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09章

执掌武唐-第40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璟与赵文翙均是点头言是。

    商议完军情,饶是陆瑾的精神抖擞,此际也忍不住有些疲乏。

    但由于还要等待汾州刺史阳奉华前来,故而他也没有上榻休息,一个人站在行军地图前转悠琢磨了起来。

    (本章完)

第741章 汾州刺史() 
这一等就不知等待了多久,直至午后,才听到传令将士禀告汾州阳刺史前来拜会的消息。

    汾州刺史阳奉华乃是一个笑容可掬的胖子,陆瑾刚一见他,顿时生出了似曾熟悉的感觉,转念一想,便明白了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此人与昔日的东市丞贾安土在气质上实在太相像了。

    “下官汾州刺史阳奉华,见过陆元帅。”

    “阳刺史不必客气,来,坐下说话。”

    阳奉华点点头,撩起官袍,施施然坐在了帐内的胡床上。

    陆瑾笑了笑,继而收敛笑容正容言道:“这次白铁余叛乱发生得极其突然,整个关中西部几乎都陷入敌手,贼将白衿羽更是领军八万攻打汾州,若非新平县以孤城之力阻挡了叛军前进的步伐,说不定整个京兆府都是岌岌可危,故而汾州官民实乃劳苦功高,阳刺史你带领军民抵抗叛乱,更是非常了不得,本官一定会将阳刺史这份功绩上奏监国太子殿下,为你请功。”

    阳奉华听得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他连忙起身拱手作揖不迭:“多谢陆元帅栽培、多谢陆元帅栽培,下官一定继续为朝廷尽心尽力,若乱党还敢犯我汾州,下官一定迎头痛击!”

    陆瑾微微颔首,心内却止不住飘出了几分疑惑。

    依他原本猜想,能够率领居民抵挡住叛军围城的汾州刺史,必定是一个有着几分武将气概的官员。

    没想到今日真正见到阳奉华,瞧见如此官僚举止,客套语气,陆瑾不禁暗暗失望。

    不过他也明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自己这样以貌取人肯定是不对的。

    想到这里,陆瑾立即收起了心头的疑惑之情,关切询问道:“对了,不知叛军是多久开始围困新平县的?”

    “启禀陆帅,六天前的黄昏,叛军正式抵达了新平县城下,继而砍伐树木建造营垒,制造攻城木梯,足足耗费了两天时间之后,便开始攻打新平。”

    “那不知城内有多少防守军卒?”

    “前不久朝廷下令府兵全部解甲回乡自救,故而叛乱发生之后汾州无兵可用,下官见到叛乱起势极快,立即发出布告请求府兵应召归来,同时,又在城内以及乡间招募乡勇,聚齐了大概千人上下,分发武器守备城池,誓与新平共存亡。”

    “说得好。”陆瑾点了点头,赞叹言道:“在许多刺史县令面对叛乱不战而逃的情况下,阳刺史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在乃忠臣楷模,如今本帅受命统帅关中州郡平叛,一切官员均要听我将令,还请阳刺史能够在平西军麾下英勇作战,力保新平县不失。”

    阳奉华喜滋滋的点头道:“下官遵命,一定唯陆帅将令马首是瞻。”

    陆瑾轻轻颔首,沉着嗓音皱眉道:“对了,昨夜平西军夜袭叛军大获全胜,共有四万余俘虏投降我军,现全部看押在城南之外的空地上,平西军急匆匆而来也没有携带多少军粮,不知汾州现在可有多余粮食,以供俘虏口粮?”

    闻言,阳奉华面露尴尬之色,呐呐言道:“这个……下官倒是不太清楚,具体的存粮数量当询问主管朝廷正仓的官员,要不陆元帅你先等一下,下官这就回去询问粮食数量。”

    陆瑾眉头一皱,绷着脸言道:“阳刺史,现在正值粮荒,你身为一州刺史,如何连汾州存粮数量都记不清楚?”

    “这这这,下官的确失职……”阳奉华肥脸上顿时溢出了点点汗珠,慌得他连连拭汗不止。

    陆瑾也不好过多的指责他,正欲开口之际,忽地想起一件事,不禁好奇问道:“对了,今日本帅进城的时候,那名为姚崇的守将自称是汾州司仓参军,难道汾州无将可用乎,竟让司仓参军负责把守城池?”

    闻言,阳奉华面上露出了些许不自然的神情,然而很快,那丝不自然就被突然涌出的忿忿不平所掩盖:“陆帅有所不知,这姚崇的确是汾州的司仓参军,下官赏识他有几分武功,加之颇具谋略,便让他担任城门守将,负责带领步卒防守城门,然而这厮仰仗着下官不懂军事,多次自作主张改变既定战略,甚至还抗命不尊妄自行动,下官对他的行径一直十分气愤,然顾及阵前不能换将,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今日陆帅你带领平西军到来解除新平县围城之危,故而下官立即解除了姚崇的守将身份,将之暂时关押。”

    陆瑾了解的点点头,想了想,忍不住言道:“此人既然有几分真本领,眼下当用人之时,还请阳刺史从轻发落,以便让他能够为国效力。”

    阳奉华勉力笑道:“好,下官一定记得陆帅之话,待寻得一个合适时机,便将他放了。

    陆瑾满意的一笑,接着道:“平西军昨天奔驰一夜,夜晚又历经一场苦战,将士们都已经十分疲累,让将士露宿荒野雪地终归不妥,这样,先让将士们入城休息,并饱餐战饭,而本帅也将与麾下将领决定下一步行至,到时候议事之时还请阳刺史也一并前来参加。”

    阳奉华连忙拱手道:“下官谨遵陆帅之令。另外城外天寒地冻,在此扎营也甚为寒冷,还请陆帅前去汾州刺史府休憩,不知陆帅意下如何?”

    陆瑾想想也是,便点头允诺了。

    进入新平县城,来到刺史府内,阳奉华立即为陆瑾安排了一个僻静的院落供他休憩。

    陆瑾也不推辞,加之本就非常的疲乏,便进入寝室中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卯时了。

    平叛之事兵贵神速,陆瑾并不想过多的拖延,立即让长史宋璟知会平西军诸将以及汾州刺史阳奉华前来议事。

    此次军议商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处置着四万俘虏。

    以汾州目前的粮食供给能力,是完全无法保障这四万俘虏的口粮,也就是说,汾州根本就养不起这些人。

    陆瑾本想从长安城直接调运粮食过来,但一想到萧璿那里粮食也不太多,长安城供粮压力也是巨大,不禁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此一来,如何处置这些俘虏便是摆在了平西军面前的头等难题。

    (本章完)

第742章 两难之后的选择() 
李多祚犹豫良久,忍不住开口言道:“陆帅,目前我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这些本就是叛军士卒,如何能够用粮食再来接济他们?依末将之见,根本毋须理会这些俘虏,把他们饿死才是最好。”

    “不行!”薛楚玉立即反对道,“李都尉这个办法与杀俘又有何等区别,我军何能作出这般惨无人道的事情?”

    李多祚冷笑言道:“薛都尉,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四万俘虏已是成为了尾大甩不掉的包袱,放任其生死是最好的办法,难道你还能想到他策不成!”

    “末将赞同李都尉之说。”王东宝老眼眯了眯,捋须轻叹,用一副沉重的口气言道,“战国之时秦国与赵国长平之战,双方各投入数十万兵力对持数月,粮秣耗费一直非常巨大,可以说已经倾举国之力,其后秦国上将军白起一战定乾坤,将赵军分割包抄断其粮秣,使得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国,那时候秦国也没有多余粮食拿给赵国俘虏吃,亦不可能放任这些赵国军卒离去,故而白起下了杀俘令,直接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自己固然背负了屠夫之名,然说到底也是当时最为合理的选择。”

    “如今我军所面临的情况与当初秦国也颇为相似,若不杀俘,放这些叛军离开,岂不是行了放虎归山之举?这次大胜的成果也将化为乌有,故而,还请陆帅谨慎思之,断不能放这些俘虏活着离开。”

    王东宝一席话落点,在场诸人均是感觉到后背一阵凉飕飕的。

    那可不是四万只猪羊牲畜,而是活生生的四万个人,若真的只能选择杀俘一途,那岂不是将会血流成河?

    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陆瑾心内也是两难,他绷着脸久久的沉默着,脸色兀自变换不停,显然正在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思考。

    终于,他长叹一声回过神来,开口道:“各位,白起当初坑杀赵国俘虏之举固然是为了秦国,但说起来最为关键的因由,乃是因为赵国军卒并非秦人,现在城外的这四万俘虏,均是受到白铁余蛊惑的关中百姓,全是我大唐之民,我们如何能够举起屠刀对他们大开杀戒?既然他们真有叛乱之实,所有罪责也应当由白铁余一人承担,故而本帅绝对不会选择杀俘。”

    听到陆瑾铿锵有力,语带坚定的一席话,在场许多人都是暗暗放下了心来。

    王东宝摇头兀自一叹,似乎觉得这位年轻的陆元帅过于仁慈,出言询问道:“既然陆帅决定不杀这些俘虏,那敢问你如何处置他们?莫非真的要从我们本就为数不多的口粮中接济他们粮食?”

    这个问题也是众将领的心头之问,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朝着陆瑾望了过来。

    陆瑾镇定自若,视线环顾诸位将领一周,一字一句的清晰言道:“以本帅之意,还是将这些人全部放了。”

    “放了?”

    几条嗓子立即忍不住惊讶高呼,将领们面面相视,又惊又奇,显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对!放了。”陆瑾又是正色重复了一句,这才解释道:“杀又杀不得,接济他们粮秣也是不可能,所以只能将其全部释放。”

    王东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霎那间竟是气得白发乱颤老脸通红:“陆帅,我军将士出生入死才取得了大战的胜利,如何能够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倘若他们回归叛军之中,岂不是此消彼长!这如何能够使得。”

    陆瑾也明白自己这个决定必定会召来将领们的反对,然而他始终觉得他所选定的这个办法乃是最好的选择,正容言道:“诸位,本帅觉得俘虏们只是暂时受到白铁余的蛊惑而已,其实在他们心里面,根本没想过叛乱,只是单单跟随叛军求取温饱而已。即便将之释放,本帅也相信想要回归叛军中的人绝对是少数,而且这些俘虏返回家乡之后,必定会大肆宣扬朝廷不杀之恩义,相信也会让叛军军心产生极大的震动,达到攻心的目的,以本帅来看,释放俘虏虽有害,但更多的也有利。”

    陆瑾一席话落点,五位都尉以及宋璟、赵文翙、阳奉华均是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表明态度。

    过了好半响,斟酌许久的赵文翙这才开口言道:“陆帅,释放俘虏并非是小事,以末将之见,此事当询问长安留守府以及监国太子的意见为妥。”

    陆瑾轻叹一声道:“目前刘相卧病在塌,整个长安留守府的事务均是由本帅负责处理,至于监国太子那边……”

    说到这里,陆瑾微微沉吟了一下,想到李哲那懵懂无知的模样,嘴角不知不觉掠出了一丝苦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事依照本帅定夺的决策实行便可,若以后有任何麻烦,本帅均会一力承当,绝对不会牵连到各位。”

    陆瑾话音刚落,宋璟已是气昂昂的言道:“末将赞同陆帅释放俘虏的决定,若朝廷将来当真要责罚,末将也愿意担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