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40章

执掌武唐-第440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见她如此表情,陆瑾笑道:“娘子这是怎么了,莫非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

    慕妃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下定了决心,忽地正容开口:“其实陆郎君,比起江流儿那句无关紧要的道歉,妃然更是担心你的安危,若你为了替妃然出头而出事,妃然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

    陆瑾愣了愣,微笑言道:“江流儿当着众人的面如此辱骂你,身为你的朋友,我如何忍得下去?自然不会让他就这么离开,况且……我这不是没事么?”

    “不管郎君有没有事,但所冒的风险当真是太大了。”慕妃然心有余悸的轻轻一叹,垂着螓首眼眶中渐渐有了些许水雾,“妃然一出生,便没有爹娘,自小到大都是生长在太常寺教坊司之内,在妃然五岁那年,凌都知将我从教坊司内买走,充当侍女,妃然这才逃离了苦海,但是凌都知也是将妃然当成一个使唤丫头而已,温柔坊所有人对待妃然也是冷冰冰的,即便是凌都知也不例外,妃然体会不到半分感情,直到遇到了陆郎君你……妃然才明白原来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所在的。”

    陆瑾心头一跳,故作惊讶的笑道:“妃然娘子,你我认识也不算太久,更没有见过几次面,何能当得娘子这般对待?”

    “陆郎君你还想骗我。”慕妃然抬起头来,一脸勇敢的望着陆瑾,一字一句的开口道:“上元元年,江宁县秦淮河畔,君以《化蝶》之曲赠予妃然,妃然如何能忘。”

    陆瑾一个激灵,头皮骤然一阵发麻,心内也是掀起了滔天骇浪。

    然而他毕竟拥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装作没听懂的模样惊讶笑道:“娘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何时我赠送过《化蝶》给你?”

    “谢郎君休要瞒我。”慕妃然已是改了称呼,美目怔怔的望着陆瑾半响,蓦然叹息道,”难道在谢郎心中,妃然就是这么不值得你信任的人么?若妃然想要拆穿谢郎你的真正身份,只怕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陆瑾面上神色终于变了变,他不知道何时被慕妃然看穿了身份,就这么沉吟半响,索性点头言道:“不错,陆瑾就是谢瑾,谢瑾亦是陆瑾,两者本为同一个人而已。”

    “郎君终于承认了。”慕妃然的嗓音中有着一丝雀跃无比的喜色,她连忙站起身来,对着陆瑾肃然一个大拜,正容言道,“恩公在上,请容妃然一拜。”

    陆瑾笑着摇了摇手,苦笑问道:“些许恩情何须再提,还有,你究竟是如何看穿我的真正身份的?”

    “其实那也只是一个意外的偶然而已。”

    慕妃然对着他俏皮的眨了眨眼眸,这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对陆瑾说了。

    当得知居然是自己给阿娘上香的时候,挂青青纸暴露了身份,陆瑾不禁生出了一丝后怕的感觉,连连责怪自己的马虎大意。

    当时幸好是慕妃然发现,若是换作了他人看穿他的身份,必定会引来极大的麻烦,说不定已经定案的谢氏一案也会再次掀起波澜,朝廷甚至会怀疑这一切都是他陆瑾公报私仇别有用心。

    (本章完)

第797章 陆驸马名显洛阳() 
想了想,陆瑾暗呼侥幸,对着慕妃然拱了拱手,言道:“多谢娘子替谢瑾保守了这个秘密,大恩不言谢。”

    慕妃然却是摇了摇头:“比起郎君的相助之恩,这些也是妃然应该做的。”

    说完此话,慕妃然镇重其事的言道:“而且妃然也会替陆郎君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绝不会告诉另外的人,郎君放心便是。”

    陆瑾点头言谢,轻轻笑道:“那就有劳娘子了。”

    慕妃然欣喜的点了点头,询问陆瑾离开江宁县之后的一些情况。

    陆瑾大概讲述了一番当年二房之人害死陆三娘之后,他跟随孔志亮等人离开江宁县的经过,待话音落点,已是深夜了。

    出了陆瑾居住的小院,慕妃然脸上仍旧挂着一丝激动的红晕。

    特别是一想到以前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谢瑾,果真就是陆瑾的时候,她的心内充满了感激和满足。

    正待她满心喜悦的回到自己居住的厢房之前时,却猛然见到屋廊下站着一人,张口便道:“哎呀,乖女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慕妃然一怔,惊讶道:“阿娘,你站在这里干什么?”

    那人走得几步下了台阶,正是娇娃馆假母凌都知,她急急忙忙一拽慕妃然的衣袖,脸上露出了兴奋喜悦之色,“干什么?呵,你这话问的好生奇怪!妃然啊,原来你早就知道陆瑾便是当朝驸马爷,对么?”

    慕妃然不想骗她,于是乎点了点头。

    “你这丫头瞒阿娘瞒得可紧。”得知真相之后,凌都知口气中不免充满了些许抱怨之意,“既然他乃是驸马爷,那就应该早一些告诉我才是,哪能瞒住阿娘让我居然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昨夜若非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已经准备前去嘲笑挖苦他一顿了,幸好没去,否者就闯了大祸。”

    慕妃然自然知晓凌都知嫌贫爱富的性格,微笑言道:“并非是女儿不愿意实言相告,而是陆驸马有所交代,不能将他的真正身份告诉别人,所以女儿才瞒住了阿娘。”

    “原来如此。”凌都知恍然点了点头,想了想又是无比振奋的开口道,“还有女儿,阿娘觉得那位陆驸马对你也是不错,你可要好好的巴结讨好他,若是能够让他成为你的红颜知己,那就再好不过了。”

    慕妃然大是腻歪凌都知的絮絮叨叨,轻叹言道:“知道了阿娘,妃然明白怎么做的,就不需要你教了。”说罢,已是告辞回房。

    “这孩子!哎!”望着慕妃然离去的背影,凌都知却是轻轻一叹,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果然,第二天太府少卿、平西军元帅、驸马都尉陆瑾在娇娃坊大战江流儿的事情便传遍了整座洛阳城,成为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内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流言蜚语之所以蔓延得如此之快,一来是因为陆瑾显赫的身份,二来也因慕妃然的艳名实在太过招摇,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江流儿居然让人不敢相信的败在了陆瑾的手上,还靠陆瑾手下留情,才能捡回一条性命。

    如此夹杂着桃~色~艳~情,男儿热血的事情,最受百姓们的喜欢,更有人绘声绘色的编撰出了陆瑾与江流儿决斗的具体经过,似真似假,让人听得止不住一片神往,只恨自己当时不再现场,竟错过了这样一番惊天好戏。

    然而在官场上,朝廷百官们看待此事却要理智许多,至少不敢如百姓们这般口无遮拦的四处议论,毕竟此事牵涉到了圣眷正隆的陆瑾,以及天皇天后的爱女太平公主,何人胆敢乱嚼舌根?

    而且身为公主驸马居然在烟花之地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这陆驸马也太不懂得轻重了,想必太平公主一定会大发雷霆吧!

    今日太平公主府却是一片平静。

    听罢伊萝所禀告的陆瑾昨日的相关情况,太平公主却是黛眉紧蹙,隐隐有着几分忧愁之色。

    但她今天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须得去做,容不得在此事上伤心费神,稍事交代了伊萝几句,便坐上牛车出了府门,朝着上阳宫而去。

    初冬萧瑟,上阳宫弥漫着冷清的气息,今年第一场大雪于昨夜降临了洛阳城,整片宫殿尽皆银装素裹。

    太平公主穿着一身白色宫装,外罩大红色披风,行走在通往水榭的回廊上如同一只美丽的红色蝴蝶,端的是动人心魄。

    她翩翩而至走入了轩亭,对着正望着水池发神的武后深深一个大拜,娇声言道:“太平见过母后。”

    武后转过身来,眉宇间似乎有些怅然之色,点着头淡淡言道:“哦,太平来了么,坐吧。”

    太平公主点点头,跪坐在了长案前的软垫上面。

    侍立在旁边的蔗蔗已是拿起长长的茶勺,为她斟上了一盏热气腾腾的酽茶,又静静的推到了一边。

    未等太平公主开口,武后已是轻轻一笑,言道:“太平,你知道么,你父皇准备立重照为皇太孙,在他满月的时候便会昭告天下,并改年号大~赦~天下。”

    太平公主一听,登时就愣住了,惊讶高声道:“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孩便要立为皇太孙,母后,父皇他究竟是有何用意?”

    武后面上看不出是悲是喜,平静如常的言道:“哲儿才干平庸,比起昔日那两位太子实在有霄壤之别,想必你父皇也是担心他太子之位不稳,才早早将他的嫡长子立为皇太孙,借此巩固哲儿的太子地位。”

    闻言,太平公主登时就明白了过来,不由暗暗感叹李哲与韦莲儿所生的这个婴孩,出生的确太及时了。

    十来天之前,太子妃韦莲儿刚来到长安不久,兴许是路上颠簸劳累之故,便早早生产,顺利诞下了一个男婴,这也是李哲的嫡长子。

    是故,父皇李治对此非常高兴,还亲自将其赐名为“重照”,可见对这婴孩的喜爱。

    如今没过多久,父皇居然便要将李重照立为皇太孙,实在是让人倍感匪夷所思,饶是太平公主,此际也是一阵发怔。

    (本章完)

第798章 皇太孙册立大典() 
武后凤目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泽,继续言道:“七天之后,朝廷将举行皇太孙册封大典,并更改年号大~赦天下,作为重照唯一的姑姑,太平,你与陆驸马也一并前来参加典礼吧。”

    “太平遵命。”太平公主微微一礼,已是点头允诺。

    话音落点,水榭中便是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显然武后也没有开口的意思,站起身来负手走到水榭边缘,望着池中一片残荷败柳冷冷清清,心内也不由自主生出了萧瑟孤冷的感觉。

    从圣人立李重照为皇太孙开始,武后便知道圣人已是准备交权了。

    这权并不是交给自己这位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数十年,一并斗长孙无忌、斗七宗五姓、斗吐蕃突厥的皇后,而是准备交给他具有血缘关系的儿子。

    虽然武后也明白这是宗族血缘不得已的选择,但她还是在心内深感不甘,不甘就这么交出权力,将来回到后宫去做一个赐以尊荣,束之高阁的太后。

    当然,她这些心思不能对外人提及,只能在心内默默然品咂,而且凡事终会有一个解决之法,她一定不能就这么轻易放手。

    况且现在政事堂的丞相多为她武媚的人,朝廷内外支持她的大臣也不在少数,圣人想要她心甘情愿的交权,似乎也不会那么轻松。

    当然,她也并非想要谋权乱政祸害丈夫与儿子的江山,武后所要的,是在圣人他日晏驾归天之后,能够如汉朝的吕后那般临朝称制,垂帘听政,继续为儿子守护大唐江山,这才是武后内心深处真正的目的。

    然而现在唯虑一点,那就是她娘家无人可依,军中也无亲信大将可靠,何有力量能够与皇权抗衡?

    左右思忖半响,武后忽地心头一亮,恰如闪电掠过脑海,使得她一直为之忧愁的难题瞬间得到了解决,嘴角也是流淌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忽地,她转过身来,望着正在默默品茶的女儿,口气甚为随意的问道,“对了,陆驸马这几日为何没有前来给本宫请安?”

    武后话音刚落,太平公主娇躯便是微微一僵,若是让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