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26章

执掌武唐-第426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则保全了性命,但谢太辰还是觉得自己这一年过得当真是生不如死。

    他从富庶繁华的江宁县沿江向西,一路徒步跋涉数千里,磨破了脚,走疼了腿,这才进入了剑南道。

    而来到剑南道之后,他又被衙役押解走向了西北,又是跋涉了足足两个月,这才来到了流放之地——松洲嘉诚县。

    本以为到了这里,苦难日子便已经结束了。

    但却是天不遂人之愿,刚刚安定下来的谢太辰又忽地遭遇了吐蕃大军入侵,在城池陷落之后,他与这些普通百姓一并,被当成了俘虏押来了这里,而等待他的将是生不如死的奴隶命运。

    想到这里,谢太辰更是悔不当初,忍不住唉声叹气的喃喃自语道:“早知如此,当初在江宁县的时候就应该慷概就义,也算死得痛快,何必来到这鸟地方受如此窝囊之气!”

    正站在旁边看押的俘虏的一个吐蕃士卒见到谢太辰蹲在那里兀自喋喋不休,登时怒声一哼扬起手中长鞭狠狠的抽在了他的身上,口中大骂不休。

    鞭子落在身上火辣辣疼痛,也使得谢太辰如同猴儿一般跳了起来,他虽然不明白这吐蕃蛮子骂的是什么,但是明白绝对不会是好话。

    为求少受些皮肉之苦,他只能点头哈腰的拱手请罪,脸上更是充满了谄媚之色。

    便在这个时候,一名吐蕃将领在数名士卒的陪同下走了过来,用无比生硬的汉话亢声言道:“你们这些俘虏谁会写诗作赋?”

    一言落点,所有俘虏面面相觑,均是鸦雀无声。

    尽管大唐盛行诗风,然而在松洲这般位于边陲的不毛之地,居住的几乎都是些不通文墨的异族人,要找出一个能诗擅赋的文人实在比登天还难。

    便在吐蕃将领摇着头想要离去之时,一个黝黑干瘦的身影突然站了起来,讨好谄笑道:“这位军爷,小的能够作诗作赋。”

    闻言,那位吐蕃将领眼睛一亮,出言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名为谢太辰。”黝黑干瘦的身影立即拱手作答。

    “好,你跟我来。”吐蕃将领招了招手,转身而去。

    谢太辰欣喜一笑,在俘虏们无比羡慕的目光中跟着吐蕃将领屁颠屁颠去了。

    (本章完)

第772章 大起大落() 
片刻之后,那位吐蕃将领便将谢太辰带入了一片威严整肃的营帐,来到居中最是庞大的一座军帐之前。

    谢太辰身为文官不懂军事,然而也明白如此庞大的军帐必定是吐蕃军的中军大帐,里面所居住的也肯定是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显赫人物。

    意识到这一点,谢太辰一颗心儿忍不住急促的跳动了起来,他明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到了。

    掀起帐帘,谢太辰跟着那位吐蕃将领走入帐内,一股诱人的烤肉香味顿时扑入谢太辰的鼻端,使得他空荡荡的肚腹一阵难受。

    明晃晃的灯烛下,可见大帐正北的长案后正坐着一个体型魁梧的中年男子。

    此人约莫四十来岁年纪,身上穿着一套形制粗犷的牛皮软甲,腰间围着一块斑斓虎皮,宽大的脸膛上目闪津光,神情威猛,一部连鬓大胡须更是平添其威猛之势。

    此刻这魁梧男子坐在案后大碗喝酒,短刀剁肉,对于入内的吐蕃将领竟是爱理不理。

    在魁梧男子面前,吐蕃将领却是丝毫不敢托大,他快步行至阶下站定,抬起手来行了一个吐蕃击胸军礼,嘴中咿呀哇啦说得半响,直听得站在后面的谢太辰一头雾水,只觉是听到了禽兽一般的语言。

    吐蕃将领话音落点,魁梧男子这才抬起头来,凌厉的目光对着谢太辰一扫,绷着脸说了几句吐蕃语,像是在对吐蕃将领作出什么命令。

    吐蕃将领闻言点了点头,转过身来望向谢太辰,神情肃然的开口道:“你叫谢太辰对吗?”

    “对,小的贱名正是谢太辰。”弄不清楚情况的谢太辰立即如同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不止。

    吐蕃将领微微颔首,出言道:“我家元帅刚才有感而发作诗一首,想要献给大元帅作为战胜之贺,故此找一名通晓文采之人评点一下诗歌如何,所以让你前来看看。”

    谢太辰不知吐蕃元帅官职是大是小,然而在大唐能被换作元帅之人,最低也须得是行军总管,故此,他的神情愈发恭敬和谦卑,拱手言道:“小的自然从命,不知元帅所作的诗何在?请容小的一睹。”

    吐蕃将领看得那位吐蕃元帅一眼,待到吐蕃元帅点头同意之后,他这才上前从案上拿起一张宣纸,递到了谢太辰的面前。

    谢太辰小心翼翼的接过宣纸展开,双目刚刚瞄得一眼,嘴角顿时猛然一阵抽搐,差点连老血都快要喷出来。

    宣纸上写着四行共计二十八个大字,上书:大军压境揍他娘,胆小刺史逃跑忙,要问此战谁指挥,噶尔钦陵大元帅。

    “这是什么玩意儿?简直是狗屁不通嘛!”谢太辰在心头暗自嘀咕了一句,脸上却是一脸敬佩的言道,“元帅这首诗可谓是文才惊鸿绝艳,羞煞大唐文人多矣,小的对此实在是佩服万分。”

    听得懂汉话的吐蕃将领立即将谢太辰的赞美之言原封不动的翻译给那位吐蕃元帅听,吐蕃元帅顿时露出了无比满意的笑容。

    谢太辰心知此刻必须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否者难逃奴隶的命运,于是乎壮着胆子言道:“不过以小人之见,这首诗应该再稍微改动些许,可能意境能够更好一些。”

    说完此话,他的额头已是止不住流下了汗珠,若是惹得这两个吐蕃人不悦,说不定他立即就会命丧当场。

    吐蕃将领甚是惊奇的看了谢太辰一眼,略一犹豫,还是将这番话原封不动的翻译给吐蕃元帅听得。

    吐蕃元帅顿时瞪大了双目,脸上隐隐有着愤怒之色,指着摆在桌案上的宣纸咿呀哇啦一阵,却不知在说些什么。

    见到吐蕃元帅似乎非常生气,谢太辰吓得腿都几乎快要软掉了,好在这个时候吐蕃将领冷冷出言道:“元帅说了,你既然觉得他的诗还欠缺一些,那就写一首不错的诗歌给他看看。”

    闻言,谢太辰这才放下了心来,他毕恭毕敬的点了点头,一阵思忖之后,便缓步来到案几前提起了毛笔作诗。

    未及盏茶,一首五言绝句顺利而成,谢太辰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宣纸毕恭毕敬的递给了吐蕃将军。

    吐蕃将军看得一眼,上面所写的乃是:天兵摧坚城,勇略动四方,百战不言败,功成还与人。已是忍不住微微颔首,便立即翻译给吐蕃元帅听了。

    那吐蕃元帅捋须沉吟了片刻,忽地站起身来,走到谢太辰身边站定,目光直勾勾看着他不放。

    瞧见此人身体壮硕得如同一只狗熊,谢太辰浑身上下几乎快要软掉了,生怕此人会一怒之下杀了自己。

    吐蕃元帅看了谢太辰半响,轻轻点了点头,又是对着吐蕃将军说了几句。

    那位吐蕃将军微觉错愕,出言说道:“谢太辰,我家元帅觉得你这首诗作得不错,他的身边正好缺一个通晓汉语的书吏,不知你可否愿意留在元帅身边。”

    谢太辰愣了愣,霎那间巨大的狂喜立即就将他掩盖,原本憔悴低迷的神情也陡然转为为了一片振奋,他急忙点头道:“小的愿意为元帅效犬马之劳。”

    吐蕃将领露出了一丝笑容,郑重解释道:“我家元帅名为噶尔·达古日耸,乃是吐蕃下左如元帅,也是噶尔家族第四子,为大相噶尔·赞悉若多布,以及大元帅噶尔·钦陵赞卓的亲弟弟,为吐蕃非常珍贵之人。”

    如果说刚才谢太辰尚是狂喜,那么此际一听这位吐蕃元帅显赫的身份,他已是兴奋得整个人全都懵掉了。

    噶尔家族,那可四吐蕃最是尊贵的家族,他居然有如此好运,竟成为噶尔家之人的书吏?

    从俘虏大营搬到了最为显赫的中军大帐,谢太辰生出了恍然如梦的感觉,那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滋味,更是让他变得有些痴痴狂狂。

    站在夜晚的明月下遥望着故国山河,想到自己此生恐怕再也无法回去,谢太辰忍不住心潮澎湃泪流满面。

    既然大唐已经无法容纳他,那他一定要在吐蕃闯出一番事业,大丈夫生在世上,只求功成名就,何须顾及孝悌忠信?即便将来成为大唐的敌人也是在所不惜。

    想到这里,谢太辰已是忍不住握紧了拳头,目光流淌着一片决然之色。

    (本章完)

第773章 纵使相逢又如何() 
今日,洛阳宫雅乐高奏,歌舞声声,层层叠叠的殿阁庄严而又肃穆,天后寿宴盛大的庆典正在玄武门举行。

    除了朝廷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名门贵族,更有不少蛮夷首领专程前来朝贺,就连像来跋扈嚣张,与大唐征战不断的吐蕃国,这次也是派出了专门的特使恭贺天后武媚寿宴之喜,并送上了极其珍贵的礼物。

    玲琅满目的菜肴阵阵飘香,蜀地进宫的剑南烧春弥漫着醉人的气味,早在寿宴起初,天皇便下令今日不计大臣饮酒失仪之态,故而群臣们均是放下心来大是痛饮,不消片刻便醉笑哄闹成了一片。

    寿宴结束,时辰尚早,天皇天后专门将太平公主唤去闲聊,陆瑾无事可做之下,沿着宫道走入内廷,权当饭后散步消遣。

    洛阳宫内秋意渐消,逐渐有了冬天的感觉,气候也是转为了寒冷。

    陆瑾百般无聊的走了一会儿,忽地看到了一片熟悉的建筑,前行的脚步不禁停了下来。

    目光所至之处乃是翰林院,昔年他担任棋待诏兼职撰书的时候,曾在翰林院内呆了许久,那个地方也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记忆。

    尽管目前陆瑾还担任着翰林院学士之职,然就实而论,自他从江南道办案归来返回长安之后,似乎就从来没有去过翰林院了。

    想及今日难得空闲,陆瑾不由轻轻一笑,迈动脚步朝着翰林院走了过去。

    在翰林院门外勘验了鱼符,陆瑾步履轻捷的绕过照壁来到前院。

    由于今日天后寿宴朝廷文武百官都前去贺寿,故而此刻翰林院内并没有多少官吏,冷冷清清恰如这寒冷的季节,让人不知不觉生出了萧瑟孤寂的感觉。

    陆瑾信步而游,边走边看,虽然已经隔了两年,然而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讲都是非常的熟悉。

    特别是走入了昔日撰书专用的院落后,陆瑾更是生出了万般感概的感觉。

    在这里,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上官婉儿,想到了两人暗生情愫的点点滴滴,只可惜景色依旧,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暗自一叹,陆瑾正准备转身而去,然而就在此刻,阁楼二楼的轩窗忽地轻轻打开,一个美丽动人的身影已是出现在了眼前。

    上官婉儿?!

    乍见那个美丽的身影,陆瑾瞳孔猛然一阵收缩,当即便愣怔在了原地。

    刚推开轩窗的上官婉儿显然没料到陆瑾居然站在楼下院中,霎那间,她不能置信的瞪大了美目,生出了措手不及的感觉。

    她第一个念头便是想要立即关上窗户,避开这令人尴尬难受的一刻,然而转念一想,这么做与掩耳盗铃又有什么区别?既然忽地碰面,难道还能逃避不成?

    心念及此,上官婉儿强迫自己站在那里,就这么呆呆的注视着陆瑾,目光中流出无比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