    无奈之下,陆瑾吩咐唐军骑兵渐渐收缩军阵,背依大堤作出死守之状,护卫正在挖掘大堤的军卒。

    这支吐蕃骑兵显然没有受到刚才夜袭之战的波及,军容鼎盛,甲胄闪亮,完全没有丝毫的凌乱与狼狈。

    为首吐蕃将领瞧见唐军正在挖掘堤坝的举动,顿时就神色大变,嘴中呜呜哇哇说了一长串让人不明就里的话,已是带领麾下骑兵朝着堤坝杀了过来。

    如同黄色山岳与白色洪流陡然相撞,唐军骑兵与袭来的吐蕃军卒顿时就战成了一片,双方短兵相接,喊杀震天,接壤之处鲜血飞溅,断肢残骸连连抛飞,场面如同修罗地狱。

    陆瑾明白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在如此危机当儿,他的脸色越来越是阴沉,亢声下令道:“狄公,下死战令!不许敌军在进一步!”

    死战令乃是唐军遇到非常危机时刻的军令,只要死战令一下,所有军卒都不能在后退半步,必须奋勇杀敌,死不旋踵直到获胜,若是胆敢撤退逃跑,主帅可依照军规逃跑一人杀一人,逃跑万人杀万人,可见此令之残酷。

    今日狄仁杰也是甲胄在身,满脸肃然,他虽然乃是文臣,然而此刻也是拿起腰间长剑一声大吼:“全军!号角齐鸣!下死战令!誓死一战!”

    陡然之间,唐军凄厉的号角声撕裂长空,五声急促的短鸣之后,又是一声长长的号角,这便是死战之号。

    霎那间,唐军骑兵彷如打了鸡血一般士气再次提升了起来,竟是不顾敌众我寡之势,向着袭来的吐蕃人连连进攻,展现出了困兽犹斗之势。

    陆瑾看得热血奔涌,激动不已,此际瞧见那位领军的吐蕃将军正在阵前嘶吼着指挥军队,他不由心头为之一动。

    微微思忖了一下,陆瑾决定擒贼先擒王,右臂一举高声吩咐道:“亲卫骑士,随本帅前去杀敌。”

    陆瑾的护卫亲兵虽只有百人,然而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此际一听陆瑾的号令,全都陌刀在手高声应是,大有跟随主帅勇往直前,一并闯刀山、下火海的决心。

    待看到陆瑾已是一马当先飞驰而出,骑士们没有半分犹豫,已是挥舞着战刀跟随陆瑾冲杀而去。

    陆瑾所领之军马蹄奔驰如飞,怒吼喊杀声如同惊雷,激越高亢的号角声连连吹动,汇成了一股巨大的若有实质的声浪,鼓荡着众人的耳膜,然后狠狠地楔入了吐蕃骑兵的军阵当中,如同一直穿透了身体的利箭,直冲吐蕃大将而去。

    吐蕃大将显然没料到趋于弱势的唐军竟敢不顾一切的朝着他杀来。

    处于一个骄傲的战士本能,他容不得自己面对危险便为之退缩,手中弯刀一挥暴喝一声,带领着百余名亲卫也是朝着袭来的唐军迎面杀来。

    在高速奔跑之后,双方骑兵剧烈的撞击在了一起,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陆瑾紧咬牙关冲锋在前,耳中除了飞驰的战马重重撞击在一起发出的巨大而又沉闷的身响,便是双方骑兵惨烈的痛呼声,长刀砍入肉体中的碎骨声,兵器撞击在一起的铿锵声。

    面对这般危险的境地,陆瑾依旧是夷然无惧,手中红缨梨花枪如同活了一般幻化出万千的枪影,如飞龙腾空,如青龙出海,拦路者纷纷下马,没有人能够阻拦他片刻。

    那位手持一口大刀的吐蕃武将见到陆瑾攻来,知道退避不了,更何况自持武勇的他也不想退避。

    陡然之间,吐蕃武将当机立断怒喝一声,手中长刀舞起了千万道刀影,铺天盖地向着陆瑾袭来。

    陆瑾面容冷峻肃杀,他手中长枪在四周画了一个大圈,六名围在他身边的吐蕃骑兵顿时溅血而退倒翻开去,顺利的瓦解了这一波猛烈的攻势。

    恰在此时,吐蕃将军的长刀堪堪杀到了陆瑾的面前,陆瑾一声厉喝梨花枪化作了一道拖拽而过的长虹。“锵”一声激晌,枪尖直击在吐蕃大将的刀锋上面。

    两人错马而过,吐蕃大将只觉一股强有力的力道从刀锋直贯手臂,霎那间竟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