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29章

执掌武唐-第42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瑾走到罗汉床前落座,太平公主已是伸出纤手从果篮内拿出一个饱满香脆的苹果放在掌心,另一手又抓起小刀,小心翼翼的削了起来。

    (本章完)

第777章 电闪雷鸣夺命夜() 
很快,一圈长长相连的果皮掉在了地上,苹果也是削好了。

    太平公主淡淡一笑,将手中果子递给陆瑾笑道:“来,快吃吧。”

    陆瑾轻轻点头,接过果子放在嘴中狠狠咬得一口,“咔嚓”一声细响,满口都是果肉的香味,甘甜的果汁也是直入喉头。

    然而,此刻陆瑾却是有些食不甘味,他斟酌半响,总算是想到了一个法子来试探一下太平公主,于是乎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对了四娘,你可知现在后宫之中有一种红梅妆很是流行?”

    “怎么不知道。”太平公主丝毫没有意识到陆瑾话语中的陷阱,想也不想就开口言道,“现在不仅仅是后宫,目前这红梅妆已是风靡了整个洛阳,那些贵妇仕女全都争先效仿,并引以为美。”

    陆瑾笑道:“据说,那红梅妆还是上官婉儿率先发明出来的,而且我还听人说,上官婉儿最开始在眉头刺红梅的用意,是为了掩盖额头的刀伤。”

    说完之话,陆瑾视线大是凌厉,紧紧的盯着太平公主的面颊观察着她的神情。

    在闻言的那一霎那,太平公主娇靥上的表情很明显的为之一僵,眼眸中也掠过了一丝惊慌之色。

    然而很快,她便恢复了从容镇定,望着陆瑾淡淡笑道:“是吗?原来竟有此事,太平倒是不知。”

    陆瑾心内已是愈发肯定太平公主便是那个始作俑者,嘴角微微一翘,口气也不自禁的冷上了几分:“四娘,你说说看,究竟是何人胆敢刺伤上官婉儿的额头?而且对于她这个天后身前第一女官,竟丝毫没有顾忌之心?”

    太平公主芳心发慌,螓首微微垂着,视线也是避开与陆瑾的对视,轻轻道:“谁知道呢?或许是上官婉儿自己不小心弄伤的吧。”

    “可能吧。”陆瑾兴致阑珊的摇了摇手,起身言道,“我去书房练练字,吃晚饭的时候再叫我便可。”说罢,头也不回的去了。

    太平公主怔怔的望着陆瑾离去的背影,又是心烦意乱又是隐隐担心。

    她知道陆瑾绝对不会莫名其妙的提及此事,听他刚才的口气,莫非他已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怀疑上官婉儿的额头是她太平公主弄伤的?

    想到这里,太平公主担忧更甚,她更不知道究竟是谁泄漏了消息,还有陆瑾究竟知道多少?

    莫非是上官婉儿告诉陆瑾的?

    不,不会,以上官婉儿柔弱的性子,断然不敢将事情的真正情况告诉陆瑾,从而得罪她太平公主。

    况且若真是上官婉儿所作,那么陆瑾就可以肯定是自己所为,而非是现在这般只是怀疑猜测。

    如此说来,必定是外面流传着一些风言风语之事被陆瑾知道了,所以他才会出言试探。

    心念及此,太平公主一双柳眉已是深深的蹙了起来,因为她明白此事真实情况绝对不能让陆瑾知晓,否者必定大事休矣,必须想到法子弥补才是。

    当务之急,是先要查清楚此事究竟是何人泄露出去的,方为上策。

    不管是谁想要破坏她和陆瑾的感情,太平公主都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第二天午后,经过太平公主派人精心的调查后,消息已是从内廷中传来。

    昨日陆瑾首先前去内文学馆拜会了馆主苏味道,其后又在苏味道的陪同下前去了掖庭宫,寻找一个叫作乌婆婆的老年宫娥,乌婆婆与陆瑾单独闲聊了大概半个时辰左右,没有人知道他们聊的是什么。

    而那位乌婆婆,正是为上官婉儿额头刺上红梅之人。

    闻讯,太平公主登时就怒火中烧,盛怒之下拿起一个精致的白玉茶盏掷在地上摔得粉粹。

    区区一个宫娥就敢冒然她太平公主,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即便是伺候过长孙皇后之人又能如何?在她太平公主面前,也不过是一只蝼蚁而已。

    太平公主越想越气,芳心更是充满了一股委屈的感觉。

    心思闪烁了一番,她找来一个心腹宫娥轻轻耳语半响,那宫娥了解的点点头,很快就出了公主府朝着皇宫而去。

    是夜,沉沉乌云笼罩了整片天空,夜风呼啸卷过带飞了掖庭宫内的尘土,大地弥漫着寒凉的气息。

    一灯如豆,乌婆婆正独自坐在房内缝补着一件破了洞的衣物。

    她年岁已高,苍老的脸上满是皱纹,此际眯着眼颤巍巍的拿着银针缝缝补补,模样说不出的专注认真。

    此际,一道闪电恰如银蛇舞动般划破长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昼。

    紧接着,沉沉雷声轰隆隆的压来,不知道搅破了多少人的美梦。

    乌婆婆恍然抬起头来,放下衣物走到了窗棂边,望着外面已是狂风飞卷的天色轻轻叹息道:“初冬沉雷,只怕是又要下雨了……”

    便在此刻,几盏明晃晃的灯笼突然出现在了沉沉夜色当中,恰如天上的繁星般闪闪烁烁,竟是朝着乌婆婆所在的院落而来。

    见状,乌婆婆大是惊讶,要知道她平日里性情颇为孤僻,鲜少与人接触,在这内廷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现在已经这么晚了,究竟是什么人前来拜访她?

    便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来人已是愈来愈近了。

    这时候恰好一道闪电掠过照亮四周,可见来者乃是一群内宫宦官,竟有七八人之多。

    乌婆婆心知对方必定是有什么事情,略一思忖已是打开房门走了出去,待她刚刚来到滴水屋檐下,那群内侍也是走到了前院。

    这时候,为首老内侍霍然止步,阴鸷狠辣的双目盯着乌婆婆看了一圈,这才不紧不慢的言道:“乌婆婆,咱家奉太平公主口谕而来,跪下接旨吧。”

    乌婆婆闻言,登时就心头一紧,不容多想已是走下台阶跪在了冰冷的地上。

    老内侍冷笑了一下,尖锐高声道:“传太平公主殿下口谕:乌婆婆身为内宫宫娥数十年,不知礼数,搬弄是非,乱嚼舌根,恶意中伤诋毁本宫,破坏本宫与驸马之间的感情,实乃罪犯滔天,赐三尺白绫自缢赎罪,口谕到即执行。”

    尖锐的话音刚落,恰好沉雷响起震撼四野,也惊得乌婆婆瞬间就脸色苍白,身子摇摇晃晃跌坐在了地上。

    霎那间,乌婆婆已是想明白了一切:原来是太平公主,竟是她伤了上官婉儿?所以现在才要将泄漏风声的自己斩草除根?

    她惨然一笑,老脸上的皱纹不禁更加深刻了。

    也罢,这尘世间待得也忒煞凡人,想必还是前去陪伴文德皇后舒坦一些。

    心念及此,乌婆婆从地上站了起来,藐视的看了那领头的内侍一眼,转身走入了屋内。

    老内侍冷哼了一声,左右环顾一圈眼神示意,那六名身强力壮的内侍立即手捧白绫大步赳赳而入,涌入了屋中。

    片刻之后,窗棂上顿时显出了几个可怕的剪影,恰如那来自地狱的恶鬼般,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直看人心头发颤。

    此刻,酝酿已久的倾盆大雨终是连天而下,也不知谁不小心撞翻了油灯,屋子内顿时陷入一片漆黑。

    (本章完)

第778章 可怜葬花井中魂() 
清晨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笼罩了整座洛阳城,上阳宫内的亭台楼阁,山山水水在朦朦胧胧的雾气中若影若现,恰如建在九天之上一般。

    依旧是一身月白色的长袍,上官婉儿独自一人坐在丽春殿的书房内处理着群臣奏折,牵手中握着的毛笔轻快的舞动着,一个个美丽而又好看的娟秀小字已是清晰的出现在了纸面之上。

    待到初冬的夕阳终于出现在天空的时候,书案上厚厚一摞奏折也是处理完毕。

    上官婉儿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搁下毛笔从长案后站起,脚步缓缓的在书房内转悠思忖不止。

    这一年来,天皇身体情况愈来愈下,加之太子李哲懵懂无知,举国朝政均是决于天后武媚之手,即便是前段时间新晋宰相之时,也是由天后拿捏的初步名单,交给天皇最后审定,如此说来,现在天后的权势比起以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概知道自己快要大限将至,天皇对于宰相集团打击力度十分强大,满堂紫衣再无一人可以左右皇权。

    但是如此一来,也意味着以后皇权接替上将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期,李哲一时半刻不可能熟悉国务,必须得有人进行辅助,既然天皇不是选择的宰相,那么毫无疑问天后将会成为太子即位后的辅佐者,这也表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后的权势都不会减弱。

    想到这里,上官婉儿芳心内不禁生出了振奋之心。

    作为天后身畔的首席红人,只要天后在位,便意味着上官婉儿自己也是权势不减,对于已经失去爱情的她来说,无异于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偿了。

    便在上官婉儿想入非非之际,香菱突然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张口便出言道:“侍诏,乌婆婆出事了。”

    “乌婆婆?”上官婉儿愣了愣,显然不明就里,问道,“何事也?”

    香菱俏脸上隐隐有着几分严峻之色,回答道:“前天风雨交加的那个夜晚,太平公主传来口谕,着令乌婆婆以白绫自尽,内侍省奉命而行,目前乌婆婆已经自缢身亡了。”

    “什么!”上官婉儿的嗓音顿时忍不住高拔了些许,面上神色也变得苍白了起来。

    就这么呆愣半响,她红艳欲滴的朱唇动了动,口气却有些软绵绵无力:“可知太平公主是因何事赐死乌婆婆?”

    “传出来的罪名是乌婆婆不懂礼数、乱嚼舌根,离间公主殿下与陆驸马之间的感情。”

    听到此话,上官婉儿心内顿时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蹙着眉头在书房内走得几圈,她又霍然止步出言道:“此事不会那么简单,走,跟我一道去看看。”

    一路行来,上官婉儿均是柳眉神锁,神情严峻,及至走到掖庭宫宫门之外后,她这才沉沉的吐了一口浊气,大步而入。

    当来到乌婆婆居住的那间小院,里面已是站满了为乌婆婆送行的宫娥们。

    对于这位身居掖庭宫数十年的老人,许多宫娥都受到过她的帮助,此际许多人都是呜呜咽咽,哭哭啼啼,脸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珠泪。

    “上官侍诏。”见到上官婉儿到来,主持丧礼仪式的一名中年女官招呼了一声,已是走了过来,轻轻解释道,“乌婆婆的遗体已于今晨火化,骨灰匣正摆在灵堂之中,侍诏去了还可以……见乌婆婆最后一面……”

    说到这里,那位中年女官不禁以袖拭泪,模样说不出的悲戚。

    上官婉儿茫然地点了点头,目光穿过人群望向那摆设在正堂中的灵堂:一个权当骨灰盒的红色木匣正摆在灵堂之中,四周白挽高挂低垂,铜炉中插满了黄香青烟袅袅,居中的“奠”笔锋苍劲有力,一切看起来都是说不出的哀伤

    看着看着,上官婉儿眼眸中已是有了隐隐泪光。

    她步履轻捷的走了过去,踏上三级台阶,又跨过门槛进入正堂之中,候立在那里的宫娥急忙上前递给她三炷黄香,其后轻轻退到了一边。

    站在原地愣怔了半响,上官婉儿忽地想起了乌婆婆的音容,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